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詞帝的精妙之作,全篇無一生僻字,卻是無人能模仿出的美!

2021-01-12 大咖說史

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一個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的皇帝,而自己的妻子還遭到了他人的侮辱,自己也因為寫了一首詞引起了他人不快,慘被毒死。

在所有君王之中,李煜不免成為了一個笑話,他的帝位來得如此簡單,父親給自己打拼出來的盛世國度,堪稱十國之中最為強盛的一個,然而他卻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

即便娶了一個賢內助,也無法改變他尋歡作樂的想法,最後更是落得一個「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下場。

然而這位成為了笑話的君主,卻在詩詞上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更是被人稱為「千古詞帝」。

圖片:李煜為階下囚劇照

李煜對文學十分精通,僅僅是現在依舊流傳於世的詞就有三十多首,這些詞來自於李煜一生的不同階段,也對他的人生歷程有著非常清晰的描述。

李煜的詩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還未成為亡國之君前,李煜對自己的生活,和男女之間的情愛進行描述,此時的李煜生活自然是沒有任何挫折,多是走的花間派路子。

不過因為李煜對於詞的造詣頗深,能夠讓他的詞比之其他花間詞人有更強的概括力。

另一種是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後所做的詞,這些此詞中多是在描述他內心的哀痛,詞語之間婉轉悽涼,富有極強的感染力,能夠輕鬆地將讀者代入他所描繪的景象中。

圖片:李煜劇照

李煜成為亡國之君後,被看押在宋朝的都城之中,雖然身體上沒有了自由,但是他的思想卻一直沒有遭受到禁錮。在這段時間中,李煜潛心創作,一方面是逃避現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寄託哀思。

而今天要講的是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後,創作的一首詞,是李煜回憶曾經的生活,對於自己夢中重回故國的歡樂,和醒來之後現實的悲憤,藉助著夢中歡樂的景象來描寫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哀痛。

這首詞就是《望江南·多少恨》,整首隻有二十七個字,卻描繪出了令世人所驚豔的美。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圖片來源於網絡:望江南·多少恨

開頭的第一句,在古今所有小詞中都是非常少見的一種手法。其中的「恨」,卻不是恨的昨夜做夢時夢到的事情,而是恨自己做了這麼一個夢,恨這場夢的出現。

夢中的一切事情,自然是李煜心中所思所想的,也是李煜非常懷念,想要能夠再次擁有的。但是現實中的生活,卻讓他只能在夢中才能再次見到這一切事物,平白落得個人醒夢碎的下場。

自己在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力感,只能轉換成對夢的恨意。這一句看起來非常的直白,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味道。

李煜在表達完自己的恨意之後,就開始講述自己的夢境了。雖然對這場夢非常的憎恨,然而這場夢卻讓他得到了久違的快樂。

心心念念的李煜雖然無法再次回到故國,但能夠從夢境中再次觀看到曾經的景象,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

圖片:李煜劇照

而李煜對於夢境的描寫,可以說是非常細緻的,也能夠反向去證明之前提到的「恨」,恨的是什麼呢?是夢裡的事物嗎?

李煜把夢中美好的事物全部描寫了出來,證明恨的並不是夢裡的事物,而是自己會做這麼一個夢。我們延伸這去想一下,為什麼會做這樣一個夢?

因為李煜自己想,有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此時的李煜並非是在宋朝,而是依舊在南唐的都城,他還會無比思想在這些場景嗎?

並不會。所以李煜恨得是自己的處境,恨得是自己只能作為一個階下囚被人看守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李煜

「還似」兩字在這裡起著一個承接的作用,自己做完做夢了,做的什麼夢呢?還似兩字立刻在下文中帶起了頭。

其他能夠起到承接的詞語還有很多,但是李煜在這裡用到了「還似」,更能凸顯出他對故國的思想,從而讓之前自己的「恨」表現的更加強烈。

即使成為階下囚幾年了,李煜依舊記得故國的美麗,沒有被殘酷的現實和漫長的歲月所磨滅。夢中的場景和自己記憶中是一個樣子的,而也正是因為這種一樣的場景,才讓李煜的現實更加悲痛。

在夢中李煜夢到了以前自己在上苑遊玩的景象,在上苑中車水馬龍的景象讓李煜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國的美麗

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李煜為什麼會被稱為「千古詞帝」,就在於他能夠用非常簡單的文字,組成一幅極其細緻的場景。短短的十幾個字,就在人們面前繪製出了一幅非常繁華的景象。

在花團錦簇景色美妙的上苑中,車輛川流不息,熙熙攘攘,行人絡繹不絕。整個景象好像是活的,我們可以通到車輪滾動的聲音,人們的歡笑聲,也似乎能看到人們穿著鮮豔的服裝,在上苑之中穿行。

圖片:人們穿著鮮豔的服裝劇照

最後的一句「花月正春風」,更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充滿著讚嘆的語氣。要知道上苑是園林建築,其中多是以苗木花草為主要裝飾。

有的植物雖然在其他季節也會開花,展現出美妙的身姿,然而生機盎然的春天,才是大部分植物的歸屬。園林中的花草魚蟲,在春天的時候觀賞性是最好的,所以春天也是來上苑遊玩的人最多的時候。

這一句,不僅說明了李煜夢中的時間,還說明了自己去上苑是去觀看什麼,更是將之前的車水馬龍進行了再一次的描述。這種歡樂、幸福,在百花叢中被包圍的感覺,正是他對過往的懷念。

圖片:在百花叢中被包圍劇照

「花月」和「春風」之間,通過一個「正」字來進行連接,簡單明了,但又非常的堅定,將整首詞想上推了不止一個檔次。

這首《望江南·多少恨》通過對於夢中美好場景的描述,將李煜現實中的悲痛與悽涼描繪的淋漓盡致。

通篇下來,除去那個「恨」,我們就再也找不到李煜的負面情緒,但正是這種對於「恨」不斷加強堆疊的方法,讓這首詞成為了令人十分驚豔的作品。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這是李煜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全詞開篇就夠驚豔,無一愁景卻句句寫愁,其中7個字是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望江南》南唐.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李煜被稱為詞中之帝,極善寫愁,而今天要介紹的一首他少有的歡快詞,他的如夢如幻之作,描寫難以模仿美境。李煜是一個封建小皇帝,儘管小,但他仍然可以享受極豐富的物質,紙醉金迷,歌舞不休,夜懸珠寶而照明,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是十分痛苦的。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謝謝大家長久以來的不離不棄,之後的日子裡,詩詞文學會更加努力,願能伴著您一路從日暮走至天明,從狂風驟雨走至天朗氣清,一直一直走下去!猜成語,贏現金 李煜是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是南唐後主,但同時還被人稱為"千古詞帝"。
  • 李白天馬行空的即興之作,共十二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無人能敵
    李白的創作欲望與創作能力,即便放眼整個大唐都望塵莫及,只要有酒就能下詩,縱然無酒也可著墨,一旦這樣的寫作機器瘋狂起來,便能盛產出一首首雄奇飄逸的千古絕唱。最可怕的是,他的筆端猶如行雲流水,一蹴而就,而不像其他詩人一樣軟磨硬泡才產下寥寥幾句,李白的即興無人可敵。
  • 被耽誤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南唐『列祖李昇』之孫,其父李璟。李煜此人多才多藝,不僅文章出眾,而且擅長書法和繪畫。他為人厚道,在政治上可以說是昏庸無能。在愛情上是忠貞不渝,在早期詠了好多的愛情為主題的詞,可見他對美人的喜愛程度。1:後主被迫上位李煜自小就與眾不同,長相是風韻俊朗、玉樹臨風。要是按照看相之人必說是帝王之相。他不僅長相出眾還多才多藝,文章更不在話下,並且十分擅長書法和繪畫。
  • 國破被俘後,從南唐後主「淪」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詩詞寫滿了愁緒
    從「南唐後主」再到「千古詞帝」,李煜的一生怎一個「愁」字了得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要說最失敗的皇帝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了,最有文採的的也屬千古詞帝李煜。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來無緣做皇帝,但是因為接連哥哥的去世讓李煜成功「晉級」,一國之君的頭銜落在自己頭上,換成別人早就高興得大赦天下,看似是幸運之子的李煜,其實是「愁」的化身。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冷門詩歌:寫春天的小詩無一生僻字,讀來很美,作者名字卻不認識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這首古詩是宋代詩人曹豳(bīn)的《春暮》,就是描寫春天景色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生僻字,讀來非常簡單。前兩句「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寫已經沒有人看春花了,因為都已經掉落了;現在只能看到濃鬱的樹蔭無邊無際,這才是真正的春意盎然。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其中對聯文化有著言簡意賅,雅俗共賞,簡單易學等特點,因此廣受各級階層人群的普遍喜愛。
  • 10句「無名氏」的經典詩詞,雖不知作者,但照樣流傳千古!
    10句「無名氏「的經典詩詞,雖不知作者,但照樣流傳千古!一、青袍似春草,長條隨風舒。出自漢·無名氏《穆穆清風至》。長條,裙帶。以青草喻青袍之色,給人以一種蠢蠢欲動的感覺。二、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出自漢·無名氏《生年不滿百》。
  • 李白一首詩教會你,全篇無一情字卻處處留情
    李白在《長相思》一詩中就訴說了對暗戀之人的情意,如何含蓄地表達暗戀呢?李白一首詩教會你,全篇無一情字卻處處留情。《長相思》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 歷史上有名的拆字聯,甚至成為了千古絕對,無人能對出第二個下聯
    歷史上有名的拆字聯,甚至成為了千古絕對,無人能對出第二個下聯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一個上聯並不是說只有一個下聯存在的,它可以擁有很多的個下聯,就看哪一個下聯更能全面的匹配上聯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歷史上的拆字對聯,甚至還整出了一個千古絕對。首先,我們來講講包拯和公孫策玩拆字對聯的故事。包拯不僅僅是一個斷案如神的人,而且其才能也是非常高的。有一次,他來了興致便和好朋友公孫策玩起了文字遊戲。包拯首先出了了一個上聯,為:「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這個上聯中,他將「思」這個字給拆開了,變成了十口心。不得不說,包拯真的是心系朝廷啊,連對對聯都是思國家和社稷。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範仲淹在歷史上的名號可以說能與他相提並論的沒有幾個,一生只為了天下蒼生而奔忙,就算遭到最慘的貶謫,他也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衷,真正詮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李煜的詩詞多了份亡國之痛。歷史上便少了一個只會縱酒作樂尋歡的君主李煜,多了一個揮毫灑墨、悽美奇絕的「千古詞帝」!有人評價他說:「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生在帝王家」,可正是因為生在帝王家,他才不需要為生活的柴米油鹽等瑣碎事務操心,才得以專心寫詩詞,但我認為,真是因為他是帝王,詩詞中才有獨一無二的亡國之痛!
  • 《古文觀止》中的巔峰之作:五大千古金句,五種人生智慧
    今天精選其中五篇的巔峰之作,領略先賢五種人生的智慧。1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大意】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
  • 對聯文化流傳千古,但真正能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兩個半!
    所謂的「千古絕對」,就是指只有上聯,卻很難對出工整下聯的對子。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在眾多對聯之中,可以稱得上是「千古絕對」的「兩個半」對聯。陳氏在兩詩自序中說:「客有以『煙鎖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屬餘為對句,因成《柳波曲》二首,與好事者正之。」可見 「燈垂錦檻波」是專為對「煙鎖池塘柳」而作的。
  •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字少,內容短,卻蘊藏著大含義。每逢過年中國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討個吉利。那個時候有很多很多的文人,他們都喜歡靠對對聯來展示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