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2019年5月18日,在一刻talks主辦的【快閃演講.我是創始人】會議中,席讀聯合創始人安傳東進行了主題為保持創業燃點:如何突破逆境,越挫越勇的精彩分享。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布。講者| 安傳東 今日筆記達人 | 安騏君封面設計 | 子墨 責編 | 嘉琪第 4115 篇深度好文:5811 字 | 10 分鐘閱讀
完整筆記商業思維
本文優質度:★★★★★口感:海鮮意面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既然創業那麼難,為何還要紛紛去創業?創業中的那些坑,如何避免?對於他人提出的意見,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很高興今天能跟大家分享我的創業經歷,和大家聊聊創業那些事兒。
創業就像坐計程車,車已經發動了,但方向盤不在你的手裡。你可以決定你的起點和終點,但中間錯綜複雜的過程卻無法把控。
放在創業中講,就是大家打算去一個地方,通往終點的路徑上,有我們的團隊,我們的資源、配置、融資、產品、市場、運營等,該有的一樣不缺,但結果可能並不能如願。
一、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
1.創業如何保持燃點?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一個問題是:創業該如何保持燃點?
圖片來源:新浪博客《燃點》宣傳照
其實,不僅是創業的燃點,生活也是如此。因為創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激情,如何去保持自己奮進的姿態呢?
現在的很多人,如果沒有經過刻意訓練,他對所有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再加上人的惰性非常強,就很難持續堅持下去。
我特別欣賞一類人,如辛棄疾。他一生寫過很多詞,左手是《西江月》,右手是《破陣子》。
①《西江月》:提高感受力
西江月講的是什麼?「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但像我們現在這樣,生活在都市大叢林裡,哪還能去感受這種意境?
現在的人,大概每天想的就是諸如「我今天要不要加班,我明天要做什麼樣的任務、安排,我去跟誰去協同」 等等的事情。
每天的生活的節奏都處於一種被事情勞役的狀態。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在生活裡提高我們的感受力。
②《破陣子》:堅韌,堅持
《破陣子》講了什麼?「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很多人壓力大的時候,也會有這種狀態。比如我的工作還沒做完,領導對我不滿意,我的用戶有了很多負面反饋等。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提高對事情的堅持和忍耐度。
蘇軾曾在《晁錯論》裡講過,「古今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其實,除了超世之才之外,還必須要有堅韌的品質,要去堅持。
2.沉默成本,警惕創業中的「一美元陷阱」
經濟學裡有一個很有名的論斷,叫沉默成本。
沉默成本最簡單的一個案例是北京的公交卡。我們買一張公交卡,至少要充20塊錢。但這20塊錢,你永遠都拿不回來,除非你退卡。
也就是說,這20塊錢是被運營公司作為自身運作資本來進行流動的。
耶魯大學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一美元陷阱」。公開拍賣一美元,每五美分一個檔級,不斷循環往復地來進行競猜,最後價高者得。
最終,這一塊錢拍成了60美元。最後成交的那個人,平白損失了59美元,出了59.5美元的第二名,損失了59.5美元。
因為這個拍賣有一個既定的規則:如果第二名的價格低於第一名,第二名所出的錢也會全部給到這個拍賣人。
創業也一樣,商業投資上的競爭,跟這個「一美元的陷阱」很相象。在中國的商業市場上,有個前三理論:
如果你在一個領域裡不能做到前三,那你的整個項目,其實就是失敗的。最終要麼被併購,要麼就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無法支撐下去。
二、如何開始一個創業,創業需要做什麼?
有些人創業是為了去改變現狀,去掙錢,或者是不習慣於上班那種「996」的生活,所以想要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業。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但很多人有了想法之後,沒有去做行業調研,或者沒有對潛在用戶進行細緻的調研。這些都沒有做,其實是不具備創業的能力的。
那麼,如何從一個不懂技術、不懂產品、不懂運營、不懂怎麼拉融資的狀態,到一個運營還不錯的狀態呢?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你如何去理解你的創業。
在整個創業過程,也就是我的三段創業經歷,分別教會了我三個技能。
1.刻意練習:培養你的習慣習性
作為一個創業者,最核心的一個技能就是把自己當作產品,不斷去打造、調教。
① 刻意練習培養意志力
人會習慣性地去逃避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或者不喜歡做的事情,但在創業過程中,是不得不做的,而且有很多事情特別耗時,它們會不斷消磨你的意志。
如果你的意志力不夠強,可能從註冊公司到成立公司,基本上三個月之後,就已經沒有幹勁了。
真實的數據是,三年內成立的這些創業公司,93%都是失敗的,只有7%能活下來。這,只是活下來,並不是說,它能夠去融資,然後發展壯大。
② 黃金圈法則培養思維
有很多創業相關的新聞,比如說瑞幸用了18個月就去了美國納斯達克,用了18個月就成功地進行了IPO。
這是每一個雄心壯志的人,都想要去達成的一個狀態。作為一個創業者,或者有創業想法的人,看到這些新聞時內心是非常躁動的。
但躁動之後,你要知道,它的創始人是誰,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他是用什麼方式來做運維的,他用了哪一些人脈,之前的履歷是什麼樣子等等。
這其實都是非常關鍵的。只有知道了這些信息,你才能從中找到一些創業成功的方法。
實際上,這是在培養我們的一種分析型思維。比如,創業做什麼?那我們就回到個人的一個原點上:你是誰?
這其實就是我們哲學裡經常問的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它的核心是黃金圈法則:why(初心),how(過程),what(結果),就是給自己的一個規劃,之後要達到什麼樣的狀態。
③ 刻意練習提高學習能力
創業者最需要具備的一個能力是什麼?學習能力。
每一個創業者,每天都需要更新自己的認知,然後去看更多的、不同的事物,不同的項目,還要看別人的發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做了什麼樣的運營,運用了什麼樣的渠道等。
我記憶力非常好,可以很快時間就把一本書「放」到腦子裡。別人用一個兩個星期才能記住的東西,我一兩天就可以,並且比他們效果還好。我可以把整本書的知識在腦子裡畫成一個樹狀圖,直接向大家複述出來。
當你的學習有了一個體系,有了這種樹狀圖時,你就會發現你比別人學習得更有效率。
這種體系化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這也是每一個創業者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2.控制情緒
情緒,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能夠保持自己有一個穩定的情緒。也就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時刻保持理智,不會因為情緒衝昏頭腦做出不恰當的行為導致不良的後果。
但現在,我們有80%-90%的人,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非常差,尤其是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修煉自己的情緒呢?我自己是經歷了幾次大事的磨礪。比如說我第一次創業失敗,那時候每天的狀態就是想著我怎麼才能把這筆錢還上,我應該去打幾份工?
所有的事情,甚至這些問題,我都不會去跟我的父母來講,因為這些問題不在他們的承受範圍內,也不在他們的理解範圍裡。即便講了,也得不到任何幫助。
但是,即便是這樣,你也要對你的員工負責。因為你只有對員工負責,才有信心說,我能夠對我的用戶負責。否則,其他的都是無稽之談。
類似這樣的磨難,多經歷幾次之後,你就會知道:沮喪、懊惱並不能解決問題。
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叫定理,叫墨菲定理,就是你越想一個壞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那個事情真的會發生。
所以,不如去調節自己,讓自己積極一些。告訴自己:別人解決不了問題,我一定能解決,也只有我才能解決。
3.控制欲望
我們知道,很多創業公司制定目標其實是非常隨意的,可能幾個人一拍腦袋就定了。但這些都是無基之石,它是懸在半空中的,隨時可能會掉下來。
在創業中,想要去做一個事情的時候,誰都想把這個事情做到市面上最好,最厲害的狀態。但事實上,以你和你團隊當前的能力,根本撐不起來這麼一個完美的計劃。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任何事情,任何一個目標,你一定要先完成,再追求完美。那些一開始就追求完美的人,最後得到的可能都是不完美。
另外,從你第一天開始創業時,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創業過程中,會有無窮無盡的問題,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適應,然後是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心態。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去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欲望。否則,你就會受到影響,這個影響很可能會終結你的創業之路。
三、如何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問題?
創業過程中,問題一定是摩肩接踵的一個挨一個的。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打造一個一流的團隊?如何去調試自己的認知?如何對所在行業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
這些問題的解決,其實是有一套方法論的。
1.理清你的五種關係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是,解決家庭和諧的問題。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心上「前線」。
先是妻子和孩子,其次是父母,接著是朋友,再者是工作夥伴,最後是跟陌生人。你一定要去分清楚,他們每個人對你的需求。
2.打破你的窮人思維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常見的思維在困擾著不同的創業者,叫做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的表現是什麼樣的呢?過於關注當下。當一個人過於關注當下的時候,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基於現有的資源配置去做事,去定目標,以致於不斷地錯過一個又一個關鍵節點,耗費自己內在的潛能。
錯過關鍵節點有什麼影響呢?比如我們在高速公路一樣,你提前出了一個路口,就要多繞30公裡,才能重新回到了高速路上。
這,其實就是創業的一個真實狀態。
那我們如何去保證我們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前把這些關鍵節點去梳理出來,然後去配置你想要的資源,如果沒有資源,那就去找,去發動身邊的人,一定能夠找到。
創業最核心的一個技能是什麼?就是我有一個想法,怎麼能拉到投資?其實,最好的投資人不是風投,而是你身邊的人。
如果你的家人都不願意去支持你的想法,你的創業就是王國維說的第一個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窮人思維會告訴你,沒有人支持你,是因為他們不懂。大錯特錯!如果很多人都不懂你的話,那證明你的產品可能是非常小眾的,市場有限。
所以一,定要調試自己,該放棄的放棄,該改變的改變,就是要達成既定目標。
3.拓展人脈
人脈,在各行各業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處於創業階段的時候。
比如你想物色靠譜的投資人,應該怎麼做呢?現在通訊、社交都很發達,幾乎每個職場人都有微信、微博,其實這就是很好的工具。
很多創業者拓展人脈圈子,一定是從微信開始的。們想要去找一個人,基本上通過二度或者三度人脈,都可以找到。關鍵就在於,你想不想要去找,有多想去找。
接下來,我要講的會聯繫到前面的窮人思維。窮人思維的第二個問題時:抹不開面子。我想要人脈,但我害怕被拒絕,不知道如何開口。
其實,人跟人溝通最核心的一個技能就兩個字:真誠。
雖然我現在的想法不夠清晰,邏輯不夠完整,但是我想要去做這個事情,所以我來請教你。
學而時習之,我們要樹立一種學生的身份,不恥下問;當你上問的時候,一定要懷著禮貌、謙遜的心態。否則,當然會被拒之門外。
其次,你要去理清楚,我找他,他能夠給我帶來什麼,我需要他來幫我做什麼,然後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幫他做什麼。
4.學會辨別別人的意見
人有一萬八千念,就是說我們在一瞬間有很多想法。創業其實也是這樣,我今天有這樣一個idea,明天我還有其他的idea,它是隨時隨地都會變的。
想法這個東西,一定要去分享出來,當你把你真實的想法分享出來的時候,別人才會有針對性來去提這個問題。
這時候,別人的意見,我應該如何聽?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舒適區,他會基於自己原有的這種事情,來做這個判斷或分析,所以我們在聽別人意見的時候,要三分聽,七分辨。
也就是,我們要分析他所提意見背後的動機。你虛心去請教別人的時候,你要去了解這個人之前做過什麼樣的事情,他在這個行業裡有哪些成就,他之前的成功案例是什麼樣子。
你把他的邏輯理出來後,將其代入他之前做的事情裡,再進行請教。請教過程中,注意觀察有違自己之前的邏輯或者認知。
如果有,那你自己要好好考慮,是他對這個行業有了新的認知,還是他對於你的想法有保留。
所以,我們一定要辨別別人的意見。另外,你要設定好你想要從對方那裡聽到哪些意見,這樣有助於從中去篩選出最有建設性的。
四、為什麼會堅持創業?
創業那麼苦,為什麼還要創業?對於每一個創始人來說,其實就是願景、使命和價值觀。
這也是企業一般都會設立的最核心的三點。願景就是我想要讓這個公司,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使命就是我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價值觀是指導著你的使命和願景,你未來要做成一個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最後,我們分享三個最核心的創業邏輯。
1.抓住機會
我們發現,現在很多行業、領域,都是急需去改變和創造的。創業者之所以能創業,是因為他看到的問題、以及看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同。
比如說教育這個問題,長時間接觸之後會發現,最核心的還是要線下面對面,一定是問學這樣一個狀態,才能去得到學問。光靠線上,效果會大打折扣。
2.找靠譜的同路人
靠譜的人怎麼找?其實很簡單,就是坐下來聊天,看聊的時候能不能去激發和碰撞出來比較好的一些想法。如果你覺得和他特別聊得來,並且聊不累,跟他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這就是同路人。
雖然說這種直覺力有時很準,但也只是一個參考。歸根結底,找到一個靠譜的同路人,最核心的還是你自己這個本體。
你要去了解自己的交際模型是什麼樣子的,身邊有什麼樣的人。你可以通過你的朋友圈或者是通訊錄去觀察,朋友圈裡面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是網際網路的人多,還是媒體人比較多?
你想找哪一類人,那這個人身上具備哪一些標籤?從你原有的這種素材庫裡去找,最靠譜。因為最靠譜的人,一定是你身邊的人。
如果你去找一個陌生人,上來就談合作,就要去開創一片新的天地,簡直比中500萬彩票還難。
3.做好個人財務
薪酬體系怎麼樣來設置?一定要學會利用規則,並且要利用讓彼此雙方都感到舒服的規則。比如跟別的公司合作時,要不要走一個合同,合同的條款怎麼定,都是一定要講的。
創業有一個原則,叫一切從簡,就是能租的電腦,儘量不要買,能共享的辦公室,儘量不要買。
當你沒有第一筆收入之前,不要把重器花在你的辦公設施和辦公室租金上,沒有人會關注你在哪兒辦公。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主辦方簡介——
「一刻talks」創辦於2014 年,是一個全球演講表達匯聚平臺,中國式類TED媒體第一品牌。多年來,我們聚焦「商業創新、前沿科技、未來教育、文體藝術」等領域,在覆蓋上千萬用戶的網際網路視頻和資訊平臺上,傳播新知,心智,前沿,以思想激蕩思想,以靈感啟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