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4月21日,「北大學生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28日,封面新聞獨家從相關人士處獲悉,福州警方已經對吳謝宇進行了初步審訊。

逃亡其間,吳謝宇的朋友圈未見展示和他個人有關的內容,主要分享的是經濟、歷史、政治、教育、藝術等方面相關的文章,如《韜光養晦五十年:夾著尾巴的崛起》、《人生副本和銀河秩序:多世界理論還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捋不完的教育痛點》、《電影中的商業、藝術與政治》。
吳謝宇涉嫌弒母后,在朋友圈之外的現實生活,除嫖娼之外,他的另一愛好就是買彩票。據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吳謝宇在涉嫌弒母——2015年7月11日之後,警方曾查到吳謝宇多次購買彩票和嫖娼的記錄,購買彩票大概花費了吳謝宇幾十萬元。
吳謝宇真的是多重人格嗎?
一名曾為吳謝宇輔導作文的老師稱,講課時說得不投合時便會被吳謝宇反唇相譏。
於是就專家認為,吳謝宇的反唇相譏行為或許是他在生活中常被反唇相譏的應對模式,同時也可能是潛在自負又自卑的心態。
猜測吳謝宇具有雙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簡稱DID,即「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患者有明顯的極端性格差異,人格之間會根據環境變化隨意切換並且有記憶斷層。因為沒有太多細節所以無法判斷。
但吳從原生家庭來看,吳有強迫性,表演型,偏執型等等比較複雜的人格,形成解離性人格。
無論如何老師這樣說是真的不好。如果吳真的自負加自卑,這樣說除了讓自己爽一點,根本毫無好處,只會將他推得更遠、使他更加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線甚至產生對抗情緒、同時使這斷語在他潛意識裡紮根發芽。總的來說,老師的判斷對大多數學生非常重要,還是不要這樣隨便給任何學生下定論好。
從行為判斷吳的計劃縝密,作案動機明顯,且有連續性,如果是DID一般來說作案方式會有明顯差異。當然不排除非主人格作案或者作案是人格沒有轉換。
吳與其說可惡不如說可憐。
只是可憐有個這樣的媽,養出這樣畸形性格的孩子。
他只是被打上北大、高智商的標籤罷了,吳謝宇的母親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人說什麼都可以了,反正沒法去核實真假了。這位母親不管說過什麼、做過什麼,都不能成為被殘忍殺害的理由。小編認為吳謝宇和馬加爵一樣,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
有網友稱:
大晚上千萬不要看吳謝宇弒母案,不要看什麼馬加爵,藥家鑫,南大碎屍案,朱令案,楊永信戒網癮等等…………不要看素媛,熔爐…………我對人性真的很懷疑…………還有真的挺恐怖的,永遠不知道意外個明天哪個會先來永遠不知道人可以壞到什麼程度…………
總之,吳謝宇會變成繼藥家鑫、馬加爵、林森浩之後的又一個課堂分析實例!
記筆記:
21世紀弘揚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求教育達到四點——學會感恩、身心健康、擁有快樂的能力、有為社會服務的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