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曆朝歷代中,詩文文化最璀璨的一個朝代。
前有張若虛、張子昂開一代盛世氣象,後有李白、杜甫留下千古詩仙、詩聖美名。此外,初唐四傑,晚唐的小李杜,中唐的白居易、元稹,邊塞詩人高適、岑參,詩鬼----李賀,七絕聖手王昌齡等等,無一不在歷史上留下千古美名和瑰麗佳作。
而且與我們常聽聞的「文人相輕」不同,這些詩人之間都有著深厚的友情。除了我們熟知的杜甫對李白的仰慕,還有的就是白居易與元稹的「不夢閒人唯夢君」。
白居易比元稹大七歲,但二人是同一年登科為官。
二人的經歷有許多相似之處,除了同一年登科、同一年為官之外。還遭遇了同一年遭貶謫、同一年升官。他們還共同發動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恢復古代的採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元白二人對詩詞作用和地位的看法也是十分一致的。
這些經歷和性格特點,成為了二人交往親密的關鍵。
兩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文豪,由於古代交通不便,二人又常年不在一處為官,所以常常作詩為信,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
如元稹被貶時,白居易給元稹寫信,還作詩一首描繪了自己寄信時的心態:
《禁中作書與元九》
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
五聲宮漏初明夜,一盞殘燈欲滅時。
說自己心裡思緒萬千,最終只寫下兩張紙的厚度,信放進信封之後,又怕遺漏了什麼,又重新抽出來看看。可以看得出來,白居易對元稹是「真愛」了。
元稹對白居易也是「用情至深」。
元稹曾寫詩描繪自己收到信時的狀態:
《得樂天書》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說自己收到信之後進門便流下了眼淚,妻女都很驚訝,是不是發生了什麼,畢竟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麼失態,最後解釋到,其實是因為白居易來信了啊。
兩人既是至交,也有傲嬌的一面。白居易寫:
《夢微之》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明明是自己思念元稹,卻反過來質問元稹,你如此想念我是為了何事啊?
元稹也不甘示弱,回詩一首:
《酬樂天頻夢微之》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意思說,我現在生病了,晚上夢見了各種不相關的人,就是沒有夢到過你白居易。
二人都不承認自己思念對方,仿佛有現在小情侶之間鬧矛盾的樣子。
二人的這些對話要是放在今天的網際網路上,恐怕會被很多飯圈女孩,鎖死這對cp,嗑糧嗑到飽了!
然而,人生在世,總有生離死別。公元831年,元稹逝世。
白居易心痛不已,於多年後思之哀之,含淚寫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悼念之作: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一句詩道盡人間生離死別之痛,用情之深,可見一斑。
想想當時的情景,那該是怎樣一個悲涼的畫面:紛飛的大雪伴著夜色降落人間,白髮的老翁從夢中醒來,遺失了回憶一片。他推開清晨的大門,遙望著遠方皚皚的雪山,回想起夢中那早已逝去多年的好友,提筆寫下了這首遙寄相思的《夢微之》。
蒼茫大地,承載著飄揚了一夜的大雪;白髮老翁,回味著鐫刻了一生的深情。
喝墨水小酒館「人到30歲」徵文活動正在火熱進行當中。無論你年歲幾何、無論你身處何方、無論你有無寫作經驗。只要你對「人到30歲」這個話題感興趣,有想法,就可以寫成文字作品投稿至「喝墨水小酒館」微信公眾號。
千元現金大獎,和經典醬香白酒,等你來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