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科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科技的發展中,對社會來說有好處也有壞處,增加了生產力,但減少了人力;整合了很多崗位,也就是說減少了很多崗位;繼續科技創新型人才,但減少了一般勞動者的工作。
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對於人才很是需要,而對於一般勞動力是一個打擊。比如很多大型企業開始引起迎賓機器人,為到訪企業的客人做引導,一般來說,迎賓機器人是集語音識別技術和智能運動技術於一身的高科技產品,與人們進行對話並進行指引;還有阿里巴巴等企業的無人酒店的機器人服務,自己逛喜歡的產品,不懂的可以問機器人,無需服務人員旁邊指引;再到京東的機器人快遞服務,機械化分揀,減少快遞人員的工作量。
機器人的出現,節省了很多人力,同時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但這也導致很多崗位走上失業潮。同時,在快速發展的時代,現在的人們幾乎都有中年危機,很多企業對於超過35歲,甚至30歲的員工就不打算錄用或續約,甚至會直接裁員。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出現,很多企業嚴重損失,不得不裁員來緩解經濟危機。
在不同的時代,自然會有不同的發展潮流,但工作是人們所離不開的,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以適應我們所處的時代。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自動化、人工智慧(AI)等產業興起,社會中誕生了很多的新工種。在當前的生活中,像是直播帶貨、地攤經濟再次火了起來,吸引了很多人的加入。而新行業的誕生,也就意味著有很多產業在走向衰退。
在第一屆世界教育論壇的演講中,馬雲曾說道「今天50%的工作將在未來消失。」科技在不斷進步,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很多產業面臨著被機器人多取代的風險。
眾所周知,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平臺,市場佔有率達60%,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儘管馬雲已經退休,但是他仍然在商界佔據著重要地位。所以馬雲的一些言論或預測是極具影響力的,而他曾預言未來有四個行業最「危險」,即將迎來失業潮!
1、銀行職員。我們使用最多的兩種行動支付方式是微信和支付寶,它們的存在,取代了銀行的一些功能。現在許多國家都有無人操作的銀行、自助服務站和機器人客戶服務。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效率更高,節省了不小的成本。而現在許多銀行還設有智能櫃檯、自助取款機等,銀行員工的「鐵飯碗」可能會消失。
2、超市、餐廳等地區收銀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超市、餐廳都有自助結帳服務,有些地區甚至有無人值守的超市。因此,超市、餐廳等地方的「收銀員」會更少。
3、專職司機。當今的交通越來越發達,地鐵、高鐵等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計程車曾經特別受歡迎,但是隨著網約車的出現,它對傳統計程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畢竟,網約車更方便,而人工智慧的發展對司機的影響很大。隨著5G的發展和應用,無人駕駛技術將越來越成熟,未來可能會產生不需要司機的情況。無人駕駛公路已經在上海進行了測試,司機們面臨著失去工作的風險。
4、流水線工人。很多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勞動,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機器工人誕生。此前,全球最大的合同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宣布了「機器人」計劃,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就是說,在未來,富士康將不再需要過度擔心勞動力,人工智慧將取代普通勞動力。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也被稱為「世界工廠」。如果機器人在未來取代人類,失業人數將是不可預測的。
馬雲預言,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取代大部分工作。人們每天只需工作兩三個小時,剩下的50%將被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但專家表示,機器人的設計是為了減輕人類的負擔和解決操作不便,而不是取代人類。當今,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人工智慧的出現很是必要。同時,各個國家也在出臺延遲退休的政策,緩解生產壓力,促進社會正常向前發展。
時代的進步不會停止,技術的變革也不可阻擋。人工智慧的出現只會消除那些低端繁重的工作,但它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高端的智能工作。只要我們能跟上市場發展潮流,工作總是在那裡,所以,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
對於這一問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