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寫哀愁的《浪淘沙》,開篇五字就悽婉至極,後世詞人無不欽佩

2021-01-09 劉某論昔情

李煜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對政治一竅不通,雖然身為帝王,但是他的一生卻活得並不快樂,在位的時候不問政事,終日醉心於詩詞歌賦,導致南唐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自己也淪為階下囚。

李煜雖然不是一個明君,但是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很高,更是被稱為「詞中之帝」,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所作的每一首詩詞都十分經典,很多流傳至今都無人能超越。

李煜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他的詞大多是表露自己的心聲,流露出的是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且大多都是有感而發,不經意間就能寫出一手感人至深的佳作。

我們都知道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不經意間想起來就能讓人潸然淚下,卻不知道在創作這首詞之前,李煜還創作了很多表達自己哀愁的作品。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也是李煜淪為階下囚之後所作,李煜投降之後來到汴京被囚禁起來,他不能與外人接觸,甚至沒有人跟他說話,他只能借詞來表達他的寂寞跟自己心中的苦楚。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說:現在每天在這裡回憶往事,只能讓我更加悲傷,雖然這裡的景色十分迷人,但是我卻無心欣賞;平日裡無人來看我,以至於院子裡的臺階上都長滿了苔蘚,在這裡我太孤獨,太寂寞,這樣的情形讓我悲傷,哀愁。

橫江的鐵鎖鏈已沉入江底,曾經的豪言壯語,曾經的英雄氣概都不復存在;晚風來襲,漸漸感到一絲涼意,傍晚的天空是這樣的明淨如水,月光肆無忌憚地灑滿了秦淮河。

「往事只堪哀」,僅僅開篇五個字,就奠定了整首詞的基調,這是何等的悲哀,往事歷歷在目,跟現在的處境形成鮮明的對比,悲哀更勝一籌。

「對景難排」,因為心情愁苦,即便是面對再美麗的景色也無心觀賞,從側面表達了李煜的孤獨感。

「秋風庭院蘚侵階」,平日裡面院子裡都沒有人走動,以至於臺階上都長滿了苔蘚,李煜階下囚的生活讓人無比心酸。

這首詞的上片,李煜主要寫的是自己的現狀,下片則是對自己情感的抒發,從一代帝王淪為階下囚,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李煜心中的酸楚跟哀苦表達的淋漓盡致。

雖然李煜的一生活得並不瀟灑,甚至還有點窩囊,但是李煜的詩詞卻影響了後世的很多人,比如李清照,蘇東坡等等。

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多多少少都能看到李煜的影子,他們的人生經歷不盡相同,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也不同,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所作的詩詞靈感都是來源於自己的生活。

不管是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還是蘇東坡的「 也無風雨也無晴」,都是他們對於自己所處境地的記錄,都是他們對於自己人生之路的記載,對於自己情感的抒發。

我們生活的現在社會節奏發展這麼快,假如可以放慢自己的腳步,去感受古人的詩詞,感受古人慢節奏的生活,一定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不但能夠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安靜,還能從他們的詩詞中收穫到對自己更有價值的人生智慧。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套詩詞集:《李煜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全套一共有六本書,也就是六位作者傳奇的一生。

在《李煜詞傳》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煜身為帝王時候的不作為,也能夠看到李煜成為階下囚時候的孤獨,悔恨,我們能了解到更多李煜的生平趣事,增長我們的見識;

在《李清照詞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敢於跟世俗對抗嗎,敢於向世俗挑戰的女子,看到她的愛恨情仇,感受她人生的酸甜苦辣,引發我們對於自己人生的思考;

在《蘇軾詞傳》中,我們會看到一個豁達通透的蘇軾,即便是人生對他千般不溫柔,百般折磨,他依然能夠笑對生活,依然能過好自己的一生,讓我們也變得更加勇敢,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在這套詩詞傳中,我們不僅可以讀到他們的詩詞,更能看到他們詩詞背後的故事,結合這些故事,我們便能看到他們想傳達給我們的道理;讀這套詩詞傳,我們就好像穿越到了作者的年代,跟他們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大家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讀一讀這套詩詞傳,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小故事,感受他們傳奇的一生,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用他們的智慧來充實自己。

另外這套書的包裝十分精美,紙張質量也很好,大家不管是買來自己讀還是送人,都很不錯。

《李煜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君王,李帝是後世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上位不是因為有才,而是因為哥哥弘冀早亡;在位15年,正事幹得不多,只知鶯鶯燕燕;遭遇變故後,無力反抗,終日長籲短嘆了殘生。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
  • 李煜《浪淘沙》,一句「天上人間」哀婉至極,卻招殺身之禍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李煜就是這樣一位詞人,他的詩詞好似信手拈來,通俗且易懂,但是總能讓人感動不已,甚至潸然淚下。為什麼李煜的作品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南唐詞帝——李煜。李煜,是南唐最後的一個皇帝,後被宋滅亡,唐朝滅亡後,李煜被俘,來到了汴京,從此就被幽禁在此地,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他的心理落差可以說是一瀉千裡,怎麼能好受得了呢?
  • 李煜的這首詞不輸《虞美人》和《相見歡》,最後一句更是千古經典
    提到古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詞人的詞作,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都無不體現出豪放派詞作的雄壯氣勢;當然,人們也會想到婉約詞派的代表李清照和柳永,無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一篇「流水帳」,前幾句越讀越覺得沒水平,最後10字畫龍點睛
    在他《虞美人》中的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無人能超越,每一個字都透露著無盡的愁思。《浪淘沙令》中,李煜又道「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更是讓人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沉醉感。不過,這樣一個悽美詞帝也寫過不那麼悽美的流水帳式作品,名為《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三臺令》這個詞牌名用的人並不多,所以我們平時也很少見到,它有很多種變體,其中又以李煜寫的樣式為最難。
  • 從相見歡到虞美人,你最喜歡李煜哪首詞
    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末代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相見歡》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李煜
    李 煜 南唐後主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 南唐後主李煜:傷心無奈之時,寫了一首詞,開篇4句便名流千古
    02後世人的借鑑李煜作為南唐後主,經歷自己的家園成為廢墟,一股愁緒湧上心頭。寫下的作品力的意象經常被後世的人寫在自己的作品裡,李後主的作品都可以視為佳作,不僅能夠表達出自身的心情,「愁」像春江水一般東流不息。
  • 說宋詞之四十八:品讀李煜之《浪淘沙》
    浪淘沙今天試著從哲學的工具論或目的論角度解讀他的詞《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全詞表現了亡國之君李煜對故國深情悠長的懷念,表現了階下之囚對境遇變遷的哀怨嘆息。詞中有現實的悽苦:「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還有夢境與懷念的落差:「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天上人間「。其中,寫身體的寒,更是寫心境的冷。寫」一晌「的」貪歡「,更是暗寫他終日的」以淚洗面「(李煜對舊日臣下所述囚徒生活的話)。」春去也「,結束的即是春天,也是李煜的生命。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南唐後主李煜最讓人感動的10句詞,句句直指人心!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號鍾隱,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他工詩詞、善書畫、精通音律,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可見其詞對後世的影響之大。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千年文壇,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李煜當真是做到了極致。提起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筆者說只有30多首,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些驚訝:才這麼點數量嗎?是的!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李隆基的「亡國之曲」,被李煜改成千古絕唱,卻也成李煜絕筆
    作為千古絕唱:蘇軾的《水調歌頭》,哪怕後來辛棄疾曾寫了5首,都無法企及東坡的高度;嶽飛的《滿江紅》,從此提起這個詞牌,世人似乎只會想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李清照的《如夢令》,以至讓人忘記了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秦觀、納蘭性德都曾揮筆弄情。還有一首就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公元975年,宋王朝的精兵兵臨金陵城外,那時候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2次派特使求饒,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以「臥榻之側,豈能別人鼾睡」為由回絕。最後金陵城破,李煜無可奈何奉表投降,南唐宣布滅亡。時歲李煜39歲,從一國之君從此淪落罪囚,開始了自身蒼涼的下半場人生道路。
  • 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
    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古典的詩詞之中,離別之詩總是寫得最多的一種,也是無數古人經歷得最多的事,所以離別之詩就顯得格外之多,而離情又格外傷情,故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往往多經典名句。今日小編在此就為大家帶來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國破被俘後,從南唐後主「淪」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詩詞寫滿了愁緒
    從「南唐後主」再到「千古詞帝」,李煜的一生怎一個「愁」字了得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要說最失敗的皇帝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了,最有文採的的也屬千古詞帝李煜。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來無緣做皇帝,但是因為接連哥哥的去世讓李煜成功「晉級」,一國之君的頭銜落在自己頭上,換成別人早就高興得大赦天下,看似是幸運之子的李煜,其實是「愁」的化身。
  • 南唐後主李煜四首最悽美的詞,看了無不讓人落淚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
  • 李清照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14個字,驚艷后世900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清照寫下了一首名作,開篇用7個疊詞,14個字,字字錐心,驚豔了後世900年。這首詞就是李清照的名作《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