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抖音看見這麼一個問題:「你讀過最溫暖的詩句是什麼?」
我腦子裡第一時間就蹦出了那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曾幾何時,我一度以為這句話又是哪個文人騷客寫給哪個紅顏知己膩膩歪歪的情詩。
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推崇,也沒能從中窺見溫情。
不曾想,寫下這句詩的人,竟是個殺伐果斷的亂世君主。
宋人的筆記和明人周楫的擬話本小說《西湖二集》裡均有記載此典故。吳王妃每年以寒食節必歸臨安,錢鏐甚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鏐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我不禁幻想起一幅動人的景象,一個威猛雄壯的漢子,用握兵器的滿手繭子的雙手,扭扭捏捏的提起筆,別彆扭扭的將滿腔的情話,化作一句撒嬌似的思念。
你回家路上的花都謝了啊,你怎麼還不回來?
其實你也不用著急回來的,你邊走邊看看花,慢慢來吧,我不會催你的。
多麼矛盾又可愛的心裡。
像極了傲嬌的愛情。
就這麼笑著流了淚。
點開評論區,點讚最多的一個回答是:
「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說不上驚豔,卻禁得起推敲,反反覆覆的琢磨。
閒時,黃昏,灶前,笑問。
每個詞眼都稀鬆平常到讓人豔羨,平淡無奇到讓人神望。
這是我心目中愛情該有的模樣。
平平淡淡的溫暖,安安靜靜的等待。
笑問粥溫與否。
相比於平淡無奇的愛情,轟轟烈烈的好像更受人喜愛。
「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
像在平地炸響了一顆驚雷,肆意汪洋的灑脫,不顧一切,不遠萬裡,只為一眼驚鴻。
少年鮮衣怒馬,佳人遺世獨立。
俠客仗劍天涯,公子舉世無雙。
謀士攪弄風雲,紅伶一舞天下。
多好。
喜歡古詩詞,不為弘揚傳統文化,不為彰顯自己很有文化,更不是用來比較誰背的多與少。
只是有那麼一個瞬間,短短的一句話,簡單的幾個字,我能聽的到他們的喜怒哀樂,看的見她們的愛恨歌哭。
甚至,與他們感同身受。
更嚮往古詩詞裡的愛情,不為轟轟烈烈,只求乾淨純粹。
哪怕是恨,也那般灑脫。
有人說,中國人喜歡回望過去,外國人喜歡展望未來。
也許,我們回望的不是過去。
只是他們永遠也不得而知,我們骨子裡所深愛著的,是什麼。
就像他們永遠都不會讀懂醉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瀟灑。
更讀不懂,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自然也讀不懂這些「江湖氣」。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兵卒葬沙場,女兒殉江山。
穿我漢衣裳,嫁我漢兒郎。
煌煌北涼鎮魂歌,三十萬英魂護國門。
北涼,死戰。」
我欲乘風向北行,雪落軒轅大如席
我欲借船向東遊,綽約仙子迎風立。
我欲踏雲千萬裡,廟堂龍吟奈我何。
崑崙之巔夢日光,滄海絕境在青山。
長風萬裡燕歸來,不見天涯人不回。」
一一《少年歌行》
我們的偶爾文藝偶爾感傷偶爾憤慨偶爾回憶與懷念總歸要有人能感同身受。
願有人懂你的奇奇怪怪。
願有人陪你可可愛愛。
願你我都能遇到那個陪自己讀詩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