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蘇東坡,想必中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知道他。為什麼是95%呢,因為剛出生的孩子估計是沒辦法認識了。[呲牙]
說到蘇大家啊,可能有人不太了解他,但沒有人不喜歡他,比如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比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遇到一個最不會念詩的,他也會說「東坡肉味道還是不錯的!」
就這樣一個神話傳奇般的人物,詩書傳天下肯定是做到了;但這職場風雲,堪稱波折起伏,縱觀他的職場生涯,真可以說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其實啊,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才華橫溢,年輕時就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據說宋仁宗在見到他和弟弟蘇轍的文章後,欣慰至極,跟人說:「我為後代儲備了兩個宰相!」
可事實上呢?蘇東坡不僅沒做到宰相,年老還被流放到當時的莽荒之地海南島,最終客死他鄉。
但我佩服蘇東坡的最大一點是心態非常好,不管在什麼地方,處於什麼狀態,他都能夠心安理得,安身立命,還能不斷發掘出好玩的東西。我們每個人在現實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順,都要努力戰勝自我。現在多了一個方法了,在遇到失意落魄迷茫的時候,想想蘇東坡,和他比比慘,看看他的狀態,心情自然會有好轉;再吟上他的幾句詩,背上他的幾首詞,這世上會有多難的事情嗎?這心境啊,自然就好了!
當然,這種轉換的前提是我們要了解和走近蘇東坡。
蘇東坡生於1036年,卒於1101年,享年65歲,經歷了好幾朝皇帝,每個皇帝都喜歡他的詩文,經常他的詩文一出來,哪怕再晚,皇帝都必須要好好閱讀品鑑。可以說當時的中國,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就幾乎沒有不喜歡蘇東坡的!按現代的說法,蘇東坡的粉絲可以覆蓋整個國家!
6歲蘇東坡入私塾,10歲開始寫詩文。受其父蘇洵的影響,蘇東坡的詩文偏向於大白話,是種樸實無華的文風。這個押對了,因為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正在致力於復古運動,所以歐陽修特別欣賞三蘇的文章。
長大了些,就準備出川應試。但要先結婚,蘇東坡18歲的時候結了婚,娶的老婆叫王弗,當年15歲。出川後,他們住在東都,初試非常輕鬆,一考就考上了。歐陽修點了蘇東坡第二名,蘇轍大概13名,都是不錯的成績。兄弟倆就等著殿試。
看看,蘇東坡19歲中舉,20歲殿試後就要封官,而他的恩師歐陽修呢,混到27歲才找了門路參加了殿試(詳見《警醒!歷經三朝,成就宰輔,常青樹為什麼會黯然離場?》一文),這就是差距。不過歐陽修非常喜歡蘇東坡的文章,經常跟人說:「這個年輕人(指蘇東坡)文章寫得太好了,我要退讓此人,使之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在等待殿試的過程中,蘇東坡的母親病逝了。三個人就回到故鄉,辦喪事守孝。直到1059年的時候,第二次出川抵京方才參加了殿試。朝廷給他派了一個官職是鳳翔府判官,這年蘇東坡23歲。
蘇東坡是跟他的夫人一起赴任的,他經常跟人吹牛,說我這人的好處是什麼呢?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老舍乞兒,在我眼中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所以他老婆就很擔心,說你這個樣子,分辨不出來壞人是很危險的,會出很多問題。所以那段時間他老婆經常躲在簾後聽政,等人走了,他老婆再幫他分析,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所以說,賢內助是多麼的必要啊!如果蘇東坡一直有王弗的陪伴,時時幫著他參謀,出謀劃策,蘇東坡以後的路估計要順上很多。但世上沒有那麼多的如果啊。
1064年,他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去世了。蘇東坡非常悲傷,因為他很尊重妻子,妻子還能幫他出謀劃策。所以10年後,蘇東坡寫了非常著名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1066年蘇洵病逝,蘇東坡回川居喪,期滿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1068年,蘇東坡離開四川,就再也沒有回過去,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蘇東坡從此後都卷進了整個政治鬥爭當中。
這九年時間,估計也是蘇東坡最安定的幾年,雖然官當得不大,但還算悠閒,寫了很多詩詞文章,名氣也越來越大。但蘇東坡還有個外號,叫蘇大嘴,說是嘴巴不緊,喜歡到處說。這可是官場忌諱,有時候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本來有個賢妻王弗幫著他,後來王弗去世,就再也沒人能管住他。
1068年回京,蘇東坡碰到了王安石變法。大家知道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不過有些過於急躁。但王安石跟神宗工作做得特別好,所以司馬光、蘇東坡這些人只要一反對,就被皇帝罵,被皇帝貶。蘇東坡無奈,只好說,你把我派到杭州去吧。
所以蘇東坡就去了杭州當太守。杭州可以說是蘇東坡的第二故鄉,而且他最喜歡的城市就是杭州。他寫的最有名的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在杭州這段時間,算是蘇東坡最快樂的時光。
當然,蘇東坡也寫了很多詩。但除了風花雪月之外,蘇東坡還喜歡寫些批評時政的詩文,他有個習慣,不寫詩就不舒服斯基;遇到什麼東西,不吐不快斯基。所以他必須把這寫出來,才能夠讓自己的心裡平衡。
這個時候蘇東坡的文名已經大盛,大量的人投書給他要做他的學生、門人。但倒黴的事情在1079年的時候發生了,蘇東坡當時在湖州,寫了一個謝恩表給皇帝,而這謝恩表裡還寫了幾句說那些朝廷小人的話。結果這些話被人挑出來,一條一條的挑毛病,最後說蘇東坡要謀反。
皇帝說蘇東坡對朝政不滿有可能,但謀反的可能太小了。但架不住許多人都說他壞話,1079年7月,蘇東坡在湖州被捕入獄。蘇東坡在獄裡寫了兩首表達對皇帝的愧疚,罵自己不是個東西的詩。直至11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也正是在黃州,蘇東坡才叫蘇東坡。
這團練副使是個假的職位,相當於圈禁他,薪俸很少,非常缺錢。這時候蘇東坡也有43歲了,可以說正處於中年危機時刻。經歷了這麼大的波折,蘇東坡也就慢慢成熟起來,標誌是什麼呢?是他開始對不同的人,寫不同的信,說不同的話。比如說給他的好朋友寫信,言辭就很激烈;給政客寫信,就寫得義正辭嚴。他還跟好朋友說,看完即焚,趕緊燒了。但蘇東坡寫的東西是沒人捨得燒的,這些信全都留著,有的還被當做以後攻擊他的武器了。
蘇東坡就是在黃州研究出的」東坡肉「;還跑到赤壁去玩,寫了《前後赤壁賦》。在這個地方,蘇東坡寫了特別多了不起的文章。這裡有個笑話:蘇東坡有段時間生病了,有十幾天沒出門。沒出門的結果是什麼呢?京城的人得不到蘇東坡的文章詩句。結果京城就傳言說蘇東坡死了。神宗聽說後飯都不吃了。京城的很多當大官的朋友,就跑他家去哭喪,奔喪。結果過段時間,蘇東坡的詩又出來了,才知道假的,沒死!你們看,蘇東坡的影響力有這麼大。
但蘇東坡有一首小品文叫《記承天寺夜遊》,是非常清新的一篇夜遊散文。但卻涉及到了一個案子叫烏臺詩案。就是有人說蘇東坡借詩去罵皇帝,罵時政,結果就提審蘇東坡,把他寫的一批詩詞文章全部放一起,要給他定罪。
好在不久王安石退隱了,皇太后上來了,她很喜歡蘇東坡,終於給蘇東坡翻身的機會,調回京寫文件,這可是當前國務院秘書長的職位啊,也是宰相的備選。
可這人名氣大了,有很多的無奈。蘇東坡好不容易回京,也無心搞政治,但政治就是饒不過他。當時有朋黨之說。什麼朔黨、洛黨,蜀黨。蜀黨就是四川那塊的。蜀黨的頭是誰?就是蘇東坡。蘇東坡說我咋都不知道這事呢?但沒辦法,大家都認為他就是蜀黨的頭。什麼明槍暗劍,全往他身上招呼。於是在1089年,蘇東坡再次請求去杭州,在杭州又好好玩了幾年。
倒黴的事情在1094年又發生了,皇太后去世。上臺的宰相叫章惇,這是個非常狠的一個人。他要流放蘇東坡到嶺南。這可是宋朝歷史上第一個流放到嶺南的人。所以很多人跟蘇東坡告別,說這次肯定完蛋了。結果蘇東坡寫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章惇一看,我把你貶到嶺南,你就不辭長作嶺南人,這不是欺負我嗎?再貶,貶到海南島!
要知道,當時的海南島可不像現在這樣美麗發達。那是一個從沒有人去過那個地方,而且最重要的是蘇東坡這時候已60歲了。蘇東坡這次樂觀不起來了,說完了,完蛋了,然後跟所有人告別。
結果渡海去沒多久,就發現了好玩的東西,生蠔。他說這玩意好吃,沒人要遍地都是,隨便架個火就能烤著吃。還特別告訴他的兒子蘇邁,千萬別跟北方人說,因為一旦你告訴了北方人,北方人就會都跑來吃生蠔。所以說,蘇東坡是一個能夠在任何環境下,尋找到樂趣的人。
1101年的時候,蘇東坡收到聖旨說你可以回來了,結果,在常州去京城的船上去世。
看完了蘇東坡的歷程,還是很受感動的。他才華橫溢,卻仕途坎坷。但他始終能夠堅強內心,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是更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每個人看故事都有不同的角度,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同的漢姆雷特。這篇文章寫了蘇東坡的一些故事,主要從仕途的視角給大家看一個不同的蘇東坡。
請問,你喜歡蘇東坡嗎?
謝謝大家!我是「走進職場的家庭」,喜歡在職場領域談談自己的淺薄想法!我喜歡分享!
更多分享內容,敬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