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歷代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不怒自威,忽必烈慈眉善目

2021-01-10 蚊子小說

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指揮家,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鴻門宴後封為漢王。楚漢戰爭時期,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晉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景帝司馬師之侄、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 鹹熙二年(265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改元泰始。鹹寧五年(279年),司馬炎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滅吳,統一全國。太康年間,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到仁壽四年(604年)在位。 鮮卑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氏為普六茹,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

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即唐高祖,字叔德,隴西成紀(甘肅天水)人, 祖籍邢州堯山(邢臺隆堯), 唐朝開國皇帝。 隋末天下大亂時, 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並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即宋太祖,字元朗,中國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出身軍人家庭,趙弘殷次子。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託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1344年,朱元璋入皇覺寺。1353年,參加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譯黃臺吉 、洪太主,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開國皇帝。 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於清朝。

相關焦點

  •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李淵】 毛主席一生喜歡讀歷史,對歷代帝王也有過不少精準的評價,尤其對於歷代開國皇帝,毛主席一般都比較推崇,比如評價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
  • 如果歷代開國皇帝生於同一時期,誰最後奪得天下的可能最大
    歷代開國皇帝牛人不少,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假如這些牛人生於同一朝代,誰最後的勝算會比較大呢? 當然,歷史不容假設,但我們只當玩一場遊戲,每個玩家都可以選擇角色,來個開國君王群英會。
  • 史上活過80的皇帝,4人中就有3個昏君,最後1個更可恨
    史上活過80的皇帝,4人中就有3個昏君,最後1個更可恨!文|敏敏作為歷代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每一位皇帝都具有一定的傳奇色彩,自然帶給我們的話題也是豐富多彩的:他的政績、才能,他的寵信名臣、他的後宮佳麗等等。尤其是開國、建邦的皇帝,和參與謀權爭鬥的皇帝,身上可以令我們挖卻的故事太多了!他登基前的心路歷程、登基後的豐功偉績等等等。
  • 中國各統一王朝末代皇帝的結局
    中國統一的封建王朝,從秦朝開創封建時代後,共有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九朝。朝代更迭時,末代皇帝由於自身的身份,政治地位通常都是死的極慘的「陪葬品」!首先是秦朝,秦始皇最小的孩子秦二世胡亥。
  • 中國歷代皇帝順序表匯總,附各朝地圖,建議珍藏
    #歷史#皇帝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秦朝的秦始皇,上古三皇五帝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
  • 「明火戰清水」——由明清兩代開國及末代皇帝的生辰八字淺說五行...
    「明火戰清水」—由明清兩代開國及末代皇帝的生辰八字淺說五行的更替 陳能雄/文 陰陽五行理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古代的天文、地理、中醫、民俗等各方面無不受五行理論的影響,就連歷代王朝的變更也反映著五行生剋的變化更替。
  • 中國歷代皇帝中,哪個生肖最多?兔龍馬位列前三,蛇排最後
    我們今天說的主題,就是生肖與皇帝之間微妙的關係。歷史中這要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說起。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曹丕,曹魏的開國皇帝還有清朝的乾隆皇帝弘曆都是屬兔之人,同時還有高皇帝蕭道成,後漢高祖劉暠等等。
  • 為何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不叫趙朝,古代王朝以什麼依據來取名?
    唐朝開國皇帝是唐高祖李淵,宋朝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這兩個朝代為何不以開國皇帝的姓命名呢? 相信這個疑問,應該是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腦子中偶爾靈光一現的疑問,那麼古代王朝為何不以開國皇帝的姓命名王朝呢,是以什麼為命名依據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首先說一下,中國歷史上就沒有直接以開國皇帝姓命名的情況。
  • 從秦始皇開始,最有影響力的十二皇帝生肖是什麼?
    若從秦始皇算起,有人排列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十位皇帝,至於準不準,暫且不說,先拿來一用。按時間順序,並添兩位皇帝趙匡胤、忽必烈,生肖依次是:秦始皇——公元前259年正月,屬虎。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 歷代皇帝愛攀龍始於黃帝 秦始皇被稱為「祖龍」
    歷代皇帝愛攀龍始於黃帝 秦始皇被稱為「祖龍」   人們說中國是龍的故鄉,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說中國文化是龍文化。
  • 中國最邪門的地方:歷代皇帝都害怕,趙武靈王和秦始皇皆因它而亡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一個地方非常邪門,被人稱之為「墜龍之所」,顧名思義就是真龍天子的墜亡之地,言外之意就是凡真龍天子來到這個地方,都會困死在這裡。至於這個地方的名字,叫做沙丘,也就是現如今河北省邢臺市廣宗境內的大平臺村;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地方因為土壤沙質,到處堆積成丘,故得名「沙丘」。
  • 為何秦始皇穿黑龍袍,而後世皇帝龍袍大多是黃色?
    我們經常看宮廷古裝劇的時候會發現,古代皇帝都是身著黃龍袍,可是唯獨秦始皇穿的是黑龍袍,有專家表明:不是他們不想,是不敢。這是為何?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嗎? 在古代有四種顏色非常的重要,分別是黑、白、紅、黃,而黑色象徵的就是權力和威嚴,所以自周朝以來,歷代天子在六冕之制中多是使用黑色
  • 古代皇帝富有四海,為何卻大都短命?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這裡所討論的皇帝,也是指從秦始皇開始的封建社會皇帝。 自秦始皇嬴政以來,「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 北魏開國皇帝崇佛興寺,第三位皇帝滅佛又興佛,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公元398年,一個叫鮮卑的少數民族越過長城,來到了平城(現在的大同),這座歷朝歷代都是邊關重鎮的地方,在這裡建立了北魏王朝。時至今日,與平城一樣,當時無盡繁華的北魏王朝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只在古都的一角留下了這座沉默千年的豐碑一一雲岡石窟。
  •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名前十的有哪些皇帝?答案出乎意料
    從秦始皇結束戰國紛亂完成一統的公元前221年到清朝宣統帝宣布退位的公元1912年,封建帝制在中國存在了長達2133年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中封建王朝一共先後誕生過494位皇帝,咋一看,兩千多年時間誕生了將近五百位皇帝,皇帝數量還真不少,不過平均一算的話每位皇帝在位的時間連五年都不到。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最完美的皇帝,那他們都是誰呢?
    在我國歷史上,從秦始皇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總共有過400多位皇帝,在這些皇帝中有一些政績卓著的,也有一些昏君,但是,就算再政績卓著,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汙點。不過,歷史上真的有這樣3位最完美的皇帝,一生挑不出汙點。那這三個皇帝是誰呢?
  • 秦始皇臨死前出現的三大徵兆,冥冥中預示了什麼?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在秦始皇的統治下,秦國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而秦始皇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自稱「始皇帝」。讓我們看下――徵兆一:在秦始皇三十六年的時候,秦國負責觀察星象的天師發現,天空中居然出現了「熒惑守心」的異象,這種星象用現代科學解釋是指火星靠近心星;但古人認為「熒惑守心」這種星象是大兇之兆,輕則太子失位,重則皇帝駕崩,於是秦始皇大為驚恐卻又無可奈何。
  • 被大臣打屁股的開國皇帝,一怒之下氣難平,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就有了皇帝,從此至高無上的君主,就有了一個超越三皇五帝的名稱,此後這個名稱就一直被歷代帝王沿用,儘管他們的功績大部分都配不上這個名字。如果要給皇帝制度做一個線索性的歸納的話,那就是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權力是越來越大的,皇權一直在擴大,臣子的權力一直在縮小。
  • 中國歷史上有422位皇帝,但只有這個省,從未出過一個皇帝!
    中國作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傳承五千年上下的歷史文化,在這期間更是誕生了12個大一統王朝,分別是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 大明王朝皇室成員的名字有講究,看看太祖皇帝立下的五行取名制度
    說起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最差,家人長期處於吃不飽飯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朱家人文化水平自然高不了,從朱重八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明王朝建立之後,比較介意於自己出身的太祖皇帝自然要為後代設計一些比較高端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