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雲觀,正月初八接太歲,摸石猴,逛廟會

2021-01-10 發現並記錄與分享

說起白雲觀北京四九城沒不知道的,與雍和宮一西一東,一佛一道遙相呼應。按道家的說法,一般在正月初八的時候是接太歲(迎接值年太歲),這值班的太歲在哪?白雲觀!

白雲觀也是中國最高等級的道教學府。又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丘處機的遺骨便埋葬在殿香案下石座內。因此在這裡求籤許願是全國出名的靈驗。

白雲觀始建於唐,是玄宗祭祀玄元皇帝——老子的聖所,後逐漸演化成全國道教的重要宮觀。1222年,全真七真之一的丘處機,為弘揚道法,向西徵花剌子模的成吉思汗進言,要止殺愛民,實施仁政,深得成吉思汗的認同和信賴。1227年,成吉思汗下詔,請丘處機執掌天下道林,天下道脈皆出丘門。丘處機仙世後,被大元朝追封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丘處機的遺蛻就埋葬在白雲觀丘祖殿的「癭缽」之下。

最有特色的是白雲觀「六趣」:騎驢摸猴打錢眼,撫馬順星會神仙。每年農曆破五,都會有許多人到白雲觀排隊等待著摸石猴、打金錢眼,每日人數甚至過萬。

山門,三個門洞象徵著「三界」,跨進山門就意味著跳出「三界」。山門石壁上雕刻著流雲、仙鶴等圖案,刀法渾厚,造型精美。

觀中照壁又稱影壁,壁上嵌有「萬古長春」四個大字,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所書,字體遒勁有力。

敕建白雲觀,門廊有一隻猴子雕塑,供人摸福,傳說你如果找全了在白雲觀建築石刻上的幾隻猴子你就會有福氣。老北京有這樣的傳說:「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白雲觀三猴不見面,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

窩風橋,寓意風調雨順,窩風橋下的錢眼。丘處機真人從大漠回來以後,奉敕建立北方道教第一叢林——白雲觀。過了沒多久有一位王姓和尚為壓倒白雲觀,在觀的西面建了一座佛剎,起名曰「西風寺」,內中暗藏玄機——捲起西風,讓「白雲」無影無蹤。白雲觀的道長看在眼裡,心裡全都瞭然,這時白雲觀正在修建的一座石橋要竣工了,老道長便把這橋叫「窩風橋」,西風再厲害,也過不了這橋。後來白雲觀香火越來越旺,老和尚派人偷偷進觀考察,這才得知是一座「窩風橋」在發揮作用。

「窩風橋」橋洞兩側各掛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大金錢,錢孔中掛一銅鈴,東西兩側的道橋上,裡三層外三層的人憑欄投擲銅錢(兌換的仿製錢),據說,投中小銅鈴噹啷一響,一年吉利,財運亨通。橋下無水,銅錢厚厚的一層。早先橋洞下是一道士坐在方桌上,銅錢穿過錢眼打中道士才得吉利發財,現在有時放一件道袍代替。

「求順星」在元辰殿,殿內供奉北鬥眾星之母「鬥姆」和六十甲子星宿神。香客遊人按自己的生辰(以立春為界)找自己的星宿神(即本命神)和當年的值年神(流年照命星),禮拜、獻香資、求籤,預知一年的運勢。據說「男怕羅候,女怕計都」,如果此二位尊神照命,一年不吉利,要少說話、少出門、少管閒事、少招惹是非。 遇虎狼之害,邪病之災,有難之時,只要大呼本命神名號,百惡皆伏,災難隨解,化險為夷。晚上殿內燈盞齊明,擊鼓鳴鐘,經聲朗朗,熱鬧異常。

本命星官像

在中路靈官殿北,殿內設神龕供奉"昊天金闕至尊玉帝"。原殿內塑有4聖和其它神像,均已無存。現兩側銅像是明萬曆年年間鑄造。殿內懸有紅色幡幢,繡有不同形狀的"壽"字,因名"百壽幡",傳說是清末慈禧太后60歲壽辰的祝壽之物,後敕賜白雲觀而懸掛於此。

在中路玉皇殿北,是觀內道士宗教活動的主要殿堂。原稱七真殿,內奉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七真塑像並排而列,中座者即長春真人邱處機,其他六人是劉處玄、郝大通、譚處端、王處一、馬鈺與其妻孫不二,世稱"北宗七真"。清代時改稱老律堂。殿內上懸清康熙帝御書"琅簡真庭"橫匾。殿前月臺右方有康熙四十七年鑄造銅騾一騎,鞍橋刻有"康熙歲戊子"字樣此物原在陽門外東嶽廟,後輾轉移此

摸馬祛病,酷似駿馬的銅獸,細看身似騾,臉似驢,耳似馬,蹄似牛,俗稱「四不象」,正名叫「特」。傳說「特」能祛病,誰哪兒不舒服,先摸自己有病的部位,再摸摸「特」相應的地方,即可手到病除。不花錢,不費事,能治病,何樂而不為呢?摸「四不象」尤其是老人的樂事和對健康的寄託。

在中路老律堂北,是觀內主要殿堂之一,自成院落,是埋葬邱處機遺骨的"處順堂"故址。明代時稱"長春殿",清初稱"貞寂堂",至清初乾隆年間稱邱祖殿,相延至今。殿內保存有邱處機塑像。殿內有癭缽置石座上,傳說是宋代遺物,為乾隆帝所賜。三清閣四御殿在中路最北端。前出廊,分兩層,上層為三清閣,下層為四御殿。三清閣是觀內藏書之地,藏有明代正統年間所刻的《正統道藏》共5350卷,觀內賜經碑詳細記述"賜經"的經過。四御殿供奉上天的4位大帝,依次為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祗、南極長生大帝。

呂祖殿,在西路元君殿西側,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分前後兩殿,前殿為八仙殿,殿內東西相向塑有民間傳說的八仙神像。後殿即呂祖殿,是呂洞賓專殿,此殿是觀內唯一的琉璃瓦頂建築。

即後花園,在白雲觀最北端,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雲集山房為中心建築,正南是座南朝北的戒臺,兩側有遊廊迂迴,後有假山橫亙,山上東西有有鶴亭與妙香亭相望。園西部有退居樓。後花園素有"小蓬萊"之譽。

傳說正月十九是丘祖仙人的生日,過「燕九節」。正月十八日晚到第二天清晨,仙人扮作乞丐,商人,農人,小販等常人,下凡超度有緣人,若有緣遇見神仙則祛病延年,富貴吉祥。所以從晚上到第二天清晨,道人遊人徹夜不眠,在「會仙福地」及觀內外,說笑聊天,飲酒品茶。遇見熟人互道:「您多虔誠!」遇見生人更是熱情招呼,沒準兒是仙人裝扮的哪。到底遇見與否,只有丘仙人知道,別人都蒙在鼓裡。總之,每個人都猜想遇見誰誰象是仙人化身,肯定會了神仙,心中快慰,憧憬未來。即使美夢不能成真,起碼有個好心情。

相關焦點

  • 白雲觀廟會:大饅頭作護身符
    這個節,舊時以正月初八的「順星日」和正月十八夜到正月十九凌晨的「會神仙」為兩次高潮。順星日,就是祭星日,這一天,要在神殿裡點燃一百零八盞燈,兩旁還要再點燃二十八星宿和七星的燈盞。燈火通明,不亞於元宵燈節,為的就是紀念邱道士。這一天,白雲觀引人注目的節目,是清晨舍饅頭,其聲勢規模和人頭攢動的熱鬧勁兒,蓋過了夜晚的燈火輝煌。於是,祭星,漸漸讓位於施捨;祭祀的意義,讓位於祈福,乃至飽肚子。
  • 北京人春節白雲觀排隊摸石猴 盼時來運轉馬上封侯
    石猴賜福  「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說起道教中的猴文化,北京人大都會首先想起位於西便門外白雲觀內的三隻小石猴。每年春節,來白雲觀進香的人,都要在寒風中不辭辛勞地排起幾百米長的隊伍。他們希望通過摸猴,為自己在新的一年帶來吉祥和好運。在香客們看來,「石」與「時」、「猴」與「侯」諧音,摸了它,就可以時來運轉、馬上封侯了。
  • 摸石猴 摸銅特 摸門釘
    白雲觀到底有幾隻石猴?  過年到白雲觀摸石猴的習俗,據說是從明代流傳下來的。傳說過年時到白雲觀摸石猴,可以祛病避邪。因為「猴」的諧音為氣候的「候」,「摸猴」意在摸「候」以「順」天候,「道法自然」,順應節令氣候的變化,新的一年四季吉祥、健康平安。
  • 北京市民白雲觀「盤豬」
    「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初一這天一定要到白雲觀去摸石猴,以求一年平安。不過今年,不少老北京一早就趕來,除了要摸摸小石猴,他們還想趁著60年一遇的金豬之年「盤盤」小豬。
  • 市民白雲觀「盤豬」
    市民白雲觀「盤豬」 2019-02-06 00:49:23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2019年02月06日 00:4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 正月初八拜太歲 天津天后宮內迎大批市民(圖)
    中記聯網訊  昨天是正月初八,也是天津人特有的拜太歲的日子。從一大早開始,天津天后宮內就迎來大批市民。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昨天中午,共有1萬多人來到天后宮元辰殿內拜太歲,為家人和自己祈求今年和順安康,人數也創近年來的新高。據了解,在我國古代就有每到春天拜太歲的習俗,祈願新的一年平安。天津天后宮元辰殿是華北地區除北京白雲觀外唯一一座供奉太歲諸神的宮廟。元辰殿內供奉的是鬥姆及六十甲子(太歲)神像,其神職主要掌管每年的吉運禍福,人們常說的「命犯太歲」就是人的天幹地支生辰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
  • 年初八 拜太歲 天津天后宮內迎來大批市民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正月初八,也是天津人特有的拜太歲的日子。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昨天中午,共有1萬多人來到天后宮元辰殿內拜太歲,為家人和自己祈求今年和順安康,人數也創近年來的新高。據了解,在我國古代就有每到春天拜太歲的習俗,祈願新的一年平安。天津天后宮元辰殿是華北地區除北京白雲觀外唯一一座供奉太歲諸神的宮廟。元辰殿內供奉的是鬥姆及六十甲子(太歲)神像,其神職主要掌管每年的吉運禍福,人們常說的「命犯太歲」就是人的天幹地支生辰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
  • 白馬城真武龍王宮 正月初八迎福納財吉祥廟會
    初八眾仙降,賜福朝拜人,      農曆二零一八戊戌狗年,道歷四七一五年(陽曆2018年2月23日)正月初八,【中國.大同.白馬城真武龍王宮】舉行迎福 納財 吉祥廟會,屆時白馬城真武龍王宮 麻崇陽道長 率道眾歡迎各位善信前來敬香祈祥!
  • 正月初八:順星節,拜太歲,八仙日,一路發!
    民俗認為,正月初七是「人日」,正月初八是「穀日」。傳說初八這天若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初八日也被稱為「順星節」,傳說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01順星節依照道教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他們掌管著人這一年的運勢,而每年正月初八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
  • 天津天后宮內祈福拜太歲
    2月12日,農曆正月初八,從早晨7時許,天空飄下了中雪,大批信眾冒著瑞雪,早早地來到了天后宮,  正月初八拜太歲是天津老百姓傳統的民俗,媽祖信眾到天后宮祭拜,就是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己亥年和順安康,祈願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天津天后宮元辰殿是華北地區除北京白雲觀外唯一一座供奉太歲諸神的宮廟。元辰殿內供奉的是鬥姆及六十甲子(太歲)神像,其神職主要掌管每年的吉運禍福,人們常說的「命犯太歲」就是人的天幹地支生辰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
  • 青島正月裡廟會信息大全 帶你過個民俗年
    市南區太平路天后宮廟會(網絡資料圖)  正月初一:市南區天后宮新正廟會逛天后宮新正廟會,是青島民眾沿襲百年的習俗。每年正月初一,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逛廟會,敬高香、祈福祉、猜燈迷、吃糖人、買玩具、聽大戲。  出行線路:乘坐223路到青島路/大學路車站下車。
  • 正月初八長春觀舉行拜太歲活動 吸引大批武漢市民前來參加
    荊楚網消息(記者石倩)2月26日正月初八,長春觀舉辦拜太歲法會,活動吸引了大批武漢市民前來參加。長春觀道長們現場誦經禱告,為武漢市民祈福助順。農曆新年伊始,長春觀用一瓣溫情傳統的赤誠之心,以別樣的方式給江城人民祈願祝福。  拜太歲,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這種祈福美好生活的願望,在中國已流傳了幾千年。
  • 2018戊戌年拜太歲相關事宜(姜武大將軍鎮)
    什麼是拜太歲?拜太歲是老百姓傳統的民間信仰,就是參拜六十甲子所屬的「太歲神」。因為每個人都有一位「太歲星君」主管一生,稱為「本命太歲」;而每年又有一位值年太歲(又稱流年太歲)主管人們當年的一切(如人們的健康、工作、事業、婚姻等各方面)。拜太歲主要是拜自己的本命太歲和值年太歲。總之犯太歲這個在普通人心中佔有很重的分量的。
  • 正月初八是什麼日子?初八開工說法怎麼來的
    正月初八又稱順星節,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這一天主要是從香蠟鋪中請來的星神馬兒上所列的星宿名號來了解天文了。順星節的祭星儀式在夜裡舉行,有錢人家擺108盞燈花,一般人家也可擺49盞,最少是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
  • 魯山縣白塔禪寺2019年正月初八順星太歲祈福法會
    2019年正月初八大眾虔誠迎請白塔禪寺住持上延下胡法師做祈福消災主法!太歲是本年主管人間禍福的執年神,祭太歲即是與本年太歲相衝相害的生肖屬相,為此要恭敬禮拜,求本年太歲慈悲加持平安吉祥。而自己用心懺悔業力,作善積德來消災勉難。
  • 關於拜太歲|(一):戊戌(2018)年要拜哪位太歲神?
    道歷 4715年 | 歲在戊戌 | 正月初六你是不是常常聽人說「太歲神」、「值年太歲
  • 北京春節廟會燈會達62場 多成商品大賣場(圖)
    昨日,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廟會一烤肉攤,工作人員邊拆棚邊甩賣肉串。本報記者 張偉峰 攝截至昨日大年初七,北京大多數廟會都落下帷幕。但有文化學者認為,如今廟會中的潛在問題正是「年味不足」,致使這張名片上的「文化感」不強,缺少些北京的精氣神。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廟會開始復甦。1984年、1985年、1987年春節,龍潭廟會、地壇廟會、白雲觀廟會相繼揭幕。到了2004年,北京18個區縣舉辦廟會者多達42家;2005年,北京廟會遊客已逾500萬人次。2006年,初一至初七,客流量達到了7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