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一首很孤獨的詞,僅開篇五個字,便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2021-01-09 網易

2020-12-14 18:20:05 來源: 美詩美文

舉報

  公元975年北宋大舉入侵南唐,由於雙方實力相差太大,沒有多久南唐就兵敗降宋。李煜作為一國之君被押解到北宋都城,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南方,被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讓人用一杯毒酒結束了生命。起因是讀了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認為李煜還不死心,對於帝王來說自然是無法容忍,所以這首詞成為了李煜的絕命詞。

  

  李煜的一生其實很悲慘,早年間當皇子說,根本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能成為皇帝,也就沒有心理準備,畢竟在排在第六位,怎麼輪也輪不到他,可是命運就是那麼怪,偏偏就選中他,讓他成為了皇帝,還是一位亡國之君。後期由於失去了自由,每天以淚洗面,過著極為悲苦的生活,經常思念故國,想要回到金陵,所以在這一時期創作了很多的悽美之作,除了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之外,還有這首《三臺令·不寐倦長更》同樣感人肺腑,也是道盡了思鄉之苦。

  

  《三臺令·不寐倦長更》

  五代:李煜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沒有人能夠理解李煜,一位原本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卻是一夜之間成為了階下囚,那種打擊讓他一度心灰意冷。他無數次地請求,希望可以放他回去,作為一位皇帝,他根本不懂得人性的醜陋。他的請求沒有任何的結果,這使得他悲痛欲絕,只好把對於故國的思念,還有生活中的無奈,全部寫進作品中,以此來排解內心的苦悶。

  

  這是一首描寫秋夜不寐的小令,起句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尤其是「不寐」二字,更是體現出了李煜當時的心境,還有骨子裡感傷之懷,夜已經是很深了,可是始終無法入睡,輾轉反側,讓人痛苦不已。只好從床上起來,披上一件衣服,去到外面散步。李煜當時一定是很痛苦,夜不能寐,終日以淚洗面,過著極為悲苦的生活,時常思念遠方的故鄉。

  

  最後結尾兩句寫得就更加的傷感,同時也把那份孤獨,還有感傷之懷描寫得更加深刻,「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外面清冷的月色照射在秋天蕭瑟的竹林,看上去讓人生出了更多的憂愁,同時也覺得更加寒冷,急風還拍打著窗戶,那聲音在夜裡響徹雲霄,聽來讓人肝腸寸斷。可見當時的李煜極為孤獨,一個人在閣樓日子過得很苦,終日裡哭哭啼啼,想念著遠方的故鄉,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去。

  李煜雖然是亡國之君,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但是在文學上的,卻是大放異彩,成為了詞中的皇帝。他的詞直接影響了北宋文壇,連後來大名鼎鼎的柳永、秦觀、歐陽修、蘇軾、周邦彥、姜夔等人,深受李煜詞風的影響。應當說在文學上他是無可置疑的「詞中皇帝」,成為了一座高峰,無人能夠超越。

  

  這首《三臺令·不寐倦長更》寫得很傷感,一字一句充滿憂愁,同時也感受到了李煜的孤獨,每天夜不能寐之時便一個人獨自在深夜徘徊,思緒萬千,思念遠方的故鄉,想要擺脫困境,但是作為俘虜,他是沒有任何的權利,只能默默地去承受。李煜雖然不算是一位好皇帝,可是由於他特殊的人生經歷,還有後期所遭受到的苦難,成就了他在文學上的地位,寫下了無數經典的名篇,應當說李煜還算是比較幸運,像趙佶和崇禎皇帝,顯然要比李煜更加悲慘,而李煜有那些優美的詞,反而是收穫了很多的粉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悲傷詞,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生在帝王家本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是對李煜來說卻是非常的悲慘,李煜的前面有五個哥哥就是輪也不該輪到李煜來當皇帝,在當皇子的時候李煜整天就醉心藝術,從來都不對如何做一個帝王而上心,但命運是如此的捉弄人,李煜的五個哥哥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離世,這才輪到了李煜當皇帝。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李煜晚年這首詞哀怨至極,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雖然後世的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不高,可是在對於文學家來說,對於李煜卻是極為推崇,稱他為「詞中之帝」。其實李煜做一位純粹的文人更加合適,只是無奈命運弄人,讓他成為了南唐最後一位皇帝,以至於人們在評論李煜時,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一方面他的確不合適當皇帝,偏偏在文學上的成就,卻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最優秀的詞人。
  • 納蘭性德最悲情的詞,4個字道盡愛情多少無奈,最後一句欲哭無淚
    可這一首首情詞,無論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還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哪一句哪一字不是他的痛徹心扉。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納蘭詞,大概是他最悲情的一首了,是為他那青梅竹馬的表妹所寫,名叫《採桑子·當時錯》。《採桑子·當時錯》清.納蘭性德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 李煜寫哀愁的《浪淘沙》,開篇五字就悽婉至極,後世詞人無不欽佩
    李煜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對政治一竅不通,雖然身為帝王,但是他的一生卻活得並不快樂,在位的時候不問政事,終日醉心於詩詞歌賦,導致南唐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自己也淪為階下囚。李煜雖然不是一個明君,但是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很高,更是被稱為「詞中之帝」,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所作的每一首詩詞都十分經典,很多流傳至今都無人能超越。
  • 南唐後主李煜:傷心無奈之時,寫了一首詞,開篇4句便名流千古
    南唐後主李煜雖然出生就在皇家,但他在治國理政這一個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作為被父親母親的愛包圍長大的李煜,一直做自己喜歡的詩詞。他的作品流傳到現在,被奉為優秀的作品。很多學生考試的時候也會有李煜詩詞的身影,有一首詞,通篇都是佳句,幾乎人人都讀過。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對皇位覬覦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很多不喜歡當皇帝,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坐上皇位。在他們的帶領下,國家逐漸走向了衰敗亦或者是滅亡。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譬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便是借景抒發了自己的羈旅愁思。蘇軾在《江城子》中的「明月夜,短松崗」,亦是借景抒發了他對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便是一首典型的情景交融之作。它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之手,是他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期間所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李煜半夜睡不著,出門後的所見所聞。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975年(開寶8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3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這首《相見歡》正是作於被俘的以後。
  •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李煜在七夕節出生。那時的他還不叫李煜,叫從嘉。從嘉:從心順意、嘉和萬世,自然寄託了爺爺對他的厚望。他的字叫做重光,是因為他長相奇特——駢齒重瞳。門牙是重疊著長出來的,有一隻眼睛裡,居然兩個瞳孔!
  • 李煜千古經典名篇,語義雋永悠遠,嘆盡繁華易逝,寫盡人生易老
    二、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1、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句很好理解:林花凋謝了,奼紫嫣紅的花兒不見了,時光飛逝如電,太過匆匆了。詞的開篇,李煜便點明時光飛逝,感嘆人生易老。李煜開惜春傷春,奠定詞的情感基調。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 倉央嘉措深情的一首情詩,28字道盡世間無奈,情根深種卻只能相望
    倉央嘉措平生絕美之作,僅28字卻用盡一生深情倉央嘉措渴望愛情。根據傳說,在他被選入活佛之前,他有一個情人。他們一起長大,一起耕種,一起放牧,他們彼此相愛。然而,進入布達拉宮,後,內心的禁錮和壓抑讓他疲憊不堪。他也很懷念戀愛中的戀人,經常偷偷的和她見面。但不幸的是有一次被鐵籟喇嘛發現,受到嚴處,朝思暮想的情人被處死,從此天人永隔,留下永恆的創傷。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此詞,詞牌冷詞作更「冷」,短短4句,寫盡人生的悲苦與惆悵
    對於李煜,有的人抓住他的亡國之君身份不放,認為他荒淫誤國,窮奢極欲,是個不折不扣的千古昏君;但更多的人卻醉心於他的那些經典詞作,將其稱為「千古詞帝」。在帝王與詞人之間,李煜選擇了後者,卻被錯放在了帝王的位置上。這是李煜的不幸,卻是文壇的大幸。作為一個詞人,李煜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亡國之後寫下的詞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可以說,李煜幾乎沒有什麼冷門的詞作。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 這首詞不好仿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詞中具有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另一方面,李煜不用一個連接語,只淡淡幾筆,就將主人公的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700年後,李煜的這首詞傳到了納蘭性德的手中,便被仿成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