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雲峰|申海南:父親(散文)

2021-01-15 隆回縣融媒體中心

今天是父親節,我每每想起我的父親我就淚水直流,心中隱隱作痛,我這一輩子心中最大最深的遺憾,就是父親 享到我一點福。一九八一年九月底,我父親去世前一個禮拜是口吐鮮血累倒在賣肉的屠桌下,我當時在隆回棉織廠開車,我迅即掉頭往灘頭奔馳,這時父親已躺在灘頭地區醫院的病床上,當時醫學落後,一個劉姓中醫也看不出什麼名堂,我提出送邵陽市人民醫院,無奈我家中排行老么,見怕父親逝在外面不予採納.我一直到現在恨自己為什麼不堅持,自己又開了廠裡的大貨車在老家,那個時候我是萬元戶了,各方麵條件都很好,就因自己的不堅持,讓父親在灘頭醫院不到一個禮拜就逝 。儘管父親當時的葬禮辦得風光隆重,父親辛苦一輩子,由於我的不堅持而去世,我痛悔至今,叫子欲孝而親不在,我真切感受到這話的切膚之痛。

父親是邵東楊橋七秋人,在十一二歲就單槍匹馬灘頭學徒,我父親一輩子學了三大手藝,殺豬、廚師、雕刻,七九年前,灘頭街上和附近農村,紅白喜事都請我父親做廚,父親做的菜至今讓我都垂涎欲滴,尤其是蛋餃、和菜、大片牛肉、大片羊肉、東坡肉皮,還有一種叫炸粉肉香甜可口,是用大肥肉切成一塊一塊,外面用麵粉塗抹再放到鍋裡油炸,把肥肉炸空而後又塗上一層白沙糖。那個味道現在任何山珍海味都無可比擬。

父親殺豬賣肉幾十年童叟無欺,父親人緣關係極好,灘頭街上方圓二十裡無人不識我父親,父親的回頭客生意特別多。父親從小沒讀過書,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但父親的家教家訓我永遠記在心中:一個不辨是非善惡的人是不會成功的;人要知足常樂,不要貪得無厭;人要有同情之心,更要有感恩之心;人有廉恥,百事可立,人無廉恥,百事可為;交朋處友要有小氣的大方,不要讓和你交往的人吃虧。這些話,如珍寶,從小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父親從小到大沒打過我,就算我在外面惹了事,父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聽話,等你長大了再打去了。我讀小學時,中午休息或者下午放學,站在父親賣肉的屠桌邊,父親經常拿兩毛錢要我去吃碗麵,或者拿一毛四分錢要我去買兩個包子吃,即使我十幾歲 ,我父親都沒罵我更沒打過我,並且帶我殺豬賣肉。

我父親在食品站殺豬,在飯館當廚師都屬於臨時工,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下,人人都得接受嚴峻的考驗,記得我十來歲,大概是四清運動,每個人都要交待問題,輪到父親時,實在沒有什麼問題交待,一個大廚既沒和錢打交道也沒和物有關係,領導這麼說:老申,你沒問題?你真的沒問題?那我問你,你炒菜要不要嘗菜,你一天要炒多少個菜,你嘗一口我只給你算五釐錢,十口就是五分,你一天總要炒幾十百把個菜吧,不給你多算,一天只算三毛錢,一個月九塊不算多吧,一年108塊沒冤枉你吧,你做廚一年半,不說你貪汙,算多吃多佔賠150塊錢出來算合理吧。

那個時候150元,對普通家庭來說,是個巨大的數字,父親工資才36元一個月,我雖然只十來歲,但那一幕我永遠不會忘記,開完會出來,父親氣得在地上咬土,被人拉回家,四處賠笑臉,受盡譏諷和刁難,千辛萬苦才湊夠了150元。

我家七零年最艱難,母親到長沙給我大嫂帶小孩,兩個哥哥下放農村,當時割資本主義尾巴,父親給農民殺豬被當成走資本主義道路,有時偷偷摸摸殺條豬,工商所的一知道就到家裡來了,尤其是那個吊眼眶,兇惡地說要把豬肉沒收,好話講盡並保證今後不犯才罷休。

父親帶著我將我家中一樓的木質樓板拆了,賣兩百多塊錢,才填上債務的窟窿。又擔些煤灰和石灰渣把地平整固化好,沒有木質樓板的木屋是多麼另類,那些年是家人不願觸及的疼痛。

無獨有偶, 八零年在隆回開車,有次從長沙拉車紅花草籽到隆回賣給了一個劉姓老闆,那次賺了千來塊錢,吊眼眶正好調到了隆回桃花坪當所長,吊眼眶看到我趾高氣揚,說我投機倒把,還說你這個小申,你老子在灘頭搞資本主義被我教育過,你現在又到縣城來搞資本主義了。不提我父親還好,一提我父親,我怒火中燒,狠狠地將登有《長途販運算投機倒把嗎?》的那張《人民日報》甩在他面前,然後就唾沫橫飛地對他一頓怒罵,譏諷尖刻的話語如缺堤的洪水傾瀉而出,吊眼眶氣得臉色發白髮青發紫,全身發抖,只能眼睜睜看著我和那個跟車的朋友揚長而去。

文革之後,生活秩序受到破壞的情況開始扭轉,我們兄弟先後都參加了工作,條件也慢慢的好起來了,父親那時也已年近古稀,可勤勞的父親還是一天也不願停下來,不管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嚴寒,依舊天天守在屠桌邊,賣肉掙錢給兒孫輩們減輕負擔,記得七九年春天,灘頭鎮辦紙廠的廠長劉均玉找到我父親,要父親去他們廠裡當大師傅給年畫專門點睛,我才知道父親還是年畫大師。改革開放後,灘頭鎮紙廠是最率先印年畫的,而年畫的關鍵部位是人工給門神點眼睛,每個月給我父親100元工資,那個時候可是高薪呀。

我在隆回工作好幾年了,父親都沒去過隆回,七九年冬天,有次隆回劇院上演祁劇專場,我硬要父親去隆回看戲,父親才去了一次,我霸蠻給父親20塊錢。父親走的時候還不聲不響放到我抽屜裡,我的父親一直累到死,一輩子不曾花過我一分錢,叫我如何不心痛。

還有一件我一輩子都不能原諒自己的事,記得是八零年冬天我開車回灘頭,在灘頭那個劉光照上梯子的石板路上,我看見父親,頭髮全白了,臉上盡顯滄桑和蒼老,鵝行鴨步,我當時驀然之間知道父親真的是老了,雖然心裡一陣陣痛,但沒拿出任何實際行動去阻止我的父親不要再去勞累,沒有想辦法如何讓父親去享幾年清福,寫到這裡我真的是淚流滿面,永遠饒恕不了自己,我對不住我那勤勞善良的父親!父親!如果有來生,我還做您的兒子,一定孝順、孝心、孝敬你老人家!

打我父親八一年去世、我母親八八年去世,37年,除了九二年春去廣東大亞灣發展,其餘每年清明回鄉給父母掃墓是雷打不動的鐵任務。我經常想,我的父母哪怕有一個健在也好,如果和我住在一起則更好,如果老人願意住老家,我一個禮拜至少三天要回去陪伴老人,要高薪請兩三個人來招呼二老,為什麼我連續這麼多年春節回去扶貧,去看望慰問那些貧困老人和貧困家庭,這也有報答父母的在天之靈的一份心意在裡面。

父愛如酒,歷久彌醇。父親,願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相關焦點

  • 父親沒有寫過散文和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詞,許飛作曲、演唱的歌曲。這首歌將父親對子女的愛與責任,以及子女在察覺時間流逝、父親已老的無奈詮釋得絲絲入扣。從歌詞中我們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老父親的身影。《父親的散文詩》歌詞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女兒躺在我懷裡 睡得那麼甜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鬧著要吃餅乾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裡鑽蹲在池塘邊上 給了自己兩拳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
  • 黃莉:今夜夢見父親了|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父親曾經告訴我:當好一名領導幹部,首先就必須做到尊重人民,學會跟群眾打交道,如果你能夠與打掃大街的環衛工人、與擦皮鞋擺地攤等最底層的人民群眾有共鳴,那麼你的工作就算有了方向和意義。父親是這樣教導兒女的,他也是以實際行動以身示範的。
  • 李健版《父親寫的散文詩》比原唱許飛更有故事感、溫暖感和深度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許飛的一首歌。董玉方作詞,許飛作曲。李健在節目《歌手》第八期播出演唱這首歌,來追尋父輩記憶。將父親對子女的愛與責任,以及子女在察覺歲月流逝父親已老後的無奈詮釋得絲絲入扣,讓聽者淚溼了眼眶。歌手李健的演唱讓人震撼和沉迷。
  • 海南一非全研究生考教師兩次獲第一兩次被拒:望給予公平機會
    她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因為自己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自己不但被海南中學取消了考教師的資格,隨後在報考海南省農墾中學教師時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被拒之門外。陳某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自己在結束了海南中學的考試之後,又參加了海南省農墾中學2019年公開招聘。
  • 散文||父親的夢
    父親在電話裡憂心忡忡地告訴我。這是庚子鼠年我第一次聽父親解夢。聽完這個夢,我沉重多日的心情略為輕鬆了一陣。「青龍主惡,與其他龍相比它的邪氣更勝。但這條張牙舞爪的青龍只是一竄而過,武漢一定能度過難關!」這是父親對我追問的解答。父親雖然讀書不多,但十分明理,絕非唯心主義者。這幾十年來,父親的夢不論兇吉,夢靈在十裡八村眾人皆知。比如,夢準誰家孩子能否高考中榜。
  •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
    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膾炙人口。朱自清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1920年,是朱自清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最後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廠去逛書店,在華洋書莊見到一部新版的《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要14元。這錢對這部大書說來雖不算太貴,可對一個念書的學生卻實在不是個小數目。
  • 每當我聽到像散文詩這樣的歌詞
    董玉芳《父親寫的散文詩》1984年,收穫還沒完,我就躺在懷裡,睡得那麼香。今晚的戶外電影,我沒有去看時間,而且妻子提醒我修理縫紉機踏板。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要求吃餅乾。藍色T恤,痛徹心扉鑽,蹲在池塘邊上,給了自己兩拳。這是父親,日記中的文本。這是他的散文詩。幾十年後,我看著眼淚流下來,但是我的父親已經和影子一樣老了。
  • 寫給父親的散文詩:舊自行車
    當他上小學的時候,他父親買了他的第一輛車,一輛自行車。我學騎自行車,那是我開始學的。我的小時候也很小,我父親的自行車高高大大,當我學會騎的時候,我沒有坐到駕駛座,但是我對卻非常感興趣。剛開始,我父親緊緊抓住我身後的天平,確保我的安全,我抓住把手,然後踩在鏈條上,因為個頭小,我沒有踩到整個圓圈,我走下半圈,把他拿回來半圈,非常有活力。
  • 願時光善待你,和你的,散文詩
    傍晚五點,女孩坐在平緩前行的火車上,輕闔雙眸,耳塞裡播放著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後來女孩病好出院,與父親的聯繫也不多,她不知道他的近況,他亦從未知曉她的生活。女孩不怪她的父親,甚至不恨她的父親,有的,只是漠然,像陌生人般的漠然。直到去年,父親突然罹患絕症,時日無多,回到了老家。親戚們都勸女孩多去看看父親,去陪他說說話,讓他在最後的時光裡感受到一點親情的溫暖。連母親都對女孩說,去看看他吧,他畢竟是你爸爸。
  • 朱自清與現代散文的解放
    《毀滅》特別是散文的最早創作者。1921年朱自清寫下了第一篇散文《歌聲》,此後雖然創作的量並不大,但是他一直嘗試不同的散文寫法,沒有間斷。有若干篇作品成為散文界公認的範文。  「五四」文學革命為一些青年人找到了文學道路,朱自清正是其中的一位。朱自清是有思想的作家,他的人生選擇、學業選擇是有個性的。他1917年入清華大學哲學系,三年修滿了四年哲學專業學分,而提前畢業。
  • 張怡微《散文課》:在散文中理解自己的有限,成為更好的人
    「散文」作為一種文體,古已有之,在我國古代,文以載道,散文享有很高的聲譽。而現代散文,是五四以來與詩歌、戲劇、小說相併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作家、復旦大學創意寫作MFA專業碩士導師張怡微的新作《散文課》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重點推出。
  • 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落幕 十大金曲揭曉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月1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 實習生 秦柏威)12月16日晚上,第三屆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頒獎禮在海口舉行。頒獎禮揭曉了本屆海南方言歌曲大賽創作比賽的十大金曲及演唱獲獎選手。  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許俊出席頒獎禮,並為一等獎選手頒獎。
  • 莫言散文作品首次全面結集出版:破除光環,拿自己「開涮」
    近期,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散文全編,該系列《莫言散文全編》共含三冊:《會唱歌的牆》《月光如水,馬身如漆》《感謝那條秋田狗》,全面收入莫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新世紀以來的散文創作近200篇,這也是莫言散文作品首次大規模結集編選。
  • 婚匠探店|蘭州新開一家清真餐廳「雲峰手抓」看看怎麼樣
    這次就帶來一家位於五里舖橋頭的清真婚宴餐廳:雲峰手抓。▍位置:蘭州市城關區五里舖橋頭金東電子電腦城6樓▍宴會廳數量:1個▍包廂:19間▍戶外場地:無▍婚房:無▍交通:公交、地鐵直達,不提供停車位這家店足以打破以往很多人對清真餐飲店的看法,正如餐廳的品牌標誌一般,顯示出濃濃的中國風元素。
  • 當父親節遇上日環食,父親其實就像月亮!
    今天是父親節,但又恰好遇到了日環食的景象,很有寓意,下面來分享18句關於描述父親的那些文案:1、老胡沒有很富裕,但他也沒有讓小胡餓肚子;2、默默「父」出,為愛乾杯;3、有一天我會找到王子,但你永遠是我的國王;4、多麼多身份,只有爸爸的女兒最好當;5、你是我最大的靠山,所以我不怕跌倒;6、我在努力長大,但請你慢點變老
  •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和他的兩位夫人的愛情往事
    我國著名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影響了一代一代的國人。此外他的散文《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和《給亡婦》也都是經典散文名篇。《給亡婦》是朱自清懷念結髮之妻武鍾謙的一篇散文。
  • 海南周刊 今年十月海南颱風接二連三紮堆「趕集」 誰捅了「颱風窩」?
    「但海南7月『空臺』並不算罕見。」海南省氣候中心正高級工程師、首席預報員吳勝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7月影響海南的熱帶氣旋(含熱帶低壓)頻數年均為1.1個,過去70年中7月未有熱帶氣旋影響海南的年份有18年。  今年影響海南的颱風雖姍姍來遲,但絕不會缺席,甚至還要一股腦衝個「業績」。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開頭,這篇文章曾經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它是無數學生心中關於父愛最初的印象——溫情的心酸。世界上沒有多少人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帶著寶玉出生,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平凡而樸素的生活,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 年入千萬元網絡作家柳下揮定居海口 稱海南利於創作
    文\海南日報記者 金昌波  5月22日,中國作協網絡作家狀況專題調研在海南展開,來自海南省的近20名傳統作家、網絡作家齊聚一堂,參加了由省作協組織召開的專題調研會。調研會上,大家對網絡作家的生存和創作現狀展開討論,其中網絡作家的職業身份如何得到社會認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發展趨勢,成為熱議的焦點。  「網絡文學只能製造網絡垃圾,消失不過就是一兩年的事情。」
  • 鄉音海南 | 海南人是如何「誇下海口」的?
    聽說海南人喜歡「吹牛皮」?但這都是情有可原的~不信?看看這個視頻你就知道了。  今天,南海網客戶端「鄉音海南」欄目給大家分享一個視頻《看海南人誇下海口》,原來海南人「愛吹牛」的真相是這樣的......一起聽聽海南輝聊海南~音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