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底,相信很多人已經買到或者正準備買回家的車票,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一個人每一戶人家都會用心對待,明天就是臘八節了,農村人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後很多農村人都忙碌起來了,準備置辦年貨。
年前的臘月和年後的正月,都可以算作春節期間,這段時間農村最為熱鬧,小孩犯錯,大人也不會打罵,頂多說一兩句,畢竟過年了,大家都要高高興興,歡歡喜喜,不過正因為臘月代表一年的結尾,正月表示一年的開始,為了明年能過得平平安安,農村人在這兩個重要的月份裡,有很多規矩,或者說習俗、避諱。
以前進入臘月後,要是誰家準備搬新家,家中的老人就會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用這句農村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來勸說不要搬家,等到臘月過後再搬,不過這句話有什麼來歷?又有什麼意思在裡面呢?
「臘月不搬家」其實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從天氣方面考慮,臘月裡往往天氣寒冷,搬家少不了到處走動,寒冬臘月人在外面跑來跑去,很容易感冒生病的,尤其是老人,要是搬家磕到連年都過不好;其次關於「臘月不搬家」還有一種原因,是人們覺得不吉利,俗話說「人搬窮,火搬熄」,因為即將過年,家中的祖先或者灶王爺可能會對新家不太熟,會對家庭的福運產生影響。
至於這「正月不理髮」應該很多人都聽過,農村老人常說小孩到了正月不能剃頭,因為「正月剃頭死舅舅」,所以農村的小孩往往會在臘月裡把頭髮剪了,畢竟接下來的一個月是不能剃頭的,所以每年進入臘月和2月的時候,農村的理髮店往往是人滿為患。不過關於這個正月剃頭死舅其實算是誤讀了。
根據歷史記載,清兵入關後,強制百姓剪頭,而且提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措施,大概在1644年,清政府頒布剃髮令的前後出現了「正月不剃頭」的習俗,人們為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就有了「思舊」的說法,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訛傳為音相似的「死舅」。
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喜洋洋,祝願大家都能有一個快樂的新年,不知道大家那裡有沒有什麼關於新年的習俗?歡迎在評論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