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俊作品重唱企劃,電影、音樂與人的多重敘事

2021-01-09 音樂先聲

作者 | Echo 編輯 | 範志輝

8月21日,《一首歌一個故事·趙英俊某些作品重唱企劃》(以下稱《重唱企劃》)的第七首單曲——由薛之謙演唱的《守候》在網易雲獨家上線。數據顯示,歌曲上線24小時,播放量即突破500萬,評論破7萬+,迅速登頂飆升榜和新歌榜兩個榜單。此前,《重唱企劃》中的第五首——由王源演唱的《像小強一樣活著》,也曾登頂網易雲音樂飆升榜&星雲人氣榜榜首。

《一首歌一個故事·趙英俊某些作品重唱企劃》(以下稱"重唱企劃")是音樂人趙英俊發起的一次對自己音樂作品的重唱企劃,邀請了陳奕迅、大鵬、韓紅、胡海泉、黃雅莉、金志文、陸虎、王源、蕭敬騰、薛之謙、張杰、張靚穎、張信哲13位華語樂壇優秀音樂人,重新演繹他那些年的走心之作。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電影業因疫情衝擊遭遇了五個月的"凍結期",對於有著 "電影票房吉祥物"之稱的音樂人趙英俊來說,這次重唱企劃是將自己所作的電影音樂做一次回顧和集中展示,並在其他人的演繹中探尋一些熟悉且意外的感受。而對聽眾而言,電影音樂的重唱,則是電影放映的另一種方式,以此喚起他們對久違的電影院的獨特感受。

"翻唱"如"翻書",有些歌值得"一讀再讀"

流行歌曲的製作涉及嚴謹的分工、繁複的流程,往往是很多人的貢獻才能成就一部作品。其中,只有足夠優秀的作品才能在離開母體後茁壯生長,脫離朝生暮死的宿命,從而升華成藝術,這就是從"流行"到"流傳"的蛻變。在這過程中,一首歌曲必定要經歷無數次翻唱,每一次翻唱都是一次對原曲生命力的考驗,也是賦予原曲新生命的一場接力賽。

這次《重唱企劃》,既是趙英俊對自己作品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原曲做出突破的一次嘗試。從重唱歌曲呈現的效果和大眾的反饋來看,他的歌的確經受住了時間和市場的考驗。

比如,他寫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低沉的配器奠定歌曲的頹暗基調,以輕柔的旋律營造低語之態,律動十足的鼓點又削弱其沉重之感,最具衝擊力的則是歌詞,以一句"你說我逃不過的死亡就是被人遺忘" 直擊人心,裹挾著對青春的一腔感懷直抵聽眾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在原曲的憂傷底色上,張靚穎的重唱版本拋去原曲律動直給的鼓點,選用輕巧靈動的吉他與弦樂,令整個編曲更加細膩和富有層次感。最終的呈現不僅延續了原曲的青春感懷,也將原曲的節奏放緩,以訴說感十足的聲線將以情動人做到更為極致,完美融於歌曲意境。

可見,"翻唱"如"翻書",好的歌曲經得起"一讀再讀",也值得"一讀再讀"。每首歌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換一個講述者,便會有不同的感受。演唱者對歌曲的演繹與歌曲是否達到渾然一體,是這首歌帶給聽眾最直觀的感受,也是完成一首作品的關鍵環節。

而張信哲全新演繹的《清風徐來》也呈現出了讓人驚豔的效果。由王菲演唱的原版在發布時已經備受讚譽,原曲曲風也與張信哲以往的演唱風格也有著較大反差,不同於王菲豁達剛烈的調性,張信哲的聲線以溫暖療愈著稱,這次重唱無疑具有一定挑戰。

但從呈現效果來看,因為選用了提亮鼓點的音色,再搭配高低頻靈活轉變的貝斯,加上張信哲對歌曲情感的細膩把控,使得整首歌意韻悠長,畫面感十足。由深沉到明亮,配合歌詞裡的"從渴望完美到接受完整",歌曲行進間也將人之本性囊括其中。這首歌能在兩種不同風格的演繹下都如此動人,可見原曲生命力之強盛,具備極大的重塑空間。

如今,《重唱企劃》中的曲目已經發布過半,除了上文提到的張靚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張信哲的《清風徐來》、王源的《像小強一樣活著》、薛之謙的《守候》,此外,陳奕迅的《世界上不存在的歌》、胡海泉的《這就是命》、陸虎的《我一定會回來的》,所獲聽眾反饋及熱度也都很好。

這也說明,哪怕是為電影主題曲/宣傳期而作的"命題作文",優秀的創作者依然能夠寫出好的作品,借勢將作品傳播出去,然後靠品質流傳下來。據悉,接下來還將按一周上線兩首的節奏,發布黃雅莉、大鵬、蕭敬騰、張杰、金志文、韓紅六人的重唱版本。

電影、音樂與人,趙英俊的多重敘事曲

不同於其他唱片歌手,趙英俊發布的歌曲幾乎都是為電影寫的,《縫紉機樂隊》的《都選C》、《火鍋英雄》的《世界上不存在的歌》、《港囧》的《清風徐來》……作品風格迥異,跨度極大。

用他的話說,做電影配樂,和做個廚子沒什麼區別——"你想吃什麼菜,我就給你炒什麼菜,我滿足你所有要求的同時,儘量把它炒得好吃一點,儘量讓你印象深刻一點,我的態度是端正的。"

對於趙英俊這個經歷過早期內娛選秀但並未一夜成名、沒發過專輯但作品爆紅的"非常規音樂人"來說,電影像是他賴以生存的避風港。為電影寫歌的同時,趙英俊也樂於在電影裡跑跑龍套,偶爾還能混個主角,不小心還得了個"電影票房吉祥物"的稱號。

而實際上,真正讓他流連忘返於音樂和電影之間的,是電影給予他的音樂創作靈感,如他在某次訪談中提到的——"真正讓我有創作欲望的是'故事'"。對故事的欲望串聯起了他整個職業生涯,也譜出了他關於電影、音樂與人的多重敘事曲。

電影音樂需要有所敘事,而一首流行歌的篇幅,大概也就是三五分鐘。在這個方寸之間,怎樣去敘述一則完整而動人的故事?裡面要有角色、情節,還要有起承轉合,最重要的是要藉此抒發怎樣一種感情,還要保證它不離題,這其實是很有難度的。

而趙英俊仿佛已經對此遊刃有餘。不論是《萬萬沒想到(西遊篇)》中戲謔十足的《大王叫我來巡山》,還是《港囧》中極致抒情的《清風徐來》,他總能根據電影的故事基調為其量身定做一首合適的歌。

基於對電影情節的深刻把握,趙英俊的音樂創作也漸漸自成風格,其亮點在於歌曲中特有的敘事空間,往往以精準的情緒推進深化故事氛圍,同時又留下個體經驗自行摸索的空間。不僅旋律朗朗上口,便於吸引和呼應大眾,他的詞作也在歌詞要求的"押韻"與故事要求的"韻味"之間找到了完美的結合點。

"一首歌一首故事"也是他此次重唱企劃的主題,裡面有這首歌背後的創作故事,也有此次企劃所催生的他與翻唱者的故事。在這些翻唱作品中,都是原作者與翻唱者在音樂中的一次跨越時空的邂逅。

比如,陳奕迅翻唱的《世界上不存在的歌》首發於2016年3月,由《火鍋英雄》的電影導演楊慶作詞、趙英俊作曲。歌曲講述了記憶中的女孩總是把《失戀陣線聯盟》記錯為《失敗者聯盟》,從而引發由一首不存在的歌懷念一個人的故事。據趙英俊回憶,原本這首歌在創作初期就希望陳奕迅演唱,但種種原因未能達成,此次能夠邀請到陳奕迅作全新演繹,他不禁感慨這正是這首歌想像中的樣子,"原來有些遺憾真的可以彌補"。

陳奕迅的重唱邀請是導演徐崢牽線完成的,趙英俊與徐崢的相識緣於2012年的爆款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那既是趙英俊電影音樂之路的開始,也是趙英俊從幕後轉到臺前的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人生的另一個重大節點,便是他在2004年參加了《我型我秀》,在那裡他認識了此次邀請歌手中的張杰。之後,他因超齡退賽,轉而以音樂製作人的身份在上海一待就是7年。

在那期間,雖然寫出了《刺激2005》這樣的情歌串燒神曲,但始終沒有得到太多機會。鬱郁不得志之下,趙英俊寫出了《塑膠袋》,這是他最後一首為自己寫的歌。當時他看一個講白色垃圾的紀錄片,鏡頭裡塑膠袋漫天飛舞,趙英俊便得到靈感,在歌裡寫:"沒有什麼事情會為我更改/但要擺好飛翔的姿態/你們不要妄想將我掩埋/總會有陣狂風帶我離開"。

12年後,這首歌被用進了電影《縫紉機樂隊》,趙英俊也在電影行業中繼續著他的音樂創作。這首歌和趙英俊都沒有被掩埋,電影這場狂風將趙英俊帶離了那個晦暗歲月,給了他一個更為廣闊的翱翔空間。

平臺與人的多重聯動,音樂宣發可以這麼玩

當下的音樂傳播環境,對於音樂人來說並不友好,各大社交平臺佔據了流量的主要入口,同時也分割了大眾傳播媒體的話語權,再沒有唱片時代那種"一呼百應"的效果。歌曲上傳技術的發達使得音樂平臺上的歌曲浩如煙海,若是不受推薦機制青睞,新歌的發布往往如石沉大海,音樂榜單上獨佔鰲頭的則是明晃晃的"粉絲經濟"四個字。如何讓"發歌"變成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激發出歌曲更大的傳播價值,對於全行業來說都是待解的難題。

而此次重唱企劃的宣發則對這些傳播痛點實現了精準打擊,在保證歌曲傳播的多渠道覆蓋的同時,對不同平臺特性進行精準把握,歌曲和話題數次"出圈"的背後,也暗藏洞悉受眾心理的巧思。

首先,《重唱企劃》根據平臺特性定製了多元化的傳播策略,最大程度釋放了平臺的傳播潛力。如在官宣時策劃了一支薛之謙串聯各位歌手的創意視頻,將其放在抖音上,發起#趙英俊翻唱接力#的話題,從而實現了病毒式傳播。到目前為止,抖音上該話題已經累計1100多個視頻,1.1億次播放,且仍在持續增長中。

在內容屬性和趣緣社交性質更強的微博上,則通過講述歌曲背後的故事實現情感式傳播。每發布一首歌曲,趙英俊都會在微博上寫一篇小長文,不僅讓居於幕後的創作者有機會親自講述歌曲背後的故事,也讓歌曲和音樂人能更好地被受眾所認知,突出創作的價值。

其次,與13位優質音樂人的合作,則是對翻唱作品品質和傳播的雙重保證。此次邀請的音樂人大多擁有極高的國民度和口碑,不僅保證了歌曲質量,翻唱者自身的龐大粉絲群也使歌曲的傳播度得到保障。通過原唱者與翻唱者的聯動,可以充分釋放了各自粉絲之間的弱連接關係的潛力,最終跨越圈層壁壘,實現了更廣泛的人群觸達與用戶參與。

最後,通過一周上線兩首的發布節奏,也打破了此前的專輯發布模式,在保證聽眾不會疲勞的情況下,拉長了歌曲的宣傳周期,吸引樂迷持續關注。

可以看到,此次《重唱企劃》也探索了流媒體時代的音樂宣傳法則,即先在社交媒體發酵話題,同步在短視頻引爆,然後導流音樂平臺,最終在話題輸出和用戶參與中實現歌曲出圈。其創新點,在於以定製化的傳播策略充分實現了平臺與人的多重聯動,實現了病毒式傳播和情感式傳播的共同推進,使得話題充分發酵,並在足夠長的宣發期內使流量效應得以持續聚積,達到多點引爆效果。

當"別出心裁"的企劃主題與"以小博大"的宣發方式碰在一起,此次《重唱企劃》讓我們看到了電影、音樂與人的多重敘事如何在藝術層面發生共振,而十三位歌手的重唱串起來就成了一本用音樂去說故事、訴真心的短篇小說集,值得反覆品讀聆聽。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目前重唱的作品裡,最喜歡哪一首?如何看待音樂對於影視劇的價值?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周發布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擇優挑選2位讀者,各送出先聲精選的好物一份。獲獎名單將在每周日的「先聲周報」欄目中公布,請保持關注。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電影配樂|電影與音樂的浪漫相遇,藝術與情感的隱秘相融
    它們相交、相融,在宏大的歷史中,為電影美感的探究提供了充沛的視覺元素,並使得電影有了更多元化的表達形態,從而留存下了一種極其珍貴的方式。 電影音樂:多重功能下的藝術美學 電影音樂對於電影本身是具有多重作用的。
  • 超大型企劃「NCT 2018」活動收尾 被證明魅力無限
    「搜NCTNCT 2018」集中體現了搜NCTNCT的這個特性,現存15名成員的基礎上新增3名,一共18人參與本次企劃,在一張專輯中體驗到搜NCTNCT 127、搜NCTNCT U、搜NCTNCT DREAM 等搜NCTNCT多樣組合的超大型項目,引發熱議。   除了專輯之外,還公開了講述搜NCTNCT正體性的特色內容。
  • 淺談:電影音樂在電影旋律藝術中的意義,你認為呢
    1 音樂與畫面的完美結合電影是一門涵蓋音樂、美術、文學等多方面的綜合性的藝術。自從出現有聲電影後,影視效果在音樂的烘託下,電影音樂在電影旋律藝術中的意義!電影的情感氣氛更濃,在培養觀眾情緒增加感染力方面更甚於無聲電影。但是一部劣質的電影在音樂與畫面方面沒有完美結合,完美的畫面卻在不當的時候出現風格或者感情基調不一樣的配樂的話,反而會給人一種拼湊的衝擊。
  • 《心靈奇旅》上線爆火,更多優質音樂電影大盤點
    我們還為大家整理了7部好看又好聽的音樂類電影,值得慢慢感悟,快來加入你的收藏夾!No.1《尋夢環遊記》講述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託在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也是一部關於「死亡」的非常棒的作品,飽含溫情。
  • 《耳朵大有福》︱這部電影裡的音樂你一定聽過!
    《耳朵大有福》是張猛導演的第一部故事長片,被稱為「東北賈樟柯」的張猛導演以《耳朵大有福》為起點,開啟了「東北三部曲」,也是張猛的「故鄉三部曲」,其餘兩部作品分別是《鋼的琴》和《勝利》,三部作品都以東北重工業基地為影片的敘事空間,講述曾經轟轟烈烈的「敢拼敢想敢幹」的工人階級的人生故事。
  • 最好的電影配樂大師去世了,我們要怎麼看待電影中的音樂
    想必有些觀眾在欣賞電影時,並不會把配樂也放在評判電影好壞的標準裡,但沒有這些配樂,多多的回憶和瑪蓮娜的悲劇還能否動人?在《天堂電影院》裡,埃尼奧·莫裡康內大量採用鋼琴慢板旋律,與電影本身沉穩敘事風格相得益彰。最後的膠片閃現,他用長號為主的銅管組和弦樂作為主樂器的交響樂,與畫面一起不停變奏,再以小提琴結尾,旋律傷感悠揚。
  • 音的四種性質在音樂作品中的應用,真是長見識了
    這四種性質從不同的角度都會對音樂作品構成影響。下面我們從這四個方面分別闡述樂音的性質對於音樂作品的作用。例1、《入殮師》 大提琴演奏   這首作品是電影《入殮師》的主題曲,是2008年由日本音樂人、作曲家久石讓創作的。他擅長用音樂來敘事,用旋律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感染聽眾的聽覺。當大提琴低低的聲音緩緩的奏出時,人與人之間那種濃濃的親情一覽無遺地展現出來,令人震撼,潸然淚下。那厚重的大提琴的聲音一下子觸摸到了人們心靈最深處那最柔軟的部分,讓人久久不能遺忘。
  • 漫威超英電影兩種敘事模式:金羊毛與俄狄浦斯式
    原標題:《蜘蛛俠:英雄遠徵》: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的敘事強化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碩士 郝瀚蜘蛛俠是漫威宇宙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超級英雄,也是最受世界影迷歡迎的銀幕角色之一但與遭遇故事「塌陷」的《X戰警:黑鳳凰》《驚奇隊長》等片相比,《英雄遠徵》的故事複雜度、深刻度與敘事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可謂「前無古人」,堪稱對這類「無腦」爆米花電影的類型強化。眾所周知,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飽受爭議的原因之一便是單調甚至乏味的故事,連綴每處情節並非依據嚴謹邏輯,而是充滿特效、科技感、暴力化的視覺性場面,用奇觀掩蓋較為薄弱的人物、情感與敘事。
  • 日本電影憑什麼「出圈」?看看黑澤明世界的影像與音樂
    近日,《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的新書籤售會在上海舉行,《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主要譯者張愉、音樂製作人苗傑、電影學者周天一在新書發布會上與讀者分享關於黑澤明、日本青春片不得不說的故事。
  • 從聲音敘事、隱喻符號和導演風格,帶你看懂《南方車站的聚會》
    說實話,最初我是衝著胡歌去的,這部電影算是他真正意義上擔任男一號的作品。不過觀影后,除了一種淡淡的空虛感,只剩下一片無言的空白。很多觀眾看完之後,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評論。有人說電影視聽效果極佳,人物內心戲精彩,人性被演員演繹得淋漓盡致。還有觀眾直呼看不懂,感覺「被騙了錢」。
  • 汪峰個人音樂紀錄電影《存在》發布
    原標題:汪峰個人音樂紀錄電影《存在》發布 汪峰個人音樂紀錄電影《存在》昨天在京舉行愛奇藝看片會,首次曝光了汪峰的成長經歷以及如何追逐音樂夢想,汪峰表示拍電影不是要樹碑立傳。
  • 古典音樂作品的別名
    通觀古典音樂作品,很多都被冠以了別名或俗稱,像「命運交響曲」「弦樂小夜曲」「悲愴交響曲」和「華爾斯坦奏鳴曲」等,真有這個必要嗎?音樂作品浩如煙海,一人窮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認識和熟悉。但不排除記憶力超群者,據說有人能將海頓的83首弦樂四重奏的作品號與調全部記住,然而欣賞音樂者並非人人是記憶冠軍。不管人的記憶力如何,聆聽音樂的人有個共同點,即他們都熱愛音樂並想記住更多的有關作品的信息。問題就來了,有沒有什麼行之特別有效的方法能讓人聽到一支旋律就想起作品,或者反過來,看到作品信息,即能唱出它的主旋律呢?
  • 影評: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點評,一部戲虐卻讓人落淚的喜劇電影
    在正式上映之後也有不錯的口碑,票房持續的上漲,也拿到了2018年臺灣電影在臺北票房排行榜上面的第一個單日票房冠軍,希望可以繼續保持這個熱度,有更多的人去看這部電影!主講內容劇情敘述一位阿三飾演一位因病過世的音樂老師,可是他在死前將自己的保險、受益人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同性愛人,於是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是他的太太帶著兩個人生的小孩來到這個同性愛人的家門口想要討回這一筆保險金,大概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這部電影有著不錯的口碑,起碼在我身邊的朋友在我的同溫層裡面是這樣子的,不過我看了有蠻多影評朋友是沒有很喜歡這一部電影的。
  • 袁姍姍趙英俊被曝戀愛中, 網友: 不敢相信
    袁姍姍趙英俊被曝戀愛中,網友:不敢相信娛樂圈明星們的戀情一向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最近就有消息爆出,當紅小花旦袁姍姍與歌手趙英俊被曝正在戀愛當中。很快袁姍姍、趙英俊便上了熱搜。這次的爆料可不是空穴來風。爆料者扒出了二人一起同遊日本,還使用了情侶手機殼,傳情侶服裝等等。
  • 「作品」、結構史、人的歷史:達爾豪斯的音樂史編纂學
    普通史學尋求重建過去人的行為,音樂史學則尋求解釋美學上當今的對象——作品[27]。再以《第九交響樂》為例,它是「詩學」的產物製作而進入了音樂史,有關它歷次演出事件的「實踐」行為並非音樂史研究對象。因為,作為作品的《第九交響樂》現存在於史學家的美學現時,史學家由此可以或多或少地接近音樂史的過去。在達爾豪斯的「作品」概念裡,當然有19世紀「獨立音樂觀念」[28]的影子。
  • 一部電影讓你知道多重人格的恐怖
    只留下殺人犯人格的罪犯這部電影採用了獨特的視角展現一個患有多重人格病人的精神世界,故事充滿反轉,懸疑中帶有少許的驚悚色彩。而這部電影恐怖之處在於往往意想不到的結果,沒準就是最後的答案,看起來無害的人物卻是殺害六人的兇手與這場殺人遊戲的贏家,更沒想到的是兇殘的殺人犯是一個心理扭曲的小孩子人格。
  • 電影音樂與純音樂的區別電影音樂的特點在哪
    有一種電影元素自誕生以來就在不斷發展,那就是音樂。如果說聲音在開始階段受到人們的質疑,是之後才發展起來的話,那麼音樂就是從誕生(這裡指在電影當中)就受到人們的喜愛的,只不過最初人們對電影音樂的理解比較膚淺,對它的重視程度也不夠。最初的電影音樂是為電影進行現場伴奏,主要是觀眾喜歡的流行音樂(也會有古典樂),有時甚至會出現影片內容和音樂情緒完全不符的情況,讓人摸不著頭腦。
  • 她的作品如埃格爾斯頓的照片、希區柯克的電影、霍普的繪畫
    她的作品如埃格爾斯頓的照片、希區柯克的電影、霍普的繪畫 2019-08-13 0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電影《遠大前程》:狄更斯作品的影像化典範
    文:宿夜花《遠大前程》是狄更斯晚年最負盛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同時也是電影改編的重要文本。在眾多影像化的電影版本之中,大衛·裡恩版毫無疑問是最有影響的版本。作為英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大衛·裡恩為後世熟知的是其在《阿拉伯的勞倫斯》、《桂河大橋》等史詩片類型上的巨大成就。而在大衛·裡恩早期創作生涯中,這種反應民族心理、文化特色濃鬱的英式電影,佔據了大量篇幅。
  • 淺析《老人與海》的敘事特色
    海明威出生於美國西部城市芝加哥的一個基督教家庭,「自幼受母親古典音樂的薰陶,同時又有父親熱愛自然的感染,有豐富的博物知識,是個頗有天賦的釣魚、打獵的高手;他酷愛閱讀,擅長運動,獨立而富有冒險精神」。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海明威「熱愛自然」、「有豐富的博物知識」、「有釣魚和打獵天賦」、「愛閱讀」、「獨立而有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