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杜甫「入門依舊四壁空」,一首唐詩寫盡其老年生活之悽涼

2021-01-15 老張侃詩詞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後世被給予了詩聖的評價。

由此來看,杜甫的一生極為悲催。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有當時的文豪十分看好他,認為他會成為下一個班固或者楊雄,這是杜甫早期的榮耀;而在他死去的這1000多年,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人讚賞他的品格,研究他的詩詞技巧,感動於他憂國憂民的內心。

而唯獨在他生活的青年,壯年和老年時期,沒有多少貴人出手相助,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幫助其充分的發揮出他的才華。以至於他作為一個人,生活極為困苦,一生窮困潦倒。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一首杜甫在50歲時所寫的唐詩。50歲的他「入門依舊四壁空」,生活極為困苦,一首唐詩寫盡其老年生活之悽涼。且看: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百憂集行》,寫於公元761年,杜甫時年50歲。人都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可悲的是,50歲的杜甫依然家境窮困,依然在為吃飯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發愁,即便是他「知天命」,但是這樣的遭遇就是他真正的「天命」嗎?

這首古詩的意開始回憶自己十幾歲時的時光。「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那個時候的自己非常精壯,而且精力充沛,對於未來也有著無盡的幻想。當時的他已經嶄露頭角,被當時的文豪看好成為下一個班固。

接下來的詩句「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是對於「健如黃犢走復來」進一步的闡釋,有少年時的頑皮,但是也寫出了那個時候無憂無慮。

但是,接下來的詩歌情感基調急轉直下。當年「一日上樹能千回」,但是如今「即今倏忽已五十」,早已經腿腳不便,「坐臥只多少行立」。而且少年時被認可的才華,直到今天也沒有能夠幫助自己什麼。只能「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到處服侍人,勉強給自己混口飯吃。

如今都已經50歲了,並沒有積攢下什麼家業。以至於「入門依舊四壁空」,而且「老妻睹我顏色同」,一對老夫老妻,相對無言,滿臉都是生活的疲憊。寫到這裡,杜甫晚年生活的境遇已經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悲傷。

但是最後兩句,又把這一層的悲傷無限放大。「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家境如此貧寒,兩個老人生活沒有什麼指望,家裡也沒有一點生活的熱鬧氣息。但是還有一個「痴兒」,不懂得什麼禮節,也根本不明白家裡如今所遭遇的困苦,只顧著「叫怒索飯」。

如此場景,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人間慘劇,令人一聲嘆息。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中最體現杜甫理想的一首詩,你學過的課文還會背嗎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首七言律詩是最能體現杜甫的政治理想的,這首古詩也是我們曾經學過的課文。這首詩的全篇我們不見得能夠背誦,但是對於其中的名句我們都耳熟能詳。且看: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 一作:頻繁)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期間,杜甫處於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國家的戰亂,杜甫興之所至,寫下了這一組組詩。
  • 杜甫唐詩最「喜悅」的一首詩,全詩不露喜字,卻又始終充滿喜意
    杜甫的唐詩向來都是充滿悲劇意識的。他的詩詞更多的都體現出一種抑揚頓挫的節奏感,更有一種沉鬱頓挫的悲涼與壓抑。 確實我們之前讀杜甫的那些古詩,很少其中昂揚著向上的情緒。不管是寫自己的漂泊,不管是寫自己的懷才不遇,還是反映當時普通民眾的苦難生活,其中所滲透的情感都是充滿苦澀的,充滿悲壯的。
  • 杜甫的兩首詩詞,透露的是晚年的悽涼
    對於古代的著名詩人杜甫來說,也有同樣的一個感慨,杜甫在行旅夜裡面書寫了自己的胸懷和抱負,寫下了一首詩叫做《旅夜書杯》,在那一年春天的時候,杜甫再次給嚴武做了節度參謀,一家人的生活也安定下來。後來到第二年正月的時候,辭去了節度使的職務,返回了成都。又到了四月的時候,嚴武去世了,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就攜著家人孩子離開了。
  • 世人多感念昭君功績,卻不知其心酸,唯有杜甫一首詩揭露其無奈
    倘若可以在家裡美滿幸福的生活,誰願意遠走萬裡他鄉一生為客?有關於王昭君的詩詞大多都是歌頌她的偉大,而這些詩人只看到她光鮮的表面,忽略了她所承受的苦難。只有杜甫寫過的一首詩,道出了王昭君的心酸和無奈,這首詩是杜甫的哪首詩,又揭露了怎樣的一個現實真相呢?圖片:王昭君遠走萬裡他鄉劇照一、杜甫寫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 《慶餘年》範閒鬥詩,一首《登高》拔頭籌,杜甫這首七律有多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最近很火的那部電視劇《慶餘年》,其中有一個鬥詩的劇情,主角範閒以一首《登高》豔壓群芳,獲得滿堂喝彩,過後悄悄說,杜甫的這首七律可謂是古今七律第一,史上無人能及,那麼這首獲得後世極高讚譽的七律究竟說了什麼呢?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從個人生活來說,這實在是大不幸的事情。然而,這種大不幸卻成為杜甫藝術生命的大幸。
  • 唐詩三百首最沒有內容的一首律詩,詩人間唱和岑參秒殺杜甫王維
    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詩篇所蘊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有的詩歌雖然內容很短,但是其中的意義卻非常的豐富,耐人尋味。不過在唐詩300首當中也有一些詩歌,雖然比較長,但是其中的所表達的內容卻非常的簡單。比如今天我們所說到的這首律詩。
  • 一首詞,三場雨,教你看透人生,識得愁滋味
    有沒有一首詩詞,寥寥數字,就能讓你潸然淚下?我首先想到的是「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虞美人》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蘇軾思念妻子的一首詞,和杜甫名作《月夜》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在杭州任通判的蘇軾因為賑濟災民而遠赴潤州,在離家半年多的時間裡,蘇軾為了表達對自己妻子王閏之的思念之情,寫下了不少詞篇,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就是《少年遊·潤州作》。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詞賞析——落魄文人的多愁善感
    讀唐詩,就躲不開李白和杜甫。但這次小編寫了12首唐詩賞鑑了,到現在才賞杜甫的詩。原因無他,因為不喜歡李白和杜甫的詩風。但這首《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的絕句中感情最濃鬱,著筆最自然的一首,有必要一讀。之前我們在賞析大詩人王維的《相思》中,就是寫的李龜年。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些由唐詩派生的成語典故
    唐詩是唐代詩人智慧、思維、情感、體驗的結晶,可謂字字珠圓玉潤,句句光彩照人。由它所派生出來的今人常用成語典故,雖是吉光片羽,卻依舊鮮活生動,須臾不離地豐富著我們的生活。現據《全唐詩》(中華書局1999年版)及詩人別集、合集等,以饗讀者。
  • 唐詩天空的日和月
    少年時代的李白不僅喜歡道家的仙遊生活,而且作賦的水平更不可小覷。他20歲時所作《大獵賦》,其中豪俠與浩然之氣縱橫奔突,文氣、詩意水平之高已非同尋常。公元725年秋天,25歲的李白出蜀,過起了幹謁諸侯、仙遊、飲酒、寫詩的豪放生活。這期間,他去過一次長安,大詩人賀知章一邊讀他的《蜀道難》,一邊驚呼李白是「太白星謫仙人」,從此「謫仙人」成了世人對李白的稱號。
  • 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失敗的英雄終究可悲,這被杜甫寫進了一首詩裡
    上至封建社會的天子,下至黎民,無不曉得其才華蓋世,品格無雙。由此,歷代詩人寫了很多關於諸葛孔明的詩篇,用以歌頌他,懷念他。盛唐詩人杜甫的《蜀相》就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憑弔諸葛孔明的七律。這首詩寫於杜甫初到成都時。杜甫本來就欽慕諸葛亮並寫下了「諸葛大名垂宇宙」的詩句。年輕時在長安求官時的坎坷經歷,後來又在安史之亂中冒險去鳳翔縣投靠唐肅宗,希望得以重用。然而官場黑暗,唐肅宗寵信宦官。
  • 這是周邦彥有名的一首詠古詞,將兩首唐詩融入其中,渾然天成
    周邦彥是北宋中晚期著名文人,年少時才學出眾,宋神宗元豐年間以太學生(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最高學府的學生)身份作一首描述汴京盛況、歌頌新法的《汴都賦》得到神宗青睞,被破格提拔為太學正(輔佐博士施行教典、學規、管理學生的九品官)。他在詩詞歌賦上皆極為擅長,行文頗喜歡用典,詞風婉約,被後人稱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在宋元明清的各家詞論中,則是多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杜甫)」。
  • 讀詩|李白杜甫的20歲: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隻神鳥由大魚鯤所化,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說大鵬鳥的身體之大,不知道有幾千裡長,飛起來翅膀好像遮天蔽日的雲朵,它的翅膀拍下帶出的氣流能激起水三千裡,隨風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裡。
  • 《六神磊磊讀唐詩》:什麼?杜甫和孟浩然居然都是學渣!
    ——孟浩然」我有一本好書想要讀給你聽3分鐘讀懂一本書《六神磊磊讀唐詩》看完視頻的你感受到唐詩的魅力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今日推薦好書給你的曹政老師曹 政愛情美好,心有靈犀,始終是千百年來人類不變的追尋,可以天真如「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也可以摯愛如「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它可以平凡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也可以珍惜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一首詩開創兩個記錄,嗜酒如命的他,掀開了唐詩最偉大的一頁
    有人說,翻開《全唐詩》, 除了撲面而來的油墨味外,還能感受到陣陣酒香。從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到賀知章的「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從杜甫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頭盡醉歸」,到王維的「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酒就像是詩人們的乳汁,滋潤哺育著他們不朽的藝術才情。
  • 唐詩的英文翻譯
    其詩長於以通俗機智的語言記述隱逸山林之興,表現人生哲理等,這首自述詩正是其生動寫照。  斯奈德譯寒山詩,基本上做到了準確、簡潔、優美和傳神。寒山原詩是用通俗詼諧的口語體寫成,斯奈德譯文中They don't get what I say / And I don't talk their language 等正是典型的英語(Q吧)口語。
  • 唐詩閒讀:「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
    這兩句詩出自杜甫的《奉送嚴公入朝十韻》,全詩如下:鼎湖瞻望遠,象闕憲章新。四海猶多難,中原憶舊臣。與時安反側,自昔有經綸。感激張天步,從容靜塞塵。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漏鼓還思晝,宮鶯罷囀春。空留玉帳術,愁殺錦城人。閣道通丹地,江潭隱白蘋。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