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
李煜被稱為詞中之帝,極善寫愁,而今天要介紹的一首他少有的歡快詞,他的如夢如幻之作,描寫難以模仿美境。
李煜是一個封建小皇帝,儘管小,但他仍然可以享受極豐富的物質,紙醉金迷,歌舞不休,夜懸珠寶而照明,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是十分痛苦的。
李煜繼位時,南唐已經國事危重,宋朝虎視眈眈的大兵壓境,亡國之辱就在眼前,他為了偏安的局面,向宋朝稱臣納貢,卑躬屈膝,才勉強換來了15年的平安。
宋朝使者來時。他換上紫袍而宋使走後,他又穿上黃袍,可見他有多不甘心臣服於宋,然而又不得不強作歡顏,弟弟被宋朝扣留,愛妻愛子的死去,都讓他的精神飽受打擊。
他迷戀富貴的生活,但精神上的巨大打擊又,使他不得不尋求逃離之法。
李煜崇尚佛學,他希望能從佛家思想中悟到解脫的辦法。他經常穿佛衣帶佛帽,畫羅漢圖。然而佛家的思想解決不了他現實中的痛苦和矛盾。
現實與心理的巨大落差,讓他只能寄情於詩詞,用詩詞為自己描繪一個理想國度。
李煜的《漁父》,就是他崇佛作品中的一首。
《漁父一》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這首詞短短二十七個字,竟然有三個「一」,節奏輕快意境超脫,然而其中又不免露出孤寂之感。
無言的桃花靜靜地開著,為漁父送來了春天,有人曾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現在漁父不但桃李有情,連浪花也有意了,浪花激起的「千堆雪」和桃花的「紅」交相輝映。如此美麗的春景,駕一艘小船在碧波的江面翩翩駛來,置身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多麼愜意而又令人嚮往。
在這幅畫面的暢想中,李煜的煩惱解脫了,悲痛也釋然了,難怪他發出」世上這樣的快樂,有幾人「?
這是李煜描繪的世外桃源,他如夢如幻般的意象美境。正如蘇軾所說,」遭罹多故,欲脫世而不得「。是啊,政治上的壓力,精神上的痛苦,這些都讓李煜想要逃避,其實這也是古代很多知識分子的共同道路,包括王維、陶淵明、蘇軾,都曾寫過這樣逃離現實、描繪理想國度的詩詞。
這樣佛家思想的詞在李煜的其他詩詞中也有體現,如」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李煜才華絕代,可惜做了帝王。玉樹臨風才高八鬥,然而卻在汴京過起了囚徒的生活,只能空嘆,春花秋月何時了,即使在最美的春花,最圓的秋月,也無法喚醒一個囚禁的亡國之君。
孤苦,寂寞,悽涼,沒有自由,痛苦到了極點,李煜只能空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他有真情卻無法吐露,只能空嘆,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的愁,是剪不斷理還亂。千頭萬緒的絲還可以用快刀斬斷,而愁卻無法割斷。春水滔滔不絕,如同愁緒源源不斷,這是何等的比喻,讓人聯想到了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極善寫愁,然而這首《漁父》全篇沒有一個愁字,描繪的也都是快樂、絕美意境,卻反而令人更感他的愁,他太擅長寫愁了,愁與他已為一體,即使無愁也是愁,詞中之帝,寫詞已入化境。
李煜不是中國歷史上令人稱讚的國君,但他的詞卻是真性情,使他自己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每次讀李煜的詞時,感受他的愁時,總能鼓勵我,他懷國讎家恨,身在囹圄都能勇敢活下去,而我面臨生活中這些小焦慮卻如此咋呼。
讀一下李煜的詞,反而能夠啟示自己。
這本《李煜詞傳》記錄了很多李煜的詩句。
我讀的這本《李煜詞傳》,仍以李煜的生活為藍本,書中講的不僅僅詩句,也是李煜坎坷而不失精彩的一生。
李煜的詞憂鬱、惆悵,也更讓我懂得了生活需要自我安慰與放開,更能理解生活的真諦。
這套書共有六冊,收錄《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倉央嘉措詞傳》。
這六本書,如今的活動價,只需要79元,每本僅需13元多,可以說是物超所值。
這個價錢也就是兩頓飯錢,我們便能夠領悟古代文人詩中的生活哲理,趁著活動價下單,實在是個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