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司機出車前必須吹氣檢測是否飲酒 記者 林桂炎 攝
列車上的乘務員旅客見得多了,但開火車的機車司機大家一定知之甚少。8日,記者走進「鐵路暑運一線行」的最後一站——廣州機務段,探訪機車司機鮮為人知的一面。
開車前強制睡4小時
8日13時,廣州機務段機車司機潘志榮準時到達待乘室,在指紋錄入報到後,便到樓上宿舍睡覺去了。他告訴記者,為保證機車司機在開車時不打瞌睡,段裡有嚴格規定:凡是當天的夜班機車司機,必須在值乘前統一到待乘點睡4個小時,期間必須把手機關掉。潘志榮說:「值班人員會抽查撥打機車司機的手機,如果能撥通,這個機車司機將受到處罰。」休息的房間裡有床有被子,有空調,房門中間還有一個透明的小窗口,方便值班人員觀察司機是否真的在休息。
17時,潘志榮準時起床,隨後,進行了出乘前的相關答題、警示教育等環節。20時開始開車,直到第二天凌晨4時多,他才回到廣州,下班。
「眼耳口手」全都要用上
「開火車的心理壓力特別大,精神必須高度集中,因為我們手中一把牽引手柄關係著全車1000多名乘客的安全呢。」潘志榮說,開火車絕不是簡單地提提牽引手柄就行,要做的工作有很多,「眼耳口手全部派上用場」。
據介紹,以前開火車是雙司機值乘,現在改為單司機值乘,機車司機的壓力就更大。在去年京廣線上的一次行車途中,潘志榮聽到無線電調度裡呼叫「馬上停車」,原來是上行列車把一頭牛撞到了另一邊的鐵軌上。「按當時列車的運行速度,如果不及時剎車,只需7秒便會撞上死牛,車毀人亡的慘劇可能就發生了……」
安全行車超百萬公裡
「暑運期間,一個班下來背部常常是溼漉漉的。喝了幾杯水,卻連一泡尿都沒有。」潘志榮說,今年天氣比較異常,工作密度大了,一個月下來要跑11趟車,比平常多了3趟。而由於工作繁重,他一個月大概只有10天住在家裡。
潘志榮今年才34歲,但已有13年半的開車經驗,安全行車超過1975趟,安全行車裡程超過1091087公裡,相當於在地球與月亮之間走了2.8次。2012年,他獲得了廣鐵集團職業技能競賽電力機車司機全能第一,以及鐵道部全路職業技能競賽第11名。(記者 黃宙輝 實習生 曾婷婷 通訊員 劉毅 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