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畢業的那些年,整天昏昏沉沉的不知道做什麼事,都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而在當時雖然沒有那麼恐懼,但也確實有一點惆悵,自己什麼都不會,就這樣準備去社會闖蕩。
都說北上廣好,我想大多數畢業生都會選擇去這樣的大城市打拼一番吧,還沒出發前,就憧憬自己的未來怎麼樣美好,想著能夠攢足錢,把老家的老式樓房改裝成華麗洋房。可那樣的想法,直到老房子坍塌了,也沒有實現。不是行業選擇不好,而是自己專注于堅持出現搖擺不定,選擇了正確的行業,時間,卻不是正確的人去執行。
現在網上都說這樣那樣的紅利期,藍海期等等,其實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滄桑,漸漸明白了,賺錢的時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人,這個人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執行這件事,如果只是三分鐘熱度,五分鐘就自以為是,八分鐘就感覺沒有了樂趣,十分鐘就放棄了。那麼就算你把握住了當前最賺錢的行業或事,但是這個人的執行力不行,那麼這件事你最多也只能算是嘗試。
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很正常的呀,人人都知道執行力很重要,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正在地對自己的行為興趣去完美執行。對,這也就是我說的執行力的價值,有時候我真的希望自己是機器人,沒有那麼多想法,沒那麼多藉口,沒那麼多生活煩惱,只會做一個執行者,輸入程序,專心專注地去做,只需要做下去就可以了,不用想這些那些。
當初嘗試了多種行業,直到現在,還是覺得自己沒有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所以在我現在看來,我們生活並不是一定要找自己喜歡的,而是要找到一份對未來有重大意義的。
比如你現在選擇的工作或事業,對以後的家庭、個人、子女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那麼就需要堅持的去做下去,如果你現在的事業天花板就要到頂了,雖然目前感覺生活穩定,但一旦遇見任何意外,你的穩定,給你帶來的確是巨大災難,一根稻草,即打破了你的生活。所以我個人認為,只有在動蕩中持續執行對未來有重大意義的事,才是當前個人最應該做的事。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想法,比如我的家人,他們就希望我的工作工資能穩定最好,哪怕一個錢少一點,能看見你天天上班,他們就會覺得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而我就是典型的叛逆型,雖然每次選擇的行業與所做的事都是當前最流行或覺得最有價值的事,可自己這個執行人,卻沒有堅持把任何一件事做下去過,所以我失敗了,失敗不可怕,畢竟成功人士只有2%其他98%的人都會有失敗。但找到自己的問題,並改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當然自我改變真的很難很難,所以,這就需要夥伴,由夥伴們互相幫助,因為人無完人,每個人性格與眼光都不一樣。
我的自我評價:市場眼光獨特,頭腦清晰,所發現或做過的事,幾乎都是當前紅利事業,但缺少執行力,自控力不佳。所以想找些志同道合,互助互補的朋友們一起為未來的明天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