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吳謝宇弒母案。
這一消息傳出後,人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在了北大天才吳謝宇身上,發生在2015年的駭人聽聞的吳謝宇弒母事件再一次被人們提起。
吳謝宇出生於1994年,從小乖巧聽話,而且非常聰明。他的家境不錯,父親是國企領導,母親是中學老師。他的父親性格開朗,為人大方,母親對他非常嚴厲。
他知道好好讀書可以讓他的父母感到驕傲,面上有光,於是讀書非常刻苦。因為考試成績總是特別好,被同學們稱為「宇神」。
吳謝宇不但學習好,在學校關心同學,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外人眼中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一位老師評價他說,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
2010年,吳謝宇的父親因病去世。2012年,他通過北京大學自主招生提前錄取,進入了全國頂尖學府北大。
2015年,吳謝宇趁母親回家換鞋時,用啞鈴將其砸死,之後將屍體用活性炭等層層包裹起來。後來又從親戚和朋友處借了144萬元,之後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在逃亡期間,他當過男模,買過大額彩票,還曾經求婚過性工作者,但沒有成功,還曾參與賭博。
2019年,公安部門將其抓獲。被抓獲時他的卡上只剩下幾萬塊錢,其他的全都被他揮霍一空。
在庭審過程中,吳謝宇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說起殺害母親的動機時,他說想幫母親解脫,他認為父親死後母親很累,很痛苦。他還說殺害母親後想自殺,但是因為恐懼而放棄了。
12月28日,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根據吳謝宇的一系列表現,分析了他的犯罪心理。
李玫瑾教授認為,他殺害母親較真實的動機是渴望出國,為籌錢而殺母,說他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李玫瑾教授還提到,吳謝宇是一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
在庭審過程中,吳謝宇也說自己是討好型人格。他覺得自己努力讀書是為了滿足父母,而不是為自己。他努力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和他接觸過的人全都說他是一個好人。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真實感受的人格,也就是委屈自己,成全別人,是一種不健康的人格。
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總是在盡力討好自己身邊的人,想要得到他們的認可,想讓他們高興,總是忽略或者是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他們活得非常壓抑,非常累。
討好型人格的特徵
1、特別敏感,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和看法
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特別敏感,能夠從對方的言語或者是神情動作中來迅速判斷出對方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非常在意別人的感受和看法,如果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導致對方不高興,會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從不得罪人,想盡辦法去迎合他人,獲得別人的讚美和認可。
2、萬事不求人
遇到困難或者是麻煩事,從來不開口求人,生怕給別人添麻煩,怕別人討厭自己。
3、不敢拒絕別人
當別人請求幫忙時,從不拒絕,生怕拒絕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認為拒絕別人別人就不再喜歡自己,拒絕別人之後會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
4、沒有自己的主見,當和別人有衝突時,選擇妥協,以別人的意見為準
討好型人格沒有主見,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顧及自己想要什麼。如果和別人有衝突時,會迅速妥協,以別人的意見為準。
5、即使別人說的不對,也不敢發表不同意見
討好型人格在和別人溝通時,即使對方說的不對,或者是十分荒謬,也不敢發表不同意見,生怕得罪對方
6、拿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做不好會非常愧疚
當別人求到自己的時候,討好型人格的人會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比自己的事情還要上心,還要仔細。如果做不好別人交代的事情,會感覺非常愧疚。
7、失去了自我
討好型人格的人沒有自我,他們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別人而活。
討好型人格的口頭語大多是這樣的,沒事沒事,都是我的錯,你想去哪裡,你想吃什麼?你高興就好,好的,可以。
討好型人格從社會層面來看是有一定好處的,因為這種人所到之處都是比較和諧的,因為他們不會和別人發生衝突,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
但是討好型人格畢竟不是一種健康的人格,需要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會形成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爆發。而且討好型人格的自我評價都非常低,通常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己毫無價值。
因此,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可能會抑鬱,會有自殺傾向,還可能產生雙重人格。討好型人格的這種負面情緒通過累積還可能導致身體上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可能會噁心嘔吐,出現消化道疾病,胃部疾病等等。
討好型人格怎麼形成的
1、經常打罵,懲罰孩子,對孩子非常嚴厲
如果父母經常打罵、懲罰孩子,或者是對孩子非常嚴厲,在孩子的認知中,就會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不愛自己。在孩子的幼年時期,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就會成為一個討好型的人。
另外,如果父母經常打罵、懲罰孩子,孩子也可能為了逃避打罵或者是懲罰,而成為一個討好型的人。
2、單親家庭
並不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討好型人格。
有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爸爸或者是沒有媽媽,覺得自己的家庭不完整,內心非常自卑,因此他們會用討好的方式讓別人喜歡自己,希望能找到朋友,希望能夠融入同學們的圈子之中。
3、父母經常吵架,關係不和
父母經常吵架,或者是使用冷暴力,孩子處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會沒有安全感,會非常自卑,為了能夠讓自己有安全感,為了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生存,孩子就會成為一個討好型的人。
討好型人格的人完全沒有自我,整天壓抑著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他們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和善,其實他們的內心非常痛苦,活得也非常累。
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不要懲罰,責罵孩子,也不要對孩子太過嚴厲,尊重孩子內心的感受,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路。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安寧的家庭環境。
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孩子的行為,如果發現孩子屬於討好型人格,要幫助孩子及時糾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遵從自己內心的感受。
告訴孩子,即使你做得再好,即使你討好所有人,別人也不會覺得你好,反而覺得你沒有主見,軟弱可欺,會更加看不起你。
你如何看待討好型人格?你覺得吳謝宇屬於討好型人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