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愁別緒,最後1句妙筆生花

2021-01-13 詩文書畫匯

歡迎閣下來到詩詞歌賦匯!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52期,每天定時更新文章,喜歡的朋友們請關注我,感謝!

在筆者眼中,納蘭容若是繼南唐後主李煜後世間最為多情的一個男人。在他短短31年的生涯中,他如一隻的蝴蝶,在這世間孤單單地飛舞著,徜徉在亡妻盧氏那開滿鮮花的世界裡。他才華橫溢,工詩賦詞。又出身貴族,風流瀟灑的他能夠保住皇帝的安危,卻最後因為思念妻子盧氏過度而最終英年早逝。

這個多情而又痴情的男子怎能不叫人惋惜!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身背長劍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撩撥過多少世人的心弦!

納蘭曾在皇帝身邊侍奉多年,陪著皇帝走南闖北期間寫下過多首名篇。多數詞作均是表達在外將士的生活艱辛和對家鄉的思念。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這首詞也是納蘭容若身在異鄉時所寫的一首名作《一絡索》,寫出了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佳人的無限想念之情,讀之不免讓人斷腸。

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納蘭容若的這一首詞吧!

一絡索清代:納蘭性德過盡遙山如畫。短衣匹馬。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別是柔腸縈掛。待歸才罷。卻愁擁髻向燈前,說不盡、離人話。

上闕:起筆是對景色的描寫,筆者特別喜歡這句「遙山如畫」。遙遠的青山如同畫卷一般,真的美!詞人納蘭容若身著短衣,單槍匹馬,走過了一座又一座風景如畫的青山。可那山中的樹木又怎麼能敵得過秋的時節呢?夕陽之下,看著那落葉紛紛的情景,可千萬不要回頭來留戀啊,那樣蕭瑟的情景只能增添你思鄉的愁緒。

上闕起筆詞人先是寫景,在壯闊的山巒美景之中,詞人御馬而行。之後筆鋒一轉,夕陽下蕭瑟的情景不免會勾起人們的思鄉之情。為了減輕自己的這種思念,所以詞人才會詠出「莫回首、斜陽下」!

下闕:從上闕的寫景過渡到下闕的抒情。詞人離家之後,同時也離開了心愛的人,此刻與佳人相隔兩地,但此時的他心裡滿滿的都是她。這種相思之情一直在納蘭心中縈繞,揮之不去,也只能等與佳人重逢後才會消退。到那時,與佳人會燈前相對,有著說不完的情話。

下闕主要是抒情。寫出了詞人對遠在故鄉佳人的無比思念,而這句「卻愁擁髻向燈前,說不盡、離人話」,又與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名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有異曲同工之妙,傷感中不乏浪漫色彩。實在是妙筆生花之句!

納蘭容若的這首詞你喜歡嗎?如有不同意見還請評論區留言,感謝!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讚、轉發!多謝閣下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納蘭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很是經典,堪稱千古名句!
    正如安意如寫的那樣:「看得見開始,猜不到結局—一生恰如三月花。」早在年幼時期,納蘭便心有所屬,也正是他青梅竹馬的表妹。「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本應該是最懵懂無知、最兩小無猜的青澀愛情,卻遭到了平日溫良賢淑的母親的極力反對,也許因為政治,便把兩廣總督的女兒盧氏,強行許配給納蘭。
  • 納蘭容若最知名的一首詞,說出多少悽婉哀怨,也是爭議最大
    這個人就是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相信每個人認識他都是因為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句千年不變的悽怨,抒寫了幾個世紀的遺憾。一息比歷史更久遠,比時間更永恆的記憶,卸下了前世錯過的遺憾,留給後世不變的情緣。這句詞出自納蘭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人生無常的感慨,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朋友久別重逢隨後又匆匆各自的小故事,儘管全詩看起來灑脫豪爽,但在其中也隱含對塵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可奈何。《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對皇位覬覦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很多不喜歡當皇帝,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坐上皇位。在他們的帶領下,國家逐漸走向了衰敗亦或者是滅亡。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後來蘇東坡越想越氣,便寫下了一首詞。《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門前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有人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比蘇軾、辛棄疾牛。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筆者始終認為有些詞,蘇軾、辛棄疾、柳永都是寫不出來的,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李煜內心這別樣的愁苦。不信?看看李煜這首《相見歡》:《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李煜此詞,詞牌冷詞作更「冷」,短短4句,寫盡人生的悲苦與惆悵
    對於李煜,有的人抓住他的亡國之君身份不放,認為他荒淫誤國,窮奢極欲,是個不折不扣的千古昏君;但更多的人卻醉心於他的那些經典詞作,將其稱為「千古詞帝」。在帝王與詞人之間,李煜選擇了後者,卻被錯放在了帝王的位置上。這是李煜的不幸,卻是文壇的大幸。作為一個詞人,李煜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亡國之後寫下的詞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可以說,李煜幾乎沒有什麼冷門的詞作。
  • 阿爾法蛋「妙筆生花」禮盒煥新傳統文化
    此次品牌聯合活動中,備受矚目的行業頭部品牌阿爾法蛋發布了天貓新文創定製版「妙筆生花」詞典筆禮盒。該禮盒整體取色以「給荔紅·洛神」為主色調,同時融合阿爾法蛋IP形象和新國潮元素,實現了傳統文化與高新技術的碰撞。
  • 新婚的李清照,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竟成千古名句
    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出身書香門第的李清照在她的前半生受到家庭氛圍的渲染,飽讀詩書,年少便在詩壇嶄露頭角。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軾的門生,母親是宋仁宗時期狀元郎的孫女,天賦異稟的她的作詞也曾被詩壇眾多名人所大肆讚賞。這個時期的李清照是一個生活無憂無慮的少女,作詞的風格也是比較悠閒,詞中都是對於生活的美好寄託和嚮往。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王勃的一首經典離別詩,別具一格,傷感離愁之間卻滿含溫情!
    很多經典佳句均是來自詩詞作家在送別友人或者告別友人、親人時有感而發。一部《全唐詩》,送行贈別的詩佔了很大的百分比。在以往的文章中,小編為大家介紹過很多文學大咖的送別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境優美,最後7字為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 一首悼亡詩寫盡對初戀的愛:人生若只如初見,比翼連枝當日願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注釋⑴木蘭花:詞牌名。柬:給……信札。⑵「何事」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而對詞大家而言,敏感多疑與爛漫痴情早就是必需心態。不論是什麼季節,哪些情景,總是會感慨萬千,作詩作詞一首。但是,倘若只論大家在什麼季節憂傷憂慮之感最多,那麼必然是秋季。秋季這一時節仿佛素來便是為悲傷憂慮而生,大家通常挑選在這個時節道別朋友、避開家鄉。因而,詩大家也大多數將自身的憂慮悲傷寄予在秋天的詩詞當中。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同樣非常的「調皮」,當時,蘇軾的一位好友喜得貴子,蘇軾便送上了一首詞作為祝福,詞中呈現出的「高級調皮」,讓人讀完之後忍俊不禁,這首詞就是《減字木蘭花》:惟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武陵春·春晚》,便是才女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對於李清照的這首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詞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謂是出自肺腑,感人至深。那麼問題來了,李清照為何會有如此深沉哀婉的慨嘆呢?這就要從此詞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據黃盛璋先生《李清照事跡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作於紹興五年三月」。
  • 《納蘭容若詞傳》:你覺得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什麼?
    看《納蘭容若詞傳》時,裡面盧氏問納蘭容若:「你覺得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什麼?」盧氏給出的答案是「若」,並且說「她當時斷沒想到,幾年後他會為她說盡「若」字」。「若」,拿白話來講,應該就是「如果」了,有趣的是,這兩個詞的讀音還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