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思念妻子的一首詞,和杜甫名作《月夜》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1-01-10 最美詩畫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在杭州任通判的蘇軾因為賑濟災民而遠赴潤州,在離家半年多的時間裡,蘇軾為了表達對自己妻子王閏之的思念之情,寫下了不少詞篇,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就是《少年遊·潤州作》。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詞的上片用「飛雪」和「楊花」兩種形似可以互擬的自然景象,作為冬、春兩個不同季節的典型景物,表達夫婦離別的長久和久別的悠悠思念,形象鮮明,情景交融。同時,此詞上片由兩個並行的四、四、五言的句式組成,形式獨特,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形式,讓「飛雪似楊花」時的思念情景互襯,既構成迴環往復的旋律節奏,讓人想起《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又把連綿悠遠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下片的畫面轉入室內,借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意,寫月光風露下思婦悽清孤寂的心情。為了排遣相思之苦,她捲起珠簾,想邀月同飲。然而,風露卻透窗紗而入,且明月也未與她「對影成三人」,卻像是偏愛畫梁上的成雙成對的燕子,多情地斜映著它們。這裡以「姮娥」代表月亮,寫月亮初上,照見燕子雙棲,更加重了孤單相思之人的孤獨和悽涼,寫得含蓄而多情。

最妙的是這首詞的構思,詞作的主旨本來是詩人思念遠在杭州的妻子,但詞中卻不直寫自己的思念,反而寫妻子在家中思念自己。這種寫法和杜甫的《望月》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安史之亂發生後,杜甫身陷被叛軍佔據的長安,本來是詩人對著月亮思念家中的妻兒,但詩中卻寫妻子對著月亮思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通過這樣一種巧妙的構思,就不僅使得自己的懷念之情更加突出,而且整個詩篇也由自己單獨的抒情變成夫妻兩人共同的抒情了。

蘇軾的《少年遊》與杜甫的《月夜》十分相似,但在手法上又有些不同,杜甫的詩雖然揣想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但仍是從自己的角度著筆,而蘇軾的詞則完全站在妻子的角度,以妻子的感覺和口吻來寫,用的是「代言體」的方式,既曲折深婉,又更可見夫妻情同彼此,心靈互通。

相關焦點

  • 梅堯臣的一首詩,意新語工,與蘇軾的名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首優秀的詩作之所以能打動讀者,不僅因為其內容詳實、技法高超,更因為充滿了意趣。語言文字有趣,就容易感染讀者,也會對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百讀不厭。比如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作品通俗平易、又極富理趣,讀者總是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於是就容易理解和記憶。嚴羽曾說,詩者,吟詠情性也。
  • 蘇軾最早的一首詞,妙不可言,與偉人《卜算子·詠梅》異曲同工
    文|慕瞻舟人圖|網絡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世稱蘇東坡,蘇仙。根據施宿《東坡年譜》載,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時,開始填詞,但當年並無作品。根據朱孝臧、龍榆生編校的《東坡樂府箋》來看,蘇軾最早的一首詞乃是一首《浪淘沙》,作於熙寧五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這首詞。《浪淘沙·探春》宋·蘇軾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浪淘沙」是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
  • 元好問最純真的臨江仙,末二句與李白、蘇軾之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根據元好問的《濟南行記》記載,乙未年(公元1235年)七月,「以故人李君輔之之故」而到濟南,元好問和李輔之兩人暢遊了大明湖,李輔之曾任濟南漕司從書,是詞人的好友。等到第二年(1236年)三、四月份,元好問遊泰安,經過濟南時,又和李輔之相聚,兩人再次把酒共話。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最經典的一首古箏詞,與《琵琶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詞人是誰?
    晏殊寫有「一點悽涼愁絕意,謾道秦箏有剩弦」;李商隱留有「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蘇軾筆下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等。然古箏在大多詩詞當中都顯得悽婉哀涼,今天要賞析的這首《菩薩蠻》為描寫彈奏古箏的佳作之一,通過對女主人公彈琴技巧的側面描寫,突出其情思愁緒,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 和媽的智障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媽的智障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時間:2019-04-27 17:32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石樂志是什麼意思? 和媽的智障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今天的要說的這個詞叫做石樂志,乍一聽以為是一個猴名,畢竟想當年有石猴有石猴寧願選擇榴槤不放手!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蘇軾用一首詞,寫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人無不動容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這樣不羈的性格,蘇軾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可以說累及半生,年老之際依然漂泊不定。因為自己長年的漂泊,被迫遠離家鄉和親人們。在有些時刻,即使是豪放不羈的大文豪,也有難耐思鄉之情的時候。在一次酒醉醒來之後,蘇軾寫下了一首描寫思鄉情緒的詞作《醉落魄.訴情》。在這首詞中,蘇軾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家鄉的濃濃思念,以及自己現下的孤獨寂寞之感。
  • 蘇軾寫給妻子的相思之作,全文並未明言思念,巧用比喻令人叫絕
    這首詞是蘇軾寫來展示自己與妻子之間的愛意的作品,卻也是一首蘇大詞人生平最自戀的詞。雖然心中對妻子的想念早已按捺不住,但仍舊沒有十分明顯地表達出來。在這首詞之中,他還將妻子喻為月宮之上的廣寒仙子,實在是可愛與寵妻兼備!《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北宋.蘇軾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蘇軾半夜夢見妻子,驚醒後寫下一首詞,讀完不禁讓人淚流滿面
    萬物有靈,一旦沾染了情愛,便決絕的叫人動情。蘇軾,宋朝時期著名的大文豪,其實我對蘇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蘇軾的東坡肉。其次就是蘇軾眾多詩詞中寫給他過世的妻子的《江城子》。人海茫茫,兩個人在冥冥之中相遇,那就是緣分。蘇軾是風流的,但是他又是深情的。在政治上,他是風節凜然的蘇文忠,他還可以是才高八鬥的蘇仙,但是在愛情裡,他只是妻子王佛心裡的夫君。
  • 蘇軾這首南歌子,末句和李煜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蘇軾在擔任湖州知州期間,曾經寫下了多首詞作,其中非常有名的詞作之一,便是下面要介紹的這首《南歌子》。這首詞主要描述的是蘇軾在江南水鄉行路中所見所思所感,為我們寫下了美麗春景的同時,也寄託了作者對於官場中浮浮沉沉的複雜感受,抒發了一種人生不得志,如何才能解脫的複雜情緒。南歌子蘇軾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上片由景及人,勾勒出了一幅清秀絕倫的山水人物畫。
  • 納蘭容若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愁別緒,最後1句妙筆生花
    他才華橫溢,工詩賦詞。又出身貴族,風流瀟灑的他能夠保住皇帝的安危,卻最後因為思念妻子盧氏過度而最終英年早逝。這個多情而又痴情的男子怎能不叫人惋惜!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身背長劍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
  • 柳永最美的一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秋風秋雨都敵不過那股肉麻勁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蕭瑟,擾亂了文人墨客的心,便成了一首悽美之作。在眾多詠雨詩詞中,我們見識了詞人蔣捷「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絕美,讀到了詩聖杜甫「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的秋雨紛紛,更欣賞了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悽美。
  • 蘇軾寫給王閏之的一首詞,句句肉麻卻不油膩,堪稱哄妻典範
    眾所周知,蘇軾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感情甚篤。兩人新婚時,他曾以一首《南鄉子·集句》盛讚王弗的美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新婚的甜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軾也曾為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寫過一首詞,句句肉麻卻不油膩,堪稱哄妻典範。這首詞名為《南鄉子·有感》。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錦江頭新樣錦,非宜。故著尋常淡薄衣。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而對詞大家而言,敏感多疑與爛漫痴情早就是必需心態。不論是什麼季節,哪些情景,總是會感慨萬千,作詩作詞一首。但是,倘若只論大家在什麼季節憂傷憂慮之感最多,那麼必然是秋季。秋季這一時節仿佛素來便是為悲傷憂慮而生,大家通常挑選在這個時節道別朋友、避開家鄉。因而,詩大家也大多數將自身的憂慮悲傷寄予在秋天的詩詞當中。
  • 蘇軾的三首悼亡詞都在這裡了,看完千萬不要哭哦!
    回顧古代詩詞史,以詞這一體裁悼亡並寫得震撼人心的,恐怕要以蘇軾為最。蘇軾一生有過三位妻子,髮妻王弗、續弦王閏之以及小妾王朝雲。蘇軾一生更是為她們寫過許多詞作,包括三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寫的第一首悼亡詞,為了紀念髮妻王弗所作。
  • 蘇軾懷念恩師,寫下一首詞,句句發自肺腑,讀後令人動容!
    縱觀蘇軾的一生,其恩師歐陽修無疑對他行文、為政、處事等方面,都產生了很大影響。自蘇軾少年求學京城,得到歐陽修的賞識與提攜後,兩人又因政見相同,詩文相和,遂成為忘年之交。但在蘇軾心中,他對恩師歐陽修,始終是抱有崇敬之心的。
  • 與「原地爆炸」異曲同工之妙
    與「原地爆炸」異曲同工之妙時間:2019-05-05 14:4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媽炸了是什麼意思?與原地爆炸異曲同工之妙 今天要說的詞叫做你媽炸了,關於你媽炸了是什麼意思,你媽炸了的出處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你媽炸了是什麼意思 從古至今罵人都喜歡問候對方的母親是否安好,因此該詞也是一句類似於媽賣批的屬於罵人的髒話,至於   原標題:「你媽炸了」是什麼意思?
  • 蘇軾深夜夢見亡妻,寫下一首悼亡詞,開頭13個字就令人忍俊不禁
    可惜王弗命不久矣,年方二十七便先蘇軾一步離開人間。王弗去世後,蘇軾悲痛不已。後來,蘇軾的父親決定將王弗與蘇軾的母親葬在一處。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裡說:「君與軾琴瑟相和僅十年有一。軾於君亡次年悲痛作銘,題曰『亡妻王氏墓志銘』」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人間有情,可情之所至,也往往是苦之所至。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任密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