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髮際線的話題特別火,據說第一批90後已經「先禿為敬」了。
不論是由於生活壓力還是遺傳因素,即使走在路上、看看身邊的人,會發現他們的髮際線和發量真的比過去幾年「感人」了。
那麼,脫髮正常嗎?
一、怎麼看脫髮是否正常呢?
01.
關於頭發生長期的頭髮,一般每個月長1釐米,頭髮85%以上都屬生長期,休止期的毛髮大概佔10~14%左右,退行期的毛髮佔1%。處於休止期的頭髮在洗頭、梳頭或搔頭皮時,將隨之脫落。人的頭髮是周期性生長的,分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02.
關於脫髮多數人一般每天脫落不超過100根,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每天脫髮超過100根,且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基本可確認為脫髮。主要症狀:頭皮油膩、毛囊萎縮,頭髮脫落,易斷,油多無彈性。
二、脫髮自檢
01.
三看(枕頭、地板、髮際線)
每天早上起床或打掃衛生時,看看枕頭上、地板上的頭髮多不多;如果突然出現大量的毛髮脫落,髮際線後移或頭頂部的頭髮開始稀疏就要警惕了。
02.
一通(浴室地漏)浴室地漏是「毛髮聚集區」,每次洗完澡要查看一下地漏上的頭髮有沒有明顯增多。
03.
一摸(每天摸頭髮,是否薄了、軟了)雄激素水平增加,會導致頭髮毛囊逐漸萎縮,頭髮逐漸變細、變軟,如同汗毛一樣。若頭髮慢慢都變成細軟汗毛,那離「絕頂」越來越近了。
三、「十種」脫髮誘因
遺傳因素是主因,環境因素也是重要一環。
01.
過度做髮型
長期燙、染、編辮子等,受過度的物理拉抻、高熱或化學製劑影響,髮根會遭到摧殘。建議減少燙髮次數,洗髮後使用護髮素,吹發時使用溫風。
02.懷孕分娩
懷孕會使激素水平改變,導致掉發,多出現在分娩後。新媽媽應注意休息,讓身體恢復,1、2個月後頭髮就會長出來。
03.維生素A過量
服用過多含維生素A的補充劑或藥物,會導致脫髮。
04.缺乏B族維生素
營養缺乏導致的脫髮也是可糾正的,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魚、肉、蛋、牛油果、堅果等,有利於頭髮健康,也會促進整體健康。
05.缺乏蛋白質
飲食中缺乏蛋白質,會限制身體對頭髮蛋白質的供應,2、3個月後會出現脫髮現象。建議適當補充蛋白質豐富的魚類、肉類和蛋類。
06.貧血
缺鐵性貧血也會誘發脫髮,還會表現出疲勞、頭暈、手腳冰冷、臉色蒼白。這種情況要多補鐵,適當吃牛肉或服用補充劑,可以解決脫髮問題。
07.遭受創傷
身體遭受創傷可能造成頭發生長周期被打亂,過多頭髮脫落。隨著身體康復,頭髮也會長出來。
08.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無法分泌足夠激素,影響新陳代謝,可能引起脫髮。化驗甲狀腺功能指標,針對性治療。
09.自身免疫疾病
如果免疫系統過於活躍,會將頭髮作為攻擊對象,導致斑禿。可以改變髮型,遮擋斑禿部位。
10.某些藥物
某些用於治療風溼和皮膚病的藥物、抗抑鬱藥物,可能帶來脫髮副作用,酌情換藥。
四、「六招」有效防脫
01.
少熬夜,睡好覺
規律而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證體內各種激素的正常分泌,讓皮膚和毛髮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應儘量保證在23時前睡覺,每天睡夠8小時。
02.燙染間隔3個月過多地染髮、燙髮,使頭髮失去光澤和彈性,甚至變黃變枯,更易脫落。過多使用吹風機,會破壞毛髮結構,損傷頭皮。因此,如果需要染髮、燙髮,最好間隔3個月。
03.少吃油膩辛辣保持飲食均衡,少抽菸、節制飲酒,少吃油膩多糖及辛辣食物,不要猛吃核桃、芝麻。
04.洗頭別太勤最好每2~3天洗一次頭髮,將洗髮水搓出泡沫再塗抹在頭髮上,輕搓頭皮,清除多餘皮脂。頭髮易出油的人,可適當增加洗頭頻率。
05.強烈太陽光下戴帽子長期日曬、空調房中或空氣溼度過低的環境,都不利於保護頭髮。建議陽光直射的日子出門帶帽子或打傘,並減少空調直吹。
06.養成正確的洗護習慣
洗頭前先梳順。
能除去頭髮間的汙垢,把皮脂帶到頭髮表面,形成天然防護層,還能避免頭髮糾結在一起。
溫風吹頭皮,冷風吹髮絲。
電吹風會傷害頭髮毛鱗片,要儘量少用;可用低溫檔來吹乾頭皮,再用冷風吹乾髮絲。
儘量散著頭髮。
馬尾辮易造成髮根鬆動,導致脫髮、髮際線上移。披散著頭髮可以讓頭髮不受束縛,自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