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7首詞,哀婉悽涼,寫盡人間煩愁!

2021-01-09 小毛豆品詩賞詞

南唐後主李煜,是我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7首詞,哀婉悽涼,寫盡人間煩愁。

1、《長相思·雲一緺》

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烏雲一般的秀髮,扎著一條青黑色的絲帶。身上穿著一層薄薄的薄衫。秋天風多,雨水也前來應和。夜中的人怎樣呢?

2、《憶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是李煜亡國被俘後寫的一首詞,作者在夢中又見到了當皇帝時「遊上苑」的景況。那時多麼熱鬧,王公貴族們的高頭大馬拉著裝飾華麗的車子流水般地一輛接著一輛,他們跟著皇帝來賞花踏春,盡情享樂。但這樣的日子全完了,只能出現在夢中。詞句憶樂寫悲,使過去的歡樂與今日的悽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李煜亡國被俘後寫的詞。春花秋月年復一年什麼時候才終了?多少往事歷歷在目我都沒忘!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仍很爽,在這明月夜不堪回想我那已亡的國家,心中只有無限的哀傷。

4、《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裡,作者把登高問月、無人傾訴的落寞心理描繪得十分精彩,藉助如鉤彎月和寂寞梧桐的清愁的意象,抒寫出人生無常悲思,令人心神搖蕩。

5、《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昔日帝王的繁華生活已隨風而去,如今想來都像一場夢。這是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後所表達的悔恨之情。

6、《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樹林裡的花朵告別春日裡鮮豔的紅,凋謝得太快太匆忙了,也是無奈啊,早晨襲來一陣寒涼的雨,夜晚又刮過一場大風,花兒怎抵擋得住這樣的摧殘……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太多太多,就像那江水永遠向東流去,不止不休。詞句描寫暮春殘敗的景色,寄寓了作者人生從皇帝跌落為囚徒的無限哀怨悵恨。

7、《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作者用此句表示對故國的無限依戀。南唐故國的無限江山,別了以後再也難於相見。抒發了這位亡國之君的哀痛之感。後人常引用這句詞來表達「別易會難」的感受。

相關焦點

  • 國破被俘後,從南唐後主「淪」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詩詞寫滿了愁緒
    從「南唐後主」再到「千古詞帝」,李煜的一生怎一個「愁」字了得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要說最失敗的皇帝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了,最有文採的的也屬千古詞帝李煜。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來無緣做皇帝,但是因為接連哥哥的去世讓李煜成功「晉級」,一國之君的頭銜落在自己頭上,換成別人早就高興得大赦天下,看似是幸運之子的李煜,其實是「愁」的化身。
  • 南唐後主李煜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生不逢時的千古詞帝。作為一個從小就喜愛詩詞的文科生,上學時就非常喜歡李煜的詞句,同時也感嘆他的遭遇,為人善良卻軟弱,一生都在被動中接受命運的擺布和無常。在經歷了這些變動後,李煜的詞有了很大的轉變,從溫香豔玉到哀婉悽絕,多少次午夜夢回都會驚醒,曾經以為的一世安穩怎麼就忽然沒有了,曾經以為的半壁江山怎麼就不在了,曾經以為的此生變好怎麼就換了人間,曾經以為的心有靈犀怎麼就千裡相隔。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常恨水長東。
  • 南唐後主李煜詩詞裡的春天,悽美絕倫
    南唐後主的這種詞,都是短幅的小令,況且明白如話,不待講析,自然易曉。這首詞作於北宋太祖開寶八年李煜被俘之後。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極大的痛苦。 春季是最美好的季節,「春紅」是最美好的物品,「紅」最美麗的顏色。這樣美好的事物突然間竟自「謝了」,而且是「太匆匆」,多麼令人惋惜感嘆!
  • 只會寫詩詞不會做皇帝的南唐後主李煜的悲慘一生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峰隱者、蓮峰居士、鍾峰白蓮居士。他不僅生日特別奇巧(出生於七夕節),出生之後的相貌也與常人不同,史書稱之為「駢齒重瞳」,就是有兩層門牙和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李煜長大之後,英俊秀美,才氣逼人,「精究六經,旁縱百氏」,善詩詞、精書畫、通音律。
  • 南唐滅亡後,帝王的無奈,往事的心酸,都被李煜寫在這首詞裡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亡國之君,一個悲情的君王。很多人都覺得李煜是一個無能之輩,但是假如他真的無能無識,又怎麼會守護國家十年之餘,他並非我們所想像般毫無治理國家治理政治的才能,反而他以慈悲為懷,不願意給人民施加過重的徭役。
  • 南唐後主李煜:傷心無奈之時,寫了一首詞,開篇4句便名流千古
    南唐後主李煜雖然出生就在皇家,但他在治國理政這一個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作為被父親母親的愛包圍長大的李煜,一直做自己喜歡的詩詞。他的作品流傳到現在,被奉為優秀的作品。很多學生考試的時候也會有李煜詩詞的身影,有一首詞,通篇都是佳句,幾乎人人都讀過。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絕妙之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讀起來令人感傷
    李煜終究是離開了,為五代畫上了句號。這個句號既是對五代混亂政治的結束,也是對五代詞文學的結束,同時也是兩宋詞文學的開端。李煜這個出身帝王家卻從來不像一個帝王的詞人皇帝,讓我驚嘆,驚嘆的不是他那失敗的政治生涯,而是那千古未見的文學奇才。他本就不應該去做那人間皇帝顯貴之人;而是去做一個世間才子,遊戲人間,為這個世界留下繁華得一筆。
  • 從相見歡到虞美人,你最喜歡李煜哪首詞
    後主自少俊邁,喜肄儒學,工詩,能屬文,曉悟音律。姿儀風雅,舉止儒措,宛若士人。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末代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悽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這是詞人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 被耽誤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列祖李昇』之孫,其父李璟。李煜此人多才多藝,不僅文章出眾,而且擅長書法和繪畫。他為人厚道,在政治上可以說是昏庸無能。在愛情上是忠貞不渝,在早期詠了好多的愛情為主題的詞,可見他對美人的喜愛程度。1:後主被迫上位李煜自小就與眾不同,長相是風韻俊朗、玉樹臨風。要是按照看相之人必說是帝王之相。
  • 南唐後主李煜:江山雖丟了,卻成了一代詞帝!
    但五代十國還真有例外,南唐就是一個。南唐早期社會穩定,經濟也有一定的發展,實力在五代十國中算比較強的,尤其是文化的發展,繁榮一時。從唐詩到宋詞,五代十國也是個過渡時期,而承擔這個過渡任務的國家就是南唐,承擔這個過渡任務的人物就是南唐後主李煜。
  • 南唐後主李煜最讓人感動的10句詞,句句直指人心!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號鍾隱,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他工詩詞、善書畫、精通音律,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可見其詞對後世的影響之大。
  • 李煜《浪淘沙》,一句「天上人間」哀婉至極,卻招殺身之禍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李煜就是這樣一位詞人,他的詩詞好似信手拈來,通俗且易懂,但是總能讓人感動不已,甚至潸然淚下。為什麼李煜的作品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南唐詞帝——李煜。李煜,是南唐最後的一個皇帝,後被宋滅亡,唐朝滅亡後,李煜被俘,來到了汴京,從此就被幽禁在此地,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他的心理落差可以說是一瀉千裡,怎麼能好受得了呢?
  • 南唐後主李煜與皇后悽美的愛情故事
    周娥皇,南唐皇后,後主李煜之妻。周娥皇通曉音律,飽讀詩書,尤其擅長琵琶,實為才女。而後病逝於瑤光殿,當時只有29歲,死後葬於懿陵,歷史上稱為大周后。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眾,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導,很快便是遠近聞名的才女。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 南唐後主「李煜」,最美的十首詞,多少悲歡多少愁
    南唐後主李煜,一位失敗的皇帝,一位偉大的詞人。 在文學上,李煜是一位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詞人,對北宋初期詞壇有著深遠影響。 他的詩歌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
  • 南唐後主李煜,寫下一首佳作《長相思》,未見愁字,卻訴盡惆悵
    歷史上命運多舛的詞人不在少數,但如南唐後主李煜這般,一生裡集合了眾多矛盾於一身的詞人卻是不多。他前半生執著於鐘鳴鼎食,日日夜夜沉迷於歌舞弦樂,不思朝政。而後半生只能被囚於陌生的他鄉,這渾渾噩噩的日子得過且過。昔日的一代君主李煜如今淪落至趙匡胤的侯爵,經歷了國破家亡的悲痛遭遇,內心卻還有苟且偷生的念頭。
  • 南唐後主李煜四首最悽美的詞,看了無不讓人落淚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他人生其實就是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他人生上半場是像天堂一般的富貴與風流,人生的下半場猶如經歷人間煉獄般痛苦和悽涼。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
  • 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的前世今生!看了你不得不相信有來生!
    公元975年11月27日,北宋攻破南唐首都江寧府,南唐國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南唐後主李煜雖說治國不力,但文學藝術造詣卻很深,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善詞文,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國亡之後,他過著屈辱的生活,他最愛的女人小周后為了他能苟活於世更是受盡了北宋皇帝的凌辱,而他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能為也。他聽著瑟瑟東風, 「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這首亡國之作,最後一句可比名篇《虞美人》,令人讀之動容
    詞人李煜,南唐後主,在被宋太祖趙匡胤率領大軍南下攻佔南朝都城後,李煜徹底從養尊處優的皇族貴人,變成了落魄被囚禁的悽慘的階下囚。我們知道李煜有一篇詞叫做《虞美人》,詞中最後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被稱為千古名句。這首詞是作者李煜被賜予毒酒,被毒死前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