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詞,三場雨,教你看透人生,識得愁滋味

2021-01-16 隨手談詩

有沒有一首詩詞,寥寥數字,就能讓你潸然淚下?

我首先想到的是「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虞美人》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少年時,在歌樓紅燭中上聽雨,中年時,在異國他鄉聽雨,老年時,在僧廬下獨自聽雨。

人的一生,要經歷三場雨,每一場雨,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有不同的心境、經歷。

第一場雨,在少年時代:

歌樓、紅燭、羅帳,這是燈紅酒綠中的輕歌曼舞,再用一個「昏」字,表達的是少年時那種縱情歡樂、醉生夢死的奢靡,是青春芳華。

這叫「少年不識愁滋味」。

第二場雨,在壯年時代:

只用一個「客舟」,就寫盡了羈旅天涯的孤獨。

「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用以點準「客舟」,是為了用最蕭瑟的意象,反映羈旅他鄉時的萬種離愁,風雨飄搖的坎坷和悲涼。

此時,青春的芳華早已散盡,回過頭來讀第一句,原來,少年的種種情懷,都是為了襯託之後的愁恨。

這叫「而今識得愁滋味」。

第三場雨,已至暮年

這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獨自在僧廬下聽雨的悽涼畫面。

少年芳華和壯年愁恨,都已經隨著前面兩場雨隨風而去了。

每次讀到這一句,我就會想起杜甫那句: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悲歡離合總無情」,這是詩人經歷一生後得到的結論,飽含無限的傷感和悲涼,這不是蔣捷傳播負能量,要知道,蔣捷的一生經歷滄桑,他生活在宋元之交,深刻地明白什麼叫國破家亡。

他說要「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是啊,都是鬢已星星也的老人了,經歷了那麼多,還有什麼能讓自己內心驚起波瀾呢?

實際上,如果真能做到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位老人又何必徹夜聽雨?

這叫「欲說還休」。

這三場雨,有強烈的時代印記,用人生的不同階段,透射出一個朝代的興衰滅亡。

也強烈地反映人生——少年風流、壯年羈旅、晚年孤楚,是三幅生動的畫面,是人一生的滄桑變化。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注釋】醜奴兒:詞牌名。《尊前集》注「羽調」,《張子野詞》入「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別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博山:在今江西省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少年:指年輕的時候。不識:不懂,不知道什麼是。陳慥《無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
  • 寫雨古詩詞不勝枚舉,卻唯有這首,通過三場雨寫盡一生悲歡喜樂
    寫雨的古詩詞多到不勝枚舉,但是筆者卻唯獨對一首宋詞情有獨鍾,在這首詞作中,詞人通過三場雨寫盡一生悲歡喜樂,每每讀之都讓人感觸良多。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虞美人·聽雨》。《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一首表達仕途不順的古詩詞
    一首表達仕途不順的古詩詞醜奴兒 · 書博山道中壁作者: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解釋:【1】「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是指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2】「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3】「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4】「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李煜在七夕節出生。那時的他還不叫李煜,叫從嘉。從嘉:從心順意、嘉和萬世,自然寄託了爺爺對他的厚望。他的字叫做重光,是因為他長相奇特——駢齒重瞳。門牙是重疊著長出來的,有一隻眼睛裡,居然兩個瞳孔!
  • 紅塵千念盡,浮華萬象空;讀懂六首淡然詞,就看透了人生
    古典君分享六首淡然詞,讀懂了,你就看透了人生。——皛玊題記《破陣子·雜感》(詞林正韻第一部)昨日雲晴陽豔,今朝雨惡風濃。天意都無持續好,人事何來一樣同。自然因果中。欲望迷離本性,貪瞋致幻原衷。勘破紅塵千念盡,褪去浮華萬象空。心寧百妄終。古典君:看懂一個人,說明你在意過。看透一個人,說明你付出過。
  • 南宋自號文山、疊山、竹山的三位先生,一人一首詞,讀後肅然起敬
    如宋末四大詞家的周密,王沂孫,蔣捷,張炎,他們或者因為感覺復興無望而殉國,或者匿名隱居,或者東躲西藏,飄零江湖,把遵從於故國的內心寫進一首首詩詞裡。宋末元初,具有鮮明的、錚錚鐵骨的民族氣節的文人中,最有名的當推文天祥、謝枋得、蔣捷。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一首詩詞作品,能有一個千古名句,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多少文人僅憑一個名句就名垂文史。但大家看看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句不是千古名句,豈是一般文人能做到的?全詞起得很漂亮,「無言獨上西樓」中「無言」暗寫詞人的愁情,「獨上」暗寫的是孤獨,這4個字既是敘事又每個字都寄情,無一字可改。接下來寫景,從天上的月亮寫到人間的深院,很有層次。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武陵春·春晚》,便是才女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對於李清照的這首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詞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謂是出自肺腑,感人至深。那麼問題來了,李清照為何會有如此深沉哀婉的慨嘆呢?這就要從此詞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據黃盛璋先生《李清照事跡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作於紹興五年三月」。
  • 晏幾道這首詞,寫透人生的煩惱憂愁,世間又有幾人能看透
    人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煩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憂愁?這是一個經常出現在詩人作品之中的主題。北宋詞人晏幾道,他父親是宰相晏殊,這樣的出身,可以說是富貴已極,但他的心中,依然有煩惱憂愁。在對人生煩惱憂愁的思索中,他寫了一首詞《玉樓春》,道出了他對人生的透徹領悟。
  • 一葉落知天下秋:三首宋詞寫盡秋愁,哪一首道出你此時的心憂?
    從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到杜甫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再到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無一不流露出秋天裡人們容易傷感的情懷。秋愁隨秋風至,令人難以捉摸。但古人卻把它描繪得淋漓盡致,下面幾種情懷,那種最合乎你現在的心境呢?一. 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
    李煜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獨特的皇帝,他沒有治國之才,貪圖享樂,然而卻有非凡的藝術天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精通,尤其是填詞,開婉約詞詞風,被後世稱為「詞帝。」然而這位「詞帝」,後半生的生活可謂悲慘,不但國家被北宋滅掉,自己被俘虜到汴京,而且竟因為一首詞招來了彌天大禍。
  • 辛棄疾最有名的三首詩詞,見證「詞中之龍」的豪情與柔情
    他被稱為「詞中之龍」,他與蘇軾合稱「蘇辛」,和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他致力於收復故土,恢復山河,一生不休,他是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他的作品豪放如驕龍,滿懷壯志,一心為國。豪放之外,亦能婉約,柔腸相思,不輸花間派。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他詩中的快意與柔情吧!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這5首寫給情人的詩詞,首首深情,哪一首讓你感動?
    隱娘想和分享5首寫給情人的詩詞,有深情,有責備,不論哪一種,都是愛情的滋味,你被哪一首感動呢?最心痛的思念:我喜歡的人,在很遠的地方《夜雨》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 這四首詩詞,你能看懂其中一首,便可看大徹大悟,領悟人生真諦
    在中國有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又有四首開篇詩,每一首詩,都是一部人生。這四首詩詞,每一篇,都可以說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感悟。第一首《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柳永最美的一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秋風秋雨都敵不過那股肉麻勁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蕭瑟,擾亂了文人墨客的心,便成了一首悽美之作。在眾多詠雨詩詞中,我們見識了詞人蔣捷「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絕美,讀到了詩聖杜甫「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的秋雨紛紛,更欣賞了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悽美。
  • 蘇軾的一首詞,人生失意的時候讀三遍,讓人回味無窮
    分享一首蘇軾最有江湖氣的詞作,瀟灑從容,鬱悶的時候讀三遍,令人豁然開朗!臨江仙 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
  • 也許當我們老去,才能讀懂李清照這首詞,一字一句皆是人生
    人生何其漫長,多少時光堆砌而成;人生又何其短暫,不過幾次花開,幾場落雨,便是一生。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晚年時曾寫過一首詠梅詞,道盡了一生的哀樂,讀懂已是過來人。這首詞便是《清平樂》。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 蘇軾晚年所創作的一首詞,寫盡人生感悟,所讀之人皆收穫良多
    離別感傷之際,蘇軾寫下一首《臨江仙》來送別好友。「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從這首詩的一開頭,我們就可以看出,蘇軾與好友自打在京城分別後,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過面了。「嫣然一笑作春溫。」從這一句可以了解到,蘇軾的好友一直奔波在全國各地,雖然歷盡了奔波之苦,但是卻仍舊保持著一顆樂觀的心。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蘇軾寫的都是對自己好朋友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