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3種「善行」要多參加,在家就能積福,做多了福氣臨門

2021-01-10 巫小姐的信

與巫師姐一起學習佛法,一起修德修善!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其實我們所理解到的佛教並不是一個人的宿命論,佛教也不提倡為人算命,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的命運在我們生活裡自己所作所為和自己的起心動念當中。因此我們現在所承受的痛苦或者是福氣,就是自己過去所種下的因果;當我們將來所擁有的東西,也就是來自我們現階段下的因。因此我們的命運謎底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謎面。我們在生活當中所看到一個人的福報,其實都是他們在背後所辛苦積累的善業,沒有一個人能夠被佛祖格外的照顧。佛教:這3種"善行"要多參與,在家就能完成,做多了福氣臨門。

一、 說好話

其實一個人的運氣和福報都是從一個人的嘴上開始洩露出去的,很多人並不清楚,一個人的嘴是一個人的福禍之門,很容易給人們帶來許多災難和麻煩。在生活當中,也有一些人為了做一些好事,害怕別人不知道,就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分享出去,這樣子一說出去福報就洩露掉了。若一個人,他行善的行為,想要讓眾人知道的話,那就並不是真正的善良。而一些愛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的人,他們在生活當中就很容易得罪人。

因此,在生活當中一個人說話口無遮攔的,那麼她的禍也就很容易隨身。說好話,這件事情我們在家就能夠輕鬆的做到,一個人千萬不要學會豆腐心,刀子嘴因為惡語傷人是非常寒的冷的。說好話才能夠守住我們一個人財富的大門,才能夠守住一個人的運氣。

二、存好心

在佛教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子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每個人每天做的每一件事情,其成敗或者得失都是由於我們自己心裡的起心動念引發的結果。一個人的念頭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對於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感知也隨著時間的變動在變動。因此我們世界上沒有太多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特別多絕對的惡人。一個人的內心就是一個人的磁場,我們的內心是怎麼樣的,是善還是惡,自然也會感召到什麼樣的情境和緣分。若我們想要有福報,那我們就要先存好心;我們想要有別人的關心,那就要先去關心別人。

三、做好事

我們日常所說的應得就是指不被別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善良的人而去做一些善良的事情。而是一種我們自己純粹的發自自己內心和善良的心的行為,這就叫做積陰德,這樣的福報是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如果一個人他做完上市之後,儘快地想要告訴身邊的人,他做了一件善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了別人,但是因為他發心的真誠度不夠,故而造成了自己的福報減少。

總結

其實以上這三件小事情就是我們在佛教裡所說的身口意這三業,而且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三件事情我們一定要多參與,因為在家裡就能夠完成,做多了還能夠使我們家庭福氣臨門。

我是巫師姐,專注學佛,修身養性,給有心人分享佛德、佛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佛教:最能積累福報的六件事,人人都可以做到,還請切莫忽視
    一個常做善事的人,往往福氣都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善因。所以別總抱怨自己福氣太差,這六件事最能積福,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還請多多益善。02樂善好施,扶危濟困佛教常常教導眾生:「幫助了別人,也就等於幫助了自己」,我們應該用無求的心態去幫助別人,經過點滴的積聚,就會積累成好運,為自己帶來福報,這便是「行善積德」。
  • 佛教:這個方法積福最快,很多人知道,但卻做不到!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福越多越好,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很多人就去積極培福,燒香拜佛、修布施、放生、做義工、做慈善等等。但可惜的是,儘管你做了很多,未必就能得到福,即使得到一點,也是很有限的。因為你是懷著一顆求福的心去做的,你是帶著目的去做這些事的,心量沒有打開,所以得到的福也很少。
  • 佛教:行善積福的十個小技巧,你值得收藏!
    稍微對佛教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是勸導眾生向善並行善的。因此對於學佛之人來說,向善、行善、勸善也是必備的。行善能積福,能增長智慧,這是人人皆知的一個道理,但如何行善,才能積福最大化呢?以下這十個小技巧,你需知曉!一、不求。
  • 佛教:家裡供奉「地藏王菩薩」,這3件事不要做,切記!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裡供奉佛像,以便於修行、積攢功德。一般人在家裡會供奉觀世音菩薩像、彌勒佛像、阿彌陀佛像以及地藏王菩薩像等等。家裡供奉佛像,體現出信眾對三寶的虔誠皈依,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修善念善行。供奉佛菩薩像不是為了求感應,不是迷信,而是讓人的內心有一種皈依,是善良的起點。
  • 佛教:有個方法積福最快,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不願去做!
    佛教常常談說積福,其實有個辦法,積福最快,很多人也都知道這是條坦途,但就是不願去做,無他,太苦而已。寺廟門前敬獻香火,不過舉手就可以為之,只需要祈求於虛無縹緲的佛陀神通,算起來實在是件不費腦子的輕鬆事。
  • 佛教:這4種人,相貌平平,卻「天生福氣好」,看看有你嗎?
    因此一個人最好的相貌不是非常美,而是要修成菩薩像。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自己不斷的去修持自己的心,去餞行菩薩的道,若能做到心懷慈悲,那麼人的相貌自然會發生相對應的變化。都說每件事情都有因果,如果一個脾氣暴力的人,他的相貌自然是那種看起來兇惡的。人的心靈有多好,那麼她的命運也具有多好,福氣自然有多深厚。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感恩和恭敬萬物。若你與因果為敵,就是自找苦吃、自損福德。
  • 少說這3種話,多積「口德」,多點福氣
    所以說,言語主要決定著人生的福禍,我們要儘量少說話,有些話還不能說。嘴巴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吃飯,一個是說話交流。飯不能吃太飽,暴飲暴食傷身體,吃到七分飽便好;話也是如此,不可多言,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少說3種話,多積口德,多點福氣。聰明人,少說這3種話,免得福氣偷偷溜走。1、不說尖酸刻薄的話;古人云:「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
  • 佛教:這3種人,註定「吉人天相」,看看當中有你嗎?
    對此,小編從佛教當中了解了這樣一個道理,就是多數人都是需要通過禮服來增加自己的福氣,但也有一些人是不需要的,因為他本身就自帶福氣。事實上,這些生來好命的人,其實不僅是在年輕時候,他的福氣就已經滿身了,而且生活還順風順水。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以下這三種人,它註定命好福報大,看看其中有你嗎?
  • 「大氣之人,必有大福」:身上有這3大「氣」的人,越老越有福氣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導語在佛教的道德經當中有提到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上天是不會偏袒任何人的,而且從來不會虧待那些善良的人們;善良的舉動,可以是生活當中一些小事情。做善良的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事情的大或小,而是做善行的人一定要心懷善念。
  • 寺廟高僧:這3種人,不拜佛也福氣越來越好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子的,那些不需要拜佛,就有深厚福氣的人,往往具有非常真誠的心。都說心中有佛,佛就無處不在。其實佛可以不在寺廟裡,可以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因為一切唯心造修好自己的心靈和自己的德行,自然就擁有深厚的福氣和好的命運。寺廟高僧:這3種人,不拜佛也福氣越來越好。
  • 佛教:最有福的四種人,有你嗎?
    但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真的就能從臉上看出來嗎?其實是可以的,為何?因為「相由心生」。有句古話說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從相貌上去分別一個人是否有福氣,雖說很片面,但亦可行。為何?因為沒有這個心,就不會生有這個相。譬如佛有三十二相,但佛的三十二相是白來的嗎?亦不是,三十二相的由來,亦是經過佛無量劫修行而來。但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什麼樣子的人才最有福呢?
  • 行善不一定就能積德,四種情況之下,做再多善事,也是枉費心機
    達摩是中國禪宗始祖,南北朝時期來到中國弘揚佛教佛法的得道高僧。來到中土後第一站就遇到了梁武帝蕭衍,可是兩人話不投機,於是達摩渡江北上。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梁武帝見到了達摩,梁武帝便問:「我這一生中修建了無數的寺廟,剃度了無數的僧人,還抄寫了很多經書,這算不算積累了很多功德呢?」達摩恭敬地回答道:「沒有功德。」梁武帝聽了有點不開心,繼續問道:「為什麼不是積累功德呢?」達摩回答道:「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意思是說真正的功德來自於內心的修煉,不是從外界可以求來的。
  • 「貪淫,致老」,佛教:「色心」重的人,有這3個特徵,要自省
    而我們佛教所指的邪淫就是一切沒有社會道德和法律承認的男女之間的關係,就比如未婚先同居或是婚外情手淫和意淫等等。佛教裡有一句話是:"凡事皆有因果",是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若人一旦種下了邪淫的因,就會為其自身帶來運氣不好、婚姻和事業都不順利等等這一些嚴重的果報。如果我們想要越活越有福氣,那麼就一定要遠離這些邪淫,遵守好佛教的戒條。
  • 佛教:這五種福分,如能全部獲得,他就是老天最眷顧的人!
    佛教中講因果,任何事情,都存在它的前因後果,福分也是一樣。你好好學習是因,能上好的大學是果;你努力工作是因,得到豐厚的回報是果。你想要快樂,就要讓自己種下快樂的因;想要財富,就要去施捨;幫助別人是因,收穫善良是果。無論是哪一種好處,都需要一個人自己去爭取。遵循天道規則,老天就會眷顧你。人們普遍追求的福分有五種,最希望有「五福臨門」。
  • 老僧講:懂得因果,這3種布施,照著做,福報就來了
    出家人不打妄語,佛教能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我們有理由相信,此話真實不虛。那怎麼才能有求必應呢,在佛教看來,萬事萬物皆有因果,想要獲取什麼,就要去種因。佛前求福,只能算是一個小插曲,自己種下收穫福報的因,通過佛菩薩的加持力,自然水到渠成。
  • 受惡業影響,要解決業障,關鍵不是「拜懺」,而是多做這件事?
    拜懺是佛教很常見的儀式,基本邏輯是「現在的一切雖小不順來自業障,然後拜懺懺悔業障業障就會幹淨,然後就會不衰小了。」但你知道嗎,這種做法背後99%的思維並不符合佛陀的意旨喔!首先,佛教「不認為」你遇到的問題大部分是受上輩子的業力所影響(這種觀點是耆那教的思想),反而認為此生的努力與選擇影響的更多;其次,就算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受「過去惡業」的影響,正確方式也不是拜拜懺悔,而是要多做善事!
  • 佛教:耗福的事情有哪些?這幾點千萬注意!
    自古以來,諸位高僧大德,皆勸誡眾生培福、惜福,這就是在告訴我們,福報的來之不易。福乃是前生善業感召而來的果報,如若不能去珍惜這果報,積累更多的善因。在福報消耗殆盡之時,那麼你就算想要去積累善業,也會變的困難無比。在佛教中常說,學佛需積累福德資糧,這個資糧能夠得到積累,那麼也就能夠得遇善知識,勤修行,離諸障礙。耗福的事情有哪些?這幾點千萬注意!一、因不能勤儉節儉,而耗福。
  • 福氣臨門 | 2018「福字幣」和生肖紀念章組合上市啦!
    2018年賀歲銀質紀念幣幣賀歲銀質紀念幣即將掀起戊戌狗年典藏熱潮銀質紀念幣為第四枚面額3元的賀歲紀念幣,圓形,直徑25毫米,含純銀8克,成色99.9%,成為歷年發行紀念幣的焦點。然而現在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明天開始也就是12月15日起中國農業銀行專屬銷售重磅賀歲新品《福氣臨門》一次集齊2018年「福字幣」和生肖紀念章2018年福字幣生肖紀念章福氣臨門 旺運八方2018戊戌狗年當福字幣遇上生肖紀念章兩大貴金屬紀念系列的組合從中感受中國福文化和生肖文化「福」氣臨門 犬「旺」新年
  • 佛說:這3種花錢方式,只會越來越多錢
    還是在中國信佛教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心存善良去幫助別人,最後必然會得到好的回報,這也正是佛教所宣揚的理論。還有很多老人就會說自己要注重現在的行事方式。因為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東西,或許是之前所留下的果,又或許會為以後的事情留下一個原因的種子。因此作惡是萬萬不可以得,而行善是大大傳播的。不過按照佛家的這種理論來說,既然做善事是可以得到很多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