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有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2021-01-20 職場縱橫術劉聰

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有人為了金錢,去做出超越底線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感慨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在古代,「鬼」是邪惡的,是不可能幫人類推磨的。而此句中,竟然能夠通過金錢,就讓「鬼」來幫人類推磨。

這句話是對於金錢的諷刺,也是對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現象的不滿。一語中的,比喻的十分形象。

那這句話出自於哪裡呢?

這句話出自明代大才子「馮夢龍」之口,關於這句話,還流傳著一個故事:

從前榆村有個叫榆苗的人。四十歲那年,被小鬼勾走,在去陰間的路上,榆苗對小鬼說:「我每年送你五萬冥錢,你就放了我吧。」小鬼一聽有利可圖,就把他放了。勾走了個叫榆樹的老頭兒。  

閻王一看對小鬼說:「叫你去勾榆苗,怎麼勾來了榆樹?」小鬼辯解道:「這人是榆苗,長老了才成榆樹。」閻王一聽小鬼胡編,怒喝:「快去勾榆苗!」 

小鬼心想:榆苗給這麼多錢,還能勾他?就把一個叫榆墩子的人給勾了來。並向閻王報告說:「榆樹死了就被人砍了,現在只剩下榆墩子了。」閻王聽了哭笑不得,心想:小鬼一定收了賄賂,決定自己去勾榆苗,回來再拿小鬼是問。  

閻王來到榆苗家,看見榆苗正在推磨。榆苗見閻王來,便苦苦哀求:「閻王爺,我家有七十老母,你讓我把這點磨推完再跟你走吧,不然我娘以後吃什麼呀?」

見閻王搖頭,便又說道:「我以後每年給你五十萬冥銀。」

見閻王無動於衷,榆樹又說:給您一百萬冥銀。」

閻王聽後,心中一喜,說道:「好吧,看你如此孝順,我就同意你了。然後又客客氣氣的跟榆苗說:我幫你推幾圈磨吧,你去歇一會兒!」

說著閻王開始推起磨來。榆樹心中暗喜,又道:「閻王爺,我以後每年給您一千萬冥銀,您讓我活到百歲,給老娘送終吧。」閻王一聽一千萬冥銀,心中狂喜,說道:「錢不錢的無所謂,關鍵是這世上像你這麼孝順的人,不多見了,我就成全你這片孝心。」

說完,勾上本村的一個叫榆根的就走了。小鬼見閻王勾回的也不是榆苗就問:「閻王爺,你怎麼也勾錯了人呢?」

閻王瞪了小鬼一眼說:「就許你勾榆樹、榆墩子,就不許本王勾回榆根嗎?」

於是就有了「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

大多數人,都只知道這一句,而其實,下一句才更是經典,那就是「缺油難點閻王燈」。

有錢就能讓鬼幫忙推磨,這就已經很顛覆三觀了。而「缺油難點閻王燈」的意思是說,你要是沒錢,你連陰間都去不了,連鬼都嫌你窮,寧可讓你多活幾年,也不收你!

這句話非常殘酷,寓意著當代勞動人民,要是沒錢,連死都不能死,只能活生生的在這世上受罪。

俗話說:「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錯什麼別錯過,缺什麼別缺德」,從這句話中,我們也能看出金錢對我們的重要性。

但金錢畢竟是我們的工具,是為我們服務的,我們不能為了掙錢而迷失了自我,做出超越底線的事情來。是你的怎麼也跑不掉,不是你的,你再追也追不到。

所以,盡力就好,別到時候,你身上只有錢了,而愛情、親情、友情全都不復存在了。

早在古代,我們的先人,就意識到了金錢對我們的侵蝕,所以,就留下了這句話,來警醒我們世人,別因金錢迷失了自我。

古人的智慧,是經得起推敲的,很多放到現代,照樣是十分適用的。

而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就把從先秦到明朝期間發生的,1200多個謀略智慧,編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

康熙認為它是「國之利器」,不許外傳;紀曉嵐不僅熟讀,還倒背如流;曾國藩「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王健林也把這本書推薦給了萬達高層。讓自己的員工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增強在職場中為人處世的根本。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意思就是說:普天下所有的智慧全都囊括於此!

「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本書中都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讀起來生動有趣,主要是能增長智慧!

很多朋友說,《智囊全集》是古文啊,看不懂咋辦?

沒關係,你可以選擇下邊這套白話版的《智囊全集》,我也正在讀。

這本書看過之後將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將伴隨我們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這本書一共有2冊,一整套的人生智慧只需59塊錢,也就是兩杯咖啡的錢就夠讓你受益終生!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有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更耐人尋味,可惜少有人知,太精闢了
    作者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全部的智慧皆包攬在其中。讀過該書的人保持一致認同:只要是後世人,吸取中華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智囊全集》中,馮夢龍寫的一句廣為流傳迄今的話「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聽著像一句開玩笑的話,揣摩一下就能看得清內在對於金錢的諷刺和物慾橫流社會的不滿。很簡單的一句話卻飽含深意,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 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便是如此,這句俗語說的就是一個凡人如果大富大貴了,應當回歸平凡了。還有一句相當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一個人為什麼會「兩腮無肉」呢?一無非是生活條件不夠好,沒有充足的營養,人就會變得瘦骨嶙峋,這種狀態的人,往往愛貪小便宜。二則是他的心態比較刻薄言行舉止讓人很不舒服,《老人言》有提到「相由心生」,這種心態的人,長相也會刻薄。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在明代奇才馮夢龍的經典拙作《智囊全集》中就曾經提到過:"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想要徹底看清一個人,還需要跟他有長時間的接觸了解。
  • 老人言:「頭平額腦寬」,後半句你知道嗎?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老人言:「頭平額腦寬」,後半句你知道嗎?老祖宗的識人智慧老話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從古至今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經常會聽到一個詞「相由心生」,就是你的樣子就是你心底最真實的樣子。
  • 「有錢能使鬼推磨」世人皆知,下句更是精粹,因道破人性鮮為人知
    文章「有錢能使鬼推磨」世人皆知,下句更是精粹,因道破人性鮮為人知系百家號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我們中國有多年輕?也就上下五千年吧。中國的歷史久遠,文化積澱也是十分厚重,在古人流傳下來的智慧影響之下,中華也是成為了真正的禮儀之邦。
  • 古人言: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這可不是迷信,那時候他們觀人主要通過在大半輩子的摸爬滾打中得來的經驗!古人言: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臉上有橫肉的人,非常兇殘,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往往能看到那種演壞人的,一般都是臉上有橫肉,從面相上來看,就非常兇狠。那橫肉是怎樣產生的呢?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相由心生」,大致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是善是惡,從這個人的外貌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要觀察到一個人的內在,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千百年來我們的老祖宗也留下了不少觀人的總結。比如: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下半句更為經典,充分展現了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 老人言: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殘酷,揭露人性醜陋,少有人知
    我讀了這一本書之後,也是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的為人處世的智慧。其中,裡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簡簡單單的7個字,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耐人尋味,這就是古代智慧的魅力所在。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一句話,意思是說:只要有錢,就可以駕馭鬼怪,也就是金錢至上的理念,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十分扭曲的價值觀。
  • 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經典
    有錢能使鬼推磨,俗語。舊時形容金錢萬能。出自明·馮夢龍《喻世明言》:「正是『官無三日緊』,又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客家地區被直觀理解為「只要你肯花錢,什麼事也有人替你幹」有錢能使鬼推磨說的是只有有錢就能夠駕馭一切乃至鬼怪,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也是金錢至上的理念。
  • 都聽過「有錢能使鬼推磨」,可知它的下一句才是人生真諦?
    在如今金錢至上,消費為王的時代裡,不僅衣食住行需要錢,以後可能連呼吸新鮮空氣,也需要一定的花費才可以。人們常用「有錢能使鬼推磨」來形容錢的強大,意思是如果你有錢了,鬼都願意替你賣命。但是,為什麼沒有人可以提及下半句呢?因為下半句更加的經典。一般,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下面 就讓我們一探究竟。01首先,這句話出自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距今已經超過了五百年的歷史。
  • 農村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更耐人尋味,可惜少有人知
    農村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更耐人尋味,可惜少有人知對於錢財,大多數人都是心懷嚮往。的確,在現在這個物質的社會,你沒有錢確實很難辦很多事情,又或者說,你沒有錢,很多人都不屑幫你辦事情。這其實是不正的風氣,可是我們並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事實。
  • 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樹怕三搖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這個時候的土壤比較鬆動,把樹種下之後還要把填好的土用腳踩實,這時的根基還不穩,有時還需要用木頭來固定住,就是希望新種下的樹能穩穩地紮根。如果這個時候去搖樹的話,無疑有百害而無一利,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就是這個道理。
  • 古人言:「廟小妖風大」,下半句才是精華,暗藏為人處世之道
    古人言:「廟小妖風大」,下半句才是精華,暗藏為人處世之道我們在社會上生活與工作,每天都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一點,古人總結了很多很多經驗教訓,而這些經驗教訓很多都以俗語的形式流傳了下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廟小妖風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它說的是如果一個廟比較小的話,那稍微出現幾個法力比較高的妖怪它就鎮不住了,結果就只能任由這些妖怪大刮妖風。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俗語。俗語言簡意賅,別看寥寥數十字,都是還是很值得去品味的。俗語雖然簡潔粗糙但正所謂「瑕不掩瑜」,其蘊含的智慧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很多俗語還不乏大道理。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依舊有很好的啟發意義,讓人受益良多。
  • 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能體現古人大智慧
    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能體現古人大智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句話都蘊含多重含義,仔細推敲琢磨,你會發現有些話如果沒有看下半句是一個意思,但是看了下半句話又變了另一層意思。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能體現古人大智慧我們來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它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很容易理解,從字面我們就能夠讀懂它的意思。就是每一個人的生或死亡,都是上天註定好的。每一個人,是貧窮還是富貴,也是上天註定好的,不是用人力就可以去改變的。
  • 老祖宗的識人智慧:「兩腮沒肉神鬼難鬥」,後半句更為經典,可惜知道...
    其中最為經典的範例就是晚清政壇的頂梁柱曾國藩。曾國藩善於以貌識人,他以一介書生舉兵湘鄉,舉薦聚才,力挽狂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獨到的識人術。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部經典名作《冰鑑》,把他成功的識人用人心得告知後人。
  • 古人云:「男看鼻子女看嘴」,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古人說"相由心生",意思就是可以從一個人的面相,大致推斷出這個人的內心。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古往今來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縱觀古往今來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獨到識人之處。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若是能夠深諳此道,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儘量避免「遇人不淑」,避免把時間浪費在不靠譜的人身上;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讓我們明白一些有用的社交技巧,學會和不同的人和平相處,知道誰是能交心的好朋友,誰是隨時會離開自己的酒肉朋友。正因如此,各種識人之術也是被普及得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和面相論有關的,自古以來,就為眾人所津津樂道。比如,有一句老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
  • 古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是經典,教你看破人心
    古人認為:"兩腮無肉的人"不可交表面看來,這句話說的是一個人的腮幫子若是沒有肉,不值得進行深交。看似匪夷所思的話其實蘊涵著一定的道理。首先是因為兩腮無肉的人看起來都比較精明,處事圓滑,跟這樣的人交往,很容易吃虧,人們都會選擇遠離這樣的人。在古代,如果一個女人兩腮無肉、或者說骨瘦如柴,會被叫做克夫相,當時的男人找老婆,也會刻意避開有這種面相的女人。
  • 農村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在古代的時候,大家都比較的迷信,很多人都講究看面相,大約從公元前1600年開始,古人就來時對這方面有這方面有研究了,而且從古至今有關於面相的也誕生了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說並沒有根本的科學依據,但是它也是人們根據日常生活來的總結,所以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大家了解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的後半句,也就證實來古人的智慧無窮。古代的時候人們把看面相的人都稱之為相識,最早的相士記載是在公元557年到581年的《周書》中,當時只是一些簡單的體現,並沒有形成一種體系。一直到了公元581年開始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