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患者的犯罪如何處理

2020-11-30 行走的正義律師

多重人格患者在學理上稱之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是精神疾病的一種。是一個人的思想意識中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格,多個人格控制著同一具肉體。

例如在電影《致命ID》中,瑞夫具有11個人格,這是一個人格相互獨立,互不交流,有善有惡。

那麼在惡的人格控制下的行為人殺了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呢?支持的人認為行為人明知自己在殺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反對的人認為這對善的無辜的人格是不公平的,行為人不能因為亞人格的行為而承擔責任。通俗點講就是,你平時認識的甲很正常,但是甲還有一個惡的人格甲A,但是連甲都不知道有甲A的存在。當甲A人格狀態時殺人了,而審判時甲是正常狀態的,甲是否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或者你不要認為我是在講故事,因為這確實是真實發生的,多重人格患者是真實存在的。可能這聽起來有點恐怖,或者說有點玄乎,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刑法條文就那麼452條,卻要拿來面對這個複雜多變、紛繁浩雜的社會,這就涉及到如何運用刑法的問題。

在這裡就不去討論甲是否要負刑事責任的問題了,因為前面我已經講過精神病人如何處理的問題。

我想說的是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刑法該如何面對。因為在這裡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一點是,對行為人進行處罰,對行為人的無辜人格是不公平的,一個肉體兩個靈魂,刑法是要懲罰肉體,還是靈魂。在平時我們是不會去討論這個問題的,但是在多重人格情況下,你就得去討論。靈魂是無形無質的,人類無法用徒刑、生命刑去懲罰一個無形無質的靈魂。就好像你可以囚禁一個人的軀體,但是囚禁不住一個人的靈魂。

在善惡人格交替控制之下的肉體,假如對肉體進行懲罰的話,肉體作為人格依託的物質存在,實際上也是在對善的人格進行懲罰。按照這個邏輯,刑法要懲罰一個靈魂的話,實際上就必須懲罰靈魂寄存的肉體。這樣看來的話,則刑法就必須面對二者擇其一的問題了,是選擇保護無辜人格,還是懲罰有罪人格。見仁見智。

還是再次推薦大家去看《致命ID》這部電影吧,借用一句影評的話:整個故事毫無BUG,全部鏡頭沒有浪費,邏輯推理完全的合理。看完之後,或者你對上述問題會有新的看法。

假扮他人強姦妻子構成強姦罪

相關焦點

  • 多重人格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多重人格!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嗎?不選C——你猶如千面怪客,在不同的情境下能以迥然不同的面貌示人,在性格上,沒有所謂的中心思想,只有見招拆招和隨遇而安。你適應力極強,但有時會出現情緒錯致失控的情形,讓人不太敢親近。  選D——你的多重人是為了適應環境而生的,雖有起落,但在高低起伏之間,自有讓人可以理解、可以包容的感覺,也不致於急得令人措手不及,或是陷得令人敬而人遠之。
  • 【趣味心理測試】多重人格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多重人格!又該如何應對?
    對於多重人格,我們首先要了解到不同人格有各自的年齡層、各自的性別以及各自的價值觀。每一種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記憶和行為,是可以獨立地與他人相處的。然而,有一些人格知道還有其它人格的存在,但其實一般也會各行其事,很少出現混亂。
  • 讓我們一起了解多重人格,多重人格是怎樣出現的?
    解離症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迷遊症、多重人格異常、及自我感消失症`等等。多重人格異常(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是指一個人同時擁有不同的人格,而這些人格會在不同的時間表現出來;這種現象常令人好奇但是也令人懷疑,是否真的有可能如此?我們謹慎的說,在臨床上的確是有符合這些描述的個案。
  • | 研究:關於多重人格你需要...
    美劇《犯罪心理》最新一季中,也有一集關於多重人格者的內容。在回答了很多次問題以後,我們決定今天來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才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是什麼?多重人格的具體表現DID的顯著特徵是患者擁有兩個或更多的人格。有些DID患者提到自己時,常常會說「我們如何如何」。
  • 每個人都有的「多重人格」,我們都有可能成為「24個比利」
    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比利被診斷為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最後比利被獲判無罪,成為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這位犯下重罪,卻對此毫無記憶的嫌疑人比利,擁有24個人格。這些人格有著不同的國籍、年齡、性別,甚至智商和性格都不相同。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個大廳中,誰走到大廳中心的一盞聚光燈之下,誰就可以控制比利的身體。
  • 「N號房」嫌疑犯有雙重人格?究竟什麼是雙重人格?
    韓國犯罪心理學家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分析「博士」的心理狀態,認為他有雙重人格。什麼是雙重人格?雙重人格是多重人格障礙的一種,是指患者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每個人格都獨立存在,每個人格可以有不同的性別、族別、年齡甚至物種。並且每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有獨立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在特定情況下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些多重人格的人設,遠的比如經典的《搏擊俱樂部》,更加熟悉一些的有《致命ID》、《黑天鵝》等,近點的比如《柒個我》,編劇寫到沒東西寫的時候,似乎就喜歡拿多重人格開刷。因此,這個名詞也稱得上是耳熟能詳了。那麼,多重人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和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又是否相同呢?
  • 多重人格分裂:你的身體裡藏著多少個人格?
    該劇是韓國的水木迷你連續劇,是以多重人格障礙現象為題材的一部連續劇,可能在看劇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被男主的幾個人格所做的行為事情感到搞笑,傷心或憤怒,驚嘆男主可以在7個不同人格之間自由切換角色,我們也會被情節所牽引,但是實際上,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又是什麼表現,什麼情況的呢?它是一種什麼疾病呢?
  • 關於多重人格,你知道多少?
    相信大家對「多重人格」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經常出現在各種懸疑科幻的影片和書籍中。那麼,大家對多重人格又有多少了解呢?多重人格是一種心理疾病,表現為一個人的身上顯示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格,這些人格有著不同的特點,他們輪番主導者一個人的行為,在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CCMD-3)中稱為「癔症性身份識別障礙」,屬癔症;在ICD-10中稱為「多重人格障礙」,屬分離(轉換)性障礙,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DSM-IV)中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屬解離型障礙。
  • 心理學專家作客東方網 揭開"多重人格"神秘面紗
    東方網實習生於量6月3日報導:多重人格障礙,這個心理學名詞最近頻頻出現在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無論是小說《我遺失了時間》還是經典電影《搏擊會》,多重人格障礙在廣大網友看來顯得既神秘又令人感到些許恐懼。今天上午,復旦大學心理學專家季建林作客東方網嘉賓聊天室,為廣大網友揭開「多重人格」的神秘面紗。
  • 一部電影讓你知道多重人格的恐怖
    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即一個人擁有多個人格(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這些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在其他人格控制行為時,初始人格或許對這段時間自己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
  • 《柒個我》、《24個比利》、多重人格和魂靈附體
    去年有一部熱播劇,叫做《柒個我》,是由張一山主演的,飾演一個有七重人格的患者,因為是某大集團的繼承人,而多重人格症在社會上是一種精神病,所以他必須向別人隱瞞這種疾病以保證公司穩定且自己可順利繼承公司。另外還有多部表現此類病例的影視如《你好,瘋子!》等。
  • [jess的DID]多重人格 韓國小姐姐體內有6個人格
    DiD全稱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是指多重人格障礙,在這種障礙中顯示出兩種或更多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狀態,這些不同身份與人格交替以某種方式控制著患者的行為,通俗也叫多重人格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位女孩子叫jess,她分別擁有6個人格合集在
  • 19歲多重人格患者記錄人格轉換瞬間:我的身體裡住了6個人
    慈母人格Jade  這是很少見的DID患者公開記錄自己的狀態。因為一般來說,DID患者有很深的病恥感,傾向於隱藏其他人格。圖/nytimes  DID沒有專門的藥物治療,但醫生會用一些藥物處理患者其他的症狀,比如抑鬱、焦慮。
  • 10個著名的多重人格障礙案例,萊昂納多完美演繹過其中一位!
    多重人格障礙(MPD),通常也被稱為分離性身份障礙(DID),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一種表現為病人同時存在兩種或多種身份和人格的精神障礙,其行為受其多種人格的支配。
  • ''多重人格''劇熱播,背後的法律定罪問題
    這個問題存在著眾多爭議,儘管心理動力學派代表弗洛伊德和依戀理論代表約翰·鮑比等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大量研究案例都表明,患者兒童時期所遭受的精神性創傷對多重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而比利則是在極度孤獨、痛苦中度過了童年,還要忍受繼父的性侵、虐待、侮辱、毆打。正是由於多重人格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神秘複雜性,也催生出一批優秀的文學電影作品。
  • 以多重人格脫罪,結局騙過所有人,留下3個未解之謎!
    威廉.密裡根,也就是「比利」,美國人,歷史上一位有名的人格分裂「嫌犯」。雖然他劣跡斑斑屢犯重案,但法官卻無法給他定罪,因為多名精神科醫生一致確診他為---人格分裂患者。
  • 多重人格怎麼回事,測測你有幾重人格
    但是像這種多重人格的人大多數人也只有在電視裡才看到過,那麼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雖然目前中國還沒有發現多重人格的案例,然而世界上卻已經有很多多重人格的經典事件了,下面一起看看吧。 人格分裂大多時候都跟童年的不幸遭遇有關,患上多重人格的人幾乎都有個十分不幸的童年。
  • 吳謝宇真的是多重人格嗎?
    吳謝宇真的是多重人格嗎?一名曾為吳謝宇輔導作文的老師稱,講課時說得不投合時便會被吳謝宇反唇相譏。於是就專家認為,吳謝宇的反唇相譏行為或許是他在生活中常被反唇相譏的應對模式,同時也可能是潛在自負又自卑的心態。猜測吳謝宇具有雙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
  • 因為你沒「多重人格」!
    ▼看完後,最大的感觸就是好想患上男主的多重人格障礙症,這哪兒是病啊,簡直就是一個適應現代社會的完美技能啊。二《教父》中馬龍.白蘭度講過:「每個人只能有一個命運,但人格卻可以是多重的。」 多重人格,學名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多重人格的各個亞人格是各自獨立、彼此分開的,同一時間只會有一種人格出場,人的行為也就由該人格控制,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控制權的混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