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銀行新員工不喝領導敬的酒,被扇耳光,被員工曝光上熱搜:
職場中的酒桌文化我們早已耳熟能詳,許多人也深切地領略過酒桌文化的「薰陶」,同樣,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又愛又恨,愛的是的確有很多事情能夠憑藉酒桌這個地方談成,甚至還可能有意外收穫。
恨的是酒桌文化實則有些畸形,把一個人的能力壓制到最低,只以能否喝酒論高下。而在各種社交平臺上最火的,當要數「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一事了,許多人可能還不太清楚過程,接下來就給你們講述一下:
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新員工是這屆的應屆畢業生,加入了廈門銀行的中關村支行,在加入了新公司之後,領導在盤古七星酒店組織了一次聚餐,本來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卻沒想到是小楊噩夢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聚餐嘛,肯定要喝酒。小楊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沒辦法喝酒,他提前跟支行行長匯報了一下,結果行長沒肯定也沒否定,而在酒桌上卻直截了當地讓小楊把杯中的飲料換成酒。
小楊也沒多想,只能再一次以一種非常禮貌的態度向行長表示自己無法飲酒,並且也誠懇地道了歉。本以為事情結束了,卻沒想到酒過三巡之後,在場的基本上都喝醉了。
一位領導借著酒勁直接來到他的面前質問他,汙言穢語羞辱他,並且扇他的耳光,這位領導自己還說非常看重小楊,結果連行長敬的酒都不喝,領導自己酒精過敏也還在堅持喝。
小楊當時也非常誠懇地道了歉,結果後來一群同事挑事揚言讓他過去,小楊一看情況也感覺到不對勁,所以趕緊離場了。然而那些同事們不依不饒地一直罵到他進電梯。
在小楊離開後發生的事情更是惹來了警察,小楊非常委屈也非常疑惑:自己不喝酒又沒有不符合公司的要求,為什麼那天晚上會出現這樣的場景,難道職場內的酒桌文化真就惡劣到了這個地步嗎?
其實換做是誰也都會難受,畢竟小楊做得已經很到位了,不僅提前說明了理由,在其他人說他、罵他、打他的時候他仍然能忍住脾氣選擇道歉。而發生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這些所謂的領導、同事酒品都不怎麼樣,人品更是差到了極點。
2:越來越不被新一代認可的酒桌文化:
有關於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這件事,網絡上也是眾說紛紜,而且看法也都不同,不過大致分為兩種:
第一種網友覺得這個新員工太嫩了,要知道現在多少合同都是在酒桌上「喝」出來的?而且領導主動來敬酒就是看好的意思,要提拔或者拉入自己麾下的意思,怎麼能不喝呢?
在職場中要是不會喝酒怎麼混?領導能願意在吃飯的時候帶著你,把業務什麼都交給你麼?畢竟你連喝醉的樣子都不願意給領導看,領導又憑什麼信任你呢,那些好的機會又憑什麼給你呢?
第二種網友就覺得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酒桌文化早就應該被取締了,不管造成這件事的是酒桌文化,還是因為領導和同事的酒後失德,這種文化都是病態的,不應該繼續存在的。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這一巴掌打的,到底是不喝酒還是不服從?現如今許多公司都是如此,巴不得讓員工像一條狗一樣對自己絕對服從,難道這也是酒桌文化的意義所在?
我們其實不難發現,那些崇尚酒桌文化的大多都是油膩中年男,亦或者是能力不夠只會巴結別人的舔狗。新一代人對於酒桌文化可以說是非常反感,因為他們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只相信自己的雙手,通過喝酒來牟取某些利益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抗拒的。
並且現在的新一代人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及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況且天下大了去了這家公司呆不了還不能換一家?自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來公司是為了賺錢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而不是來給領導當僕從當傭人的。
所以對於當下新一代人來說,這種酒桌文化就應該徹底被取締,有的網友說可以用「奶茶文化」來代替…
3:不喝酒辦不成事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其實現如今的社會早已經不是那個不喝酒就辦不成事的年代了,為什麼?
第一:馬雲:我從沒見過在酒桌上談成生意的;
許多人心裡可能仍然被職場的酒桌文化影響著,覺得現在的社會和原先一樣不喝酒就辦不成事,不去巴結領導就沒有好果子吃,就沒有提升沒有未來,實際上這種情況早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現在的公司其實每個都有野心,他們所注重的是員工的業績,因為這關乎著公司的效益,誰又不想多賺點錢呢?老闆也是。並且曾經的社會更看重人情關係,現在一些人情基本上都不怎麼好用了,想要什麼必須靠自己。
特別是現在那些企業家,比如馬雲他就說過:我從來就沒有見過在酒桌上談成生意的。他們的崛起所依靠的並非是酒桌文化,而是自己的硬實力,自己的才能和長遠發展的眼光,這才導致了他們可以走到一個我們需要仰望的高度。
第二:這是一個更看重個人能力的時代,「服從能力」早已不是職場的考核的主要標準:
以前我們的圈子可能比較好,但是選擇的機會特別小,基本上都是想著一份工作一個公司從頭呆到尾,特別是那種穩定的工作就更盛行酒桌文化。而在那個年代,一個人的服從能力是人才的考核標準之一。
基本上領導都希望下面的員工能自己說啥就是啥,領導說往東員工就不敢往西。然而現在這個世界更看重的是個人能力,特別是如今已經將創新視作第一生產力,員工某些時候的突發奇想,很有可能將公司抬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上去。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那些特別順從領導的人,他們在職場中所能到達的高度很低,也就是被束縛住了上限。而那些有自己獨特想法,能力強並且可以將想法實現的人,他們往往會晉升得非常快。
第三:這是一個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的時代,大家強調的是契約精神,而不是人情:
當代社會人情已經漸漸被淡化,我們所看重的是契約精神,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做事上都以契約為準,畢竟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法律,也有很多案例供我們參考。
現在的職場人,基本上都是工作要求的,拼盡全力哪怕加班也要做到;但如果是因為我們口中所謂的面子和人情,那麼我們仍然有權力去拒絕,畢竟那不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要保障自身的利益。
就像這個被扇耳光的小楊一樣,他其實知道領導強迫自己喝酒已經觸犯到了自己的利益,而且這也不是他應該做的,完全就是出於領導的面子才會忍讓和道歉,所以他選擇離開。
人情在這個社會中固然重要,但是契約精神才是這個年代主打的,這是一個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的時代,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未來將會是無數人綻放自己的光彩,而不是在領導面前低三下四,被迫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