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即一個人擁有多個人格(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這些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在其他人格控制行為時,初始人格或許對這段時間自己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
小編要講的這部是2003年上映的以殺人遊戲為主要內容的驚悚懸疑電影——《致命ID》。

這部電影是聚焦於一個患有多重人格的罪犯的精神世界,他的十種人格全部聚集在他的腦海裡的旅館中,而其中一個是殘暴的殺人犯人格,就是控制他殺死六個人的那個真兇,如果他自己能夠將那個殺人犯人格殺死,那麼他就可以免遭牢獄之災,只需要接受精神治療。

罪犯精神裡的男主是其中一個善良的人格,身份是警察,其他人格身份有樸素善良的女主,過氣自私的明星,膽小的妻子,脾氣暴躁的丈夫等等,在旅館中,一個接著一個被殺害,唯一的小男孩也死去。男主後來明白這是一個「治療」,打算殺光其他人格,最後和一個人格同歸於盡,只留下女主一個善良的人格。現實裡,罪犯保留了善良的人格,被赦免。然而,鏡頭一轉,罪犯精神裡出現了死去的小男孩帶著猙獰的面孔殺死了女主,最後,罪犯完完整整地變成了殺人犯。

這部電影採用了獨特的視角展現一個患有多重人格病人的精神世界,故事充滿反轉,懸疑中帶有少許的驚悚色彩。而這部電影恐怖之處在於往往意想不到的結果,沒準就是最後的答案,看起來無害的人物卻是殺害六人的兇手與這場殺人遊戲的贏家,更沒想到的是兇殘的殺人犯是一個心理扭曲的小孩子人格。

醫學界曾指出:患有多重人格的人一般都是遭受過精神刺激,多源於傷害刺激,自我精神防禦體制會在潛意識中分離出來另一種人格,來分擔所受到的傷害。
除了《致命ID》,還有很多講述多重人格患者的電影,包括我國張一山主演的電視劇《柒個我》,還有一美主演的電影《分裂》,其中一個人格分裂是動物,丹尼爾·凱斯的長篇小說《24個比利》。小李子裡昂納多也正在拍攝電影《擁擠的房間》,講述的也是多重人格患者的故事。
「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別來接受。」 ——丹尼爾·凱斯《24個比利》

多重人格聽起來更像是存在電影裡的病狀,但是在我們生活中,這種病症確實存在,它像一個潛形因素,潛伏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也有好看的電影,記得留言,給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