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需卦,君子以飲食宴樂

2021-01-07 國學趙老師

《卦序傳》曰: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意思是說,事物在幼稚階段不可不需養其身。需字,下卦乾天,上卦坎雨。《大象》曰:「雲上於天,需」是雲在天上而雨還沒有下的意思。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這個卦是九五陽爻陷入陰爻之中,等待三陽前來解救,坎卦、乾卦中間的爻都是陽爻,因此有孚。需卦時,坎險在前,但乾陽馬上就要升起來了,所以說光明亨通,貞吉。大川雖險,但只要上下相孚,陽長陰消,前往涉之,必有利,但也要等待時機。互卦離,為光為舟;坎水為川,以乾之剛健之性而涉,因此「利涉」。

《彖傳》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這個卦是水氣蒸發為雲,雲集在天上,大雨即將來臨,因此曰需。又乾為老父在內,坎為中男在外,是老父親倚門而望,等待兒子歸來;又乾為進,坎為川,是想要前進而遭遇大水,所以必須等到水退了才能前進,這就是需卦的意思。人最基本的需要是飲食,外卦坎為飲食,而互兌為吃,既九五爻辭「需於酒食」,《象傳》曰:「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因為萬物必需得到雨水的滋養而能生長,人必須得到飲食的營養才能生存。

內卦為我,我有剛健的性格而追求進取,外卦為敵,其千方百計阻止我前進。前進必然會陷於危險,所以說不可妄動,只有等待時機,貿然前往,就會失敗。到九五爻時,危險已經解除,自然能成就大事,所以說「需,有孚,光享,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在古代,由於交通落後,涉川過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必須要等到風平浪靜之時,否則必然會船覆人亡。

初九在二陽爻之後,有進取的志向,但擔心有危險而不敢貿然前往。九二爻知道坎險在前,恐進而有咎,因此從容待時。九三陽剛而不居中,獨自前進而遇坎險,只有能敬,尚可不敗。六四爻於九五爻相鄰,六四雖能忠於九五,但他卻沒有什麼才幹,被下面三陽爻所懷疑。九五爻有剛健中正之德,能盡需之道,故曰吉。上六,在卦之終,險陷已極,雖有三個剛爻前來尋釁滋事,但「敬之終吉」。

《象》日: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坎雲在上,乾天在下,陰陽之氣還沒有交會,沒有形成雨,就像君子想出去幹一番事業,但風雲未會,只能飲食宴樂,以待時機。這裡但「飲食」,是粗茶淡飯就能滿足,對飲食沒有分別之心。「宴樂」不是縱情娛樂,而是更高層次上的精神之樂,是素位而行,不憂不怨的意思。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象傳》日:需於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無咎,末失常也。

「郊」指偏僻的地方。「需於郊」是說前途被坎水所阻擋,必須要等到大水退去,就是需要等待的意思。乾卦三個陽爻,以所處於坎水的遠近分別為「郊」,為「沙」,為「泥」,是漸漸接近坎水的意象。初九離坎水最遠,不敢貿然前進,故曰「於郊」。躬耕郊野,不求聞達,始終不改變這個志向,故曰「利用恆」。「恆」是不變的意思,「用恆」者,始終不變。初九能居安思危,恆守其貞,可以免禍,故曰「無咎」。初九爻在乾卦之中,乾剛健而上行,雖然初九與六四正應,但六四陰柔而以坎險為體,初九如果貿然前去,必定有災。所以在需卦初九之時,不如偏居郊野,以等待時機,所以《象傳》曰:「不犯難行也。」

九ニ: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象傳》曰:需於沙,行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

「沙」是靠近水的地方,比初爻之「郊」更近水一步,但比九三之「泥」要遠離危險一些。「小有言」是說有口舌之爭。二爻進初九一步,漸近於險,有「需於沙」之象。九二雖有陽剛之オ,但他上無應,中無助,只有居柔守中,等待時機。然而這個爻距離危險越來越近,雖然還沒有大的危害,但已經有口舌之爭了,故曰「小有言」。互卦為兌,兌為口,為悅,坎為舌,為怒,是說對方出惡言,而我卻不動怒,故「終吉」。故《象傳》曰:「需於沙,行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行在中」,指心胸寬廣,有容人之量,終得吉利。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象傳》日: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泥」為水溼之地;「寇」為坎之象。初九之郊,距險還比較遠,九二之沙離險漸近,九三之泥,已經接近坎險,禍在眼前。九三爻居乾卦之極,過剛而不中,因此,坎險在前也不畏懼,其見上六爻與我相應,依仗自己的匹夫之勇,不辦時機,貿然前行,所以說九三爻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而「致寇」。所以說在這個時候,應該謹慎小心,不要輕舉妄動,可以免災。

《象傳》曰「災在外」是說坎險在外卦的意思。不是災來害九三,而是九三自招其災,故曰「自我致寇」。如果我能敬慎,自然不會失敗,故曰「敬慎不敗也」。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象傳》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這個爻與上六同言穴者,因為同處坎卦之中。血有殺傷的意思,穴是危險之地。六四入坎險殺傷之地,被賊寇所傷,故「需於血」。六四重陰柔弱,居坎險之初,被三陽所逼迫,面臨大難之時,只有能柔順居下,雖受小傷不至於大兇,終會出險。六四上比九五,被九五所救,九死一生,故「出自穴」,就像孔子解匡人之圍,文王脫羑裡之難。

《象傳》「順以聽也」者,是說六四能順從九五之教誨。坎為耳,有聽之象。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象傳》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五爻陽剛而居尊位,居中得正,但被兩個陰柔所困,暫時不能得志,只有飲食宴樂,等待時機。這裡的飲食宴樂不是指吃喝玩樂,飲食是有目的地需養其身,宴樂也不是縱情聲色之樂,是樂觀處世,等待時機。這個卦就像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故曰「貞吉」。

《象傳》日,「酒食貞吉,以中正也」。九五尚在險中,需要臣民救駕,共度難關。為人君者只要形端影直,臣民必然願意追隨,有百姓擁戴,自然可成大業。《彖傳》曰,「需,有孚,光享,貞吉,位於天位,以正中也」。此爻變則為泰,天下泰平之象。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傳》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上與四同處坎卦,有穴之象。上爻居外卦之終,出來也沒地方去,故曰「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是指內卦三陽,不招而來。三陽雖剛暴,但只要上六能柔順謙卑,以禮相待,就不會受到傷害,故曰「敬之終吉」。故《象》辭曰:「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相關焦點

  • 易經水天需卦白話解
    譯:需卦象徵等待,信守正道,前途光明而亨通。《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譯:雲氣上升到天空,象徵等待,君子因此飲食娛樂。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譯:在郊外等待,利於保持恆心,這樣不會有過錯。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譯:在沙灘上等待,有些小小的言語中傷,最終是吉祥的。
  • 需卦上 - 文山樂道給«易經»的註解-需卦上_騰訊新聞
    需卦上 文山先生註解 需卦上卦坎為水,為雲,為險;下卦乾為天,為剛健 。
  • 大白話解讀易經之需卦
    泓元文化需卦需就是需要等待,由乾坎兩卦組成,乾為天,坎為水。水在天上,所以就可以讀為水天需卦,由於水在天上暫時還不能下雨,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見到這樣的狀況就須要安心等待卦辭: 需,有孚。光亨。象曰: 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解釋: 雲還在天上,並未形成雨;所以君子看到這樣的現象就要安心等待機會的到來,不要急躁,萬事的發展都要有一個過程。不如趁這個時候再夯實自己學識,提高自己的德行修養,飲食來保養自己的身體,以酒樂來調和好自己的心態,安以待時。
  • 《易經》需卦解讀
    需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五卦。上卦是坎卦,下卦是乾卦,水天見天成需卦。外險而內剛、外為陰暗而內則盛大宏偉。內往外出則大人賢哲或德高旺重的尊者可涉險而無害,相反,小人微德若涉險必災。不能盲目樂觀。險中有吉,適合大人正義君子行事。
  • 易經智慧—需卦,養精蓄銳,伺機而動
    (一)卦名解讀 「需」為躊躇等待的意思。 (二)哲理啟示 在事態還沒有明朗之前,不論外界的壓力多大。
  • 易經新解五——需卦(通俗易懂)
    易經新解五——需卦《需》 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解:有所收穫,光明亨通,堅持忠貞則吉,有利於徵服名山大川。《彖》曰: 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奕。《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中正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解:這卦顯示的是需要等待時機。危險在前,只要堅定的堅守自己的正道,則不會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
  • 需卦:積極的等待心態
    胡繼宏/譯解需卦有停留、等待、謹慎從事等含義,經過蒙卦成長之後,進入事業拓展期,已經略有外向拓展的實力,但力量還不強,這時需要等待和捕捉到最好時機而動。需卦的停留等待是必須的,因為條件尚未成就,所以必須停留等待。
  • 易經需卦: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總是能抓住機遇,定是做到了這3點
    易經需卦: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總是能抓住機遇,定是做到了這3點人的一生,或主動或被動,大多時間都是在奮鬥中度過,奮鬥的人生很充實也很幸福。但是人生最終的成功,仍然需要抓住機會,靜待時機成熟。所以,時機的把握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
  • 讀出不一樣的易經之需卦——散宜生謀定後動,周文王胸有成竹
    周易第五卦,需卦。卦辭開宗明意:需,有孚,光亨,利貞,利涉大川。周易原文的卦辭總是這麼隱晦,寥寥數字卻含義無窮。我們也得理解文王老人家的難處啊,被困羑裡,只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無盡的思想。要想深入理解需卦之思想內涵,我們還是要深入研究需卦的六爻卦圖:
  • 白話說易經(十三):需卦告訴我們,暫時的停頓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君子以飲食宴樂」。聽著好像孔子讓大家吃喝玩樂,其實完全不是這回事,聽我說給你聽。「雲上於天」,和屯卦的「雲雷」的雲是一回事,都是水以雲的狀態漂浮在空中,就是將要下雨而未下之際,通常比喻事還未成。「需」卦的上卦是坎,是水,天上的水氣就是雲;下卦是乾,是天。
  • 易經六十四卦之——需卦
    需卦上卦、為坎、為雨、為水,下卦為乾。卦主大地,陽氣已滿,大地乾涸,需要天下雨水的滋養,同時坎卦在上,寓意有險,險必有求於助,故曰需。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需卦象徵著需求。乾陽在下等待坎雨的滋潤。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 易經:象解需卦,人生需要等待時機,更需要扭轉時機
    需者,飲食之道也。需卦,上坎下乾,理勢所在,險在上,進有難,時機不對。若有乾之剛健,不貿然前進,就不會陷入危險,終會轉危為安。所以為「需」。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需卦,上卦為坎,象徵水陷,下卦乾,象徵天健。卦象寓意行動前行有陷,暗示需要等待時機,厚積薄發,不可盲目行動。需卦的四個基本卦依次為乾、兌、離、坎。天道少陰,地道太陽,人道少陰。主卦為乾,客卦為坎。
  • 感悟周易之需卦,學會善於等待時機
    需卦,上坎下乾,水天需,為周易第五卦。需卦取象於天上有雨卻未落下,告誡人們要學會等待。卦辭曰:「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這是說處在需卦中,要懂得誠信,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奮勇前進,終究會光明通達,正固吉祥,利涉大川。《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 需求理論與需卦有關,看完恍然大悟!
    所以說,馬斯洛的「六大需求層次理論」與《易經》殊途同歸,甚至金沐懷疑當年他看的那部東方著作就是《周易》。《易經》每個卦都有六爻,每個爻都代表一種狀態,而第5卦【需】卦也正是描述人類需求的卦象。需卦,下卦天,上卦水。
  • 漫談周易三十九《經文》第五卦需卦
    君子以飲食宴樂。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象》曰:「需於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無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 讀《易經》第五卦——水天需,利涉大川
    需卦是《易經》中第五卦,上坎下乾,坎為水,乾為天,因此稱為水天需。需卦的卦辭: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意思:需卦,有俘獲,光大亨通,忠貞吉利,有利於渡過大河。《象》: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意思:《象》:雲在天上,需卦,君子善於飲食宴樂。
  • 《易經》需卦:為什麼說強者既能奮進又不冒進
    需卦描繪了古人為求生存,歷盡艱辛,但永不放棄的精神。而在這個過程中等待被認為是強者自信的表現。那麼需卦為什麼要等待呢?首先從卦象上講,此卦下為乾,代表了剛健進取的本質;但上為坎,預示了外部條件的險阻。所以,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雲上於天,但沒有降雨。比喻條件還不成熟。這時候與其有大動作大作為,不如去參悟飲酒安居的樂趣,靜靜地等待時機成熟。
  • 老祖宗收藏的10句易經金句,讓你徹悟處世之道,成為真正的智者
    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虞是嚮導的意思,一個人在追一個鹿子,鹿子跑進了山林。此時如果沒有嚮導,沒有經驗豐富的獵人帶領,就放棄吧,不要自己獨自一個人追進山林中。如果去了,可能會有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句話在告訴我們,世間各行各業,隔行如隔山,青龍難壓地頭蛇,要積極積累經驗和積累人脈,追求成功不能沒深沒淺!4、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 需卦 新解
    需卦卦辭: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卦體:下卦純陽至健,充滿生命活力,前遇坎水有險難,所以即使自己充滿活力,也要克制等待,鬚鬚以行,不可衝動。九二九五都陽爻處中位,同心同德,故有孚。充滿活力又有孚,故必然光明而亨通,堅守中正之道則吉利。
  • 雲上乎天,待機而動,《易經》水天需卦的意義解讀
    網圖在《易經》中,也有一個卦象是講時機的,就是第五卦——水天需。需卦: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象曰:雲上乎天,需,君子以飲食晏樂。本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五卦,乾下坎上,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乾為健,上卦為坎為險,為雲氣上聚於天,待時而降之像。《序卦傳》中說: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人生在世,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活在世上,飲食是生存的基礎,但是純粹只知道飲食的人,只不過是豬狗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