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2021-01-08 美食行天下呀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

他人生其實就是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他人生上半場是像天堂一般的富貴與風流,人生的下半場猶如經歷人間煉獄般痛苦和悽涼。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

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宋太宗聽聞以後,雷霆大怒,不久便下令將李煜毒死。這首詩也成為了他的絕筆之作!

據傳,李煜死狀極其悽慘,掙扎了很久才去世。在這首詞中,李煜撫今追昔,可以說將自己的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全詞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難發現,李煜的詞後期大多寫的是離愁別緒,亡國哀怨,這當然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能不追憶過去的榮華?怎能不感嘆時下的慘痛?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日花開,秋日月圓,曾經的一切是那麼美好,可是卻匆匆結束了,快到令人無法回憶起它到底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曾經的他,是一國之主,權力無邊,享受著世人豔羨不已的富貴榮華。有美人相伴,有美酒歌舞可享,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可是現在南唐滅亡了,戰亂就像一陣龍捲風,瞬間摧毀了一切,也結束了他的安穩日子。無力反抗的他,被宋人囚禁在汴京。春風吹來,春花開放,於是他始懷念,懷念昔日的春花秋月。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明知回不去,卻斬不斷心中的愁苦,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最難承受。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此句緊承上片的「故國」一詞,將思念的範圍縮小至具體的「雕欄玉砌」和「朱顏」,畫面感強烈。

「金陵華麗的宮殿依舊在,它們是不會因為天下易主而傷心的,照樣將自己的華美展示給人。倒是宮中那些女子朱顏已改,不復舊日傾城色。

美麗的女子易老,美好的日子也易消,再難追尋,這怎能不令他傷心難過呢?寫到這裡,詞人心中的悲痛便再難掩飾了,於是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橫空出世了。

此一句歷來備受推崇,它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極富感染力。

無論是措辭還是語調,這首《虞美人》都堪稱詞中翹楚,詞中描寫的人生痛苦可以說被李煜寫到了極致,令人不忍卒讀。

可偏偏這麼美的一闕詞卻斷送了李煜的性命,也斬斷了他還未全部施展的才華。整首詞中最讓人驚豔的就是末尾的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千百年來,它引起了無數人心靈上的呼應和共鳴,被人們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讀李煜,體驗百味人生;品李煜,可以讓我們奮發向上

在這本《李煜詞傳》不但收錄了李煜的詩詞作品,通過它們讓我們認識到一個真實而深刻的李煜。

難得的是《李煜詞傳》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將李煜的從王到囚,愁思百結,以詞為命,以淚書情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李煜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包含《倉央嘉措詞傳》,就提下這個傳奇的人物倉央嘉措。

他是雪域的大王,是布達拉宮的主人,卻只想做個自由的浪子。

這樣一位敢於拋棄世俗眼光,狂傲於天際之間的人,才能盡情釋放他的風流浪蕩、釋放滿腹的才華,留下60多首情詩,寫盡深情與人生,成為了藏族詩歌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他在詩詞中教會我們該如何堅強,才能徹底忘記。就如他所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傷悲不由心,但由情。情淡則心寬,心寬才能放下疲憊。

回望過去,你會發現,很多事,其實並不值一提。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 李隆基的「亡國之曲」,被李煜改成千古絕唱,卻也成李煜絕筆
    李隆基的「亡國之曲」,被李煜改成千古名詞,卻也成李煜絕筆了解過宋詞的人都知道,一首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對應很多首詞。其中有很多都是流傳至今的的千古名詞。像是蘇軾的《水調歌頭》,再者就是辛棄疾的《破陣子》等等,還有很多。
  • 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宋詞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句子有長有短,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著名的宋朝詞人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人,影響範圍非常廣,同時對遼金的文化影響頗深,其中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 李煜最深情的一首詞,開創了寫詩的新境界,卻沒想到自己因此喪命
    李煜最深情的一首詞,開創了寫詩的新境界,卻沒想到自己因此喪命李煜,他是一代君王,又是一名階下囚。他的詩詞聞名至今,人人得知,他的政治統治,至今無人提及。他的一生既輝煌也落魄,一代君王卻只能靠詩詞留世。李煜在唐宋的文壇中,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第一是他做過君王,第二是他在文壇裡是一抹耀眼的星輝。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千年文壇,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李煜當真是做到了極致。提起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筆者說只有30多首,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些驚訝:才這麼點數量嗎?是的!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每天一首古詩詞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李煜一首很孤獨的詞,僅開篇五個字,便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這是一首描寫秋夜不寐的小令,起句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尤其是「不寐」二字,更是體現出了李煜當時的心境,還有骨子裡感傷之懷,夜已經是很深了,可是始終無法入睡,輾轉反側,讓人痛苦不已。李煜當時一定是很痛苦,夜不能寐,終日以淚洗面,過著極為悲苦的生活,時常思念遠方的故鄉。
  • 李煜臨死前寫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讓人忍不住流淚
    李煜的作品具體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國破家亡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很迷人,讓人如痴如醉,刻畫的是快樂的時光。國破家亡後,李煜的作品多了份悽美,多了份無助。李煜臨死時留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使人忍不住流淚。《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經典之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之筆,此詞聲聞在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毒酒,將他弄死,好在這首廣為人知的哀歌,可以薪火相傳。
  • 李煜此詞,詞牌冷詞作更「冷」,短短4句,寫盡人生的悲苦與惆悵
    對於李煜,有的人抓住他的亡國之君身份不放,認為他荒淫誤國,窮奢極欲,是個不折不扣的千古昏君;但更多的人卻醉心於他的那些經典詞作,將其稱為「千古詞帝」。在帝王與詞人之間,李煜選擇了後者,卻被錯放在了帝王的位置上。這是李煜的不幸,卻是文壇的大幸。作為一個詞人,李煜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亡國之後寫下的詞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可以說,李煜幾乎沒有什麼冷門的詞作。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對皇位覬覦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很多不喜歡當皇帝,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坐上皇位。在他們的帶領下,國家逐漸走向了衰敗亦或者是滅亡。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僅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數千年
    一首經典的詞,驚豔了世人數千年之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讀這首詞的時候,只覺得朗朗上口,心境寂寥。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南唐後主李煜:江山雖丟了,卻成了一代詞帝!
    南唐三個國君,能夠稱得上是合格君主的是唐烈祖李昪,李璟和李煜都是錯誤地被推上了皇位。他們寫詩作詞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治國理政的能力。李昪算不上是的詩人或詞人,但《全唐詩》收錄有其詩作一首:《詠燈》。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這首《詠燈》是向當年的養父徐溫表忠心的,非常吻合李昪的身份及人生經歷。
  • 李煜的這首詞不輸《虞美人》和《相見歡》,最後一句更是千古經典
    然而,在中國古詞史上,除了蘇辛、李柳,還有一位更加傳奇的詞人,他的一生充滿了無限悲情,其詞作的內容涉及生活圖景、個人經歷、男女情感、家國讎恨,豐富多樣的主題內容譜成了一曲動情的人生悲歌。沒錯,這位傳奇的詞人正是有著「詞帝」之稱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字重光,號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任君主。關於李煜其人,一直爭議頗多。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經過這些努力,李煜感到無能為力,南唐已經到了快要覆滅的地步。為了逃避這個現實,李煜開始酗酒玩樂,麻痺了自己的神經。由於李煜的不作為,在南唐滅國前不久,他成了宋太宗的俘虜。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此時的李煜,已經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三年的時間。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午夜夢,晚上睡不著。
  • 南唐滅亡後,帝王的無奈,往事的心酸,都被李煜寫在這首詞裡
    人格的獨立與處境的危難在他身軀內不停地碰撞衝突,碰撞出無數個矛盾,衝突出無數個感慨,這些糅雜在一起最後都變成了他無限的才情。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李煜的詞,但是卻很少了解他的生平波蕩。身為帝王,以王國為屆,他創作的詞大概劃分為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