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正常足、高足弓……究竟咋樣才能選對鞋?

2020-11-23 澎湃新聞

扁平足、正常足、高足弓……究竟咋樣才能選對鞋?

2020-10-14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始跑步前,不少人習慣先買齊各種裝備,比如速乾衣、束髮帶、護膝等,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等到買跑鞋時,他們卻被各種版型、功能困住了,不知道該買哪一種。

跑步時,腳掌落地瞬間會對膝關節產生衝擊力,約為體重的3~5倍;體重越大,衝擊力越大。一般來說,膝關節中的軟骨可以吸收一部分震蕩,保護關節。如果體重較大,或戶外跑步較頻繁,軟骨就算再堅強,也會出現磨損。這就需要跑鞋「吸收」一部分震蕩。

改怎麼選擇適合的跑鞋?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跑鞋有緩震型、支撐型、控制型。與常規緩震型相比,支撐型有專門的內旋控制設計,但控制強度低於控制型。選擇這幾種跑鞋類型前,需要先知道自己是什麼「腳型」。

通常來講,人體足部有個正常彎曲的彈性弓形結構,即足弓,幫助維持人體穩定性,可分為正常型、扁平足、高足弓。

如何判斷你的足弓類型?

判斷足弓的方法很簡單:取一張A4紙,平鋪在地面上;雙腳微微打溼,踩在紙上,印出腳型。可以看到,足底偏中間的位置有一塊空白。正常情況下,空白部分的寬度與整個足寬的比應為2/3;如果比值<2/3,則為低足弓或扁平足;>2/3,則為高足弓。

足型問題可能導致跑步時出現足內翻(外旋)、足外翻(內旋)的過度或不足等,造成運動損傷及崴腳。在足部生物力學看來,慢跑時,正常足以足外側先著地,然後輕微內翻降低衝擊力。足內旋,也稱足外翻,一般用內側足來負重和著地,走路易內八字,多見於低足弓、扁平足跑者。足外旋,即足內翻,一般多見於高足弓跑步者。足內旋、足外旋只是一種動作,而不是疾病。但如果比較嚴重,需儘早就醫。

由於足弓高度不夠,扁平足著地時減震效果不佳,鞋底要選偏硬的,有助緩解足內翻,比如中足內側區域有足弓支撐結構的跑鞋,可增大扁平足在中足的接觸面積,為足弓提供有力支撐,或者帶有減震作用的控制型跑鞋。

高足弓並不像平足一樣多見,但相對於正常足,它本身的抗震能力很強,但著地時往往存在內翻不足的問題,可選擇前掌區域使用軟質材料的緩震型跑鞋,來增加該區域的接觸面積。

除了選對類型,還有些事項需要注意!

跑步就選跑鞋。籃球鞋、越野鞋、馬拉松鞋並不適合跑步。由於打籃球對踝關節的急速扭轉能力要求較高,籃球鞋常在踝關節兩側進行加固保護,鞋幫相對較高;越野鞋為了保證防滑,鞋底更厚,重量增加了,但靈活性不足;為了幫專業運動員提升速度,馬拉松鞋很輕、沒有太大的保護作用,不適合大眾。

鞋頭不要太窄。跑步過程中,前腳掌會向前衝,如果鞋頭過窄,會擠壓前足,影響足部骨骼的正常排列,導致不適。

不是越輕越好。太輕的鞋,鞋底通常較薄,對踝關節和足底的支撐性可能稍弱。

晚上再去試鞋。下午和偏晚時,雙腳往往偏大。這時不妨穿上一雙運動襪,選擇腳尖離鞋尖稍有距離的鞋子,預留出一定空間。

根據跑量更換。如果每天跑步5公裡,6~7個月就應更換;如果每周跑3次5公裡,至少一年一換。買跑鞋時,不妨多買一雙,以便常換常新。

常跑步穿運動襪。如果跑步頻率較高,比如每周3~5次,每次5公裡,最好穿上專業運動襪。運動襪的材質透氣、細軟,總體較厚。有一定減震、保護作用;它的織法與普通襪子不同,可保證雙腳在任何角度的壓力都是均勻分配的,可對包裹住腳、踝、小腿下側,進行全方位的包裹。需要提醒的是,較厚的棉襪,或套兩雙棉襪並不能達到運動襪的效果。如果襪子有皺褶,還會對皮膚造成磨損。

摘自《生命時報》,作者:餘情

原標題:《扁平足、正常足、高足弓……究竟咋樣才能選對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扁平足,高腳背選鞋難?看完這三點簡單解決!
    最近發現大家都在問什麼鞋適合自己,什麼尺碼適合自己啊這類的問題。今天呢教大家一個選鞋的三部曲。第一部分確定腳型首先我們需要確認自己的腳型,腿形。先教一下大家測試足弓的方法準備兩張白紙。然後找個水盆把腳底完全沾溼。等水不再往下滴的時候去踩在白紙上之後離開。
  • 平足是扁平足嗎?你的腳印能看出你是不是有扁平足!
    不是你得了足底筋膜炎,也不是得了足踝關節的肌腱炎,而是你天生就是扁平足!扁平足是什麼?正常人的腳都有足弓,有了足弓,在走路的時候,腳會富有彈性,這樣既可以吸收地面對腳的衝擊,又能鎖定中足關節,使整個腳變得堅固,從而推動人體進行活動。扁平足就是指得正常的足弓缺失,或者足弓塌陷,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不適的症狀。
  • 不完美腿型源於選錯鞋?寶寶選鞋7必知
    所以,如何給寶寶選一雙好鞋,也成了媽媽們必學的一種技能。不可不知,選鞋不當寶寶腳遭殃兒童骨骼發育研究專家表示,孩子長大後腿型不美、腳部有疾病,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源於小時候選錯鞋。成因:發育過程中左右腳應是一大一小的,左腳作為支撐足,通常比作為功能足的右腳要大些,若穿一樣大的鞋,即限制了左腳的發育,可能導致左腳拇趾上浮。建議:根據左右腳的實際情況選擇鞋子的大小,給腳發育以足夠的空間。另外,多做赤腳行走練習,讓大拇趾與食趾之間不受拘束,保持一定的存在空間,這個空間對於腳趾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 扁平足與正常腳部有什麼區別?出現扁平足,有哪些影響?
    雙腳,是人們用來步行的部位,但是,身體的一些異常變化,會出現在腳部,給正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扁平足,或許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稍微走遠一點的距離,就感覺到腳痛,不由納悶,扁平足與正常的腳部有什麼區別?
  • 懷疑自己扁平足?看完這篇推文你自己就能判斷
    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扁平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怎樣去判定自己有沒有扁平足?正常情況下,由於足部骨骼的存在,足部從前到後、從左到右都是弓形的。然而多種原因可能會導致足心變平,這使人站立時整個腳掌與地面接觸面兒變大,這種情況叫做足弓塌陷或者扁平足。當足弓變平時足部過度內旋(腳往內翻),這導致了腿的錯位變形,進而使體位變化和步態障礙。嬰兒時期(1-5歲)有扁平足是正常的,因為此時足弓尚未發育。正常幼兒的足弓伴隨著肌肉韌帶和骨骼的生長而發育。如果穿太緊的鞋子,有時會導致足弓塌陷。
  • 孩子走路腳疼,不是累的,可能是扁平足
    □記者 朱海萍    13歲的浩浩暑假報了跆拳道班,練了幾天,腳疼得受不了,浩浩爸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浩浩是扁平足,運動過量引發疼痛。  扁平足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平板腳、平足,是一種足部畸形。
  • 扁平足可以跑步嗎?骨科醫生來告訴你!
    是因為我們足底正常結構中有「足弓」的存在,足弓能很好的保護足底的軟組織。但是有些人足弓存在缺陷、足底扁平,即患有「扁平足」。扁平足我們的足弓是足底重要結構,足弓有彈性,在運動中可以起到緩衝地面對腳的衝擊力,同時支撐體重並且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足底的骨骼、韌帶、肌腱、關節等結構正常維持了足弓的存在。
  • 你想了解的扁平足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一部分人通過運動才發現自己的腳好像怪怪的,諮詢後才知道自己是扁平足。其實,扁平足的症狀平時並不明顯,絕大多數平足的人走路是看不出來的,更不會摔跤。只是在大量運動或體重超大時,問題才會顯現出來。雖然問題不大,但還是要引以重視,因為時間久了也會對我們的骨骼和肌肉造成傷害。那麼我們如何能降低扁平足對我們影響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扁平足?
  • 什麼是扁平足?身體出現4個症狀,最好自查一下
    扁平足是指患者足弓塌陷的一種情況,與正常足弓相比,在站立時有明顯的區別。大多數扁平足並不需要採取特殊的治療,通過鍛鍊矯正即可。不過因為扁平足患者,少有較為嚴重的症狀,患者對此並不重視。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嚴重的扁平足會使得弓高喪失、前足外展、後足逐漸外翻。
  • 選一雙合適自己的跑步鞋學問大 並非越貴就越好
    每雙鞋適合不同的人,功能也不同。選鞋之前,請先了解自己的足型。  通常,足型分為三大類,每一種足型都和你的身高以及足弓有關。  足弓分類  正常足弓:  如果你在腳印中部看到一半的足弓,那意味著你的腳型是最普遍的正常型。這種腳型的跑者通常落地時向內滾動緩衝不夠,所以對衝擊力的吸收減緩不明顯。  如果是正常足弓,你可以穿任何型號的跑鞋,一般以穩定系鞋子最佳,因為它能給你足弓中部提供足夠的支撐。
  • 大腳趾外翻、扁平足糟不糟心?這樣練習美化腳型,改善腿型
    大腳趾外翻,難道只是毀腳部形象,無福享受高跟鞋,夏天不敢露腳,平時穿不進波冷波冷閃閃亮的尖頭鞋?哦,NO、NO、NO!大腳趾外翻對身體的影響可不簡單哦!大腳趾外翻啥情況大腳趾向外偏斜,大於生理角度15度的畸形變化,常擠壓二腳趾,發生局部疼痛,俗稱大腳骨、腳骨拐。
  • 阿里巴巴達摩院黑科技再次亮相雲棲大會--【足幫幫】3D腳型掃描儀
    對於人體足部而言,我們都會遇到下面幾個實際的典型問題:對於嬰兒來說,足部變化快,面臨選鞋的困難,青少年由於腳型不健康,導致不正當的運動和鞋類衍生品選型導致影響足部的正常發育,到了成年人,關注健康之餘,也會更加在意外觀,而孕婦久站人群會因為特殊的人生階段和工作性質,對鞋類製品的選型,更加需要關護,老年人則會因為腳步變形帶來購買適宜鞋類製品的困難。
  • 張建中教授:承載健康,舉「足」輕重——揭開足的神秘面紗
    足被稱作"人的第二心臟",腳的保養至關重要,但因其部位不如其他器官重要,而往往被人忽視。足部健康問題由於其發病緩慢、隱秘的特點,很少引起大眾的重視。只有了解自己的雙腳,養足護足,才能讓我們在健康之路上走得更遠……今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主任張建中教授為大家揭開足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