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年底,就有很多遠在異鄉的遊子開始準備張羅回家過年,他們有的提前就買好了火車票。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不管是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團聚。而且一過了臘八,就要開始準備置辦年貨,十分的忙碌。
在我國民間,正月和臘月都是春節的期間,尤其在農村,這段時間最為的熱鬧。比如我們一進入臘月後,就有著很多的規矩。畢竟為了過上一個平安年,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過年前後的俗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遵守。其中就有這樣一則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裡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
首先是「正月不理髮」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甚至還有「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因為在清朝入關的期間,多爾袞曾經頒下剃髮令,說的就是讓漢人剃光頭髮,只在後面留下一個小辮子。這個小辮子像是老鼠的尾巴,和頭皮相連接的地方像是一個銅錢大小的形狀,俗稱「金錢鼠尾辮」。我們現在看到的清朝古裝劇的髮型,其實和過去的「金錢鼠尾辮」大有差異。
但是正因為頒布了剃髮令,卻引起了漢人高度的反抗。因為古代信封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一傳統思想,讓他們剪去頭髮,則是對長輩的大不敬,所以就提出了「留髮不留頭」這一思想。而且人們為了表達對明朝的思念,就有了「思舊」的觀念。至於「正月理髮死舅舅」,其實是一種誤讀,而「思舊」正好和「死舅」同音,一代代誤傳下來,才有了今天的說法。
其實這一讀法的誤傳,還和清朝的統治者有很大的關係。畢竟為了加強統治,需要籠絡人心。在康熙年間,康熙曾祭拜過孔子,而且還行了跪拜之禮,這其實就是表明了一種態度,你們不是信奉孔子嗎,那我就尊崇他。這一招的確收效廣大,很多漢人看康熙都那麼尊崇孔夫子,就對清朝的統治沒有了敵意。
而「思舊」這一想法,是不利於清朝站住腳跟的,所以就在不停的誤傳當中,削弱了人們對前朝的思念,慢慢地潛移默化,達到了自己的統治目的。
而臘月不搬家也有著很多的原因,首先是天氣原因,因為寒冬臘月是很寒冷的,這個時候出去四處走動,難免會感冒。尤其在北方更是大雪紛飛,而且農民也沒有事情做,需要好好的休息。其次是家裡有老人,如果在臘月搬家,地上又滑,很容易摔倒,所以臘月搬家並不可取。
常言道「人搬窮,火搬熄」,搬家也不是搬的次數越多越好,尤其在臘月搬家,天氣寒冷,難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從而丟三落四,越搬越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臘月已經臨近過年,如果這個時候搬家,難免會因為過於的忙碌而過不好年。畢竟人在搬家後要休息一陣時間,這個時候又趕上年關,就會覺得一年忙到頭,並沒有好好地享受生活。
今日話題:你對這句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如何看待的,請在下方寫出自己的感想和解讀,我們一起交流學習。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