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抬頭嫁女、低頭娶婦」,他卻在兒子大婚前,找皇帝親家討禮

2021-01-19 歷史的長度與厚度

【題記:本文系作者系列文章「讀通鑑講故事」「禮節篇」中的一篇】

這個故事發生在唐代,主人公是貞觀宰相之一王珪。他跟唐太宗李世民是兒女親家,李世民把三女兒南平公主嫁給了他的兒子王敬直。

□古代的「婦見禮」:從一首著名的唐詩說起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是中唐詩人朱慶餘寫的一首很著名的詩,題名《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平臺提供的正版免費圖片)

這首詩成為佳作享譽古今的主要原因,可用「假託意境」四個字來歸納。詩中,大老爺們朱慶餘將自己設定為一位剛剛結婚的「新婦」,把好友時任水部員外郎張籍拉來做自己的「夫婿」:洞房花燭之夜,因為明日要拜見「舅姑」,也就是公婆,「新婦」朱慶餘早早起床,對鏡梳妝,妝點完畢,柔聲細語地詢問「夫婿」張籍:「你看我這眉毛的深淺描畫得如何呢?」

這位仁兄究竟想幹什麼啊?他要見的「舅姑」又是何人呢?

不賣關子了,因為大家都知曉這是一首「幹謁」詩,在唐代又稱為「行卷」。當時在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中間,流行這樣一種做法,在開考前將自己的詩文寫在捲軸上,呈請在朝的官宦名宿審閱,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賞識,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利於金榜題名。

此時的朱慶餘也即將應試,便「假託意境」寫了這首詩,贈給好友張籍。詩中的「舅姑」,暗喻主持考試的官員。

戲曲劇照

這首詩的取意雖系假託,但古代出嫁女於新婚次日早上拜見公婆,卻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婚姻禮俗,被稱為「婦見禮」。古人將公婆稱之為「舅姑」,所以此禮的全稱當為「婦見舅姑禮」。

作為古代婚姻禮儀的一個重要環節,婦見禮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廣泛施行。行此禮的目的和意義在於,它標誌著進入夫家的新婦,自此正式成為夫家的一個成員,並將在日後孝敬長輩,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至於這一禮儀的內容,簡單地描述,就是成婚後的次日早晨,新婦在沐浴之後,由丈夫陪伴,手捧裝有乾果的圓形竹籃(名「笲」),來到堂廳拜見公婆。所選乾果,都帶有吉祥的寓意。

朱慶餘的詩表明,這一禮俗在唐代依然保持。不過,在唐朝初期,有一家子卻屬於例外,這家人便是李唐皇室。

□為了讓南平公主行「婦見禮」,王珪決定找親家李世民談一次

一個由來已久、家家戶戶都在遵循的傳統禮儀,李唐皇室為何視而不見、我行我素呢?難道就因為他是帝王之家嗎?

王珪(影視劇照)

帝王之家存在優越感,肯定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只不過做皇帝的人家,前面多的是,李家人另行其道,又應當有他自己的考量。對於這件事,一般認為,存在以下幾個因素:一是李唐皇室起自關隴,歷史上跟北方遊牧民族的交往比較密切,在風俗習慣方面受其影響。二是在唐朝初期,李唐皇室對山東傳統的世家大族,存有一定隔膜乃至戒備,因此在文化風俗上並不甘心亦趨亦步。

王珪(570-639),字叔玠,祖籍河東祁縣(今山西祁縣)。他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祖父王僧辯南朝時官至梁太尉、尚書令,父親在北朝做過齊樂陵太守。他自己的經歷比較複雜坎坷:入仕隋朝,後來因家族中有人在隋煬帝時捲入謀反案,被迫躲進終南山;唐初出山,又因供職於太子府中,當太子李建成跟弟弟秦王李世民關係惡化時,唐高祖李淵認為王珪負有責任,將他流放。李世民即位後,將王珪召回,先是任命為諫議大夫,後又升任侍中,成為宰相。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作為一個有著前太子背景的人,王珪能夠入閣拜相,既是李世民的開明大度,也由於他確實能幹。李世民曾讓王珪做一個自我評價,他回答說,自己在激濁揚清、疾惡好善方面,做得算是比較好的。對此,李世民予以高度贊同。

王珪的確是這樣一個人。一想到南平公主嫁到他們老王家,不行婦見之禮,於家有失長幼尊卑的天倫,於國不合禮制,他心裡就覺得很不妥當。

按照李唐王朝定下的規矩,公主在出嫁之前,皇室都要為她們營建宅第,而不會像尋常人家那樣,嫁入夫家從夫而居。如此一來,兒子今後為了求官,自然要跟老丈人家打得火熱,傲慢的公主無事則不會登家門,那老王家豈不是白養了一個兒子?後面的這一層意思,只是筆者的想像,王珪有沒有「反酸」,不得而知。

王珪越琢磨越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經過一番思慮,他決定去找親家李世民談一次。

王珪墓碑

這天,王珪前來面見李世民,說明來意後,他向李世民解釋道:「《禮》有婦見舅姑之儀,但近代風俗弊薄,公主下嫁,這一禮儀被廢棄。主上聖明,什麼事情都是遵循法制,我打算接受公主的謁見,並非為了個人的榮耀,而是想成全國家之美。」

聽了王珪的奏報,李世民很高興,當即拍板,女兒南平公主在出嫁時,也需要行婦見之禮。

於是,在成婚後的次日一早,南平公主便在夫君王敬直的陪同下,前來向公婆行禮。此時,王珪和妻子正位而坐,南平公主則親自執笲,行盥饋之禮,禮成而退。

由於王珪的堅持,唐朝公主下嫁,恢復了行婦見之禮。此事一時成為美談。

然而,到了後來,圍繞公主下嫁是否要行禮這件事,又曾幾度出現反覆。還有,王敬直後來由於捲入了所謂廢太子承乾謀反一案,被謫貶到嶺南,南平公主因此改嫁。這些都是後話。

相關焦點

  • 此女已嫁農夫生1女,算命先生:你應該嫁皇帝,生天子!果然應驗
    導語:此女本已經嫁給農夫,並生下一女,因算命先生一句話,母親勸她拋棄丈夫和女兒,最終果然嫁給皇帝,生下天子。 當父母的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這種奢望放在古代則有些不同,由於古代女子地位卑微的問題,唯一光耀門楣的事業就是能嫁個權勢男人,所以能嫁給皇帝的女子算是最高追求了。
  •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後,「虎女焉能嫁犬子」中的虎女最後嫁給了誰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後,「虎女焉能嫁犬子」中的虎女最後嫁給了誰? 當年關羽坐擁荊州,手下精兵強將數不勝數,其風頭正盛。因此,孫權派諸葛瑾來向關羽提親,我們都知道關羽有一個很著名的兒子叫關平,那他那個女兒叫什麼呢?
  • 風俗通鑑|砸鍋賣鐵嫁閨女,宋代是男人天堂嗎?
    一個書生是福州人,姓黃;另一個書生是徽州人,姓王。王生年長,黃生年少,二人在杭州相遇,聊得非常投機,結為忘年之交。王生對黃生說:「君若登科,當以息女奉箕帚。」黃老弟,你這回要是能考上進士,我就把我閨女嫁給你。黃生聽了大喜,抖擻精神去應考,在考場上超常發揮,成績優異,來年開春放榜,高高中了。
  • 皇帝參加臣子葬禮,離開時留下一物,大臣家人看到轉悲為喜
    古代人對於生死之事都非常的看重,該有的禮儀絕對不能少,當朝皇帝看到朝中大臣去世,對於有功之人也願意給他死後的榮耀。在清朝時期,一位皇帝參加臣子葬禮,離開時特意留下一件東西,大臣的家人看到之後立刻轉悲為喜。
  • 民間故事:醉漢強行嫁女,院裡石頭變金銀,善財童子:兒子有來頭
    一個連日子都過不下去的窮人,忽然間,朋友贈送銀子,醉漢自願嫁女,夜夢善財童子投胎,後院挖出無數的金銀,還有更加蹊蹺的事情。請看下面的故事。於是,對澤元說:「我與一女,和令郎年齡差不多,願意和先生結為親家。」澤元感到貧富差距太大,一時為難,就極力推辭。劉共再三勸說,澤元只好答應了。03醉漢為女定親劉共拿出二百兩銀子,對澤元說:「這些銀子作為小婿的讀書費用。」澤元推託不過,只好收下了。
  • 和親家母吵架,兒子不分青紅皂白指責她:你把事情搞得不好收場!
    親家公回來知道了這事,指著她說:你明天必須要做好飯等人。因為生氣,她就把這事跟親家母說了,結果親家母堅決不相信親家公說過那樣的話,還說他絕對不會對廖敏說這話。明明說都說了,親家母還這樣護著親家公,廖敏越想越生氣,就和親家母爭吵了起來。她們吵架吵到一半,兒子龐勇回來了。
  • 「睚眥必報」的皇帝刨了得罪他的人的墳地,為了什麼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還沒有登基時,身為「北齊四貴」之一的高隆之經常欺負他。等到神武帝高歡要把皇位禪讓給他的次子高洋時,所有大臣包括高隆之都起來反對,高洋於是非常生氣,牢牢記在心裡。過了不久,高洋實在痛恨高隆之,就命令他手下的武士打了高隆之一百拳,把他仍在路讓,被打成重傷的高隆之跟從聖駕回宮的時候由於傷勢過重死在了路上。高洋當上皇帝後晚年非常多疑殘暴,他想起當年高隆之對他所做的那些事越來越生氣,就把他兒子等十幾個人抓來,扔在河裡淹死了。這還不解恨,高洋又命人刨了高隆之的墳,把屍體大卸八塊扔在了河裡。
  • 此女天生富貴命,先後一共嫁了三代皇帝,最後卻是不得善終
    她嫁過三個皇帝!在古代,女子因為家世顯赫,或是自身貌美有才,嫁入皇宮的例子也不少見。可是像這名女子一樣嫁了三個皇帝的,卻是少之又少。這名女子叫做爾朱英娥,是北魏時期的人物。其父名為爾朱榮,是北魏時期的權臣,文章當中的女主角則是爾朱榮的長女。因為長得好,生得好,所以嫁了她的第一任皇帝丈夫——孝明帝。可惜,當時她只是有名無實的皇妃。為什麼說她是有名無實的皇妃呢?
  • 農村老人為什麼經常說:「男怕低頭走,女怕老抬頭」?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老人為什麼經常說:「男怕低頭走,女怕老抬頭」?有道理嗎?在農村的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注意,畢竟農村人情世故比較多,他們需要遵循的習俗和習慣也數不勝數。為了教育後人,他們也會編織一些比較流暢的俗語來教育後代其中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男怕低頭走,女怕老抬頭。其實這句話也是比較好理解的,從字面上來理解意思就是說,男人們最忌諱的就是總低頭走路,而女人們最害怕的就是老抬頭。農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非常的小心翼翼,因為很害怕會被別人貼上標籤,哪裡做的不好就會被人們所議論,要知道人言可畏,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一定要謹慎小心。
  •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說: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最終什麼結局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說: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最終什麼結局? 提起關羽,我們能想到的便是一個忠肝義膽的紅臉美髯公,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將之首,其武藝與軍事才能也令我們所欽佩。後世更是將這個武技高超、極度自傲的關二爺譽為「武聖」。
  • 這四大星座男,女人不能嫁,嫁了也是找氣受
    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對一個女人來說,幹得好不如嫁的好,所以找一個靠譜的老公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男人是不能嫁的,即使談戀愛的時候很幸福,嫁給了他,婚後也是找氣受。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 ,女人最不能嫁的四大星座。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那麼親家之間的關係應該很親密才對,為何還會有「親家登門,不值半文」的說法呢?說法一,女性的父母不受男性父母的喜愛。在過去由於男尊女卑思想,讓女人不管是在婚前還是在婚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很低。在農村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意思是女兒在出嫁以後就不再是自己家中的人,所以當女兒出嫁以後,女人就會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脫離關係,再回到娘家以後就不再是一家人,而是客人。
  • 古人言:「嫁女不嫁連稍眉,找媳不找顴骨高」,其實背後大有深意
    婚喪嫁娶作為一項傳統民俗,每個家庭都要經歷,但在挑結婚人選時有這樣一句俗語「嫁女不嫁連稍眉,找媳不找顴骨高」,這句話引人深思,我們來了解一下它背後的意義。在古時候,婚姻一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父母在挑選結婚對象時多半是看對方的身家,且兩家的婚姻是否能給對方帶來利益,只靠兩情相悅的婚姻得不到兩家的祝福。
  • 包辦婚姻的他們育有2女1兒,他卻買回一頂綠帽子,究竟有何隱情?
    31歲的肖嘉和趙梅是傳說中的父母「包辦婚姻」,他們結婚8年,育有2女1兒,他們之間基本不交流,一言不合就吵架或者打架,一天肖嘉為自己網購回一頂綠 帽子來戴,在中國誰都知道綠帽子的含義何在,那麼這頂綠 帽子背後到底有何隱情呢?趙梅在她6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所以母親一個人把趙梅拉扯大,趙母這輩子沒有別的心願,就是希望女兒可以找個好人家,過上好日子。
  • 關羽真的看不起孫權兒子,出言「虎女焉嫁犬子」?諧音分句害死人
    就拿「虎女焉嫁犬子」來說,眾所周知它出自三國時期關羽之口,具有有一定的貶義在其中。東漢末年分三國,分別是魏、蜀、吳,其中曹魏最為強大,蜀漢、孫吳為了生存聯合對強。而古代維護關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聯姻,孫權看上了關羽唯一的女兒,派跟蜀漢有關聯的諸葛亮哥哥諸葛瑾前去給自己的兒子說親。
  • 故事:兒子婚後住我家,兒媳產後親家上門提要求「房子該過戶了」
    李二蓮手一揮,「我說過的話,生男生女都一樣,相反,我還更喜歡女孩子,女孩子長大了結婚,人家是要來找我們說話的。」這個時候,田家根則不停地聯繫著兒子田子軍。田子軍昨天晚上去了蘇州,本計劃著今早回來的,誰知兒媳婦席蘭蘭四點多的時候肚子疼了,隨後趕緊被送到醫院。田子軍此時正在高速公路上堵著,恨不得長雙翅膀飛回來。
  • 聰明女人的婚前測試,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否是你真心要嫁的好丈夫
    一段幸福的婚姻必定有著美好的愛情基礎,可是一段美好的愛情,卻並不代表能有讓人羨慕的美好婚姻。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女人在選擇丈夫這件事,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聰明的女人都知道在心裡選擇怎樣的丈夫,而只有傻傻的女人才會被男人的偽裝所蒙蔽。女人選擇什麼樣的丈夫,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婚姻。
  • 深扒「千億媳婦」徐子淇嫁入豪門之後的生子之路跟私下生活!
    雖然對外都說「生兒生女無所謂」,但是徐子淇對於兒子的渴求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在公公李兆基的暗示下,壓力頗大。 徐子淇之前用過的貼身保鏢隊長凌劍剛則爆料,徐子淇三天兩日被李兆基催生子。「雖然他說的都是『生兒生女沒關係』,但是每天講,人人都聽出弦外之音。」
  • 你只知「虎女焉能嫁犬子」,卻不知孫權是被下半句刺痛了心
    在三國中最出名的武將當數關羽、關二爺了,他被後人尊稱為「武聖」。劉備得到西川之後,蜀國勢力日漸壯大,尤其是關羽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孫權拉進和蜀漢的關係,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孫權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
  • 最好命女人:皇帝死後被趕回家,路上嫁乞丐,20年後乞丐又成皇帝
    在中國古代數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上,皇帝作為最尊貴的存在,也才出現了400多名,不過裡面也不少運氣好的傢伙,被人兩次捧上了皇位,比如說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上位後被母親廢除,但是神龍政變後重新回歸皇位,明英宗朱祁鎮,因為在親徵瓦刺的時候被俘虜而失去了皇位,在後來的奪門之變當中重新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