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拒婚孫權:虎女豈能嫁犬子!在關二哥逝世後,究竟嫁給了何人?

2021-01-08 騰訊網

關羽拒婚孫權:虎女豈能嫁犬子!在關二哥逝世後,究竟嫁給了何人?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關雲長關羽就是其中一個。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也是人人敬佩的常勝將軍,武力高強但是關羽這個人有個缺點那就是自大,看不起別人。當年在關羽駐守荊州的時候,孫權曾託人向關羽提親,表示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娶關羽的女兒,結果關羽不僅不同意,反而說「虎女安能嫁犬子」,那麼虎女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被後人稱之為武聖,社會人稱關二爺,,劉關張三兄弟自桃園結義,一路打天下,在佔領益州之後,天下十三州,劉備獨佔兩州,並令其弟關羽坐鎮荊州,第一可見兄弟二人情深,第二可見荊州有多麼的重要,吳蜀兩國因荊州之地的歸屬也明爭暗鬥,孫權的此次提親為的就是荊州。可是讓關羽一句「虎女安能嫁犬子」把孫權給拒絕了,

其實關羽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背後也是有原因的。縱觀古代歷史上的聯姻哪一次是單純的?其背後都是有政治目的支撐的,說起來孫權當年嫁妹妹還不是為了這荊襄之地?一計不成現在又打起關家三小姐的主意了,關羽自然十分的生氣。關羽膝下共有三個孩子,其中僅有一個女兒,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她的名字,不過民間倒也流傳著關鳳亦或是關銀屏等叫法,對此史學家僅稱之為關三小姐。關三小姐先天基因較好,自小便是文武雙全。脾氣個性倒是隨關羽,絕對是一「虎女」。

關羽吃了敗仗被捉,因為不願意投降被殺了。失去父親和大哥,關銀屏鬱鬱寡歡,幾度昏厥過去,但卻受到劉禪的熱情待見,安置在宮裡住下,好吃好喝供著,以解除他內心的痛苦。李恢在劉備時期就才學出眾,曾經成功勸降馬超,為蜀漢政權也立下過汗馬功勞。諸葛亮於是就想促成良辰佳緣,因為他們兩個真可謂是志同道合,這樣也可以讓關銀屏這個沒有父母的孩子有個依託。於是諸葛亮親自做媒,上關銀屏和李遺永結百年好合,趙雲也深表贊同,結婚當天,還送給他們一口寶劍作為禮物。

相關焦點

  •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後,「虎女焉能嫁犬子」中的虎女最後嫁給了誰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後,「虎女焉能嫁犬子」中的虎女最後嫁給了誰? 當年關羽坐擁荊州,手下精兵強將數不勝數,其風頭正盛。因此,孫權派諸葛瑾來向關羽提親,我們都知道關羽有一個很著名的兒子叫關平,那他那個女兒叫什麼呢?
  •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說: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最終什麼結局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說: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最終什麼結局? 提起關羽,我們能想到的便是一個忠肝義膽的紅臉美髯公,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將之首,其武藝與軍事才能也令我們所欽佩。後世更是將這個武技高超、極度自傲的關二爺譽為「武聖」。
  • 孫權找關羽提親,關羽:虎女焉嫁犬子,關羽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
    歷史上流傳著許多故事,其真實性到如今已無從考證,但從坊間流傳的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依稀能窺探一其中的寓意。圍繞關羽這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展開的故事就數不勝數,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關羽女兒的婚事,這件事讓關羽掛上了「狂妄自大」的名頭,並且成為了關羽死亡的導火索。
  • 孫權犬子娶不到的關羽虎女,最後嫁給誰了?結局怎麼樣?
    關羽是三國名將,他的三女兒是被稱為「虎女」的關銀屏,不僅長得國色天香,而且天資聰穎,武藝高超。她自幼習武,文從孔明,武從趙雲,是亂世中難得的巾幗佳人。圖片來源於網絡談及虎女關銀屏的婚姻,更是讓人津津樂道。當初孫權對荊州虎視眈眈,想利用兒子與關羽的女兒聯姻。
  • 孫權提親時,關羽怒道:虎女焉能嫁犬子,可是後來虎女嫁給了誰?
    孫權提親時,關羽怒道:虎女焉能嫁犬子,可是後來虎女嫁給了誰? 當年劉備在佔領益州之後孟,就把荊州的大小事務是全數交給了關羽打理,天下十三州,劉備手裡也才是只有荊益二州,這是把自己的一半天下交給了關羽啊,這份榮譽是更讓關羽的頭昂的更高的了。
  • 你只知「虎女焉能嫁犬子」,卻不知孫權是被下半句刺痛了心
    於是便派遣諸葛瑾前去提親,誰曾想到諸葛瑾剛說出這件事,就被關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回絕了,孫權可是東吳之主,那能受得了這樣的羞辱,於是暗暗懷恨在心,最終孫權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襲取荊州,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殺的局面。真的是這樣嗎?孫權會因為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懷恨在心?關羽又為什麼會拒絕孫權呢?
  • 關羽:虎女焉能嫁犬子?這位虎女後來過得很幸福
    孫權在襲取荊州之前,曾經派遣使者前往荊州向關羽提親,想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兩家再結秦晉之好!不料關羽向來看不起江東,對使者罵道:「虎女焉能嫁犬子」?便把來使罵走了!這句話雖然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卻記載了關羽罵走使者:《三國志---關羽傳》: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根據這裡的記載,想必當時關羽說的話更加難聽,否則不會激怒孫權誓要斬殺關羽,那麼這位虎女最後怎麼樣了呢?
  • 關羽真的看不起孫權兒子,出言「虎女焉嫁犬子」?諧音分句害死人
    就拿「虎女焉嫁犬子」來說,眾所周知它出自三國時期關羽之口,具有有一定的貶義在其中。東漢末年分三國,分別是魏、蜀、吳,其中曹魏最為強大,蜀漢、孫吳為了生存聯合對強。而古代維護關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聯姻,孫權看上了關羽唯一的女兒,派跟蜀漢有關聯的諸葛亮哥哥諸葛瑾前去給自己的兒子說親。
  • 虎女焉能嫁犬子!關羽辱罵孫權真是傲慢無禮,情商太低?
    關羽想不到自己千百年後還成了網紅看到很多說關羽情商低下的文章裡,都拿關羽拒絕孫權的聯姻請求,並辱罵來使的事舉例為證,說他缺乏情商,得罪了東吳,為後來失荊州埋下隱患。那這事真能說明關羽沒情商嗎?北面曹操東邊孫權都是垂涎三尺,所以荊州不可能沒有戰事。而自己一旦入川,山高路遠,對荊州鞭長莫及。誰來守荊州,劉備肯定是深思熟慮的。劉備這人雖然虛偽奸詐,但有識人之明,知人善任,這是世人公認的。他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關羽,絕不可能僅因為他是自己兄弟,要知道當時他帳下自己親人也是不少的。張飛劉封糜竺糜芳等。獨選關羽,說明關羽必有過人之處,而不像人們批判的那般不堪。
  • 虎女安嫁犬子?關羽辱罵孫權使者,是博弈而非意氣
    三國歷史中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劇情,最終的結果是關羽身首異處,荊州全境陷落,蜀國自此幾乎再無一統中原的希望。這時候就有人說,是關羽目中無人,起初孫權來求親,卻被關羽侮辱,導致了孫劉聯盟的破裂。這種觀點其實是很膚淺的。
  • 虎女焉能嫁犬子,關羽狂傲自此,活該敗走麥城。你們都誤會關羽了
    接待了吳國的使者,使者的到來不是為了別的什麼事,而是傳達孫權的意思,孫權要為兒子索娶關羽的女兒。關羽聽了大怒,當場就罵了使者和孫權。因此(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流傳於世間。使者回到東吳,向孫權匯報了了結果以後,孫權也大怒,決定攻伐荊州。因此關羽敗走麥城,最終兵敗身死。
  • 關羽真的是義薄雲天嗎?看他的三個致命缺點
    關羽看上去很鎮定,冷靜,沉著,作為蜀國主要將領,他是劉備的強大後備軍。 孫權派人要求荊州時,他是後方的最高統帥,他忘記了諸葛亮在他離開之前就給了他「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策略,他沒有謙卑地接受下屬的意見,而且他是自以為是,一直無法清楚地看到當前形勢的隱秘利害關係,不當處理問題,從而無法保證吳國與蜀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 關羽死後,劉備夢到他說了八個大字,然後張飛被殺,兵馬損失75萬
    ,敗走麥城,後被孫權部下所殺。關羽死後,劉備曾夢到關羽,關於對他說了八個大字,沒想到後來造成了可怕的後果,張飛被殺害,劉備因此也損失了75萬的兵馬,曹操得知後非常高興。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稱王,隨後冊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七月的時候,關羽不顧東吳對荊州的威脅,親自率軍攻打襄陽和樊城,襄陽很快就打了下來,但是樊城怎麼也攻打不下來,曹操此時也是非常鬱悶,本撒算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
  • 周瑜首創一成語,看穿劉備,可惜孫權卻誤信了魯肅
    原文如下: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劉備來到京口見孫權。
  • 此人能算出關羽之死,被孫權比作東方朔,因不信神仙而慘遭流放!
    後來虞翻父親過世,虞翻正在守喪,此時正逢孫策出兵攻打會稽,虞翻得知後,喪服都沒來得及換,就趕到王朗府上,勸王朗不可與孫策正面為敵。只可惜王朗輕視孫策,出兵阻攔,最終被孫策擊敗而逃。虞翻見王朗出逃,當即跟隨以保護王朗。兩人率殘部逃到東部候官縣時,縣長竟然閉門不讓他們進入。在虞翻的不停勸說之下,縣長才打開城門,讓他們到城中避難。
  • 劉備、曹操、孫權、關羽、周瑜等三國人物給大家拜年了,狗年大吉
    為人主,當大氣,勿狹隘;遇難題,當果斷,勿猶豫;軍心亂,當鎮定,勿慌張;人才現,當會用,勿擱置,如此方能建一番偉業。2018狗年旺旺旺,孟德祝大家事業平步青雲。孫權:安保一方我拿手,東吳江山誰也甭想帶走。我四任都督,周瑜赤壁大勝,魯肅富國強兵,呂蒙白衣渡江,陸遜火燒夷陵。有他們,我寬心,只要用人準,啥事幹不成。狗年大吉,仲謀祝大家事業飛黃騰達。
  • 曹操暗藏禍心,孫權借題發揮,雖實現戰略目標,卻痛不欲生
    於是孫權就藉機假意向曹操表示投誠,並願意為其代勞解決荊州的困局。而曹操雖然對孫權的小伎倆心知肚明,但也樂得看到昔日的同盟發生內訌,所以就順水推舟同意了孫權的請求。其實,坐山觀虎鬥只是曹操同意孫權出戰的一個次要原因,這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對荊州的危局非常的無奈。在關羽最初提兵北上圍攻襄陽和樊城的時候,曹操就命大將統兵進行過救援。
  • 關羽為何不是呂蒙的對手,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繼於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
  • 公元219年,東漢滅亡的前一年,除了關羽還有這些名人去世
    夏侯淵早年和曹操一起出徵,漢中之戰前,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之後被黃忠斬殺。這對曹操來說可以說損失了一員大將,不過這還僅僅是個開始。其次是曹操手下的大將龐德。襄樊之戰時,龐德率軍支援樊城曹仁。後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連同于禁都全軍覆沒。兵敗被擒後,龐德誓死不降,為關羽所殺。被追諡為壯侯。這是曹操損失的第二名大將。第三個就是關羽。襄樊之戰後,關羽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