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中最出名的武將當數關羽、關二爺了,他被後人尊稱為「武聖」。
劉備得到西川之後,蜀國勢力日漸壯大,尤其是關羽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孫權拉進和蜀漢的關係,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孫權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
於是便派遣諸葛瑾前去提親,誰曾想到諸葛瑾剛說出這件事,就被關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回絕了,孫權可是東吳之主,那能受得了這樣的羞辱,於是暗暗懷恨在心,最終孫權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襲取荊州,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殺的局面。
真的是這樣嗎?孫權會因為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懷恨在心?
關羽又為什麼會拒絕孫權呢?
關羽雖然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但在工作上還是上下分別的,蜀漢集團和江東集團表面看並無波瀾,但彼此間還是有摩擦的。自己作為蜀漢集團的高管,讓女兒去江東集團當少奶奶,這是什麼行為呢?
蜀漢集團董事長劉備的集團宣言就是:光復漢室。那麼蜀漢集團與江東集團之間,必有一戰。自己如果將女兒嫁過去,到時候不僅女兒為難,自己這個做父親的也會不知道怎麼辦。
再一就是關羽,身上的傲氣讓他看不起孫權,孫權比關羽小了20多歲,對於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的做法關羽是不認同的。關羽不屑於和孫權這樣的小輩成為親家。
而且在關羽的心中早就有了合適的人選,他想讓女兒做自己侄子劉禪的皇后。他與劉備本就是兄弟,如此一來,親上加親,不僅僅成全了兄弟之間的情誼,還為自己的女兒找到了好的歸宿,何樂而不為呢?
相信孫權也能想到這幾點,所以說面對這句「虎女焉能嫁犬子」,雖然有些高傲但以他的胸襟還是可以接受的。但關羽的下半句話真的讓孫權刺痛了心。
「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
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這本來的一件喜事,即使不成也不用發那麼大的火氣吧?我們把目光給向這次的提親使者——諸葛瑾。
諸葛瑾身在東吳與關羽並無交集,為何會讓他發那麼大的火呢?大家要知道諸葛家有一人與關羽交集頗深——諸葛亮,諸葛瑾就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亮又是在何時得罪關羽的呢?
大家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才請諸葛亮出了山,這點引起了劉備兄弟關羽、張飛的不滿。張飛的表達很直接,要用麻繩將諸葛亮捆來;關羽雖然沒有表達什麼,但心中已經埋下了對諸葛亮不滿的種子。劉備得到諸葛亮後,與之甚是親近,漸漸疏遠了和張飛、關羽之間的兄弟之情。關羽對諸葛亮的不滿達到了頂峰,因為劉備的庇佑,關羽當然不能對諸葛亮做什麼,憤怒壓抑已久剛好藉此機會發洩出來。
於是就有了:
這句話其實是在宣洩關羽對諸葛亮的不滿,如今發洩在諸葛瑾身上,諸葛瑾是東吳重臣,深深得孫權信任,不然也不會將如此重要的事交給他,關羽這一句話就要殺了諸葛瑾,一下就刺痛了孫權的心啊!
我好心好意來提個親,你不同意也就罷了,現在又要殺我重臣,就近說我是你家老闆的大舅哥,遠了說我是一個集團老總,豈是你想辱就能辱的?
關二爺一代「武聖」,就被這半句話給害了。大家都知道關羽熟讀《春秋》,只可惜他沒能遇到馮夢龍先生的《智囊全集》,相信二爺如果讀過《智囊全集》會將這件事處理得很好,也不會落得後來的大意失荊州了。
《智囊全集》被稱作是「千古第一奇書」,那它奇在哪裡呢?
這是一本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智術計謀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裡面不僅僅有,民間、官場、為人處世,甚至還有婆媳關係的故事在裡面都有描寫。關二爺就是在戰場上久了,遇事直來直去,才會直接的宣洩自己心中的不滿,導致得罪了孫權。
讀書使人明智,讀哪個版本也很關鍵!古人是文言文,沒有斷句,一般人讀不懂,因此我買了一套白話文版本的,裡面有詳細的注釋和翻譯!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的《智囊全集》,將原版故事完完整整收錄進去,不但如此,每當給你講完一個故事時,馮夢龍還會對這個故事進行評論,而這些評論也體現出了馮夢龍個人的政治觀點或人生態度。
上下兩側的人生智慧,只需要69元,便能讓你受益一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