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腫瘤醫生:這五類人!

2021-01-08 澎湃新聞

「我經常跑步,健康飲食,按時睡覺,居然得了癌症?隔壁老王每天抽菸喝酒,夜夜笙歌,居然屁事兒沒有。憑什麼啊!?」

是啊,為了防癌,我們推薦均衡飲食,加強鍛鍊,戒菸少酒等等。但每一天,都會有生活方式很健康的人被診斷癌症,有的甚至年紀很輕。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對於個人而言,癌症的發生有很大隨機性,是個概率問題。

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李治中在其公眾號發文介紹,這種稱之為「彩票理論」:如果把患癌比作「中獎」,那麼很顯然一個人買的彩票越多,中獎的概率越大!但並不是說,買彩票多的一定中獎,少的就一定不中獎。

接觸各種致癌因素,就等於多買了一些彩票。

喝一瓶高度酒?多了幾張彩票;抽一包煙?多了幾張彩票;胖了20斤?多了幾張彩票;長期炒菜油煙很重?多了幾張彩票;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多了幾張彩票。

……

毫無疑問,整體來看,生活更不健康的人更可能中獎,更容易得癌症。我們推薦大家避免致癌的環境和生活習慣,就是為了儘量「少買彩票」,在個人層面降低風險。

但就像彩票中獎一樣,患癌也有隨機性。總有運氣特別好的,和運氣特別差的。

生活健康卻得了癌症?不奇怪,因為有人第一次買彩票就得了大獎。

習慣不好卻不得癌症?也不奇怪,因為有人買一輩子彩票也沒得大獎。

生活充滿了意外,確實無時無刻有小概率事件發生。

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

腫瘤醫生:這五類人!

到底哪些人容易得癌症?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總結出這五類人更容易得癌症!

1. 中老年人

具體來說就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某種意義上說癌症是「老年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身上,有一句話儘管有點極端但確實很有道理:「只要你活得足夠長,你遲早會得癌症」。年齡可以說是癌症的主要發病風險因素之一,所以醫生在問診採集病史時,一定會問你的年齡,這對醫生進行診斷分析時很有價值。

為什麼說癌症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呢?因為癌症不是一日長成的,從正常細胞「異變」到癌細胞,不斷分裂增殖成細胞團,到「可見」可診斷的癌癥結節腫塊,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通常需要幾年,或幾十年。假如某個致癌因素(比如吸菸的煙霧中的致癌物),作用於人體,你從十幾歲,二十幾歲開始吸菸,那麼一二十年或更長時間,差不多就是四十多歲的樣子,中老年,你就進入肺癌最高危的時段了,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人的肺癌就是差不多這個年齡以上診斷出來的。總體上,癌症以中老年人為主,當然,現在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向。

2. 有不良「嗜好」的人

具體來說,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良的心態等,這是最應該關注的方面,因為這方面的因素多數是我們可以「把控」的,很多情況下,癌症可能是你自己「招惹」來的,是你自己「作」出來的。

比如老生常談的問題:吸菸(包括二手菸甚至三手煙)是多種癌症的明確的高危因素,增加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其中最主要的是肺癌。

另一個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飲酒。飲酒同樣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比如肝癌、口腔癌、咽喉部癌、食管癌、胃癌等。當然,偶爾飲一兩次酒倒也不必太擔心。經常有人為喝酒致癌做辯護,有的人說喝酒有這個那個好處,這其實和那些吸菸的人說吸菸有這個那個好處的人差不多,其實很多不良嗜好不能說完全沒有「好處」,它的所謂「好處」其實就是心理上的所謂滿足,很多吃著很爽的「美食「卻是有損健康的。值得一提的是,喝酒又吸菸,錯上加錯,煙霧中的致癌化學物容易溶解於酒精中,加速致癌物吸收入血,可謂是毒上加毒。

吸菸喝酒是最有代表性的兩個因素,其實這方面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經常熬夜和輪夜班的人、無肉不歡的人(嗜食紅肉和加工肉類)、嗜好高糖飲食甜食的人、缺乏運動的人、亂性濫性的人、有某些不良飲食習慣的人(飲食無節制無規律,胡吃海喝暴飲暴食,喜吃各種煎炸烤醃類食物,喜吃鹹食,燙食,不注意飲食衛生等等)、肥胖超重的人、心態壓抑長期得不到釋放的人……

3. 生活或工作在癌症高發區的人

這主要涉及的是環境中的致癌因素,某些地區由於環境汙染(大氣汙染、土壤汙染、水汙染等),生活在這裡的人相對來說就有更高的風險得癌症。另外,某些職業需要經常或長期接觸或暴露在某些致癌風險因素中,其患癌風險也相對較高。

生活或工作環境致癌因素,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個體無法改變的,除非搬離這個地方或換一個工作。當然,只要是環境因素,就並非不可改變,治理環境主要是從社會層面,這可不是一日之功,但作為生活在其中的個體,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做起,也就能為環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貢獻,人人事不關己,最終人人受害。而工作環境,要重視做好職業防護。同樣的,這些高風險人群也要主動做好癌症篩查。

4.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癌症家族史,並不是簡單地認為是家裡有幾個人得過癌症就是有家族史,而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特別是直系血親,有多人得過癌症(特別是得癌症時年紀輕),那麼你可能攜帶某些癌症相關的不穩定或缺陷基因,你天生就有更大的風險傾向得某種或某些癌症。而如果你家裡有多人先後或同時得癌症,但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比如夫妻之間,夫妻婆媳之間,姑嫂之間…本來並沒有血緣關係,他們得癌症,特別是得癌症時年齡都比較大,這種情況更多要反思生活和飲食習慣,由於長期生活在一起,有類似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如果經證實確實是有某些癌症家族史的人,那麼可以說這是先天之弱,在同等條件下,這些人有更高的得癌症的風險,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並不表示就只能聽天由命,而是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做好:一是更要遠離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你不是富二代,你還不努力,那你就更差了,沒人家「命「好,就不要學人家」任性「;二是要主動做好相關癌症的篩查。

5. 「運氣不好」的人

這聽著似乎有點怪怪的,得不得癌症難道真有運氣的因素?真別說,確有可能。運氣嘛,就是隨機,具體說,癌症相關基本突變,隨機發生,發生在你身上,也發生在我身上,他身上,但別人的只是「曇花一現」,而後就修復了,而你的呢,沒有得到修復,而且累積下來,最終你就得癌症了,你可能沒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生活和工作環境也沒什麼問題,也沒有癌症家族史,但就是得了癌症,也就是說,導致你得癌症的那個基因突變不是由於環境致癌因素促發的,也不是由於先天遺傳的基因不穩定或有缺陷,僅僅就是發生了某種隨機的突變,你趕上不了,沒辦法,「運氣不好」。這種情況也只能怪「運氣「,當然這也是目前的某些研究暫時這樣認為,只是可能還沒能找到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也並不是真的就是隨機的運氣不好。

重!要!通!知!

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

每天16:00-24:00

#科創中國答題搶紅包#!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本文有科普中國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標題:《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腫瘤醫生:這五類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健康南充」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腫瘤醫生:這五類人!
    ……毫無疑問,整體來看,生活更不健康的人更可能中獎,更容易得癌症。我們推薦大家避免致癌的環境和生活習慣,就是為了儘量「少買彩票」,在個人層面降低風險。但就像彩票中獎一樣,患癌也有隨機性。總有運氣特別好的,和運氣特別差的。生活健康卻得了癌症?不奇怪,因為有人第一次買彩票就得了大獎。習慣不好卻不得癌症?
  • 有良性的腫瘤,卻沒有良性的癌症?癌症和腫瘤都有哪些區別?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遇到病人來問自己患的是癌症還是腫瘤?我給的答案幾乎是「某某某腫瘤」,哪怕是癌症晚期,也儘量告知「腫瘤」。很多人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癌症這個事實,反而更容易接受「腫瘤」這個詞。所以,請原諒我這樣的「行為」。那麼癌症和腫瘤有區別嗎?
  • 得了癌症就是宣判死刑?不,這5種癌症的治癒率已高達90%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在所有癌症類型中,以下五種癌症的治癒機率較大: 一、前列腺癌 5年生存率(美國):99% 許多前列腺腫瘤生長緩慢或根本不生長,一般來說這種腫瘤對生命的危害不大。
  • 確診癌症後,一定要問醫生這「十個問題」
    這時病友們要做的應該是理性的與主治醫生進行下一步的交流,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 這些問題也許對你會有幫助,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實際面診時多問些對你更重要的問題,跳過那些不適用的問題。 1 我到底得的是何種癌症?
  • 發現癌症之前好好的,為什麼治療半年去世了,醫生終於說實話了
    沒想到這一查竟是肝癌晚期,家人哭著問醫生還有什麼辦法,醫生便給出了化療的建議。沒想到好景不長,張大爺病情還是日漸惡化,半年後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張大爺兒子很氣憤,來醫院前至少能吃能睡,做了化療,半年人就沒有了,如果不治肯定還能活久一些。我們都知道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但為什麼張大爺接受化療後,這麼快就去世了呢?
  • 為什麼有人得癌症,化療過後很快離世?醫生毫不隱瞞,說出了答案
    癌症是目前治癒率比較低的疾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針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大多還是化療,但也有人稱患者得癌症,化療過後卻很快離世,具體是什麼原因呢?醫生毫不隱瞞,說出了答案。為什麼確診癌症後,化療過後很快離世?
  • 痰溼體質是癌症的土壤,哪些人屬於痰溼體質?對照自查一下
    很多人都應該有提過說過痰溼體質,尤其是水腫、肥胖患者進行診療時,醫生都會強調痰溼體質的人更容易誘發癌症,中醫上面強調,溼氣乃是邪氣,而具有痰溼體質的人體內也具有邪氣,人體就會感覺到更多的不適,當體內的溼氣過量積聚成痰後,就會形成痰溼,尤其是一些痰溼體質的人出現乾咳、沒有食慾、脾胃腹脹等,中醫上認為痰為百病根源之本
  • 得了癌症,醫生說只剩半年時間,可信嗎?醫生真的能預測生存期?
    在影視劇裡,我們總能看到醫生對患了癌症的病人說你還有多少多少時間,患者的生存期真的可以被預測嗎? 脫離實際去預測生存期是不現實,醫生在評估患者預計生存期的時候,一般會結合以下幾個因素: ·癌症病情 一般情況下,腫瘤分期早的話預後效果相對較好,患者也能得到相對較長的生存期,而腫瘤分期晚的話,治療有可能就只是姑息性的治療,預後效果較差,患者的生存期就較短
  • 血型與癌症發生有關?4種血型哪種更容易生病,更易得癌?
    血型對人體疾病和健康的影響,早已被醫學界所認可,因此可以通過了解血型與疾病的影響關係,就能做好一定的預防措施,這對人們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平時有很多人喜歡用血型來判斷運勢或性格以做消遣,但是大家是否又知道?根據血型也能預測疾病!在臨床治療中,有醫生發現:不同的血型與疾病有著一定的關聯性。一、血型是什麼?血型能決定人體健康?
  • 中國人有21%機會患腫瘤 醫生告訴你距離癌症究竟有多遠?
    核心提示:根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最新年報顯示,惡性腫瘤(又稱為癌症)的發病率在80歲年齡組達到高峰。目前我國超過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兩億,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專家們通過科學計算發現,如果將一個人每年患上腫瘤的風險累計起來,按人均期望壽命74歲算,每個中國人一生中,患上腫瘤的概率是21%。
  • 哪些孩子更容易得橫紋肌肉瘤?這種基因檢測有望預測…
    ,佔所有兒童腫瘤的5%,僅次於神經母細胞瘤和腎母細胞瘤。 此外,研究還發現攜帶癌症易感突變的患者可以更早地確診。約一半的胚系突變(40.0%)是在3歲或以上的患者中發現的,這與當前針對兒童患者的基因檢測指南相左。
  • 腫瘤和癌症是一回事嗎?從這2個方面,一次性給你說清楚
    癌症對於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最近幾年癌症患者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其實人們對於癌症這個話題還是非常敏感的,因為患上癌症之後,想要治療可能性是非常渺茫的,有很多癌症患者都因為受不了癌痛的情況,所以自己選擇自殺,還有部分癌症患者堅持到了最後,但是癌細胞擴散,只能等待死亡。
  • 這5種癌症,最有可能治癒!最高的5年生存率可達98%
    今年62歲的李先生不久前查出前列腺癌,身體一向健康的他面對癌症很從容,他說「生病了就治嘛,治不好就活一天算一天。」李先生以前是個記者,年輕時採訪過很多癌症患者,發現他們確診後總是哭哭啼啼的,其實這樣沒啥用,只是徒添傷悲。把自己交給醫生,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即可。經過治療,三個月後,李先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比起剛入院時的消瘦,人也精神了不少。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這些癌和肉瘤字眼,很多人經常聽說過或者在診斷報告中看到過,但往往不知道怎麼回事,聽著也是一頭霧水,可見了解一些關於癌症的基本概念非常有必要,會有助於你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和醫生溝通病情、參與商討診治方案,同時也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醫生說到的知識,這其實是民眾應該要具備的基本醫學素養。
  • 預防腫瘤「五」字當頭:腫瘤患者的幸運數字
    預防腫瘤,「五」字當頭&nbsp&nbsp&nbsp&nbsp腫瘤是一種生活方式相關性疾病,1/3的腫瘤與日常飲食及營養有關,消化道腫瘤與飲食的關係更加密切。&nbsp&nbsp&nbsp&nbsp美國癌症協會推薦每日5份果蔬,一份蔬菜相當於100克。一份水果如一個蘋果、一根香蕉、一個橘子、一個梨、一個芒果。半杯100%果汁相當於一份水果,半杯100%的蔬菜汁相當於一份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花菜、芥藍等)、姜、綠茶等均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果蔬提倡生吃,以免破壞其中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
  • 胖子更容易得乳腺癌?有依據嗎?醫生忠告:3類人乳腺癌會偏寵
    疾病對於胖子實在是不太友好,醫生看到最近網絡上又出現了一條消息,胖子更容易得乳腺癌。醫生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句話比較片面,肥胖會引起身體激素的變化,從而成為了導火索。肥胖的人群無論男女,體內的激素變化都會和正常人不太一樣。身體的代謝能力比較緩慢,熱量的轉化就會減緩,癌細胞就有了生長的機會。飲食長期沒有控制,內分泌紊亂就會成為乳腺癌細胞生長最好的條件。
  • 那些活了一輩子,也沒得過癌症的人,有哪些特徵?研究結果已出爐
    根據2020年最新癌症數據調查發現,2020年新發病例已經達到1900多萬例,而因癌症死亡的患者接近1000萬例,這個數據其實非常的驚人。而在新發病例當中,男性肺癌患病率最高,女性乳腺癌患病率最高。雖然每年有這麼多新增患癌人數,但其實也有一部分人,活了一輩子,也沒得過癌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患有癌症呢?
  • 那個完美的好女人,最後得了癌症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算是最為兇險的一種。在以前,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腫瘤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和基因等問題造成的。這也是Dr.X一直在勸誡大家,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作息的原因。
  • 腫瘤患者腰背痛?不一定是勞損,也可能是癌症骨轉移!
    會診開始,與會專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歷、影像等資料,仔細傾聽了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及訴求,隨後,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來自中、外的腫瘤內科、放療科、影像科、物理師、技師、護理人員等幾十人的醫療隊伍,開啟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
  • 揚州一女子排暗紫色血便 一檢查大腸裡長100多顆腫瘤
    為什麼男人們比女人更容易得癌?在大多數人印象當中,男人比女人有著更多的酗酒、抽菸人數,也有更多的男人們暴露在危險的化工環境當中,這些因素在過去也往往被解讀為男性癌症更高發的原因。可是,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認為這些解釋並不充分,比如吸菸率在幾十年裡一直在下降,而全球的職業模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可在多種癌症的患病率來看,男性仍比女性更容易患癌症,包括一些與菸草相關的腎癌,膀胱癌以及口腔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