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女焉能嫁犬子,關羽狂傲自此,活該敗走麥城。你們都誤會關羽了

2021-01-08 騰訊網

泱泱大國,悠悠歷史。五千年的歲月年華,道盡了多少人的事跡腳步。尤其是漢末三國這段歷史,紛爭不斷,精彩萬分。一件件三國事件,吸引了不少三國迷。只是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在什麼讀,怎麼分析,怎麼看。都不能了解到歷史人物事件的真實的情況。因此讀三國的人很多,但是對於事件的分析,卻是一人一個樣,常有爭端,各抒己見,互不相讓。特別是三國演義的流行,更是為三國這段歷史,蒙上了一層紗。

三國

說起三國事件,讓人誤會最深的,莫過於虎女犬子事件。話說當年關羽水淹七軍,擒龐德,敗于禁之後。接待了吳國的使者,使者的到來不是為了別的什麼事,而是傳達孫權的意思,孫權要為兒子索娶關羽的女兒。關羽聽了大怒,當場就罵了使者和孫權。因此(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流傳於世間。使者回到東吳,向孫權匯報了了結果以後,孫權也大怒,決定攻伐荊州。因此關羽敗走麥城,最終兵敗身死。

敗走麥城窮途末路

因此很多人都說,關羽太狂傲了。如果關羽允了這個親事,何至於敗走麥城啊。就算不允,也不能打罵啊。畢竟孫權是一方領導,州牧能忍受這樣的屈辱。其實大家會這麼說,我能理解,但不認同。畢竟三國演義裡的孫權說過:「如果關羽允了,就不打荊州。如果不允,就發兵荊州。」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這次索娶羽女,就是一次政治聯姻。關羽拒絕了,實際上就是拒絕了聯姻,一定程度上就是拒絕了聯盟。再加上關羽狂傲的罵人,因此引來了吳兵。

為子索羽女

我之所以不認同這個說法,是因為我覺得這個說法忽略了虎女犬子的大背景。說起虎女犬子的歷史背景,不得不說劉備的崛起。昔日劉備與曹操對戰,可以說屢戰屢敗,年過四旬,依然事業無起色,寄居於劉表的新野。然則有志者事竟成,奮鬥了半輩子的劉備,就在新野遇到了孔明,為他策劃了一個藍圖。從此劉備就就走向了崛起之路,先是借了部分荊州,然後拿下了荊南,最後奪去了益州。更重要的是的,劉備與曹操會戰於漢中一代,正面擊退了曹操。可以說劉備的勢力,依然有了吞併天下的成本。這還不夠,關羽又進攻襄樊,打的曹仁連連叫苦。外加擒龐德敗于禁,威震華夏。就連曹操都有了遷都「以避其鋒」的意思。

水淹七軍

當然孫權也看到了這形勢,他也坐不住了。在三國志關羽傳裡有這麼一段話可以證明。(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根據後來的事實說明了,曹操的謀士分析的是正確的,孫權的確坐不住了。可惜的是,孫權和劉備還有表面的聯盟,而且剛從劉備關羽哪裡拿回了部分荊州,現在對荊州用兵,出師無名。打仗講究出有名,行正義之師,方能取勝。為了給出師找個理由找個名聲,因此就發生了為子索羽女的事跡。關羽聽到使者說親,一下子就明白了。剛拿去部分荊州沒多久,又想南郡江陵了,因此惱怒孫權的不義。

制衡孫權

這就是我對關羽大罵孫權的看法,並不是因為關羽狂傲而罵,而是因為關羽不是那種遇到什麼時候,都能保持冷靜的人,而是一個有脾氣的人。孫權的用意,關羽猜透以後,自然是怒不可遏,因而大罵,也屬於情理之中。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不服氣的說,你說的不對,如果關羽知道孫權要打荊州,而且自己的大罵也給了孫權理由,為何還要把後方的兵力吊空啊,這不是自尋死路麼?其實這可以說是個問題,但又不是問題。如果你看的是三國演義,竟可以說關羽是傲骨恒生罵孫權,不認為孫權會來打,才把兵力調走的。但是如果你看的是史書。你就會明白,關羽會把兵力調走,有兩個理由。

攻襄樊防東吳

第一:呂蒙病了。在孫權籌集,準備攻打荊州時。大都督呂蒙病倒了,只能回建業養病,無法用兵。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呂蒙和孫權的計策。但是關羽不知道,如果站在關羽的角度來看,就是天助關羽。因此關羽可以暫時先把兵力調走,爭取早日那些襄樊,以便應付將來的曹孫。

第二:襄樊將要拿下了。經過關羽連翻的戰鬥,襄樊已經岌岌可危,據說樊城裡的曹仁軍械都快用完了。而現在的關羽,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一鼓作氣,拿下襄樊。這樣才能更好的應付有可能會病好打荊州的吳兵。

當然關羽也可以撤退,但是沒拿下襄樊,不但有違打襄樊的初衷,也錯了是拿下襄樊最好的時機。好不容易將襄樊打的剩餘最後一口氣了,誰又願意放棄呢?如果呂蒙沒兵,孫權整軍待發,放棄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既然後方暫時無虞,自然應當一鼓作氣。關羽知道一定要在呂蒙病好之前拿下襄樊,一旦呂蒙回來了,就必須要收兵了。因此曹操放出消息,說孫權打荊州,關羽才會猶豫,最後退兵。可恨的是退兵以後才知道,荊州以失,落了個敗走麥城的命運。

相關焦點

  •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後,「虎女焉能嫁犬子」中的虎女最後嫁給了誰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後,「虎女焉能嫁犬子」中的虎女最後嫁給了誰? 當年關羽坐擁荊州,手下精兵強將數不勝數,其風頭正盛。因此,孫權派諸葛瑾來向關羽提親,我們都知道關羽有一個很著名的兒子叫關平,那他那個女兒叫什麼呢?
  • 孫權找關羽提親,關羽:虎女焉嫁犬子,關羽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
    歷史上流傳著許多故事,其真實性到如今已無從考證,但從坊間流傳的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依稀能窺探一其中的寓意。圍繞關羽這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展開的故事就數不勝數,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關羽女兒的婚事,這件事讓關羽掛上了「狂妄自大」的名頭,並且成為了關羽死亡的導火索。
  •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說: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最終什麼結局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說: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最終什麼結局? 提起關羽,我們能想到的便是一個忠肝義膽的紅臉美髯公,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將之首,其武藝與軍事才能也令我們所欽佩。後世更是將這個武技高超、極度自傲的關二爺譽為「武聖」。
  • 關羽真的看不起孫權兒子,出言「虎女焉嫁犬子」?諧音分句害死人
    就拿「虎女焉嫁犬子」來說,眾所周知它出自三國時期關羽之口,具有有一定的貶義在其中。東漢末年分三國,分別是魏、蜀、吳,其中曹魏最為強大,蜀漢、孫吳為了生存聯合對強。而古代維護關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聯姻,孫權看上了關羽唯一的女兒,派跟蜀漢有關聯的諸葛亮哥哥諸葛瑾前去給自己的兒子說親。
  • 關羽:虎女焉能嫁犬子?這位虎女後來過得很幸福
    孫權在襲取荊州之前,曾經派遣使者前往荊州向關羽提親,想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兩家再結秦晉之好!不料關羽向來看不起江東,對使者罵道:「虎女焉能嫁犬子」?便把來使罵走了!因為沒有相關史料記載,這位「虎女」的姓名不得而知,但根據民間傳說,關羽的女兒名叫關嫣,字銀屏,因其排行老三,人稱「關三小姐」!因荊州失守,關雲長被害,關嫣懷著為父報仇、為國雪恨的志願逃到成都,住在了劉備的身邊。過了幾年後,南方的地方勢力作亂,抗拒蜀漢,諸葛亮南徵時,啟用了俞元的李恢共同南徵平叛,同時親自作媒,把關嫣許配給李恢的兒子李遺為妻。
  • 虎女焉能嫁犬子!關羽辱罵孫權真是傲慢無禮,情商太低?
    關羽這樣一個被頌揚了上千年的完美男神卻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批判攻擊。說他徒負虛名狂妄自大傲慢無禮等等等等。他的人生被各種解讀。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新詞不斷湧現,不少網友甚至學者都說關羽情商低下,這是真的嗎?
  • 你只知「虎女焉能嫁犬子」,卻不知孫權是被下半句刺痛了心
    於是便派遣諸葛瑾前去提親,誰曾想到諸葛瑾剛說出這件事,就被關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回絕了,孫權可是東吳之主,那能受得了這樣的羞辱,於是暗暗懷恨在心,最終孫權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襲取荊州,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殺的局面。真的是這樣嗎?孫權會因為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懷恨在心?關羽又為什麼會拒絕孫權呢?
  • 關羽拒婚孫權:虎女豈能嫁犬子!在關二哥逝世後,究竟嫁給了何人?
    關羽拒婚孫權:虎女豈能嫁犬子!在關二哥逝世後,究竟嫁給了何人?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關雲長關羽就是其中一個。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也是人人敬佩的常勝將軍,武力高強但是關羽這個人有個缺點那就是自大,看不起別人。
  • 孫權提親時,關羽怒道:虎女焉能嫁犬子,可是後來虎女嫁給了誰?
    孫權提親時,關羽怒道:虎女焉能嫁犬子,可是後來虎女嫁給了誰? 當年劉備在佔領益州之後孟,就把荊州的大小事務是全數交給了關羽打理,天下十三州,劉備手裡也才是只有荊益二州,這是把自己的一半天下交給了關羽啊,這份榮譽是更讓關羽的頭昂的更高的了。
  • 虎女安嫁犬子?關羽辱罵孫權使者,是博弈而非意氣
    三國歷史中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劇情,最終的結果是關羽身首異處,荊州全境陷落,蜀國自此幾乎再無一統中原的希望。這時候就有人說,是關羽目中無人,起初孫權來求親,卻被關羽侮辱,導致了孫劉聯盟的破裂。這種觀點其實是很膚淺的。
  • 孫權犬子娶不到的關羽虎女,最後嫁給誰了?結局怎麼樣?
    關羽是三國名將,他的三女兒是被稱為「虎女」的關銀屏,不僅長得國色天香,而且天資聰穎,武藝高超。她自幼習武,文從孔明,武從趙雲,是亂世中難得的巾幗佳人。孫權是一方霸主,兒子自然也是人才,但是被關羽一口否決,還撂下一句話「吾虎女焉能嫁汝犬子乎?」這讓覬覦荊州的孫權沒了面子,奪取荊州的願望也落空了。
  • 關羽真的是義薄雲天嗎?看他的三個致命缺點
    在三國演義中,一提到關羽就讓人想到了「忠、義、智、勇」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關羽的表現。 個人英雄主義 在魏蜀吳剛形成三足鼎立的時候,蜀剛有了一個穩定基業,荊州是這個基業的基礎。諸葛亮不得不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關羽。
  • 關羽死後,劉備夢到他說了八個大字,然後張飛被殺,兵馬損失75萬
    ,敗走麥城,後被孫權部下所殺。關羽死後,劉備曾夢到關羽,關於對他說了八個大字,沒想到後來造成了可怕的後果,張飛被殺害,劉備因此也損失了75萬的兵馬,曹操得知後非常高興。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稱王,隨後冊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七月的時候,關羽不顧東吳對荊州的威脅,親自率軍攻打襄陽和樊城,襄陽很快就打了下來,但是樊城怎麼也攻打不下來,曹操此時也是非常鬱悶,本撒算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
  • 關羽三個跟班不簡單,一人力敵趙雲,一人平龐德,一人成千年諺語
    在白馬之戰中,關羽於萬馬軍中一刀斬了顏良,而且什麼赤兔寶馬,什麼青龍偃月刀都是小說家雲。所以,關羽斬顏良的戰例是史實無疑。至於關羽水淹七軍並威震華夏,也是憑藉智慧和實力創造出來的戰績,不得不說,正史中的關羽真是文武雙全了。而羅貫中筆下的關羽形象就更加生猛了。在《三國演義》裡,羅老先生硬把「孫堅斬華雄」改成了「關羽秒華雄」。
  • 劉禪給關羽「壯繆」諡號的含義
    追諡記載 據《三國志·後主傳》記載:「三年秋九月,追諡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在《關羽傳》則明確記載了關羽的諡號,是為「壯繆侯」。時劉禪追憶功臣,張飛諡為桓侯,馬超諡為威侯,龐統諡為靖侯,黃忠諡為剛侯,這四人的諡號都是很直白的美諡。
  • 關羽在演義跟正史的落差有多大?
    三國裡邊介紹張飛業、呂布,那都有精彩的打鬥,關公出場要麼是三個打一個,要麼是馬快刀狠趁著華雄、顏良、文丑,沒明白咋回事,飛到眼前了,一刀斬於馬下,對於他相持過程當中的武藝三國裡沒有明確的描述,所以有人說關公是一個打時間差的高手,它的核心是速度快,你沒反應過來給你拿下了。有一種說法說什麼呢?關公不認識道,就跟咱們現在開車的人,你是個路痴,說怎麼關公是路痴呢?
  • 和關羽有何聯繫?
    在之前,當咱們點評黃飛虎突破五關的封鎖,來到西岐見到姜子牙的文章當中,曾經說過黃飛虎和《三國演義》當中的關羽很像的事情!畢竟兩個人都有過五關的經歷,也都有斬殺敵將的故事!但是當蟲子天下仔細閱讀《封神演義》之後,忽然有個想法,那就是和黃飛虎相比,張奎是不是更像關羽原型?
  • 此人能算出關羽之死,被孫權比作東方朔,因不信神仙而慘遭流放!
    說起虞翻這個人,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此人在《三國演義》之中出場太少,人氣不高,僅在諸葛亮到東吳舌戰群儒時當過諸葛亮的陪襯。但在歷史上,虞翻既可日行三百裡,善使長矛 ,又精通《易》學,是一個周易大師,最善卜卦,還兼通醫術,可謂文武全才。
  • 惜才的曹操有多看重關羽 一句「別來無恙」道出萬般情愫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這一禮節指的是上馬的時候怕關羽弄髒袍子,曹操就幫忙撩著衣襟,當關羽來的時候,曹操連忙在馬前相迎。關羽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終為情所動,而放了曹操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