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紀錄片《人生七年》從1992年開始,記錄了13名7歲孩子的人生,他們全部來自普通家庭。
從上帝的視角看他們的人生軌跡,命運多舛,現實碾壓,因為太過真實,「代入感太強了「許多網友看了後都感到喘不過氣。
不得不承認,這世上99%的人拼盡全力,最終仍過著平凡的一生。
01 99%的人最終落入平庸
紀錄片中,女孩貴子從小就是個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7歲開始,學鋼琴、遊泳、書法、劍道,還有補習班,跟我們身邊很多90後、00後小時候一樣,背負著父母的厚望。
父母在她身上花費巨資,耗盡心力,期望她從起跑線開始就勝人一籌,擁有開掛的人生。
然而,小學、中學、大學,在所有重要的考試中,貴子都未能得償所願。
大學畢業那年,貴子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當上了航空公司的空姐。
她努力工作,成為負責頭等艙的優秀員工。可是, 僅僅3年,航空公司就破產了,28歲的貴子正式失業。
貴子的真實經歷告訴我們,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同樣遭受現實碾壓。
與貴子的父母相反,直樹父母對他最大的期望,就是無憂無慮地長大,擁有快樂人生。
像不像我們身邊崇尚快樂成長、開放教育的家長?
21歲的直樹想要當一名檢察官。然而,他沒有通過法律考試,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咖啡店打工。
看吧,「放養「的娃同樣不能事事順遂,一生無憂。
精心培養的貴子,快樂成長的直樹,他們都沒能擁有一個世俗定義上的完滿人生。
原生家庭和教育,都不能對命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每個家長,或者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不平凡的人。
長大後,卻慢慢發現世界和你預期得不一樣,放眼望去滿大街面無表情的平庸之輩,而你是他們其中之一。
02 人生本無意義
毛姆《人生的枷鎖》中的主人公菲利普有著同樣的困惑。
他自幼父母雙亡,因為跛足,受盡了同學的嘲笑和譏諷,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殘疾帶來的桎梏,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他不想像伯父一樣成為一名牧師,跑去德國學了會計。
畢業後,做了一年會計師學徒,他覺得會計工作並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當一名畫家。
他又跑去巴黎學藝術,幾年後,又發現自己並沒有藝術天分,又悻悻然放棄,來到倫敦醫學院學醫。
宗教、會計師、藝術、學醫,他其實對哪一門學業都沒有興趣,只不過是想讓自己成為人們口中那個從事高尚職業的成功人士。
迷茫的菲利普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他仿佛覺得,一輩子都在遵循著別人向他灌輸的理想行事,從來沒有聽從過自己的心願。
菲利普的朋友,詩人克朗肖說:「你剛剛不是問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嗎?去看看那些波斯地毯,總有一天你自己就會找到答案。「
最終,菲利普明白:人生本無意義,我們編織人生的過程,才賦予了人生最大的意義。
他突然發現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這樣循規蹈矩的人生,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甚至不可謂不完美。
03 成功是別人眼裡的,幸福是自己體會的
貴子和直樹何嘗不是這樣?總想出人頭地,不負父母殷殷期待,卻總是事與願違。
因為父母期待,因為不能被人瞧不起……一道道人生的重重枷鎖牢牢套在他們身上,就像菲利普,更像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
究竟什麼才是成功?放下這些枷鎖,人生會更糟糕嗎?
日本《人生七年》還在繼續,直樹現在已經成為了東京一家連鎖咖啡店的店長,他的店在全國一千多家店中是排第一的。
貴子失業後,和同事們組建了一個啦啦隊,偶爾去喝喝酒跳跳舞。
也不再沉浸在自卑和高壓的心態裡,整個人都快樂了很多。
大多數情況下,成功是別人眼裡的,而幸福是自己體會的。
放下枷鎖,他們過得並沒有那麼糟。
他們的人生雖然平凡,卻在他們每個人的維度裡,他們都達到了相應的自我實現,找到了自己的快樂。
如今他們35歲了,在往後的歲月裡,相信他們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實現自我意義的成功,而不是被外界和世俗的期待牽著鼻子,碰得頭破血流。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失敗,富裕與貧窮都無法為任何人的人生下定義。
有些時候,我們過不好這一生,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或運氣不好,而是你這一生都在和自己對抗。
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且快樂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是選擇了世俗既定的人生道路,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了雖然平凡但卻滿足的一生,都是成功的。
正如《明朝那些事兒》中所說:成功只有一個,以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
04 讀懂毛姆,就讀懂了人生
《人生的枷鎖》被稱為毛姆的自傳體小說。
與菲利普相似,毛姆從小父母雙亡、被寄養的經歷使得他個性害羞孤僻,口吃的毛病更是跟隨他一生。
成年後,他嘗試過許多行業,學過會計,當過醫生,在將近40歲時,成為知名小說家。
毛姆甚至還是一個雙性戀,人性、愛情、友情、夢想、欲望……在他的文字裡被描述得一針見血。
讀毛姆,拿起書用不了半頁,你就能跌入他營造的氛圍中去。
跌宕起伏,充滿懸念,讓人不忍放手,裡面藏了太多世間冷暖,人生真相。
這個愛講故事的毒舌老頭,帶著種罕見的幽默和深刻,靠一根筆,戳中無數人內心。
讀毛姆,或淚奔,或開懷大笑,最終沉默不語。你會忽然感到自己的迷茫、孤獨、失落,原來有人懂得。
迷茫、名利、辛苦、畏懼頓時散去,「人生到底該怎麼度過?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拾起自己的夢想和初心,為自己而做,為自己而活。
不同於那種流行小說家,毛姆作品具有極高文學價值,馬爾克斯、村上春樹、伍爾芙、張愛玲等等,一眾作家對他推崇備至。
作家劉瑜每次旅行想要帶上毛姆的書,
「毛姆給我特別大的感覺是溫暖......他的語言非常平實、家常,甚至有些嘮叨。讀他的小說,很像和一個普通老頭子喝茶,邊聽他講自己身邊的瑣事。」
在豆瓣上,他的作品幾乎都在9分以上,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毛姆大叔」。毛姆的文字,每個人一生都值得認真讀一次。
非常幸運讀到了這本書,也推薦給愛讀書的你,這套毛姆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集包括《月亮與六便士》、《面紗》、《人生的枷鎖》、《刀鋒》,好書不貴,卻能珍藏一生。
絕對正版,包郵到家。一餐飯錢,就能收穫一套名人大家們都反覆讀,讓你受益一生的好書。點擊上面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