一箭五星!長徵八號首發成功

2021-01-13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未】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員。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長徵八號的成功首飛,意味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已經全部亮相。

將成為我國中低軌火箭的主力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已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相關衛星載荷將對微波成像等技術進行在軌驗證,開展空間科學以及遙感、通信技術試驗與應用。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56次發射。

據介紹,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它將與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等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

為何長徵八號專門瞄準了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需求?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航天專家表示,太陽同步軌道的軌道平面與太陽的夾角保持不變,有利於衛星對地面進行長期觀測。太陽同步軌道可以為一些觀測型的任務提供較穩定的太陽入射條件,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可在相同的時間和光照條件下觀察雲層和地面目標。因此,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和照相偵察衛星一般都選取太陽同步軌道,以使拍攝的地面目標的圖像最好。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將佔到中國未來發射衛星的50%到60%。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由於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均難以有效適應1噸至4.5噸左右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及衛星組網的發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4.5噸以上,有效填補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能力空白,並同時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進一步完善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滿足航天后續發射任務需求。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吳義田表示,未來長徵八號將逐步成為我國中低軌火箭的主力,可以以一箭一星、一箭多星的形式進行發射,承擔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系統組網發射等任務。

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全亮相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還標誌著「十三五」期間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已悉數完成亮相。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圍繞新一代運載火箭開展規劃,以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發動機為基礎,提出新一代大、中、小型運載火箭的發展計劃。

2015年至2016年,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4型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圓滿完成首飛任務。2年內4型火箭首飛,不僅國際航天前所未有,更是極大提升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長徵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飛成功,這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也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的新紀錄。

2015年9月25日,長徵火箭家族中第一型固體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圓滿成功。2016年6月25日,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成功發射。它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2016年11月3日,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它與國際主流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標誌著我國追趕上運載火箭的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在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長徵十一號是固體小火箭,主打快速補網;長徵六號是液體小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為1噸級;長徵七號火箭是中型火箭,主要負責貨運飛船任務,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噸;長徵五號火箭是大型火箭,主打高軌和深空探測任務;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主要負責低軌空間站建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再加上剛成功發射的長徵八號火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基本構架。

瞄準商業發射市場

長徵八號火箭還將是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它在研製之初就遵循「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的發展思路,其一級和助推器借鑑長徵七號火箭芯一級和助推器,二級借鑑長徵三號火箭三子級,從立項到首飛,僅用了三年時間。據介紹,我國新研製的火箭通常會進行全箭模態試驗,用實物試驗獲取飛行中火箭的動特性參數,而長徵八號火箭依託虛實結合仿真的模態綜合技術,成為中國首個研製中沒有進行全箭模態試驗的中大型火箭,大幅縮短研製周期,降低了研製費用。

運載火箭的可重複使用被視為降低發射成本的重要途徑。長徵八號火箭在首飛中驗證了「發動機節流應用技術」,它為中國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在不遠的將來,長徵八號火箭也將成為驗證可重複、智慧化、無人值守等新技術的平臺。

相關焦點

  • 一箭五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一箭五星!(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萬珂 攝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17年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批覆研製立項並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運載火箭系統。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
    12月22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12月22日12時37分許,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12月22日12時37分許,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圖:趙昱樺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為兩級半構型,火箭捆綁2個助推器。長徵八號按照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的思路開展研製,充分吸收了在役和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成果,具有良好的繼承性、經濟性、先進性和適應性,可以進一步完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 外媒關注: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12月22日,中國新一代可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引發外媒關注。著眼未來「可重複使用」據塔斯社12月22日報導,中國周二首次成功發射了搭載5顆衛星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報導援引中國國家媒體報導,長徵八號於當地時間12時37分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一箭五星升天!
    來源標題: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肖耘說,長徵八號火箭的成功應用,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長徵八號火箭,將和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優化、合理的能力布局,大大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對推進中低軌道衛星組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 我國長徵十一號火箭「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中青在線北京4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悉,今天12時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珠海一號」五顆衛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五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十三五」新一代火箭全亮相長徵六號2015年9月20日首飛長徵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飛成功。長徵六號有700公裡高度太陽同步軌道500千克的運載能力,主要是滿足小衛星的發射需求。長徵十一號2015年9月25日首飛第一型固體(使用固體燃料)長徵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告捷,未來一年應該不少於20次發射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質量較輕、可回收,搭載湖南參與研製的「兩顆星」
    12月22日12時37分許,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圖/受訪者提供元光號衛星實拍,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參與研製。圖/受訪者提供北京時間12月22日,濃霧鎖不住高光時刻。當天12時37分,長徵八號首飛一箭成功,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為未來五年左右復用型火箭首飛亮出開門紅。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央視網2020-09-1600:00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11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的方式,將吉林1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發射獲得了圓滿成功。
  • 中國航天夢圓,一箭五星!中國新一代火箭家族全部亮相
    12月22日12時37分,在我國文昌市航天航空酒泉發射場,長徵八號(代號:CZ-8)完成首次飛行試驗,「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意味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已經全部亮相,具有著特殊的裡程碑的意義。
  • 「洛陽智造」助力我國發射「一箭五星」
    「『一箭五星』,我國首款固體運載火箭破紀錄發射,也有我們的貢獻。」11月16日,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項目總師鞏旭輝對記者說。  10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現全球首顆脈衝星試驗衛星精準入軌,同箭另搭載發射4顆衛星,刷新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一箭多星」發射紀錄。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美國獵鷹迎強勁對手
    「嫦娥五號」攜土歸來,探月工程暫告一段落,但是中國航天顯然絲毫沒有停下腳步,據央視新聞報導,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完成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5顆衛星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升空
    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6次發射。
  • 我國發射一箭五星 哪些相關概念股值得關注?
    4月26日12時42分,我國發射一箭五星固體運載火箭,採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繼2015年「一箭四星」、2016年「一箭五星」和今年1月「一箭六星」連續發射成功之後,又一次一箭多星發射任務。
  • 中國的「一箭五星」與外國的「一箭104星」誰更牛?
    央視媒體報導,4月26日12時42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創下了「一箭五星」的衛星組網紀錄(此前從未有過一次發射完成3顆以上衛星組網的情況),可謂成績驕人,讓我們為辛勤工作的航天人喝一聲彩。對於我國火箭發射,已然不是一個新聞,一箭多星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已經掌握。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剛剛,中國在黃海...
    文 / 爾東琛2020-09-15 09:39:26來源:FX168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剛剛,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文昌發射場銅鼓嶺測控區圓滿完成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測控任務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2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 通訊員 曾鵬 孫鈺程)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採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衛星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 「珠海一號」星座03組衛星「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2019年9月19日14:42分,「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3組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遙七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發射升空。5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與在軌的7顆衛星形成組網,實現12顆衛星在軌運行。
  • 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 一箭五星刷新紀錄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上午7點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脈衝星試驗衛星。該星屬於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開展在軌技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