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這樣嗎?

2021-01-13 終有一天心願都實現

如果說在城市這句話可能還真的不大對,而在農村這個前提之下似乎就顯得那麼真實可信了。類似這般的農村流傳的諺語有些自嘲或者說調侃,而大多則是經驗之談,比如說「一家發財,九家貧」。而這裡所提到的「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也正是來自於農民的經驗之談。

農村的臘月非常的熱鬧,每當這個季節快要來臨的時候我們莊戶人也就進入了所謂的農閒季節,村裡的家家戶戶都忙著殺年豬醃年貨,偶爾沒事的時候串串門散散步日子過得非常的悠然自得,感覺臘月裡的每一天我們的莊戶人都沉浸在那種非常歡快的氣氛當中。

在民間正月份和臘月期間忌諱的事情確實比較多,有人認為這些是迷信,但是這也代表著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農夫還記得小時候父母常叮囑我們,在正月初一的早上是不宜睡懶覺的,這樣一整年就可能會睡懶覺。另外在春節期間是不宜下地幹活的,婦女們在初一不能洗衣服、不能掃地,男人們在初一不能劈柴、不能責罵小孩子,甚至還不能在正月期間吃鹹菜等等。其實這也是希望有一個美好的開始而已,只為圖個好兆頭。

另外,對於在家種地的農戶而言,到了寒冬臘月時已經辛苦勞累了將近一年,這時身體已經處於極度疲憊不堪的時候,如果此時不能休養生息或選擇進補的話,可能就會把身體弄垮,這樣自然不利於來年的正常農業生產,在過去一旦因為身體原因耽誤種地,一季糧食可能就會歉收,那自家日子只能是越過越窮,因而也就不能發財致富了!

正月玩不窮:而在正月春節期間,也不要有太多的顧慮,最主要的就是該吃吃,該喝喝,盡享和家人在一起的開心時光,耽誤了正月這段時間也是無妨的,真正二月才是一年忙碌的開始,二月份這個時候想要有收穫,那就必須要付出行動。

隨著這些年農村種地越來越不掙錢,以及農村人大量外出打工或進城生活,因此人們在臘月和正月裡休假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最多的假期也就十幾天左右,而工作比較忙時可能過年也就放一兩天假期!因此,現在很少有人再能體會到這句老話的真實感受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老話:「正月不娶,臘月不訂」,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小時候應該能時常聽到一些長輩給自己講的道理以及簡單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沒有特別高深的詞彙以及華麗的辭藻,但是句子中所蘊含的道理卻是十分深刻的,這些老話和俗語在一方面展現了農村的縮影,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我們的祖輩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俗語流傳,雖然這些俗語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是其中的含義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實像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祖輩根據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今天給大家講的俗語是「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俗語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這句俗語也是很有意思的,對於「正月不剃頭」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從我小時候一直到前兩年時,每年進入臘月之後,我媽就經常提醒我年前一定要去理髮,正月裡不能剃頭。小時候我對媽的話是言聽計從,她說怎麼辦,我就怎麼辦,然後長大了,上了初中的時候,我就有點兒不理解了,我就問我媽,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我媽就說正月裡剃頭,對舅舅不好。當時我還和我媽辯論了,一直說:這都是老話,沒有什麼可信價值了。結果問到最後以老媽打了我一巴掌結束了,從此以後還是乖乖的在年前臘月裡就把頭髮理好。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
    導語: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有習俗自然就有禁忌,也就是這這些節日不能做的事情,就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老一輩人說起的「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的說法,為什麼會有眨眼的個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正月不剃頭其實這句俗語的由來是因為歷史的訛傳。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都會高高興興的來度過,並希望能夠為新的一年來開一個非常好的頭,因為對此農村的朋友們都是非常的重視,所以關於這方面的規矩也就會非常的多,而且村子裡面的老一輩人們對於正月和臘月這兩個月份也都是非常的有講究的。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有道理嗎?看後真長見識!
    每年一到年底,就有很多遠在異鄉的遊子開始準備張羅回家過年,他們有的提前就買好了火車票。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不管是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團聚。而且一過了臘八,就要開始準備置辦年貨,十分的忙碌。在我國民間,正月和臘月都是春節的期間,尤其在農村,這段時間最為的熱鬧。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啥意思?
    現在已經正式步入臘月,距離春節也越來越近了。在臘月階段農村地區的人們都早早地提前製作臘肉、臘腸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而每逢臘月,農村老人常說「臘月立春春水要,正月立春春水遲」,這是什麼意思?今年立春是在臘月嗎?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這話啥意思呢?
    ,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在農村裡農民對於新年也是有一種期盼,農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家裡的莊稼也能豐收,這些就是農民所期盼的。 像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就會對明年的莊稼進行預測,畢竟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對於預測年後的天氣年景來說,農村主要是依靠著俗語,就比如這句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就是預示著明年的年景好
  • 臘月初六,農村老人說「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話啥意思?
    在農村裡,到了沒有事情做的時候,老人們多數都會聚在一起聊天,從老人們聊天的內容來看,都是一些俗語較多,不像城市人在一起只能談論一些賺錢的門道之類的,農村的老人更希望談論一些關於莊稼生長的俗語和關於做人的俗語,就比如這句俗語「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句話就是和我們的運勢有關係,那麼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這句俗語的意思。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農村的一句老話,臘月南風正月雪,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在農村有進臘月就進年,畢竟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在農村也有進臘月就進臘月的意思,畢竟這一年中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所以農民會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送走不好的事,然後到大年初一,大家都來迎接新的一年,同時在臘月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農民不僅要忙著手中的活兒,為過年忙著,其次是收拾屋子,準備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