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子
隨著疫情的影響,世界上許多國家經濟出現了衰退,並且失業率將繼續上升。儘管尚未宣布具體的失業率數據,但從目前來看,就業形勢仍然嚴峻。今年,超過870萬應屆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並且許多行業都在掙扎,失業人數正在增加。因此,2021年與去年相比,依然不會好到哪裡!
如此嚴峻的就業環境,從表象來看似乎是勞動力過剩。但是,在製造業等某些行業中,仍然存在「勞動力短缺」的現象。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在工廠工作。而情況確實如此,今年為預防疫情影響復工,不少製造業企業開始號召員工「就地過年」,並且給出大量補貼,以富士康為例,最高獎勵為9000元。
儘管我們經常說高級職位和低級職位沒有區別,都是一份工作,但是在選擇工作時我們應該仔細考慮。特別是對於長期工作,必須有一定的職業規劃,不要浪費時間。然而卻有不少人認為自己年輕,機會很多。恰因為這種想法,更容易毀掉自己。而這4類工作,更容易讓自己迷失,幹的久了還會影響前途。
1、沒有成長機會的工作
很多人都想找到一個舒適的工作場所。畢竟很多人做夢都想找到那種清閒、事少、收入高,偶爾還可以玩玩手機,悠哉悠哉的工作。然而這只是想像,在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有這種心態,否則,這就是在浪費青春和時間。時間久了,還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差,收入也其他人低,一點成長的機會也沒,最後時間全部都被浪費掉了。
2、落後的傳統產業工作
以前,家人總是認為那些傳統產業有前途,例如煤礦,鋼鐵,化肥和其他工業,但是這些工業已經走到了盡頭。很多長輩認為以前這些企業輝煌,未來還將繼續延續輝煌,因此強迫孩子去從事這類工作。面對網際網路和新興產業等新興產業的衝擊,這些傳統行業基本上已經沒落。當大量的人才和科技力量流向新興產業時,應該順應潮流,而不是逆向潮流。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將來許多工作將被替換,大多數人將失去工作。馬雲曾經預測,未來將有50%的工作崗位被淘汰。麥肯錫還表示,人工智慧將導致8億人失業,主要是低技能工人。可以說,某些職業的替換已成為一種趨勢。專業人士應更多地關注這些信息,例如時代的發展,技術的發展,行業的發展,並避免那些被替換的高風險工作。否則,未來可能會隨時失業,並且重新就業將更加困難。
3、重複性強的工作
客戶服務,每天都是那些話,重複的勞動;包裝質量檢驗,每天都在做工作,重複勞動;銷售人員,每天都在推薦那些商品,重複勞動。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工作不好,而是我們應該避免陷入對「重複勞動」的誤解。
例如,客戶服務可以匯總腳本本身,並在不同情況下設置自動答覆以減少工作量。這樣,您將有更多時間學習操作或其他知識並提高自己。有時,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職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此職位的做法,避免重複勞動,並找到一種方法來創造自己的獨特道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進步,並有機會跳出重複勞動的惡性循環!
4、單位臨時工
很多人都知道事業單位或者正規機構工作穩定,不少人擠破頭想要紮根在內,成為其中一員。通俗點講,就是進編制,當正式。而如今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進入編制內,成為編制內的一員。但是每年很多正式單位招聘人數有限,而臨時招聘的人數卻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能上班,直接選擇做臨時工,希望哪天可以通過「關係」進行轉正。然而,圈子與圈子不同。不再編制內,與在編人員打交道,孩子會變的自卑,感覺低人一等,最後吃很多不應該吃的苦。
(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永益財經)