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

2021-01-08 烽火系古今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

李煜在七夕節出生。那時的他還不叫李煜,叫從嘉。從嘉:從心順意、嘉和萬世,自然寄託了爺爺對他的厚望。他的字叫做重光,是因為他長相奇特——駢齒重瞳。門牙是重疊著長出來的,有一隻眼睛裡,居然兩個瞳孔!

李煜本是一個風流才子,前期奢華的宮廷生活與暮翠朝紅的男歡女愛,儼然成為了李煜詩詞的風格。

李煜繼位的時候,南唐已是苟安在江南一隅,朝廷軟弱不堪,國家破敗,強敵環伺。宋太祖多次下詔派人召他北上,李煜性子軟弱再加上惜命,屢屢都推辭不去。正好給了野心勃勃的宋太祖一個吞下南唐的機會,先是十月金陵被攻下,緊接著來年國亡十一月城破,南唐君主李煜被迫受辱出降,到汴京做了個俘虜,還被封了個違命侯的恥辱稱號。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李煜的詩詞多了份亡國之痛。

歷史上便少了一個只會縱酒作樂尋歡的君主李煜,多了一個揮毫灑墨、悽美奇絕的「千古詞帝」!

有人評價他說:「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生在帝王家」,可正是因為生在帝王家,他才不需要為生活的柴米油鹽等瑣碎事務操心,才得以專心寫詩詞,但我認為,真是因為他是帝王,詩詞中才有獨一無二的亡國之痛!

換做是蘇軾辛棄疾,都寫不出這樣悲痛的詩詞,因為真正的亡國只有帝王才能感受得到!

李煜有一首最神的詞!全篇沒有一個愁字,卻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直到如今,從未被超越!

《長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生在這五代十國的戰亂年代,我站在這閣樓之上望著這山一層又一層,層巒疊嶂,就如同我心中的相思層層疊疊,連綿不絕 。

在我看來,文中描繪的婦人是秋怨,但若細品你就會發現它的秋怨又似乎是來自一個動蕩時代的憂愁。以小見大,以微見甚,婦人對這山水河山感到寒意,怨人不歸,而人為什麼不歸?又去哪裡了呢?簡單一點來說這裡面就開始反襯大局了。

李煜作為帝王,沒了國家,沒了去處,他只能是登高望遠,惆悵至極!

也許李後主早就預見了未來的變化,自己獨上西樓,寂寞如雪。

讀李煜,感受人世變化,讓人奮發

讀李煜的詩,你能看到一個不善政治的帝王,吟宮廷生活之詩,談男女情愛之樂;而在亡國後,你能看到他把亡國的悲痛付諸於詩詞,自己變成在這亂世中流亡的尋覓人,尋覓心中的那份美好與執著。

《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李煜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李煜在詩歌上的造詣與作為皇帝的悲哀形象。

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其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活動期間,六本書《辛棄疾傳》、《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活動價僅需79元,與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薰陶!做到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最深情的一首詞,開創了寫詩的新境界,卻沒想到自己因此喪命
    李煜最深情的一首詞,開創了寫詩的新境界,卻沒想到自己因此喪命李煜,他是一代君王,又是一名階下囚。他的詩詞聞名至今,人人得知,他的政治統治,至今無人提及。他的一生既輝煌也落魄,一代君王卻只能靠詩詞留世。李煜在唐宋的文壇中,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第一是他做過君王,第二是他在文壇裡是一抹耀眼的星輝。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975年(開寶8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3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這首《相見歡》正是作於被俘的以後。
  • 李煜這首四句哀愁詩,全詞沒有一個「愁」字,卻道出了萬般憂愁!
    例如南唐後主李煜,身為亡國之君,他這經歷算是苦中最苦的了!李煜在詩詞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長寫悲情詩詞。例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出自李煜之手。另外,在《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中也是一首悲情詩,運用的正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此首詞寫於他被俘期間,故國已不堪回首,這樣的心境寫下的詞作自然是充滿無限悲涼的。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千年文壇,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李煜當真是做到了極致。提起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筆者說只有30多首,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些驚訝:才這麼點數量嗎?是的!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作為一個帝王,他是失敗的,末代皇帝,成為了亡國之君,他亦淪為階下囚。但是作為一個詩人,那李煜絕對是成功的。 他絕對是一顆璀璨的明星。身處唐宋之間,他的名氣也是非常大的。 他和納蘭性德的是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的,他們都是天潢貴胄,身份地位尊貴顯赫。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李煜被稱為詞中之帝,極善寫愁,而今天要介紹的一首他少有的歡快詞,他的如夢如幻之作,描寫難以模仿美境。李煜是一個封建小皇帝,儘管小,但他仍然可以享受極豐富的物質,紙醉金迷,歌舞不休,夜懸珠寶而照明,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是十分痛苦的。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今日就與大家分享「李煜最牛」的一句話,隨便拿出一個就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這到底是什麼詞?居然可以有這樣的評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南唐《虞美人》李煜春花何時開,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樓又東風,故國難回月明中!雕欄玉石應猶在,惟有朱顏改。問君有多少愁?就像春水向東流一樣。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這是李煜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全詞開篇就夠驚豔,無一愁景卻句句寫愁,其中7個字是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望江南》南唐.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絕妙之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讀起來令人感傷
    李煜終究是離開了,為五代畫上了句號。這個句號既是對五代混亂政治的結束,也是對五代詞文學的結束,同時也是兩宋詞文學的開端。李煜這個出身帝王家卻從來不像一個帝王的詞人皇帝,讓我驚嘆,驚嘆的不是他那失敗的政治生涯,而是那千古未見的文學奇才。他本就不應該去做那人間皇帝顯貴之人;而是去做一個世間才子,遊戲人間,為這個世界留下繁華得一筆。
  • 秦觀最經典的詞牌《江城子》,末句的愁與李煜有異曲同工之妙
    秦觀的婉約詞獨具一格,對詞中字句的推敲凝練,以及用詞的華美精煉,都使得秦觀的詞具有含蓄深重,辭華韻古的特點。秦觀受柳永的影響,作有大量的慢詞長調,然又能將小令當中的含蓄縝密帶入慢詞當中,使得更加跌宕起伏,餘韻無窮。秦觀的詞作可分為兩個時期,貶黜前後風格各不相同。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對皇位覬覦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很多不喜歡當皇帝,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坐上皇位。在他們的帶領下,國家逐漸走向了衰敗亦或者是滅亡。
  • 李煜臨死前寫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讓人忍不住流淚
    李煜的作品具體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國破家亡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很迷人,讓人如痴如醉,刻畫的是快樂的時光。國破家亡後,李煜的作品多了份悽美,多了份無助。有的人說,李煜詞的悽美,蘇東坡和辛棄疾都無法媲美,是由於國破家亡之痛和辭官之痛截然不同,也只有站在統治者位置的帝王將相才可感觸到一個國家改朝換代的傷痛。李煜臨死時留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使人忍不住流淚。《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 李煜:春花秋月已逝去,不堪回首是故國!君有幾多愁?我都懂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是我在高中時代感觸最深的一首詞,為它的千古流唱,為他的命運多舛!《虞美人》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詞人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後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載其「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人。
  • 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7首詞,哀婉悽涼,寫盡人間煩愁!
    南唐後主李煜,是我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7首詞,哀婉悽涼,寫盡人間煩愁。1、《長相思·雲一緺》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烏雲一般的秀髮,扎著一條青黑色的絲帶。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她借酒消愁:怎一個愁字了得;卻醉詞發問: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詠梅詞,沒有把筆墨集中在寫梅的姿容、特質上,而是緣梅抒情,以殘梅的幽香為引線,串聯全篇。全詞以寫頭戴殘梅沉醉入睡開始,繼由梅香「燻破春睡」使「夢遠不成歸」,引起詞人心情的悵惘;甜美的夢境與悽苦的現實互為映襯,深刻地表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全詞雖不著一個「愁」字,卻處處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