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離我們有多遠?全國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

2021-01-15 健康界

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月15日在陝西省腫瘤醫院,今年的主題是「抗癌路上,你我同贏」。其實癌症作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一直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那麼我們離癌症究竟有多遠呢?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29.9萬人,意味著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近十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增幅為3.9%。40歲以後惡性腫瘤發病率快速升高,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80歲達到高峰。癌症發病率城市大於農村,但死亡率農村高於城市。陝西省癌症發病情況與全國大致相同,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

陝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姚俊濤:「男性最高發的腫瘤就是肺癌了,還有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也都是男性比較常見的多發的腫瘤,那么女性最高發的是乳腺癌,其次是肺癌,還有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這些腫瘤的發病佔到了所有腫瘤發病的三分之二。」

專家表示,吸菸、酗酒、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長期精神壓力大等都是發病的危險因素,但是,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由於癌症的形成大約需要20到30年,因此,早期篩查和診斷尤為重要。

姚俊濤:「拿宮頸癌來說,早期去做婦科檢查,另外年輕的女性也要做疫苗的注射,這樣減低疾病的發生。還有像乳腺癌,40歲以上的女性,還建議到專科的醫院做一些體檢。那肺癌來講,長期吸菸的,可以做低劑量的螺旋CT掃描,這樣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篩出率。」

目前,陝西省已在全省50個試點縣開展35到64歲農村婦女宮頸癌免費篩查,在23個試點縣開展農村婦女乳腺癌免費篩查。2018年,西安市還對30到64歲女性進行每三年一次的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篩查,鼓勵適齡女性進行早期篩查。

原標題:癌症離我們有多遠?全國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

相關焦點

  • 癌前病變離癌症,有多遠?若有這5種病及時幹預,遠離癌症
    癌前病變和癌症並不是一回事,許多人認為癌前病變就是癌症,實際上是兩回事。癌前病變指的是再繼續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了解常見癌症的癌前病變,對於預防癌症很有意義。一旦發現自己有癌前病變,必須及時的治療,不然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有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要及時幹預呢?
  • 2月4日世界癌症日:揭秘中國癌症分布地圖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同時,癌症種類也呈現地域化特點,食管癌高發區集中在河南等中原地區,肝癌高發區集中在東南沿海。我國近20年來癌症呈現年輕化及發病率和死亡率「三線」走高的趨勢。記者從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獲悉,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同時,癌種也呈現地域化特點,如胃癌集中在西北及沿海。
  • 這些癌症會遺傳!父母患癌,我們該怎麼辦?
    「癌症會不會遺傳」已成為很多人心頭的疑問。那麼癌症到底會不會遺傳?父母患癌了,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一、不是所有癌症都有遺傳傾向癌症有遺傳基因沒有錯,但不是所有癌症都有遺傳傾向,但是親人有以下常見高遺傳率癌症的可要注意了!乳腺癌乳腺癌又稱紅顏殺手,直系親屬間遺傳可能性極大。
  • 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中醫揭秘癌症的真相,收好這份防癌指南
    癌症高發的年代,很多人,不光是演藝界的明星英年早逝離開了我們,就算是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也有很多人因為這個而離開,隨著「高發」,癌症也逐漸「年輕化」,30-50歲的人,越來越不安全了。有沒有假想過一次,如果,明天,你拿到的檢查單上面寫著「癌症」,你要怎麼辦?花光積蓄去旅遊?還是人去財空的盲目治療、任人宰割?放得下那個很愛你的愛人?
  • 癌症如何治?不必強求「新技術」
    核心提示:腫瘤和癌症有什麼區別?平時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什麼?如果不幸患了癌症該怎麼治?聽聽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腫瘤專業)主任、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歐陽學農主任醫師如何解讀腫瘤年報。   日前,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
  • 得了癌症後為啥變瘦?癌症的引發因素有啥?這些癌症知識應該掌握
    另外有部分人群喜歡吃滾燙的食物,溫度過高的食物攝入過程中會損傷我們的食道黏膜,這就與食管癌有很大的關係。我國有部分地區有醃製、燻制食物的風俗習慣,食物在醃製過程中會生成亞硝酸鹽,燻制的過程中會生成苯並芘,這些物質與肝癌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相關關係。另外如果不小心攝入黴變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等,這裡面所含有的黃麴黴素與肝癌的發生也具有很強的相關關係。
  • 【雙語】「我們的親人得了癌症」
    僅1月1日當天,全國總票房就達到了6.02億元,創下元旦檔單日票房新紀錄。在上映的影片中,《送你一朵小紅花》表現尤為亮眼,上映6天,該片票房已超過8.2億元;在豆瓣上,該片收穫了7.5分的網友評分。
  • 《送你一朵小紅花》爆火背後,是中國3千萬癌症家庭最隱秘的痛
    癌症,離我們有多遠? 抗癌話題之所以能引起無窮討論,是因為癌症離我們從來都不遙遠。 央視曾做過一次直觀的統計,在我國,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癌症,有5人因癌症死亡,而每65個人當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
  • 這5種癌症,最有可能治癒!最高的5年生存率可達98%
    其5年生存率只有7%,但這種癌症非常罕見。3.睪丸癌●為什麼治癒率高?睪丸癌早期,醫生可以做手術切除生有腫瘤的一側或兩側睪丸,來達到治癒睪丸癌的目的。如果只切除一側睪丸,患者能可通過另一側產生足夠的激素,從而不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和性生活。
  • 肺上查出了結節,離肺癌還有多遠?什麼樣的結節才是癌症的前兆?
    有人認為,定期的體檢很有必要,可以及早的發現身體的病變,將風險降到最低。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認為沒有必要,因為不查還好,只要檢查多少都會查出點什麼病來,枉花冤枉錢。比如說,在體檢過程中,最容易檢測出的各類結節。#癌症的真相#什麼是結節,結節就一定會癌變嗎?很多人不管是單位組織的體檢,還是出於對自身的負責,會定期的去醫院做體檢。
  • 癌症和血型有關係?哪種血型的人,容易得癌症?A型、B型、O型?
    最近朋友小趙和我說,她以後可能會得癌症,我聽了之後非常不解,以為是她的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追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她是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癌症和血型有關係,而恰巧她是最容易患癌的血型。那麼癌症和血型有關係嗎?A型、B型、O型,哪一種血型更易患癌?
  • 夢見別人得癌症了什麼意思
    那麼要是做夢夢見別人得癌症了什麼意思呢?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周公解夢一起來看看吧。  夢見別人得癌症了的夢境解析  夢見別人得癌症了,得此夢乃是夢者近期感情關係處理不佳,若夢者遇到真心之人,則好好把握彼此情誼,方能讓夢者的感情轉變,若夢者與情人勾心鬥角事情頗多,並非真心喜歡,則生活不順。
  • 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腫瘤醫生:這五類人!
    ……毫無疑問,整體來看,生活更不健康的人更可能中獎,更容易得癌症。我們推薦大家避免致癌的環境和生活習慣,就是為了儘量「少買彩票」,在個人層面降低風險。但就像彩票中獎一樣,患癌也有隨機性。總有運氣特別好的,和運氣特別差的。生活健康卻得了癌症?不奇怪,因為有人第一次買彩票就得了大獎。
  • 中國人有21%機會患腫瘤 醫生告訴你距離癌症究竟有多遠?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小毛病」,一旦沒有及時得到治療,也會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最終成為「癌症的候選人」。   身體的哪些小毛病與腫瘤密切相關?
  • Cancer: 多少錢才能負擔得起癌症治療
    2016年3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越來越多的癌症能被有效地控制,甚至很多癌症患者能被治癒。雖然能從癌症中倖存下來,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在美國,截止2014年1月,約有1450萬癌症倖存者。
  • 有良性的腫瘤,卻沒有良性的癌症?癌症和腫瘤都有哪些區別?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遇到病人來問自己患的是癌症還是腫瘤?我給的答案幾乎是「某某某腫瘤」,哪怕是癌症晚期,也儘量告知「腫瘤」。很多人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癌症這個事實,反而更容易接受「腫瘤」這個詞。所以,請原諒我這樣的「行為」。那麼癌症和腫瘤有區別嗎?
  • 癌症早期有信號,女性身體若有這10個症狀,當心是癌症來襲
    儘管如此,癌症依然是醫學界沒有攀頂一座高峰,一旦被診斷為癌症,生命很可能就開始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女性一直都是癌症多發群體,女性患癌種類比男性要多。例如,宮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等。所以,對於癌症,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定的警覺性。癌症早期是有信號的,當女性的身體出現這10個症狀時,就要注意了,當心是癌症來襲,要儘快去檢查。
  • 那個完美的好女人,最後得了癌症
    但最近這些年,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女性被腫瘤「盯上」,我們似乎對之前這一說法有點質疑。 畢竟在這些患癌患者中,有不少人你根本找不到她們有不良生活習慣。她們不抽菸不喝酒、不黑白顛倒也不亂吃東西,可卻偏偏成為癌症患者。
  • 夢見癌症 夢見癌症是什麼意思
    夢見得癌症夢見癌症,不要緊張,你不是真的得了絕症,你可能是在生活中比較孤單,個性內向、保守,不受家人和同學、朋友的注意和關心,所以潛意識會作這個夢來滿足你的願望。很顯然的,你的願望就是大家都能注意你、關心你,而罹患絕症是最受人同情的情境,所以你會有這種夢。
  • 為什麼有人一輩子沒得過癌症?不得癌症的人,普遍有哪些特徵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誰也不希望自己得癌,但是細想一下,也未必不可,我國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是74歲,按這樣來算,每個人一生中得癌症的概率大概是20%,雖然有些癌症和遺傳因素有關,但是90%的癌症都是由後天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