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選登」手工掛麵香攜手奔小康

2021-01-09 大湖情緣

認識朱壩袁集「三門」手工面合作社領頭人袁安美純屬偶然,光聽他的名字沒見過他的人會誤以為是位美女,其實他是位地道的農家漢子。

記得那是一個初夏的早晨,朋友告訴我西順河牡丹園的芍藥花開了,約我一起賞花。雖是初夏,當天的氣溫卻高達30多度。走進牡丹園,只見成千上萬株芍藥花在綠葉的映襯下爭奇鬥豔,蜂、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微風送來陣陣花香。酷愛攝影的我正不停按動相機快門盡情拍攝時,身後響起了接電話的聲音,「你要100斤手工掛麵啊,我們的掛麵已經沒有庫存了。這兩天氣溫太高,不適合做掛麵,溫度高,做出來的面質量不好。你能不能等兩天?我查了天氣預報,後天氣溫就降到22度了,等氣溫降下來,我做好掛麵再給你送過去,你看行不?」

我停止了拍攝,心中暗想,做掛麵的又不止你一家,對方要是不願意等,買別人家的,這單生意不就黃了?現在很多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拉生意,甚至以次充好。他這麼實誠,生意能好嗎?等他接完電話,我便迎上前去打招呼。「你好!不好意思,我剛剛聽到你的電話內容,請問你家生產手工掛麵?我是攝影愛好者,對傳統工藝很感興趣,我能去你家拍攝晾曬掛麵的場景嗎?」聽完我的話,他很爽快的答應了我的請求,告訴我,他叫袁安美,我們互加了微信。

周六的早晨,我們一行攝影人迫不及待地按照袁安美微信上發來的定位,驅車前往朱壩鎮袁集三門村,還沒到村口,就遠遠看到了等候的袁安美。下車後跟隨他往村裡走去,我們所經過的村民家,家家戶戶的門前都立著3米多高的架子,村民正忙著晾曬掛麵。他們有的在上架、有的在分杆、有的在拉麵…… 一路看過去,真是「家家窗下銀絲展,戶戶門前玉瀑流。」看到我們經過,村民都很熱情的打招呼。原以為就袁安美一家生產掛麵,沒想到這裡家家戶戶都生產,我心中暗喜,這下可以盡情拍攝了。

在袁安美的介紹下,我才知道,手工掛麵的製作是一項繁瑣而又細緻的工作,容不得半點差錯。麵粉與水的比例需要根據當天的溫度、溼度而定。從麵粉入缸與鹽水攪拌開始,經充分攪拌揉搓後進行第一次醒面。接著擀麵、盤條,第二次醒面後繞條。次日凌晨三點左右起面入坑,再進行第三次醒面、上杆。等到早晨日出時,開始上架、定型,分杆、晾曬、收、包裝。看似輕輕盈盈的掛麵,卻有著「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的艱辛。

據傳,袁集「三門」手工掛麵是從乾隆年間傳承下來的,當時的袁集有個袁家八大門(弟兄八人)都相繼從事手工掛麵的生產,後因袁老三忠厚老實、為人正直、誠信經商佔據了整個掛麵市場,人們稱呼他家的掛麵為「袁老三掛麵,」也就是現在的袁集「三門」掛麵。上世紀八十年代響應國家政策 ,袁集「三門」掛麵有了小規模啟動。但那時候受條件所限,掛麵的銷售前景不是很好,當時銷售掛麵的人是挑著擔子,走村串戶的叫賣,條件稍好一些的人家是在自行車的後座上綁上兩個筐騎著自行車到處叫賣,偶有顧客買上2斤。費時費力且收入微薄,很多村民放棄了祖傳的掛麵手藝,選擇外出打工掙錢,年輕人更是不願意子承祖業,這也導致 了袁集「三門」手工掛麵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餐桌。

從村民的口中,我知道了袁安美是村裡的能人,頭腦非常靈活,有闖勁、有幹勁,骨子裡透著不服輸的勁頭。他在城裡開了一家房屋中介所,生意很好,生活小康。看到村裡留守的老人、婦女整天無所事事,家長裡短,打麻將度日,有的人甚至是混吃等死的狀態,日子得過且過。袁安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暗暗的琢磨,如何讓鄉親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養生和生活質量,對於吃進口中的東西更是講究,追求綠色、無汙染、無農藥殘留、純天然的食品。袁安美看到了商機,率先帶頭從事手工掛麵的生產。一些鄉鄰看到他家掛麵生意好,就到他家批發掛麵拿出去零售賺點小錢,還有少部分村民也跟著袁安美重操舊業,生產手工掛麵。

此時,袁安美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下定決心,要把手工掛麵做成一種產業,並且要做大、做強產生品牌效應。以此來增加自家及周邊生產手工掛麵村民的收入,打造農家綠色食品。說幹就幹,在他的鼓勵、觸動、帶領下,三門村留守的老人、婦女紛紛重操舊業,拾起了荒廢的老本行傳統手工掛麵的生產。他們精選出經過精研細磨出來的優質小麥粉,改良傳統工藝,嚴把質量關,生產出來的掛麵潔白如玉,細若銀絲、耐煮耐泡、入口爽滑、味道十分的鮮美。一傳十,十傳百,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三門」掛麵的銷路越來越好,「三門」手工掛麵一躍成了逢年過節時人們探親訪友饋贈的佳品。

袁安美不滿足於現狀。網際網路的興起,讓他看到了「三門」掛麵更廣闊的前景,他註冊了商標,請人設計了「三門」掛麵的外包裝。採用「合作社加農戶」的形式,利用網絡平臺推廣,跟物流、快遞公司合作,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三門」手工掛麵。他們還與科研院校合作,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生產出蔬菜面、營養面等品種多樣、口味豐富的特色手工掛麵。這一系列的措施,讓「三門」手工掛麵煥發了勃勃的生機,全國各地的訂單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現如今,三門村有100多戶人家,200多村民從事手工掛麵生產。每日生產掛麵一萬多斤,生產掛麵的村民,每人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村裡做掛麵的人家腰包都鼓了起來。看到手工掛麵的美好前景,村裡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選擇回到村莊創業,參與到手工掛麵的生產。如今的三門村民憑藉手工掛麵這門手藝,足不出戶走上了致富路,袁集三門成了聞名遐邇的手工掛麵製作專業村。

在「咔咔」的相機快門聲中,我們一行攝影人不知不覺整整拍攝了一個上午。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掛麵的清香讓我們流連忘返。臨別時,我問袁安美,當初怎麼想到成立合作社的?袁安美笑著說:當初的想法是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讓全國人民知道江蘇淮安洪澤有一個村莊叫袁集「三門」。現在他有了更遠大的奮鬥目標,他還要讓「三門」手工掛麵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作者單位:區教體局機關黨委)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

我敢幹,我會幹,我能幹成!

相關焦點

  • 「我在廣東奔小康」高穎:從頭開始的美麗事業
    《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我覺得在深圳奔小康不難,因為深圳很多企業是民營企業,深圳的開放和包容都讓我堅信自己會找到實現夢想的舞臺,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大型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全省21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和廣東廣播電視臺各廣播頻率共同承辦,深度挖掘我省普通勞動者努力拼搏奔小康的閃光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成果,多層次、多樣化展現我省基層黨員和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氣象、新作為!
  • 我在廣東奔小康丨身殘志堅奔小康
    《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夢想能達到,每個殘疾人都能奔小康。」馬健華身殘志堅,帶領殘疾人奔小康的故事令人欽佩,他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激勵著更多的殘疾人自立自強,實現人生價值,也成為健全人學習的榜樣。
  • 中江掛麵村掛了上千座麵條牆 遊客體驗純手工製作
    50多歲的鐘巧林是中江手工掛麵的傳承人。鍾巧林有五姊妹,本來是傳男不傳女的傳統,但哥哥學到中途改行,弟弟們又嫌制面辛苦,父親鍾定康說巧林有靈氣,便將手藝傳給了她。鍾巧林不負父親厚望,掌握了鍾氏手工掛麵的全部製作流程,並在2006年榮獲「中華老字號——鍾氏牌手工掛麵」的稱號。18道工藝成就中江掛麵在機器生產無處不在的今天,許多傳統手工藝逐步走向衰落。
  • 「決勝脫貧·小康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芸)由泉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泉州晚報社、市作家協會和福建廣電網絡集團泉州分公司聯合舉辦,歷時半年多的「決勝脫貧·小康泉州」徵文大賽日前揭曉,19篇作品從103篇符合徵文要求的來稿中脫穎而出,其中一、二、三等獎獲獎作者分別獲頒獎金3000元、2000元、1000元。
  • 北海道「富良野森林」精靈小木屋
    就因為如此,所以他有個很美的名字「森林精靈的露臺」。白雪堆積美景像童話故事的小木屋這一間一間由原木組成的小木屋,是由名設計師倉木聰所設計,結合北海道當地的自然環境,儘量保持原貌,這一間一間的小木屋並不像臺灣的森林木屋一樣,並不能住宿,而每一間小木屋都是特色的小商店,有的有萬花鏡,有的是木頭蠟燭,也有的是利用天然材料做成的手工裝飾品,也有手工打造的雪結晶造型的銀飾品,大部份都是獨一無二,因為全都是手工,每一次手感做出來的樣子都不一樣啊
  • 奇蹟2020:全面奔小康(2)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24日奇蹟2020:全面奔小康拼版照片的上圖: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三隻羊鄉建良村龍牙屯,村民餘萬合坐在搬遷前舊住房裡生火(2017年10月11日攝);下圖: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三隻羊鄉可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餘萬合在搬遷後新住房裡做飯
  • 我在廣東奔小康|認識陳黎明,你不會後悔
    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正在熱播.wav00:45來自FM974珠江經濟臺《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大型系列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全省21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共同承辦,深度挖掘我省普通勞動者努力拼搏奔小康的閃光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成果,多層次、多樣化展現我省基層黨員和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氣象、新作為。
  • 穿越種田文:《兄弟姐妹齊種田》且看女主帶領古人發家致富奔小康
    今天小編推薦的是穿越種田文,第一本《兄弟姐妹齊種田》,且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女主,如何帶領300多年前的古人發家致富奔小康。改革種植,加工農產品,經商買地,練練太極,鋤強扶弱……還遇上皇阿哥十三。一起來看看吧!
  • 三生肖日子奔小康,財富大大堆集,迎來大喜大福
    三生肖日子奔小康,財富大大堆集,迎來大喜大福屬相豬屬相豬的人屬相五行屬水,其間71年生的屬豬人等到了1月8號,陰陽互根,日支五行金相輔構建金水生財局,機緣一到,2019年迎來大喜大福,遇見真愛,出路無憂,作業一順百順,不只有機會一改早前一段時間常有小人從中作梗的現狀,而且日子奔小康。
  • 一身藏青藍 一生警察情丨慶祝人民警察節徵文作品選登
    青海公安慶祝警察節徵文作品選登一身藏青藍一生警察情 人民警察是和平年代犧牲、奉獻最多的群體,十八大以來,祖國對公安工作高度重視,設立了「中國人民警察節」,這次又對中國人民警察授予警旗。
  • 「只要人勤快,生活就能奔小康」
    脫貧後的龍年文,在心裡盤算要致富奔小康。憑著泥工手藝和良好口碑,龍年文接的活越來越多,他的妻子除了養雞養鴨外,還到村上的企業和農家樂打工,兩個女兒相繼畢業前往杭州工作。龍年文一家四口人,都在掙錢,日子一天天富足起來,一家人幹勁也越來越足。不到幾年光景,不僅家庭收入翻了幾番,還新建了一棟兩層小樓、買了車。「現在的生活跟以前比,真的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 「手工摺紙」簡單又可愛的小兔子!
    「手工摺紙」簡單又可愛的小兔子!只為傳遞手工技藝,動手實踐能夠讓生活更美好,它讓這一平淡的生活眼前一亮。喜歡動手是一種自信的表達方式,創意源於生活,細節決定品質,今天為大家分享如何摺疊小兔子的方法,步驟詳細,難度2顆星,適合5-8歲的寶寶們學習,非常簡單,大家不妨來試試哦,精彩不容錯過!還有更多有創意的內容等待你去發掘!
  • 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
    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 2020年06月30日 17:42:03來源: 12097363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4044浙江新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鄭元真:初心不改十三載 小康路上瓜果香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鄭元真 初心不改十三載 小康路上瓜果香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起步鎮藍田村的鄭元真,用十三年的執著堅守,讓自己的小康路上瓜香果甜。
  • 「幸運星」原班人馬打造原創動畫「Wake Up,Girls!」
    「幸運星」原班人馬打造原創動畫「Wake Up,Girls!」   導演山本寬的代表作有「幸運星」、「神薙」以及「FRACTALE」等,對於本次執導偶像動畫,山本寬表示:現在是日本動畫界的「偶像戰國時代」,有許許多多的偶像動畫誕生,一直沒能參與其中的自己現在就來執導這樣一部作品。同時還希望受災的東北區民眾,可以通過這部作品被少女們所感染,逐漸恢復元氣。
  • 「手工刺繡」簡單又漂亮的4種小花圖案!
    「手工刺繡」簡單又漂亮的4種小花圖案! 內容介紹 刺繡就像一種生活態度, 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感悟這美輪美奐的細膩,手工刺繡指以手工方式
  • 脫貧奔小康 酉秀黔彭亮新妝:彭水的烏江畫卷
    從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2020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脫貧奔小康 酉秀黔彭亮新妝》系列報導,通過新舊鏡頭的對比,去解讀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過去的彭水,有一樣寶貝聞名全國,這就是桐油。彭水境內生長桐子樹,其果實桐子可以榨桐油,產量居全國之冠。家有千根桐,子孫不受窮,彭水還因此成為國內桐油交易中心。
  • 重生+軍婚+年代文:被空間救回到七十年代,收穫主神丈夫,奔小康
    哈嘍大家下午好啊,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說推薦是5本重生+軍婚+年代文:被空間救回到七十年代,收穫主神丈夫,奔小康!《重生八零嬌妻威武》——南元小說點評:雖然是一篇寵文,但是女主的經歷還蠻慘的。被空間救回到七十年代,收穫主神丈夫,奔小康!小說故事很精彩,劇情進展流暢,不注水,還是值得一看的。女主的前世是一名聞名世界的毒醫。一雙妙手,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當她意外身亡,卻被家傳古玉所救,隨之重生到一個智商只有幾歲的傻丫頭身上。吃不飽,穿不暖,還有極品家人在算計。趙芸初大笑,有空間在手,誰怕誰?鬥極品虐渣渣,奔小康,在70年代活得風生水起。前世30年,孤身一人,重活一世,收穫主神夫君。
  • Breeno語音上線「布穀獎」,這些APP/快應用免費獲得千萬級流量推廣
    Breeno語音設立「布穀獎」旨在激勵優秀的開發者,攜手OPPO共同為用戶打造更多實用、有趣的智能交互體驗。獲選「布穀獎」的開發者,可免費獲得千萬級流量的多渠道推廣,現已吸引百餘家開發者入駐。
  • 以筆為馬 繪夢小康 江蘇省全面小康主題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展揭幕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