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司法能力中凸顯擔當,將信息化建設紅利充分釋放,確保審判執行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開展,「隔空」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數據顯示,開年至7月,博羅法院網上立案6550件,網上開庭449件,網上調解案件2003件。而這些成果,得益於近年來,博羅法院以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重要載體,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陽光化「四化並舉」,全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
「信息化」協同,構建數字法庭慧治
3月12日,在安裝三方庭審系統的第二審判庭內,博羅法院依法對該院首宗涉疫情犯罪案進行了高清視頻形式的遠程庭審。
庭審現場,法官、辯護人在審判庭,公訴人在檢察院,被告人在看守所,三方分別利用各自的視頻及語音終端,通過庭審專用設備共同接入同一審判平臺進行高清即時視頻通訊。該系統打破了空間限制,在與被告人的「零接觸」狀態下,辦案人員通過高清攝像頭和麥克風對其進行訊問,就案件事實逐一核實。同時,博羅法院信息化管理後臺實時復刻現場視頻,並由庭審語音識別系統協助製作電子筆錄等。
三方庭審系統是博羅法院謀劃智慧法院建設工作的亮點,也是審判工作的一種創新。上半年,博羅法院的刑事案件結收比依然高達91%,結案率87%。
目前,博羅法院共建成數字法庭23個,其中,院機關有10個,看守所審判法庭有2個,派出人民法庭有11個,均具備音頻、視頻、文字「三同步」功能。同時,派出法庭已完成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的安裝使用,實現了遠程的即時互動溝通。
此外,為確保對審判流程各節點進行專門管理和及時收集,博羅法院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機房,所有網絡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控與記錄,與廣東省業務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共享。並且通過建立信息集控中心,利用集控中心的展示數據管理、庭審觀摩、遠程應用、內外網信息、網絡信息安全監控、安全保衛監控等功能,加強對法院的全方位監控與管理。
「網絡化」便民,提供優質司法服務
除了「三方庭審系統」,博羅法院還積極利用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粵公正小程序、微信以及電話等線上手段,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主動適應新形勢下的審判需要,創新「網際網路+審判」的非接觸式辦案模式,大膽探索網上調解和網絡開庭,審理取保候審的輕微刑事案件和民商事案件。
7月17日下午,博羅法院調解組利用廣東省訴訟服務網,「線上」成功調解一宗涉工傷的勞動糾紛案。原告周某於2018年入職被告博羅某水泥沙磚廠處,雙方一直未籤訂書面的勞動合同。2019年,周某在上班期間發生安全事故並送醫。水泥磚廠除支付了醫療費外,未支付任何賠償給周某,原告要求水泥磚廠賠償殘疾賠償金、誤工費、護理費、交通住宿費等損失。
調解組在收案後,致電明確原被告雙方調解意願,線下核對案件材料、證據原件;並在廣東訴訟服務網排期進行調解,通過系統下發簡訊告知雙方線上調解時間、在線司法確認進入案件的邀請碼等。此外,調解組提前向原被告講解在線司法確認流程,承辦法官與原被告進行模擬測試。
正式調解當天,所有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最後,經法官努力,雙方同意由水泥磚廠向周某一次性支付各項賠償款總計人民幣10萬元,並由雙方共同配合向保險公司申請本次事故的保險金。雙方均對線上調解筆錄進行電子籤名確認,並進行申請司法確認。
據了解,為進一步完善全方位訴訟化服務,博羅法院高標準打造訴訟服務中心,配備智能「小法」問答機器人、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智能訴狀一體機、自助立案查詢多功能一體機等相關智能配套設備,為當事人提供查詢法條、法律諮詢、訴訟程序、訴狀模板、辦案流程、常見法律問題解答以及同類案件的審判情況等服務;同時大力推行網上立案、自助立案、自助查詢案件相關信息、自助繳費等多項便民自助服務,減少了當事人排隊等待審查以及立案窗口錄入信息的時間,有效提高立案工作效率。2019年至今年7月,博羅法院共完成網上立案申請15128宗。
「智能化」辦案,提升辦案執行效能
2019年12月19日上午,被執行人鄧某家屬來到博羅法院,承諾以分期償還的方式向申請執行人陳某償還欠款,並請求法院組織調解。
據介紹,12月13日,博羅法院向博羅縣公安局發函,請求協助查控被執行人鄧某。12月18日,公安民警發現被執行人鄧某行蹤,成功將其查控,並根據法院法律文書將其拘留移交博羅法院。該案是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市公安局聯合下發聯合執行司法拘留文件後,公安直接協助法院成功查控的首案。
這場惠州首例法院與公安攜手執行司法拘留行動在博羅「告捷」,得益於博羅法院率先啟動與公安協助查控被執行人機制。「新機制的建立,對破解執行難做出了有力探索,解決『找人難』問題有新的突破。」博羅法院執行局局長林寶團說。
如今在執行方面,博羅法院構築「大聯動」格局,建成覆蓋全縣土地、房產、存款、金融理財產品的自動化查控系統;依託執行指揮中心,充分利用「總對總」「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實現「足不出戶」即可查控被執行人財產。
除了上述措施,博羅法院還全面啟用智法集約電子送達,打造了線上集中批量送達的工作機制,實現送達效率和成功率的「雙提升」,目前新收民、執案件經系統過濾,平均縮短送達期限7至10天,成功找到失聯當事人1643人,減少公告1289件,減少郵寄1700餘件,有效化解「送達難」問題。
「陽光化」監督,打造高效透明法院
「原來法庭內部是這樣的,第一次見到。」
「第一次看到庭審現場的過程,學到不少東西。」
「希望能多直播一些網絡詐騙案件的庭審,這種普法方式很棒。」正在「圍觀」庭審直播的網友紛紛留言點讚。
以「四大公開平臺」為依託,博羅法院積極探索司法公開運行機制,讓司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使社會公眾及時了解、監督法院工作,使之成為社會公眾了解法院的窗口。
現在,當事人可通過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中國庭審公開網、中國裁判文書網等相關網站、博羅法院官網或微信公眾號,查詢立案、庭審、裁判等訴訟流程節點信息,實時觀看正在直播的案件,點播觀看庭審錄像,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進行收藏和分享。截至2020年7月21日,博羅法院開展庭審直播2039期,位居全市法院第一。
與此同時,博羅法院也在儘量豐富司法動態公開形式,通過加強法院網站建設,完善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公開法院基本情況、管理制度、審判職能等,公開重大案件的審判情況及活動部署,及時發布相關信息。
此外,為減輕群眾信訪成本,博羅法院嚴格按最高院要求,專房專用,在獨立房間內安裝了法院專網計算機、視頻接訪終端等設備,成功實現了信訪人與最高院法官「面對面」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