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白雲觀北京四九城沒不知道的,與雍和宮一西一東,一佛一道遙相呼應。按道家的說法,一般在正月初八的時候是接太歲(迎接值年太歲),這值班的太歲在哪?白雲觀!
白雲觀也是中國最高等級的道教學府。又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丘處機的遺骨便埋葬在殿香案下石座內。因此在這裡求籤許願是全國出名的靈驗。
白雲觀始建於唐,是玄宗祭祀玄元皇帝——老子的聖所,後逐漸演化成全國道教的重要宮觀。1222年,全真七真之一的丘處機,為弘揚道法,向西徵花剌子模的成吉思汗進言,要止殺愛民,實施仁政,深得成吉思汗的認同和信賴。1227年,成吉思汗下詔,請丘處機執掌天下道林,天下道脈皆出丘門。丘處機仙世後,被大元朝追封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丘處機的遺蛻就埋葬在白雲觀丘祖殿的「癭缽」之下。
最有特色的是白雲觀「六趣」:騎驢摸猴打錢眼,撫馬順星會神仙。每年農曆破五,都會有許多人到白雲觀排隊等待著摸石猴、打金錢眼,每日人數甚至過萬。
山門,三個門洞象徵著「三界」,跨進山門就意味著跳出「三界」。山門石壁上雕刻著流雲、仙鶴等圖案,刀法渾厚,造型精美。
觀中照壁又稱影壁,壁上嵌有「萬古長春」四個大字,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所書,字體遒勁有力。
敕建白雲觀,門廊有一隻猴子雕塑,供人摸福,傳說你如果找全了在白雲觀建築石刻上的幾隻猴子你就會有福氣。老北京有這樣的傳說:「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白雲觀三猴不見面,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
窩風橋,寓意風調雨順,窩風橋下的錢眼。丘處機真人從大漠回來以後,奉敕建立北方道教第一叢林——白雲觀。過了沒多久有一位王姓和尚為壓倒白雲觀,在觀的西面建了一座佛剎,起名曰「西風寺」,內中暗藏玄機——捲起西風,讓「白雲」無影無蹤。白雲觀的道長看在眼裡,心裡全都瞭然,這時白雲觀正在修建的一座石橋要竣工了,老道長便把這橋叫「窩風橋」,西風再厲害,也過不了這橋。後來白雲觀香火越來越旺,老和尚派人偷偷進觀考察,這才得知是一座「窩風橋」在發揮作用。
「窩風橋」橋洞兩側各掛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大金錢,錢孔中掛一銅鈴,東西兩側的道橋上,裡三層外三層的人憑欄投擲銅錢(兌換的仿製錢),據說,投中小銅鈴噹啷一響,一年吉利,財運亨通。橋下無水,銅錢厚厚的一層。早先橋洞下是一道士坐在方桌上,銅錢穿過錢眼打中道士才得吉利發財,現在有時放一件道袍代替。
「求順星」在元辰殿,殿內供奉北鬥眾星之母「鬥姆」和六十甲子星宿神。香客遊人按自己的生辰(以立春為界)找自己的星宿神(即本命神)和當年的值年神(流年照命星),禮拜、獻香資、求籤,預知一年的運勢。據說「男怕羅候,女怕計都」,如果此二位尊神照命,一年不吉利,要少說話、少出門、少管閒事、少招惹是非。 遇虎狼之害,邪病之災,有難之時,只要大呼本命神名號,百惡皆伏,災難隨解,化險為夷。晚上殿內燈盞齊明,擊鼓鳴鐘,經聲朗朗,熱鬧異常。
在中路靈官殿北,殿內設神龕供奉"昊天金闕至尊玉帝"。原殿內塑有4聖和其它神像,均已無存。現兩側銅像是明萬曆年年間鑄造。殿內懸有紅色幡幢,繡有不同形狀的"壽"字,因名"百壽幡",傳說是清末慈禧太后60歲壽辰的祝壽之物,後敕賜白雲觀而懸掛於此。
在中路玉皇殿北,是觀內道士宗教活動的主要殿堂。原稱七真殿,內奉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七真塑像並排而列,中座者即長春真人邱處機,其他六人是劉處玄、郝大通、譚處端、王處一、馬鈺與其妻孫不二,世稱"北宗七真"。清代時改稱老律堂。殿內上懸清康熙帝御書"琅簡真庭"橫匾。殿前月臺右方有康熙四十七年鑄造銅騾一騎,鞍橋刻有"康熙歲戊子"字樣此物原在陽門外東嶽廟,後輾轉移此
摸馬祛病,酷似駿馬的銅獸,細看身似騾,臉似驢,耳似馬,蹄似牛,俗稱「四不象」,正名叫「特」。傳說「特」能祛病,誰哪兒不舒服,先摸自己有病的部位,再摸摸「特」相應的地方,即可手到病除。不花錢,不費事,能治病,何樂而不為呢?摸「四不象」尤其是老人的樂事和對健康的寄託。
在中路老律堂北,是觀內主要殿堂之一,自成院落,是埋葬邱處機遺骨的"處順堂"故址。明代時稱"長春殿",清初稱"貞寂堂",至清初乾隆年間稱邱祖殿,相延至今。殿內保存有邱處機塑像。殿內有癭缽置石座上,傳說是宋代遺物,為乾隆帝所賜。三清閣四御殿在中路最北端。前出廊,分兩層,上層為三清閣,下層為四御殿。三清閣是觀內藏書之地,藏有明代正統年間所刻的《正統道藏》共5350卷,觀內賜經碑詳細記述"賜經"的經過。四御殿供奉上天的4位大帝,依次為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祗、南極長生大帝。
呂祖殿,在西路元君殿西側,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分前後兩殿,前殿為八仙殿,殿內東西相向塑有民間傳說的八仙神像。後殿即呂祖殿,是呂洞賓專殿,此殿是觀內唯一的琉璃瓦頂建築。
即後花園,在白雲觀最北端,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雲集山房為中心建築,正南是座南朝北的戒臺,兩側有遊廊迂迴,後有假山橫亙,山上東西有有鶴亭與妙香亭相望。園西部有退居樓。後花園素有"小蓬萊"之譽。
傳說正月十九是丘祖仙人的生日,過「燕九節」。正月十八日晚到第二天清晨,仙人扮作乞丐,商人,農人,小販等常人,下凡超度有緣人,若有緣遇見神仙則祛病延年,富貴吉祥。所以從晚上到第二天清晨,道人遊人徹夜不眠,在「會仙福地」及觀內外,說笑聊天,飲酒品茶。遇見熟人互道:「您多虔誠!」遇見生人更是熱情招呼,沒準兒是仙人裝扮的哪。到底遇見與否,只有丘仙人知道,別人都蒙在鼓裡。總之,每個人都猜想遇見誰誰象是仙人化身,肯定會了神仙,心中快慰,憧憬未來。即使美夢不能成真,起碼有個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