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2021-01-13 歷史惟鑑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知名度極高,說的是二郎神的親妹妹三聖母因為與凡人結婚,並且生下了兒子劉沉香,作為司法天神的二郎神因為妹妹犯了「仙凡有別」的天條,就盜走了三聖母的寶蓮燈,並且將她壓在了華山下面。

沉香在知道自己母親被舅舅給壓在華山下面以後,想要將母親給救出來,於是開始了尋仙求道之旅,儘管功法大成多次前往華山,但是卻都遭到了二郎神的阻攔,無論他苦苦哀求,二郎神都無動於衷,所以沉香很長時間都沒有成功救母。

在他救母的這個過程中,最大阻力便是自己的親舅舅二郎神,所以有網友在討論沉香應該如何迅速救母成功的時候,熱度最高的回覆是「只要沉香在正月裡去理髮就可以了」。

為何說「沉香在正月裡理髮,就可以成功救母」呢?因為古老相傳「正月理髮死舅舅」,二郎神正是沉香的親舅舅,於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沉香在正月理髮就可以成功幹掉二郎神了。當然這也僅僅是限於理論方面,所以沉香還是經過十五年的勤學苦練,還要得到四位仙姑的幫助才可以成功救母,但是這一句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俗語卻很有意思。

「正月理髮死舅舅」的整句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在民間的流傳範圍非常廣,直到現在依然有老人偶爾會提起,算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兩個忌諱。之所以要「正月不理髮」,人們的解釋說是如果理髮了就會「死舅舅」,其實一開始是「正月不理髮為思舊」,也就是為了懷念過去,這又與一段歷史事件相關。

我們看現在的清宮戲,清朝時候男人們都把額錢頭髮剃掉只剩下一條辮子,但是在清朝以前人們的髮型並非如此,尤其是人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信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頭髮在某種意義上能夠等同於自己的生命,所以曹操在犯下自己所立的禁令時,按律本應斬首,但是他割下自己的頭髮也能夠引起大眾的信服。

古人們對自己的頭髮非常看重,等到滿清入關以後,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於是就搞了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強制人們進行理髮,人們很無奈但是又不能夠公開反抗,於是就說正月裡不能理髮,這是人們對於古老中原文明的一種懷念之情。

至於「臘月不搬家」又有何講究呢?這個其實與「火」有關,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類似經驗,那就是不能夠直接從爐火上面跨過,只能夠從旁邊走過,因為老人們認為這會影響到家庭紅紅火火的「氣運」。臘月不搬家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家裡面的「爐火」是非常重要的,這象徵著家裡的發展紅紅火火,但是臘月往往非常寒冷,很有可能導致了爐火在搬家過程中熄滅,以至於影響家庭發展沒有那麼紅火了。

當然了,無論是「正月不理髮」還是「臘月不搬家」,這些俗語的誕生都有著其特定的歷史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已經無法應用到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不過我們也可以對這些俗語增加一些了解,以此去了解過去人們的生活狀態如何,對於我們自身的生活狀態也能夠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相關焦點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一、正月不理髮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像「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該怎麼去理解呢?臘月不搬家:從古至今,搬家並不是小事,特別是以前,但凡搬家的,多數是出於躲避戰.亂、瘟.疫、飢餓等等,反正肯定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那種狀態,如果選擇臘月搬家,到處都是食物缺乏,豈不是得挨餓?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引言:村裡小鄭,就因為正月理髮,被他舅舅撞上了,一巴掌呼過去,把小王都打蒙了。小鄭不服,就找母親理論。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有道理嗎?看後真長見識!
    比如我們一進入臘月後,就有著很多的規矩。畢竟為了過上一個平安年,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過年前後的俗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遵守。其中就有這樣一則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裡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首先是「正月不理髮」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甚至還有「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其實這是一種誤讀。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哈嘍啊,大家好啊!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了,這句俗語究竟說的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的有什麼樣的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流傳近百年的「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究竟有什麼講究?
    我們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可能有的俗語已經在當地流傳了近百年,甚至是更久。我們遵循數十年的俗語,可能知道其含義的人並不多,但是這是老一輩一直在遵守的,所以才一代一代傳下來,並且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
  • 俗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為什麼這麼說?多數人不知
    這些俗語傳來傳去,就導致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明白這些俗語是什麼意思,可是卻將俗語的內容奉為生活中的準則,比如說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如此,"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想必這句俗語有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是你真的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很好理解的,意思就是要告訴人們,在正月的時候不可以理髮,而在臘月的時候不能夠搬家。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是什麼?為什麼呢?
    其實在農村有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俗語,很多人都不怎麼相信,不過對於一些老人來說,還是需要遵守著這些俗語的,比如即將過年了,來理髮的人變多了,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是因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正月不理髮」呢?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我們的祖輩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俗語流傳,雖然這些俗語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是其中的含義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實像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祖輩根據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今天給大家講的俗語是「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俗語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在農村中生活看似非常的悠閒,其實也有著很多的講究,稍微不注意就會犯了大忌。因此農村人的生活中也會受到這些講究的約束,這樣就能夠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規範和秩序。如果誰沒有遵從這些習俗,那就會受到村民們的嘲笑,嚴重點的則會在村裡抬不起頭來。
  • 又到年底,「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聽過嗎?為啥有這種說法?
    年前的臘月和年後的正月,都可以算作春節期間,這段時間農村最為熱鬧,小孩犯錯,大人也不會打罵,頂多說一兩句,畢竟過年了,大家都要高高興興,歡歡喜喜,不過正因為臘月代表一年的結尾,正月表示一年的開始,為了明年能過得平平安安,農村人在這兩個重要的月份裡,有很多規矩,或者說習俗、避諱。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臘月到,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摘要:臘月已到,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2020年了,而在12月26日就已經進入農曆臘月份了,這也就意味著距離2020年的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臘月的俗語,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是關於臘月的忌諱「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何在正月不能剃頭,臘月不能定親呢?正月不剃頭: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正月不剃頭」的說法,所以每年春節前和二月初都是理髮館最忙的時候,在整整一個正月中,幾乎沒有來理髮館剪頭髮的人。關於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問了很多村子裡上歲數的老人後,都說不出來準確的原因,只知道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臘月至,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有何講究?不妨看看
    又到了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農曆最後一個月,臘月。臘月的到來意味著離春節就不遠了。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臘月到來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比較忙,購置年貨,祭拜等等,這裡面也包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娶親。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
    導語: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有習俗自然就有禁忌,也就是這這些節日不能做的事情,就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老一輩人說起的「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的說法,為什麼會有眨眼的個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正月不剃頭其實這句俗語的由來是因為歷史的訛傳。
  •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這句俗語也是很有意思的,對於「正月不剃頭」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從我小時候一直到前兩年時,每年進入臘月之後,我媽就經常提醒我年前一定要去理髮,正月裡不能剃頭。小時候我對媽的話是言聽計從,她說怎麼辦,我就怎麼辦,然後長大了,上了初中的時候,我就有點兒不理解了,我就問我媽,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我媽就說正月裡剃頭,對舅舅不好。當時我還和我媽辯論了,一直說:這都是老話,沒有什麼可信價值了。結果問到最後以老媽打了我一巴掌結束了,從此以後還是乖乖的在年前臘月裡就把頭髮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