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2021-01-09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一,距離新年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進了臘月,農村便開始熱鬧了起來,很多在外打工上學的人回到老家,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也開始置辦起年貨。在農村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臘月的俗語,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是關於臘月的忌諱「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何在正月不能剃頭,臘月不能定親呢?

正月不剃頭: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正月不剃頭」的說法,所以每年春節前和二月初都是理髮館最忙的時候,在整整一個正月中,幾乎沒有來理髮館剪頭髮的人。關於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問了很多村子裡上歲數的老人後,都說不出來準確的原因,只知道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那麼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呢?

要說到正月為何不能剃頭,還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時期。古人常說「人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在古代人們從出生以後並不會剪頭髮,會一直留著頭髮,代表著對父母的尊敬,也代表著對父母的孝敬。但是在大清統一了中原後,清朝政府未來更好的統治老百姓,便強行讓老百姓剃頭,只留下一個小辮子。雖然老百姓們極力抵抗,但是畢竟胳膊扭不過大腿,所以只能用正月不剪頭髮的行為來「懷舊」,以表示自己的抗議。所以便有了「正月不剪頭」的說法,懷舊也被誤傳為「正月剪頭髮死舅舅」的說法。

臘月不定親:一進了臘月,農村結婚的喜事越來越多,碰到良辰吉日時,小小的一個村子裡可能會有四五家結婚的。雖然在臘月裡結婚的喜事多,但是卻幾乎沒有在臘月訂婚的事情。雖然訂婚並不會辦得像結婚一樣隆重,兩家人也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來舉報兒女的定親宴。人們在訂婚時之所以不會選擇在臘月,因為臘月不僅是一年之中最後的一個月,也是最冷的一個月,訂婚象徵著小兩口好日子的到來,在最後一個月訂婚,寓意並不好。再者臘月最冷,是陰之極端,人們認為,在極端中,會產生極端的產物,可能會影響小兩口以後的生活,所以便有了「臘月不定親」的說法。

農村中流傳的俗語多是老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總結出來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能適應到現在的社會。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現在正月剪頭髮的人大有人在,在臘月訂婚的也比比皆是,並且並不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這句俗語也是很有意思的,對於「正月不剃頭」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從我小時候一直到前兩年時,每年進入臘月之後,我媽就經常提醒我年前一定要去理髮,正月裡不能剃頭。小時候我對媽的話是言聽計從,她說怎麼辦,我就怎麼辦,然後長大了,上了初中的時候,我就有點兒不理解了,我就問我媽,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我媽就說正月裡剃頭,對舅舅不好。當時我還和我媽辯論了,一直說:這都是老話,沒有什麼可信價值了。結果問到最後以老媽打了我一巴掌結束了,從此以後還是乖乖的在年前臘月裡就把頭髮理好。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
    導語: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有習俗自然就有禁忌,也就是這這些節日不能做的事情,就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老一輩人說起的「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的說法,為什麼會有眨眼的個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正月不剃頭其實這句俗語的由來是因為歷史的訛傳。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有什麼道理?看完後忍不住想笑
    「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這句俗語,說的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正月不剃頭是老百姓情感的寄託,臘月不定親則略帶一些封建色彩。正月不剃頭這句俗語,源於清朝徵服在1644年頒布的剃髮令,當時清朝剛剛入關,為了加強統治,強令全國人民改著滿族服飾、改剃滿族髮型。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一、正月不理髮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這是為什麼?有啥道理嗎?
    ,所以有的青年都是提前把頭髮捯飭好,對於在農村,要是在正月理髮的話,那是不可以的,所以很多人都提前整好髮型回家過年。所以很少人敢去理髮,畢竟這些都是規矩,還有的就是在農村裡臘月也是不能定親的,那麼這些都是有什麼說法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我們的祖輩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俗語流傳,雖然這些俗語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是其中的含義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實像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祖輩根據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今天給大家講的俗語是「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俗語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訂婚與娶親,這是農村人非常看重的事情,因此今天要講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句話大夥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卻不太懂這裡面的講究,讓我細細道來。要想解釋這句俗語,我們需要將其分開來說,先來說說「臘月不定親」。首先,氣候上來說,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衰弱,陰氣增長,缺少活力。婚姻講究紅紅火火,熱熱鬧鬧,臘月這寒冷蕭條的氣氛,跟婚姻熱鬧的氛圍八字不合。
  • 臘月至,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有何講究?不妨看看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臘月相對來說是結婚辦喜事最多的一個月份,因為在很多老人看來,臘月的好日子要多一些。不過在以前的時候,農村老人認為,「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到底是是為何呢?有什麼講究嗎?我們一起來看看。臘月不定親不管是古時候還是現在,定親是結婚之前的必備一道程序。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了,這句俗語究竟說的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的有什麼樣的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俗語的第一句「正月不理髮」,這裡說的是人們在正月時候,大部分的人一般都是不會去剪頭髮的,其實在很多農村裡面的人們對於剃頭的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有講究的,人們覺得在正月裡面的時候剃頭是非常的不吉利的,因為人們覺得在正月裡面剪頭髮會給家裡面的人帶來非常不好的氣運,因此人們也大多都會在過年前就把自己的頭髮給整理收拾好,幾乎都不會在過年期間去剪頭髮。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有道理嗎?看後真長見識!
    在我國民間,正月和臘月都是春節的期間,尤其在農村,這段時間最為的熱鬧。比如我們一進入臘月後,就有著很多的規矩。畢竟為了過上一個平安年,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過年前後的俗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遵守。其中就有這樣一則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裡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農村流傳近百年的「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究竟有什麼講究?
    我們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可能有的俗語已經在當地流傳了近百年,甚至是更久。我們遵循數十年的俗語,可能知道其含義的人並不多,但是這是老一輩一直在遵守的,所以才一代一代傳下來,並且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當然這也僅僅是限於理論方面,所以沉香還是經過十五年的勤學苦練,還要得到四位仙姑的幫助才可以成功救母,但是這一句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俗語卻很有意思。「正月理髮死舅舅」的整句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在民間的流傳範圍非常廣,直到現在依然有老人偶爾會提起,算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兩個忌諱。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來看看
    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這些俗語,是根據地方的習俗不同而改變的,在我們北方就不同之處,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這個俗語,聽我從頭說來。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又到年底,「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聽過嗎?為啥有這種說法?
    年前的臘月和年後的正月,都可以算作春節期間,這段時間農村最為熱鬧,小孩犯錯,大人也不會打罵,頂多說一兩句,畢竟過年了,大家都要高高興興,歡歡喜喜,不過正因為臘月代表一年的結尾,正月表示一年的開始,為了明年能過得平平安安,農村人在這兩個重要的月份裡,有很多規矩,或者說習俗、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