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筆記君/文(歡迎轉載分享)
只要有想見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
「所謂的隔代親,就是歷經風霜的老人,把年輕時的遺憾,彌補在新的生命上。」
隨著快節奏的生活模式逐漸蔓延,人們慢慢適應了這種忙碌的日子,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人們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找尋平衡,而這樣的生活,讓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變得越發少了,很多年輕的家長都選擇讓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在家照看孩子,這樣不僅能騰出更多時間減少生活壓力,還能讓孩子和老人之間關係更加親密,來互相滿足老人和孩子心靈上的情感缺失,兩全其美。
01.住在奶奶家
陳小姐工作太忙了,每天沒有時間照顧孩子,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家也不放心,就和丈夫商量把三歲的女兒送到奶奶家去,正好兩位老人平時生活也挺單調的,有個小朋友家裡正好熱鬧,陳小姐夫妻倆也可以省事些,丈夫也覺得讓爸媽給帶小孩更方便,於是,年僅3歲的多多就被送到了奶奶家裡。剛去的時候多多每天都哭鬧著要找媽媽,奶奶想盡了辦法哄她,要什麼買什麼,多多看上的玩具通通都買回家來,天天給變著花樣做好吃的,簡直把多多寵成了小公主,這樣沒過了多久,多多就喜歡上奶奶家了,高高興興得住在奶奶家裡,再也不喊媽媽了。
02.接回自己家
孩子交給婆婆三個月,陳小姐終於有了時間陪女兒,趁著周末,把多多接回家裡來住,可是這時候的多多面對許久未見的媽媽卻不像以前一樣纏著了,甚至還有點陌生,陳小姐帶著女兒去遊樂場,多多鬧著要買棉花糖,陳小姐不給買,說小孩子吃多了糖會長蛀牙,誰知多多竟然當場在地上大哭大鬧打起滾來,看著以前乖巧可愛的小女兒驕縱成這個樣子,陳小姐終於覺得事態的發展有些不對了,可是說什麼都晚了。
1.一味地溺愛孩子
老一輩的人,總是對隔代更親厚一些,想把最好的都給寶貝孫子孫女,哪怕要天上的星星都巴不得給摘下來,這樣嬌慣的方式也使孩子出現了很多問題,孩子年齡小,價值觀念還沒有形成,做事情沒有是非的概念,很容易跑偏。
2.只注重生活條件不注重心理成長
孩子跟著老人,放養式的教育方式,只把孩子餵飽穿暖,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年紀小的孩子更需要大人的細心引導,不管是思想教育還是文化教育,都十分重要,孩子的這個年齡階段,正是需要建立學習能力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重視,還有長期的與父母分離,會造成孩子在親情方面的缺失,在性格上有著很大的影響,都是父母要認真對待的。
其實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和老人只要都多花一點心思,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及時的接收正確的引導,一切問題都會引刃而解,不需要太過擔心,也不必操之過急地給孩子灌輸太多學習內容,順其自然的慢慢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還是可以成長很好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贊同讓老人帶孩子嗎?趕快在下方留言吧!
28歲婚外情女子哭訴:我也不知道怎麼開始的,後悔過,就是斷不了
40歲出軌男人自述:婚外情就像是毒癮,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
「夠了吧,我不欠你們家的了」結婚8年上門女婿不忍重壓提出離婚
結婚10年「鳳凰男」的哭訴:不就沒有給彩禮嗎,要念叨我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