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天空的日和月

2021-01-13 善本古籍

一個如炎炎烈日,其詩韻光照乾坤,一個如朗朗明月,其文意幽深沉鬱。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兩位偉大詩人不同凡響的相遇。1000多年以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

行路艱難

極盛時期,需要極盛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壇的相繼出現,讓唐詩的天空分外絢麗奪目。

李白,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於中亞碎葉城,相傳祖籍隴西成紀。5歲時,隨做生意的父親定居於蜀。少年時代的李白不僅喜歡道家的仙遊生活,而且作賦的水平更不可小覷。他20歲時所作《大獵賦》,其中豪俠與浩然之氣縱橫奔突,文氣、詩意水平之高已非同尋常。公元725年秋天,25歲的李白出蜀,過起了幹謁諸侯、仙遊、飲酒、寫詩的豪放生活。

這期間,他去過一次長安,大詩人賀知章一邊讀他的《蜀道難》,一邊驚呼李白是「太白星謫仙人」,從此「謫仙人」成了世人對李白的稱號。李白試圖得到朝廷的賞識,但絕望後重歸江湖,寫下諸如《將進酒》這樣的名作,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與散淡情懷,不知安慰過多少沉淪與失意者孤寂的內心。

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終被李白的詩歌打動,向玄宗推薦了李白。這年秋季,已是42歲的李白,接到了玄宗要他去長安晉見的御旨。如日中天的才華,終究難以被浮雲遮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當時絲毫不加掩飾的心情寫照。玄宗對李白的迎接,場面格外隆重,並且不經過科舉考試,直接供奉翰林,為皇帝起草詔誥。玄宗皇帝的禮遇,讓李白人生的榮耀到達了頂點。但是放浪不羈而散漫慣了的李白,當人生最為重要的機遇到來之際,他卻放縱了一下,這機遇便一滑而過。一次玄宗讓李白陪宴,李白呼喊皇帝的寵臣高力士為他脫靴。宴會一結束,玄宗指著李白對高力士說:「此人固窮相。」

還有一次,玄宗在酒宴中命李白撰寫《宮中行樂詞》十首,李白讓玄宗賜他「無畏」,意思是他可自由發揮,玄宗許可,李白揮筆立就。該詞其二:「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他將貴妃楊玉環比作是居於昭陽宮的趙飛燕。從歷史軌跡來看,李白這首詩隱喻了盛唐將因後宮而起災難。可這樣的聯想怎能取悅於玄宗和貴妃?終於,玄宗賜金李白讓其還山。李白不得不離開了長安。他不禁發出對自己前途的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是多麼艱難,但總有理想實現之時。

即使遭遇如此困境,李白依舊精神飽滿而自負。當然這種逐離,又是另一種隱喻:才情恣肆的李白,他的熠熠星光,縱使時間也無法遮掩。

詩星聚會

李白被逐離長安,雖然是個人仕途的大失敗,但卻成就了文學史輝煌的一頁。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初夏,謫仙人、供奉翰林李白,從長安一路風塵來到東都洛陽。他與詩人杜甫就要會面了。杜甫雖然比李白小11歲,但時人將他們並稱,詩壇已有「李杜」的說法。1000多年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一個如炎炎烈日,其詩韻光照乾坤,一個如朗朗明月,其文意幽深沉鬱。

此時的杜甫正在東都洛陽。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於河南鞏縣。因長在中原,其父祖皆官宦碩儒,受家學及儒家思想的影響頗大。從小就開始學習寫詩,他在晚年寫的《壯遊》一詩中追憶:「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後來杜甫在詩歌中,多次以鳳凰比喻心志。比如他48歲時所作《鳳凰臺》:「……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再光中興業,一洗蒼生憂……」鳳乃傳說中的神鳥,據說鳳凰出則預示天下大治。從杜甫的詩歌中,你能看出他那種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總是擔心無母的幼鳳無人照顧,他願意剖開自己的心血,啄餵孤愁的雛鳳,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鳳凰展翅,讓普天下的蒼生過上無憂的生活。他對國家和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讓人無不垂淚。

與杜甫不同的是,長於蜀地、出身遊商的李白受道家的影響較大,求仙訪道貫穿了他的一生,在詩歌中他喜歡用莊子想像中的大鵬來形容自己的凌雲之志:「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氣勢宏大而萬裡空靈,蘊含了在大自然中搏擊的無窮力量,但對人群與社會的興趣似乎很淡。李白一直對儒家思想有一種蔑視和牴觸。他在詩中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論語·微子》就載有楚狂人唱著「鳳兮鳳兮」而告誡孔子的歌,李白自比那個唱著鳳歌勸諫孔子隱去的楚國狂人。

杜甫對李白抱有神秘感,以前在長安城附近的長樂坡(又名飯顆山)一帶曾匆匆見過李白一面,那時的李白,是朝廷看重的詩人,玄宗身邊的詔誥起草者,動輒聲色犬馬,公子王孫相隨,止則高朋滿座,有鴻儒談笑,而杜甫在詩壇剛剛嶄露頭角,無法與李白有深入交流。此次李白來洛陽,明顯有許多失意,這種失意,卻讓略顯拘謹的杜甫有了接近李白的勇氣。

未料想李白竟然能夠記起他們曾在飯顆山前的那次見面。他們關於詩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李白追求虛無縹緲,試圖超越現實,不受任何事物的拘束,所以它的詩歌大多遊走在自然之中,想像奇特,天馬行空,很少受格律約束。杜甫則憑家學淵源,以「吾祖詩冠古」自傲,崇尚那些講究格律形式、典故叢生的詩歌。杜甫是儒家思想的踐行者,承認現實,在格律的方寸之中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因此他的詩歌,張力很大,在日常瑣碎的描寫中沉鬱而深刻。平等的學術爭論讓他們有了相互了解的可能,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李白寫下《戲贈杜甫》:「飯顆山前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做詩苦。」李白首先回憶曾在飯顆山前與杜甫首次見面的情景,那是日當正午的時分,杜甫頭戴一頂鬥笠。這次見面,卻發現杜甫消瘦多了,一定是因推敲詩句造成的。詩意中不乏對杜甫費盡心機遣詞造句情形的善意譏誚。杜甫讀完詩後淺淺一笑,一種冰冷的隔閡在寬厚的微笑中就此消融。

李白狂放豪爽和喜歡閒遊的個性,對杜甫有一種吸引力,杜甫深知自己身上最欠缺的恰恰就是這樣的品質。聽說李白不久就要去梁宋一帶尋仙訪道,他含蓄地表示自己也想去梁宋一帶,希望一起同行。李白也樂意與這樣一位友好而心地寬厚的兄弟同遊。梁,今河南開封;宋,今河南商丘,兩地相距不遠,是當時非常繁華的通都大邑。

有一天他們在商丘漫遊時與高適不期而遇。高適此時還不作詩,喜歡談論時事,這一點讓三位胸懷天下的人有了共同的話題。他們登上單父臺,朝北而望,此時玄宗為拓展疆域,喜歡在邊關動武,不僅百姓骨肉離散,死傷無數,像邊將安祿山之流乘機邀功請賞,囤積錢糧,擴充兵力,伺機作亂,「萬裡風雲」不可管測。詩人的眼光是睿智和超前的,他們雖在痛飲遊樂,時局及國家安危卻讓他們難以釋懷。

快意的遊玩讓時間轉瞬即逝,冬天裡,高適與他們告別,去楚地漫遊,李白、杜甫則北渡黃河,登王屋山,後來到了齊州(濟南),深秋時又到了兗州。杜甫就住在李白的兗州家中,杜甫詩中描述:「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他們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有些惆悵,李白就領他去北城郊外尋訪一位叫範十的隱士,他是李白的故交;東魯一帶自古崇尚黃老之術,李白和杜甫還一起隨董奉先鍊師煉丹,可是空手而歸。至此,杜甫對跟隨李白尋仙訪道的生活產生了失望。杜甫自幼就有「竊比稷與契」的雄心壯志,自從24歲在東都洛陽考進士不第,10年來他稍有懈怠,現在又跟隨李白閒遊,一晃就是兩個年頭,過了一番放蕩不羈的生活後,他感到內心異常空虛,決定離開李白,再去獲取功名。

兩位偉大的詩人就要分別了,臨別的時候,杜甫又寫下一首著名的《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以前與李白見面不久曾在一首《贈李白》詩中表示願意跟隨李白「方期拾瑤草」,最後在這首《贈李白》中又從「未就丹砂」開始質疑,反思他與李白的這種生活:秋天裡相互看看對方如飄轉飛蓬,至今也沒有煉得仙丹有愧道教祖師,我們整日痛飲狂歌空度時光,飛揚跋扈究竟為了什麼呢?

而李白似乎對杜甫這種情緒變化和提醒並不在意,他像一個失望後整日沉醉的酒徒,有他自己狂醉的情緒邏輯。那盞酒杯,在李白那裡,一直是那樣的金光閃閃。李白送別杜甫的詩《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整首詩中,一二四聯的注意力都在飲酒上,只有第三聯,是在飲酒之餘,偶然抬起頭來瞭望自然景色。因為這其中的情義纏綿,非酒似乎不能消解。此情此景都濃縮成更深的情感和意象,沉積在杜甫的心裡,開始了漫長的發酵。

杜甫走了,李白獨自來到沙丘,因為思念不禁寫下《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思念杜甫之情,薄酒無法消解,歌曲也不能傳達,猶如浩蕩汶水。從此以後李白再沒寫過懷念杜甫的詩歌,而杜甫卻不然,時間越久,思念李白的情感越濃烈,尤其是在李白的人生走入最低谷的時候,寫過許多篇懷念李白的詩歌。這可能是道家與儒家的不同,道家偏重個體的自覺,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而儒家卻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倡導仁愛。

莫忘江湖

745年深秋李白杜甫分手後,杜甫西返,試圖再次通過科舉求取功名,第二年因參加宰相李林甫選賢考試的騙局而無果。他曾失望地叫喊:「儒術於我何有哉?孔丘盜蹠俱塵埃。」他質問儒家思想,但是質疑歸質疑,杜甫還是沒有「歸去來」,沒有拋棄儒術,而是繼續留在長安,用近10年的時間在漫長的等待中謀求職位。他對國家的感情依然是「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到了755年10月間,他終於獲得了一個管理門禁鎖鑰正八品下的職位。

杜甫剛任職,安祿山於755年就起兵造反。757年初夏,杜甫逃出早已淪陷的京城,來到鳳翔,衣衫襤褸,拜見新皇肅宗。肅宗封他宣議郎、行在左拾遺,任務是向皇帝提意見,同時還有舉薦賢良的責任。這是杜甫一生榮耀的頂點,雖然級別低,卻是在皇帝身邊擔當諫官的職責。他一上任,就碰上了宰相房琯被肅宗貶為太子少師一事,左拾遺杜甫認為不公,因此言辭激烈,竟上疏為房琯辯護,激怒了肅宗。杜甫被羈押,後經審訊,又通過別人說情,才被宣告無罪。長安收復後,肅宗還京,杜甫繼續做皇帝的左拾遺,但處境每況愈下,不久被貶至華州做了一個管文教的小官。

杜甫因為房琯辯護一事,隨時有被迫害的危險,到了759年秋天,他便放棄了華州的職位,來到秦州(甘肅天水)投奔親友,從此落入了顛沛流離、沒有溫飽的悽涼生活。他依靠採藥賣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極度的生活困境中,他的詩歌創作卻有著極大的收穫。在秦州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流傳下來的詩歌約有120首。

在秦州,他最想念的朋友還是李白。

自10多年前李杜分手後,李白南下重走自己曾隱居的吳越、秦淮之地。到了755年11月,「安史之亂」發生,李白也開始了他的奔逃,最後隱居於廬山屏風疊。如果就此隱居下去,他的命運可能要平順得多,但是喜歡鋌而走險的李白禁不住永王李璘派人再三邀請,加入了在長江流域以討逆為名招兵買馬、實質上對抗肅宗王朝的永王集團。而肅宗派出討伐永王的統帥正是李白和杜甫的昔日故友高適。永王在眾叛親離的敗落中被殺,李白逃跑後又自首,後被關入潯陽獄中,於758年長流夜郎。759年春夏之交,長流中途大概到巫山時因肅宗大赦而得救。李白興奮之餘寫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

但關於李白的故事,眾說紛紜,有的說李白在流放途中已死。杜甫到了秦州,那裡就是李白的祖籍之地,他寫下《夢李白》二首。第一首詩其實杜甫是根據傳說以為李白已葬身江河湖海,寫與李白之魂在夢中相見的情景,但是他還是將信將疑,在夢中有所質問:「今君在羅網,何以有羽翼?」你身在羅網,魂魄如何長了羽翼,能飛來見我?在第二首詩中,他為李白的處境憤憤不平:「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到了759年的深秋,可能杜甫已聽說李白遇赦生還,但一直未接到李白的音信,他寫下著名的《天末懷李白》。後來杜甫為生計去了四川,李白的消息開始不斷傳到杜甫的耳朵裡。此時的李白萬念俱灰,流落至安徽當塗一帶,靠裝瘋賣傻躲過肅宗王朝的迫害。杜甫的日子也是難上加難。他寫下《不見》一詩:「不見李生久,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可能在當時世俗社會的眼中,李白成了一個大逆不道的人。而此時的杜甫,之所以能夠如此寬容和悲憫,是因為他將功名利祿和世俗社會看得淡然多了,同時儒家仁愛思想一直是他堅持不變的內心圭臬,所以他能夠深刻地理解天才詩人李白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聖杜甫所具有的仁愛、惻隱之心,並沒有隨著他人生的落寞而消失,相反在他晚年,於成都浣花溪邊寫下的詩歌中表現得更為具體和感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真正安如山的是詩人濟世的責任與良心,就像風雨中巍然的大山。

盛極一時的唐朝最終徹底拋棄了詩人李白和杜甫,讓李白和杜甫在迫不得已的困苦中掙扎,但恰恰是這樣大起大落的生活,又成就了李白詩歌的飄逸和杜甫詩歌的沉鬱。這可能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的又一次說明。恰如韓愈的感嘆:「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石厲)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焦點

  • 《錢鍾書選唐詩》:這本「唐詩」不一樣
    為了幫他排解鬱悶,楊絳鼓勵錢先生獨立選一部唐詩,選給她看。錢先生接受了楊先生的提議,就以《全唐詩》為底本,每天選幾首,楊先生也每天抄一點,作為品讀唐詩和書法習字的「日課」。錢、楊伉儷的這次唐詩選錄,最終形成了九冊手稿,楊先生在首冊封面上題名「《全唐詩》錄,楊絳日課」,錢先生又補題了「父選母抄,圓圓留念」八個字。這也成為《錢鍾書選唐詩》最本初的原因。
  • 唐詩女孩起名:200個冰清玉潔的女孩名字,洋溢著青春的柔美
    晴溪出處: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山路見梅,感而有作-全唐詩「晴溪」選自唐詩,這首詩刻畫山間野梅十分傳神:晚間的溪水清涼映照出梅花的姿態,在晴朗的白天,梅花花香吸引了許多蜜蜂來光顧。「晴溪」可以理解為晴日的溪流,給人清新雅致甘甜之感,江南易林認為「晴溪」很適合作為女孩名字,寓意寶寶像梅花一樣高潔清香,似溪水一樣甘冽清新。
  • 9月25日和26日公眾可在西南方天空目睹「雙星伴月」
    天文專家介紹,9月25日和26日,土星和木星將與一輪盈凸月連續兩晚上演「雙星伴月」的好戲,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感興趣的公眾憑藉肉眼就可在西南方天空目睹到這幕奇特天象。天津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李梅叢介紹說,進入9月,土星和木星日落後均位於東南方天空,並於19時30分左右逐漸運行至西南方天空。
  • 《六神磊磊讀唐詩》:什麼?杜甫和孟浩然居然都是學渣!
    世界讀書日,讀書給你聽WORLD BOOK DAY2020年4月24日「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孟浩然」我有一本好書想要讀給你聽3分鐘讀懂一本書《六神磊磊讀唐詩》看完視頻的你感受到唐詩的魅力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今日推薦好書給你的曹政老師曹 政
  • 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精選唐詩中的美名,韻秀美好!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長時間被詩詞薰陶,怎麼能不受詩詞的影響呢?很多家長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從小讓寶寶熟讀唐詩、宋詞的佳作,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希望寶寶長大以後漂亮有涵養。在這裡江南易林想要說的是,唐詩中千古絕句很多,不妨為孩子取一個出自唐詩、寓意豐富、如詩如畫的好名字。那麼這個好名字哪裡來呢?
  • 紀念錢鍾書誕辰110周年 《錢鍾書選唐詩》出版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史競男)為紀念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一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經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21日正式發布。錢鍾書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面著述豐贍,其中《宋詩選注》一書出版發行60餘年,是受到學術界讚譽和大眾讀者好評的經典選本。
  • 《秋夕》外杜牧有另一首冷宮主題唐詩,題目只一個字卻是全詩詩眼
    包括杜牧在內的很多唐代詩人,都寫了以冷宮為主題的唐詩作品。這也是一個很有趣味的事情和現象。唐詩宋詞元曲當中,恐怕只有唐詩對於宮怨這個主題最為看重,所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而在宋詞和元曲當中,關於此類主題的作品就明顯又少了很多。
  • 《全唐詩》裡的中秋節俗
    從這一點來看,應該說是唐人賦予了八月十五以非同尋常的價值和節日意義。     唐人愛月,同時也在詩歌中賦予了「月」意象多重意義和價值。那麼,唐人玩月、賞月都到哪裡去?又有什麼玩法呢?     寺觀是唐代文人八月十五的常到之處,白居易《華陽觀中秋夜招友玩月》、許渾《鶴林寺中秋夜玩月》、歐陽詹《太原和嚴長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都是記述寺觀賞月樂事的。
  • 「我們仨」與《錢鍾書選唐詩》
    當「錢鍾書」與「唐詩選」這兩個名詞碰撞在一起時,帶給萬千讀者的該是怎樣的興奮與激動!即使最資深的「錢迷」此前也不知道,作為《宋詩選注》的作者和社科院文學所編《唐詩選》的重要參與者,錢鍾書竟然還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唐詩選》」。
  • 唐詩寶寶起名:200個男孩名字,個個霸氣十足、氣場強大!
    所以,父母若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脫穎而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就一定要給他起一個霸氣十足、氣場強大的名字,讓孩子擁有俊朗的外表和出眾的能力,為自己掙得一個遠大前程。霄寧出處:各懷器業寧推讓,俱上青霄肯後先-答王渙(一作孫偓詩)-全唐詩這兩句寫出了家族中英才輩出,個個都有光明的前途。
  • 「唐詩知音」的詩心慧眼—新聞—科學網
    12月16日,《劉學鍇文集》首發式在安徽師範大學舉行。
  • 新穎有涵養的男孩名字:唐詩裡的男孩名,個個新穎獨特有寓意!
    江南易林認為,從唐詩中選出的男孩名字,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和積極進取的能量,能讓孩子擁有神採奕奕的人生,逐漸成長為一個氣宇軒昂的翩翩公子。德睿出處:誕敷懿德昭神武,載集豐功表睿文-郊廟歌辭·朝日樂章·舒和-全唐詩「德睿」如詩云:「載集豐功表睿文」。
  • 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有多重?螞蟻莊園4月14日今天答題答案
    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有多重?螞蟻莊園4月14日今天答題答案時間:2020-04-14 21: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有多重?螞蟻莊園4月14日今天答題答案 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有多重?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和合文化百家講壇」走進上海,解碼浙東唐詩之路文化魅力
    11月19日,「『和合文化百場講壇』走進上海——解碼台州: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的文化魅力」活動在上海舉行,在滬知名浙江台州籍學者、文化界名人等參加。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顧問陳尚君以詩為線索作了演講。
  • 2021年男孩起名字:取自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名字解釋)
    微友聯繫天賜佳名,想給孩子取個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 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神食糧之一就有著唐詩的蹤影,而大多數家長也愛從唐詩中起名,唐詩有著時代的美韻,用作女孩名字更是展現了美意和詩意。因此,為各位匯集了唐詩中最美的女孩名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 《風犬少年的天空》定檔9月24日
    16集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近日齊發海報預告並正式官宣定檔,9月24日起將在歡喜首映和嗶哩嗶哩(簡稱「B站」)聯合獨播。預告片裡,彭昱暢、張婧儀、梁靖康、周依然、張宥浩、郭丞、週遊7位風犬少年個性鮮明、畫風「嗨皮」,上演著一幕幕青春時期的熱辣酸甜。
  •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2016年01月08日10:1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對嗎?
    維護母語的立場是好的,可是微博中的「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唐朝沒有普通話」等說法,卻實在讓人無法認同。那麼,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嗎?當然不是。無論唐詩還是宋詞,都是用詩人詞人們掌握的語言寫的。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
  • 本周的天空:觀星指南
    6月下旬,用肉眼、雙筒望遠鏡和望遠鏡為觀察者提供了許多觀看天空的機會。請繼續閱讀以了解本篇的文章,並獲取些觀察技巧。每天晚上,它會在天空中爬得越來越高,看起來更飽滿。在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的夜空中,月球將非常靠近巨蟹星座中名為蜂巢星團(也稱為M44,NGC2632和Praesepe)的開放星團。在良好的觀看條件下,當巨蟹座達到頂點時,肉眼可以看到M44,像一團小小的星雲。益於月亮的亮度降低,您可以毫無疑問地看到星團的星星。這兩個物體都將適合雙筒望遠鏡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